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微 《钟表》2007,(4):74-77
一次走访国内的制表师赵振岭,发现他正在制作自己的擒纵结构。最有创意的要算是永磁体摆轮及单擒纵叉双摆轮卡罗素,别出心裁的设计奏响了中国擒纵史的狂想曲。[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陀飞中挚爱     
钟时 《钟表》2007,(7):24-29
陀飞轮功能不仅是各大顶级表厂展制表智慧和工艺的“竞技场”,也是独立制表人的心中挚爱。比特哈蒂曼(Beat Haldimann)是一位醉心于制造中置陀飞轮手表的独立制表人。2003年,他制造的H1飞行陀飞轮表(H1 Flying)获得了“金摆轮奖”。[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冯兴辉 《钟表研究》2009,(1):143-143
莫尼卡·维思姆勒(Monique Wyssmüller)女士做了40多年的调校师和平衡摆轮钳师。现在在万宝龙美耐华(Mimerva)工坊负责平衡摆轮的装配。据说她用肉眼就能判断平衡摆轮运行得是否精准……  相似文献   

4.
李海涛 《钟表》2010,41(4):52-57
时间悄无声息的流逝,钟表在滴答、滴答的记录。无论是远古教堂上的大钟,还是我们今天手上的腕表,都在把无形的时间的记录到滴答滴答表盘上,为人们提供着比沙漏和日晷更为精确时间指示。随着社会的进步,生活节奏的加快,就需要更精确可靠的计时工具来提供准确的时间。频率稳定,精确耐用也就成为一代代制表师们终身奋斗的目标。而作为表的频率控制部分——摆轮系统以及擒纵机构,在钟表诞生至今的几百年里发生的演化都是无数制表大师的智慧结晶。本篇文章我们通过小型计时器的擒纵系统,来将这部分的演化窥其一斑。  相似文献   

5.
摆动进化论     
金钟  刘微 《钟表》2006,(5):60-64
在不违背物理原理的前提下永动机永远不会被发明,但人们仍朝着它的方向努力,试图找到相近的方式。摆轮的误差永远存在,为了尽最大可能缩小它的范围,制表师仍乐此不疲地试验着企图找到最完美的材质。  相似文献   

6.
圆柱擒纵系统可谓制表历史上的一个小小的革命。因为该擒纵系统比之前常用的机轴擒纵系统计时精确度更高。主要原因在于,圆柱擒纵系统的摆轮摆幅增大,并且在运动时产生的摩擦损失要比之前的机轴擒纵系统少,  相似文献   

7.
张又旭 《钟表》2007,(4):132-132
尽管宝玑制表工作坊配备了最先进的光学辅助器材与测量仪器,但宝玑制表师依然钟情于传统制表工具——弓型车床。宝玑制表师工作台的抽屉里,至今还摆放着这种古老的弓型车床。当遇到需要特别精工处理的轴轮时,这种弓型车床便大派用场。[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钟表》2017,(6)
正自十五世纪末十六世纪初欧洲陆续出现能个人配戴的机械表(是德国的纽伦堡蛋早还是意大利颈项表先,几百来欧洲人一直争论不休)以来,全球制表业已走过了五百年的历史。在这五百年间,制表业先后出现了许多伟大的技术发明,如:1525年雅各布·泽赫(Jacob Zech)发明的"塔形轮缓释技术"(1680年英国制表师用金属链条代替绳索,将该技术应用于怀表。俗称"芝麻链"技术);1675年克里斯蒂安·惠更斯(Christiaan Huygens)发明的摆轮游丝技术;1754年皮埃尔·勒·罗伊(Pierre Le Roy)发明的棘爪擒纵机构(叉瓦式擒  相似文献   

9.
《钟表》2006,(3):26-31
当许多钟表品牌以瑞士制造(Swiss Made)为荣时,德国一些制表师却在走属于自己制表风格的路线,把务实的制表理念融进产品中。德国制造(Made in Germany)成为日耳曼民族制表精神的灵魂,马丁·布劳恩(Martin Braun)就是德国制表业的佼佼者。  相似文献   

10.
刘钢 《钟表》2013,(1):86-89
新进成员 2012年3月,在独立制表人学会(AHCI)全体成员举行的会议上,瑞士人马克·雅尼(MarcJenni)通过了候选人期间的审核,获得正式会员的资格,成为誉满世界的独立制表入学会(AHCI)的"新进成员". 马克·雅尼(Marc Jenni)生于1977年,在独立制表人学会(AHCI)中,是一位相当年轻的会员.马克的家族与制表有着很深的渊源,其先辈在18世纪即是有文献记载的著名制表师.马克的父亲经营着自己的一家表行,所以他的童年就是在钟表的世界中度过的,走上制表师这条道路,也是水到渠成.马克回忆自己的成长历程时曾经说过,他几乎没有考虑过从事其它的职业可能.  相似文献   

