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前言随着国内运营商的重组,在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三大运营商成立后,国内通信市场将逐渐形成在有线和无线领域内提供语音、数据和视频服务的全业务运营格局。移动如何在强大的无线市场中开拓固网市场,联通怎样做好固网业务和无线业  相似文献   

2.
《中国新通信》2008,10(16):9-11
随着电信重组的这张“窗户纸”被最终捅破,全业务运营真正进入了实战阶段。虽然2007年11月下旬,中国移动高层在欧洲路演时就指出,公司将获得固网牌照,并通过光纤到户技术向企业提供包括移动电话、固网及专线等通信服务:虽然中国联通这家重组前唯一的全业务运营商将固网业务的重点放在宽带业务(包括数据专线业务);虽然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对移动牌照盼望已久,  相似文献   

3.
位莅  陈刚 《通讯世界》2009,(10):60-62
自2008年电信重组、3G牌照颁发之日后,中国电信运营行业正式进入了全业务竞争发展阶段,这就要求运营商具备在三网融合的背景下同时为用户提供包括语音、数据、多媒体在内的全方位信息服务的能力。竞争要素从套餐组合、价格优惠、业务质量、投诉客服,进一步升级到以客户为中心的全面服务保障层面。在这种背景下,中国移动山东分公司率先开发构建了面向客户的全业务运营保障体系,为实现高水平个性化服务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电信技术》2010,(8):45-45
日前,中国移动2010年CM—IMS商用集采招标结果揭晓,烽火通信凭借完善的全业务方案和个性化的服务成功中标。烽火通信所提供的IMS解决方案主要基于IMS网络架构。在IMS层上可构建开放式的固定移动融合应用平台,支持固定和移动客户端的接入,可面向企业、家庭和个人用户提供包括融合语音在内的丰富的IMS多媒体融合应用业务,为中国移动向全业务网络转型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相似文献   

5.
国内资讯     
《现代传输》2010,(3):4-7
烽火通信OTN装备中国移动首条国家干线全面开启全业务运营新时代 步入2010年,全业务运营已经成为电信运营商的重点发展方向,而灵活、高效、可靠的带宽提供是大量发展全业务的关键基础。近期,为了顺应全业务运营和网络融合的需要,中国移动经过对技术及网络应用的综合考评,最终决定选择由烽火通信OTN系统设备来装备其省际光传送网东北环WDM项目。  相似文献   

6.
朱庆 《网络电信》2008,(11):27-29
一、运营商转型和全业务运营的概念 在移动替代固定、电信/互联网/媒体/娱乐(TIMF)融合的背景下,业界正在热衷于探讨运营商转型和全业务运营。一般意义下,运营商转型指从电信业务运营商转型成为综合信息的提供商,而我们所理解的全业务运营包含了三层含义,一是接入方式的全运营,即移动固定融合,即FMC;二是业务内容的全运营,指包含语音、数据。一视频在内的全业务提供;三是服务对象的全运营、即全运营服务的不仅是传统的语音用户和互联网用户,还包括传统媒体的受众以及行业用户。  相似文献   

7.
尚斌 《通信世界》2012,(13):36-36
下一代运营支撑体系在构建时要以企业级的整合架构和一体化运营支撑体系为基础,以模块化方式智能接入新业务,同时要系统化考虑经营分析域、客户运营域、产品运营域和运营管理域功能。由于3G和全业务融合时代客户需求被激发,2G向3G加速迁移,电信运营商进入全面竞争阶段。各运营商在语音、数据和集团客户市场竞争激烈,中国移动、  相似文献   

8.
融合通信业务是指基于能够提供包括语音、数据、视频和多媒体业务信息通信技术开展的全业务服务,目前全球主流电信运营商都纷纷地将融合通信业务定位为业务和技术发展的核心方向。  相似文献   

9.
随着全业务运营时代的到来,各通信运营商都要实现固定和移动多接入融合通信语音业务并能同时面向集团客户、家庭客户和个人客户提供丰富的语言增值业务,中国通信行业正面临着全业务运营下的激烈竞争,随着技术的进步,各通信运营商迫切需要了解全业务运营下网络技术与发展趋势,围绕着全业务运营下网络技术与发展趋势展开论述。主要介绍了实现全业务运营需要的网络技术,分析了每种网络技术的优缺点,指出了实现全业务运营需要的网络技术与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曹健  檀鹏  纪航军 《通信世界》2012,(13):39-39
全业务运营要求业务支撑系统实现全业务支撑,采用SOA技术架构对业务支撑系统进行改造。借助铁通多年来在该业务领域的运营经验,补齐中国移动在固话和宽带业务上的短板,建立一体化服务营销支撑体系,快速提升全业务运营的支撑能力。3G时代,中国移动面临严峻的全业务竞争格局,中国移动在现有移动业务的基础上,还可以运营固话、  相似文献   

