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研究了正丙醇-硫氰酸钾-水体系析相萃取分离和富集Ti的行为及与一些金属离子分离的条件。结果表明, 氯化钠能使正丙醇的水溶液分成两相,在分相过程中, Ti和硫氢化钾生成的Ti(SCN)62-与质子化正丙醇C3H7OH2+ 形成的缔合物[Ti(SCN)62-][C3H7OH2+2能被正丙醇相完全萃取。当正丙醇、硫氰酸钾和氯化钠的浓度分别为30%(V/V)、8.0×10-2 mol/L和0.17 g/mL时, Ti的萃取率达到98.9%以上,V、Ce、Mg、Mn、Cd、Cr、Al、Fe、Zn、Ni、Ag 和 W不被萃取,实现了Ti与上述金属离子的分离。对合成水样中的钛进行分离和测定, 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2.
探讨了乙醇-硫氰酸铵-硫酸铵体系析相萃取分离铟的行为及与一些金属离子分离的条件。结果表明, 硫酸铵能使乙醇水溶液分成两相, 在分相过程中, In3+与硫氰酸铵生成的In(SCN)4-与质子化乙醇C2H5OH2+形成的缔合物[In(SCN)4-][C2H5OH2+]能被乙醇相完全萃取。当溶液中乙醇、硫氰酸铵和硫酸铵的浓度分别为30%(V/V)、7.0×10-3 mol/L和0.3 g/mL时, In3+的萃取率达到98.1%以上, 而Ce3+、Fe2+、Cd2+、Pb2+、Ni2+、Mg2+、Cr3+、Ag+、V和Cu2+基本不被萃取, 从而实现了In3+与上述金属离子的分离。对合成水样中铟的萃取分离和测定, 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氯化钠-正丙醇-硫氰酸铵-水体系析相萃取分离和富集Sn(Ⅳ)的行为及与一些金属离子分离的条件。结果表明, 氯化钠能使正丙醇的水溶液分成两相,在分相过程中,Sn(Ⅳ)和硫氰酸铵生成的[Sn(SCN)5~6][(5~6)-4]-与质子化正丙醇C3H7OH2+ 形成的缔合物[Sn(SCN)5~6][C3H7OH2]1-2能被正丙醇相完全萃取。固定溶液酸度为pH 2,当正丙醇、硫氰酸铵和氯化钠的浓度分别为30%(V/V)、0.09 mol/L和0.17 g/mL时, Sn(Ⅳ)的萃取率在98.3%以上,Fe(Ⅱ)、Ni(Ⅱ)、Pb(Ⅱ)、Al(Ⅲ)、Mg(Ⅱ)、Mn(Ⅱ)、Ce(Ⅲ)、Cr(Ⅲ)、Zn(Ⅱ)、Ag(Ⅰ)、Cd(Ⅱ)和V(Ⅴ)不被萃取,实现了Sn(Ⅳ)与上述金属离子的分离。方法用于Pb-Ca-Sn-Al合金中Sn的分离和测定,平均回收率为97.4%,相对标准偏差(n=7)为2.1%。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水-正丙醇析相萃取Pd(Ⅱ)的行为及Pd(Ⅱ)与一些金属离子分离的条件。结果表明, 硫酸铵能使正丙醇的水溶液分成两相,在分相过程中,Pd(Ⅱ)与溴化钾生成的PdBr42-与质子化正丙醇 (C3H7OH2+)形成缔合物PdBr42-[C3H7OH2+]2能被正丙醇相完全萃取。当溶液中正丙醇的体积分数、溴化钾浓度和硫酸铵的质量浓度分别为30 %, 7.0×10-3 mol/L, 0.2 g/ mL且pH 2.0时, Pd的萃取率达到96.7%以上,而Ag(Ⅰ)、Cu(Ⅱ)、Fe(Ⅲ)、V(Ⅴ)、Ni(Ⅱ)、W(Ⅵ)、Al(Ⅲ)、Pb(Ⅱ)、Cr(Ⅲ)、U(Ⅵ)、Mg(Ⅱ)、Bi(Ⅲ)基本不被萃取,实现了Pd(Ⅱ)与上述金属离子的分离。