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惊悉智能控制和机器人与自动化的主要创始人之一,前美国普渡大学(Purdue University)和伦塞利尔工学院(RPI)教授乔治·萨里迪斯(George N.Saridis)不幸于2006年10月29日因心脏病在其希腊雅典的家中去世.我们分别作为萨里迪斯教授在普渡大学和伦塞利尔工学院的同事和学生,闻此感到十分悲痛,并已向萨里迪斯教授的夫人尤拉(Youla)·萨里迪斯表示了深切的慰问.  相似文献   

2.
惊悉智能控制和机器人与自动化的主要创始人之一,前美国普渡大学(PurdueUniversity)和伦塞利尔工学院(RPI)教授乔治·萨里迪斯(George N.Saridis)不幸于2006年10月29日因心脏病在其希腊雅典的家中去世。我们分别作为萨里迪斯教授在普渡大学和伦塞利尔工学院的同事和学生,闻此感到十分悲痛,并已向萨里迪斯教授的夫人尤拉(Youla)·萨里迪斯表示了深切的慰问。萨里迪斯教授1931年11月17日生于希腊雅典,1955年于希腊国立雅典工业大学获学士学位,1962和1965于普渡大学分别获硕士和博士学位。从1963年至1981年9月,萨里迪斯任教于普渡大学,从19…  相似文献   

3.
笔者曾在美国普渡大学工作两年,现就普渡大学来介绍一下美国的自动控制教育情况。美国普渡(Purbue)大学的工学院是美国大学中工学院比较好的一个。其特点是本科大学毕业生在基本理论及技能的训练方面有坚实的基础,因此其本科毕业生在工业界受到普遍欢迎。其电机系在自动控制及人工智能方面拥有世界或美国知名的教授,例如人工智能及模式识别方面的傅京孙(K.S.Fu)教授,辩证及适应控制方面的 L.N.Saridis 教授,机械手方面的 R.P.Paul 教授,生物控制工程方面的 A.J.Koivo 教授,等人。本文拟从其电机系自动控制教育的概况介绍美国的自动控制教育,以为借鉴。  相似文献   

4.
王飞跃 《自动化学报》2021,47(10):2301-2320
本文从智能的起源与目标开始讨论, 重新梳理人工智能史前的历史进程. 在此背景之下, 回顾智能控制从学习控制到平行控制的演化过程, 进而展望未来的控制智能从平行智能到知识自动化的可能发展途径. 前事不忘, 后事之师, 谨以此文纪念傅京孙与萨里迪斯教授开创并推动“智能控制”这一多学科交叉研究领域五十周年和二位开拓者诞辰九十周年.  相似文献   

5.
邝硕 《机器人》1981,3(4):9-20
根据中法两国科学技术的有关协议,应中国科学院的邀请,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所属的自动控制与系统分析实验室(LAAS)的A.Titli教授于一九八○年十月十五日始来我国讲学二周。第一周在武汉华中工学院,第二周在北京中国科学院和清华大学等单位。  相似文献   

6.
应南京工学院邀请,加拿大Concordia大学工学院院长M.N.S.Swamy教援等一行四人于1987年2月下旬来宁作短期访问。Swamy教授是国际著名学者,在数字信号处理方面有很深的造诣,曾担任1984年IEEE  相似文献   

7.
铸就“计算机科学”斯坦福大学有七大学院:工学院(Engineering)、地学院(EarthSciences)、文学院(Humanities andSciences)、商学院(Business)、法学院(Law)、医学院(Medicine)和教育学院(Education)。前三个学院招大学生和研究生,后四个只收研究生。计算机系就设在工学院。斯坦福大学计算机科学系是1965年建立的,当时它并不招收大学生,只培养研究生,在15年后才面向大学生。这15年成为奠定计算机科学基础的重要阶段。斯坦福大学计算机科学系第一任系主任是乔治·福赛斯(GeorgeElmer Forsythe,1917-1972)教授,一直工作到1972年病逝。他1…  相似文献   

8.
华中工学院万发贯教授,清华大学常(同辶)教授,复旦大学汪凯仁付教授组成了教育部选派的代表团出席了于1980年12月1日~4日在美国迈阿密召开的第五届国际模式识别会议。中国科学院自动化所胡启恒付研究员也参加了我国代表团。会议期间,中华人民共和国作为国家会员参加了国际模式识别协会,受到了与会者六百多人的热烈欢迎。  相似文献   

9.
本文研究相对阶(传递函数分母和分子阶之差)为一和二的乃伦局(Narendra)方案用于有 建模误差的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系统(MRAC)的鲁棒性.结论是当建模误差足够小时,该方 案在某一域内是稳定的.  相似文献   

10.
《自动化博览》2005,22(3):30-30
韦钰(1940-)电子学专家。广西桂林人,壮族。1965年南京工学院研究生毕业。1981年获原西德亚琛工业大学工学博士学位。原国家教育部副部长、教授,现任东南大学学习科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电子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协副主席、全国政协科教文委副主任等职。长期从事电子学的教学和研  相似文献   