11.
业界要闻     
北电网络为中国移动在上海和浙江构建新型数据网  日前 ,中国移动选择北电网络的光以太网解决方案 ,在上海市和浙江省构建新的数据通信网络平台。北电网络的这种解决方案将使中国移动的这两个分公司能够实施存储域网络 ( SAN)连接、保证业务连续性以及实现灾难恢复业务以支持无线用户。将使其分公司增加收入 ,加强竞争优势并降低运营成本。与中国移动合作进一步表明了北电网络在构建高性能光以太网方面的全球领先地位 ,展示了如何利用光、IP以及无线技术等领域的各类产品来帮助客户降低联网成本并向客户提供高质量的服务。海南广电网大…  相似文献   

12.
铁路客运专线数据通信网的设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吴国庆 《通信技术》2009,42(5):103-104
铁路客运专线通信系统除了提供语音、数据、图像等多媒体的通信手段外,作为通信统一平台,还为列车控制、信息系统、运营调度系统提供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数据通信网络服务。因此需要构建一个支持数据、语音和图像业务交换的多业务传输平台(MSTP)。针对铁路客运专线给出数据通信网的构建方式,文章对三种网络设计方案进行比较,指出各自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鲁义轩 《通信世界》2009,(48):M0002-M0002
诺基亚西门子通信最近在德国和芬兰的研发中心进行了一次符合3GPP标准的LTE语音呼叫测试。LTE在语音业务领域也具备显著优势,能够提供最高的语音频谱效率。LTE网络实现语音传输,运营商将可以通过单一全IP网络提供所有服务,这意味着并行传统网络和LTE网络的运营成本将得到极大降低。  相似文献   

14.
《中国新通信》2009,(8):52-55
引言:融合已成为电信发展的大趋势,而全业务运营也是中国电信运营商适应形势发展,勇抓机遇的应有之意。随着我国电信运营商重组的尘埃落定和3G拍牌照的发放,新移动、新电信和新联通也走上了全业务经营的道路,全业务运营是机遇也带来很大的挑战,作为目前我国通信市场的“老大”,中国移动该何去何从呢?我们拭目以待。  相似文献   

15.
电信全业务运营可以从狭义和广义两个层次上去理解。狭义的全业务包括了电信运营企业为用户提供的移动业务、固话业务、宽带业务,也包括了基于这三种基本业务的各类增值和信息化业务。而广义的全业务融合了通信、综合信息解决方案以及多媒体信息服务。与狭义的全业务相比,广义的全业务除能提供多样化的通信服务外,还包  相似文献   

16.
随着移动通信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以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移动为主的三大通信运营商都有建设自己的网络,基本对我国的通信行业形成垄断。但与此同时,微信作为一股新兴力量迅速抢占了市场,它是一种越过电信运营商提供互联网语音视频和数据等服务的OTT(over the top)产品,对传统运营商的挤压非常明显,使得运营商传统通信业务如短信、语音甚至包括国际电话业务都受到了很大挑战。  相似文献   

17.
国内     
《世界电信》2009,(5):78-79
中国移动7省TD—BI系统升级 近日,重庆移动、辽宁移动、青海移动、四川移动、湖北移动、贵州移动和西藏移动实施经营分析系统升级建设,以满足中国移动TD—SCDMA3G业务运营的需求,提供及时、准确的业务分析。此次7省BI系统的升级是在现有BI系统基础上增加TD数据分析功能,使其能够对TD用户使用的语音及增值服务进行详细的数据分析。  相似文献   

18.
依据最近的GSM/3G Network Update数据显示,中国移动拥有世界上最大的GSM移动通信网络:现有移动交换机超过1200台,交换容量超过2.8亿BHCA,服务用户超过2.5亿,2005年中国移动的总收入是2430.41亿元人民币,净利润为535.49亿元。这都缘于中国移动经营功能强大、性能稳定的移动网络。随着新技术的引入及市场搏弈的变化,中国移动不仅面临如何转变为全业务运营商,还有移动语音和数据业务领域的竞争也将更为激烈,此时的盈利能力将取决于全面降低运营成本及强化核心网提供新业务的能力,包括考虑技术的成熟度、衡量资金投入、网络的兼容性与演进性等,因而需要深层次、范围广的探讨。  相似文献   

19.
FTTX构建中国移动全业务接入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FTTx--中国移动全业务发展的最佳接入平台 1.1 运营商重组凸显全业务运营需求 随着运营商重组的尘埃落定,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将从原先较为单一的业务模式向全业务模式演进,固定通信业务和移动通信业务的融合已成为各运营商后续发展的重点.纵观全球领先的13家运营商中,有8家是全业务运营商,全业务运营是运营商企业发展的重要突破点.  相似文献   

20.
《通信世界》2014,(34):10-11
融合通信在12月19日举行的中国移动全球合作伙伴大会上,中国移动正式发布传闻已久的"融合通信"业务,将原有手机内"通话"、"消息"、"通讯录"三个基础通信入口升级为"新通话"、"新消息"、"新联系"。其中,"新通话"将提供高清语音、视频通话和多方通话等功能,"新消息"将提供多种媒体格式的一对一消息和群聊功能,并且与传统短/彩信无缝互通。"新联系"将基于用户通信关系构建社交关系,提供公共服务入口,聚合多种自有服务入口,如网上营业厅、打车、游戏、金融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