对合成水样和钯镍电镀液中的钯进行了定量萃取分离和测定,获得了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罗丹明B-乙醇-硫酸铵体系析相萃取Hg2+的行为及与一些金属离子分离的条件。结果表明,乙醇的水溶液在硫酸铵的作用下分成醇/水两相,在分相过程中,HgCl42-与罗丹明B(RhB)生成的[HgCl42-][RhB+]2能被乙醇相萃取。当溶液中罗丹明B、乙醇和硫酸铵的浓度分别为0.21 mg/mL、30%(V/V)和0.30 g/mL时,HgCl42-的萃取率达到96.8%以上,Co2+、Cr(Ⅲ)、Ag+、Mg2+、Ni 2+、Al3+、Ti(Ⅳ)、Pb2+、Fe3+、Sn(Ⅳ)和Ru3+基本不被萃取,实现了Hg2+与上述金属离子的分离。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罗丹明B-乙醇体系析相萃取金的行为及金与一些金属离子分离的条件。结果表明,乙醇水溶液在硫酸铵的作用下可分为水-乙醇两相,在此过程中,乙醇相能完全萃取罗丹明B(RhB)和AuCl4-生成的缔合物[AuCl4-][RhB+]。当溶液中罗丹明B、硫酸铵的质量浓度分别为0.2 mg/mL、0.3 g/mL,乙醇的体积分数为30%(V/V)时, AuCl4-的萃取率达到98.3%以上,而试液中Ni2+、Sn4+、Mg2+、Fe3+、Cr3+、Al3+、Ru3+、Pb2+、Ti4+、Co2+和Ag+基本不被萃取,实现了Au3+与上述金属离子的分离。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丙醇-氯化钠-罗丹明B体系析相萃取和富集铊的行为及铊与一些金属离子分离的条件。结果表明,氯化钠能使丙醇的水溶液分成两相,在分相过程中,TlCl4-与罗丹明B(RhB)生成的[TlCl4-][RhB+]能被丙醇相完全萃取。当溶液中罗丹明B、氯化钠的质量浓度分别为0.26mg/mL、0.17g/mL和丙醇的体积分数为30%时,Tl3+的萃取率达到98.7%以上,Ni2+、Cu2+、Ru3+、Co2+、Fe3+、Cr3+、Mg2+和Ag+基本不被萃取,实现了Tl3+与上述金属离子的分离。对合成水样中铊的分离和测定,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8.
正丙醇析相萃取BiI4-络阴离子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试验了在氯化钠存在下,Bi3+以BiI4-络阴离子萃取到正丙醇相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氯化钠能使正丙醇的水溶液分成两相,在分相过程中,Bi3+与碘化钾生成的BiI4-与质子化正丙醇(C3H7OH2+)形成的缔合物[BiI4-][C3H7OH2+]能被正丙醇相完全萃取。当正丙醇、碘化钾和氯化钠的浓度分别为30%(V/V)、6.0×10-3mol/L、0.2 g/mL时,Bi3+的萃取率达到99.2%以上,Fe2+、Co2+、Ni2+、Ag+、Mn2+、Cr3+、Ce3+、Zn2+和Al3+基本不被萃取,实现了Bi3+与上述金属离子的分离,对合成水样和锌铋合金中Bi3+的分离和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9.