11.
耿鑫 《钟表研究》2014,(11):68-73
1975年,迪奥成为第一批将眼光投向高级制表行业的时尚品牌;2001年,迪奥存拉夏德芳建立专门研发和生产手表的机构--迪奥手表工作室。短短几十载光阴,迪奥的制表师们紧随克里斯汀·迪奥先生的色彩梦想,谨循传统的瑞士制表传统,在材质和工艺上不断突破。毫无疑问,迪奥用无懈可击的色彩设计打造出一个高端制表界的时尚神话。  相似文献   

12.
钟表术语     
《钟表》2004,(4):112-113
Repassage(法文,重新检修过)已完成的表再经完整的检查或保养。早年进行这一工作的制表师被认为是一流的。Repeater watch(打簧手表)  相似文献   

13.
陈光大 《钟表研究》2009,(11):118-119
我常常希望时间能够倒流回那个技术落后、动力系统还未发明,制表师们只能用简陋的工具以纯手工制表的年代。和过去的那些传统手工制品相比,利用先进的精密仪器大批量制作的手表,总让人觉得少了些什么。  相似文献   

14.
《钟表》2016,(4):72-75
<正>时光荏苒,光阴如梭。在这个瞬息万变的世界,莱茵河边的沙夫豪森小镇却始终如一。从140多年前至今仍不断写出新的制表篇章。IWC万国表品牌历史Intemational Watch Company(IWC,万国表公司)这个不同寻常的名字可以追溯到它的创始人美国工程师与制表匠佛罗伦汀·阿里奥斯托·琼斯(Florentine Ariosto Jones)。从17世纪起,瑞士的制表师一直在自己家里或小型工作坊工作,而琼斯则梦想着修建一座现代化的工厂进行集中生产。在沙夫豪森,琼斯找到了让他梦  相似文献   

15.
高登 《钟表研究》2014,(5):104-108
瑞士钟表界里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凡是大品牌旗下的制表师,搞机芯研发的也好,做复杂功能表组装的也好,往往名气都不是特别响亮;而名气响的大多都属于个体户,有自己的制表工作室,而不会寄身于品牌的篱下。  相似文献   

16.
一音之差     
索迪司(Sothis)世界时间计时表是由德国独立制表师设计和制作的表款,福帝斯(Fortis) B-42职业飞行员计时表(B-42 Pilot Professinal Chrono Alarm)有瑞士独立制表人参与机心的改造。这两个计时表都采用了ETA7750作为基础机心,体型的超大和超厚是二者的共同特征。您听,它们的名字就连念起来也只有一音之差。  相似文献   

17.
《钟表》2016,(6)
<正>20世纪40年代末至70年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在晶体管和集成电路出现以后,人类开始进入了微电子时代。随着人们对计时器的功能和精度的更高要求,五十年代中期,一场手表的电子革命悄然发生。1955年瑞士埃勃什公司(EBAUCHES S.A)研制成功了摆轮游丝式电子手表,这种电子手表使用微型电池代替了发条,利用晶体管和电感元件驱动摆轮,再通过摆轮和游丝带动擒纵机构以及轮动系,用指针显示时,分,秒。摆轮游  相似文献   

18.
王雷 《时尚时间》2013,(12):100-105
喜欢表的人,可以不知道什么是陀飞轮,但不能不知道什么是擒纵。擒纵就是机芯里面不停摇摆的那个小东西,它与摆轮相配合,可以将发条盒输出的动力分成很多个小等分,从而实现手表的稳定和持续走时。如果什么时候擒纵不动了,表也就停下来不走了。  相似文献   

19.
《钟表》2015,(3)
<正>2015年2月18日是德累斯顿制表师费尔迪南多·阿道夫·朗格的200周年诞辰,他将四分之三夹板引入精密制表业。这项发明源于他对制作最精准可靠时计的追求,四分之三夹板很快便成为定义朗格怀表的元素。直至今天,它依然让众多朗格腕表充满魅力。  相似文献   

20.
心形轮新用     
计时表上计时指针的瞬间归零一直是喜爱它们的玩家乐不思蜀的地方。清脆、瞬间、精准,全赖一颗隐藏在秒轮底下的小机关——心形轮,它被聪明的制表师“租借”到了其他地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