11.
(1)IEEE第18届国际多值逻辑年会(ISMVL-88)已于5月24—26日在西班牙结束,会前已由IEEE学术会议主席批准,会上经全体大会表决通过1989年的年会将在中国广州召开(详见征文启事),时间为1989年5月29—31日,地点:华南工学院,论文审稿寄:上海铁道学院电信及计算机系胡谋教授,截稿时间为1988年11月1日。至此,  相似文献   

12.
科学家     
顾冠群(1940- ) 计算机网络专家。江苏省常州市人。1962年毕业于南京工学院(东南大学前身)。东南大学教授、校长。曾任江苏省科协副主席。长期从事计算机、计算机网络、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方面的研究和教学工作。作为主要成员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台晶体管积分机,并完成基于该机的“自动切割绘图系统”和“潜艇电子航迹仪”。1976年开始从事计算机网络和通信的研究及教学,编著我国第一本《计算机网络》统编教材,解决网络协议实现和协议迁移等技术关键,研制成功OSI网络和EDI系统,应用于多项网络工程,效果显著。率先在国内研制出“X.2…  相似文献   

13.
苏联莫斯科鲍曼高等工学院教授、博士 B.B.索罗道夫尼柯夫于1954年主编了《自动调节原理》(理论部分),1959年主编了第2卷(元件部分),该书50年代在我国有过较大影响。1985年,作者又将〔1〕,〔2〕合并成《自动调节系统理论与元件基础》一书,并增加了许多新内容。该书共分16章,  相似文献   

14.
我国著名电子信息学专家,《数据采集与处理》杂志编委、武汉大学电子信息科学学院、博士生导师王延平教授,于2000年11月22日因病逝世,享年63岁。王延平教授在图像处理、信号处理、模式识别等领域具有较深的造诣,他的去世是我国信号处理学界的一大损失。他自1996年担任本刊编委以来,认真为本刊撰稿、组稿、严格审稿,为《数据》杂志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本刊主编何振亚教授、《数据采集与处理》编委会及本刊编辑部分别向王延平教授的夫人及其亲属发出了唁电。王延平同志于1960年毕业于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无线电系,1961年由国家公…  相似文献   

15.
《微型电脑应用》2006,22(1):F0002-F0002
理事长何友声院士主持大会,教育部副部长吴启迪教授、中国科学院副院长陈竺院士、上海市科协副主席胡家伦教授级高工、上海交通大学校长谢绳武教授、同济大学校长万钢教授等出席大会 上海市微型电脑应用学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于2005年12月31日在卜海交通大学隆重举行。大会由  相似文献   

16.
秦廷华 《自动化学报》2019,45(8):1579-1585
针对弱间断最优控制问题和Bang-Bang最优控制问题,提出一种结合同伦法的自适应拟谱方法.Chebyshev拟谱方法转换原问题成为非线性规划问题.基于同伦法思想,同伦参数改变路径约束的界限,得到一系列比较光滑的最优控制问题.通过解这些问题得到原问题的不光滑解.文中证明了弱间断情况下数值解的收敛性.依据这收敛性和同伦参数,误差指示量可以捕捉不光滑点.本文方法与其他方法在数值算例中的对比表明,本文方法在精度和效率上都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7.
受南京工学院数字信号处理研究室和江苏省电子学会线路与信息处理学会的邀请,联邦德国Stuttgart大学网络与系统理论研究所所长E.Lueder教授于9月中旬来宁作为期一周的访问,并作了关于快速数字信号处理的讲学,其具体内容为:①克服极限环的新方法——统  相似文献   

18.
第八届全苏控制问题会议,于1980年10月6~10日在塔林召开。这次会议是由苏联科学院、爱沙尼亚科学院、全国自动控制委员会、控制问题研究所(莫斯科)、爱沙尼亚科学院控制论研究所(塔林)和塔林工学院等单位共同主办的。会议在爱沙尼亚最高学府——塔林工学院举行。 全苏控制问题会议,每三年举办一次,是控制专家们最感兴趣、规模最大的一种会议。它有两个最突出的特点:1.侧重讨论某一知识领域的未来发展;2.通过会议讨论控制理论和控制技术问题。五天会议期间,每天都有一位知名专家  相似文献   

19.
受宝马及奔驰汽车公司和阿拉尔石油公司的委托,德国莱斯(Reis)机器人公司与弗劳恩霍夫生产技术与自动化研究所(IPA)合作,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汽车加油机器人样机.参加研制的单位还有萨尔茨科滕加油设备厂,阿尔伯特·西比公司及伦杰尔工业设计公司的工程技术人员.  相似文献   

20.
作为"中国四大工学院之一"的大连理工大学,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软件学院建院15年来培养了大批适应时代发展的工程型、国际化高端软件人才。作为大连理工大学校长助理、大连理工大学软件学院院长、国际信息软件学院院长、国家示范性微电子学院院长,罗钟铉教授为此作出了很大贡献。今年正值国家全面开展"双一流"建设之际,也是国家"十三五"规划开局之年,大连理工大学软件学院收获了怎样的成果,对未来又有哪些展望呢?作为中国软件人才培养的领军人物,罗钟铉教授对中国高等教育的深化改革和人才培养问题又有着怎样的深入思考呢?带着这些问题,《计算机教育》杂志奚春雁主编(简称奚)专访了罗钟铉教授(简称罗),下面是他们的对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