探讨了碘化钾 正丙醇 锗三元缔合物萃取分离锗的行为及与一些金属离子分离的条件。结果表明, 氯化钠能将正丙醇的水溶液分成两相,在分相过程中,Ge与碘化钾生成的GeI62-与质子化正丙醇(C3H7OH2+)形成的缔合物[GeI62-][C3H7OH2+]2能被正丙醇相完全萃取。当正丙醇、碘化钾和氯化钠的浓度分别为30%(V/V)、80×10-3 mol/L、020 g/mL时, Ge的萃取率达到984%以上,Zn2+、Fe2+、Mg2+、Ni2+、Co2+、Mn2+、Ag+、Al3+和Cr3+基本不被萃取,实现了Ge与上述金属离子的分离。  相似文献   

10.
罗丹明B 正丙醇 氯化钠体系析相萃取分离和富集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罗丹明B 正丙醇 氯化钠析相萃取镓的行为及与一些金属离子分离的条件。结果表明, 氯化钠能使正丙醇的水溶液分成两相,在分相过程中,GaCl4 与罗丹明B(RhB)生成的缔合物[GaCl4-][RhB+]能被正丙醇相完全萃取。当溶液中罗丹明B、氯化钠和正丙醇的浓度分别为04 g/L、02 g/ mL和30 %(V/V),且盐酸浓度为005~1 mol/L时,GaCl4-的萃取率达到977%以上,而Fe2+、Co2+、Mg2+、Ag+、Cu2+、Ru3+、Ni2+和Cr3+基本不被萃取,实现了Ga3+与上述金属离子的分离。  相似文献   

11.
郭鹏  司学芝  牛媛媛  钟黎 《冶金分析》2011,31(12):71-74
研究了在抗坏血酸存在下正丙醇-碘化钾-硫酸铵体系萃取分离和富集Sb(Ⅲ)的行为及与一些金属离子分离的条件。结果表明,硫酸铵能使正丙醇的水溶液分成两相,在分相过程中,Sb(Ⅲ)与碘化钾生成的(SbI4-)与质子化正丙醇(C3H7OH2+)形成的缔合物[SbI4-][C3H7OH2+]能被正丙醇相完全萃取。当正丙醇、碘化钾和硫酸铵的浓度分别为30%(V/V)、0.40 mol/L、0.20 g/mL时,Sb(Ⅲ)的萃取率达到96.9%以上,Pb(Ⅱ),Mn(Ⅱ),Fe (Ⅲ),Zn(Ⅱ),Al(Ⅲ),Cr(Ⅲ),Ni(Ⅱ),Cu(Ⅱ)和Mg(Ⅱ)基本不被萃取,实现了Sb(Ⅲ)与上述金属离子的分离。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MAB)-硫氰酸钾-水体系浮选分离钛的行为。结果表明, 在水溶液中, Ti与CTMAB和硫氰酸钾形成不溶于水的三元缔合物[Ti(SCN)62- ][CTMAB+2,此三元缔合物沉淀浮于水相上层形成界面清晰的液-固两相。当溶液中CTMAB和硫氰酸钾的浓度分别为2.0×10-3mol/L和7.0×10-2mol/L时, Ti可与CdⅡ、Cr、MnⅡ、V、Al、NiⅡ、FeⅡ、MgⅡ和Ga离子定量分离。该方法简便迅速,不污染环境,在微量钛的分离和富集分析中有很好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摘要:为有效控制30Cr1Mo1V汽轮机转子钢中非金属夹杂物和有害杂质元素含量,利用热力学软件FactSage 8.1,计算了1873K下CaO-SiO2-Al2O3-5%MgO系精炼渣与30Cr1Mo1V钢液平衡时的等[O]线、等[S]线,以获得最优精炼渣成分范围。研究了不同精炼渣对钢中氧、硫含量,夹杂物特性的影响,继而揭示了钢中典型MgO·Al2O3夹杂物的热力学形成机制以及夹杂物与精炼渣之间的成分关系,并构建了“钢 渣”界面MgO·Al2O3夹杂物运动模型。实验和模型结果表明,优化渣系50.4%CaO-40-3%Al2O3-4.3%SiO2-5%MgO对钢液脱氧、脱硫和非金属夹杂物控制的效果明显,模型预测结果与夹杂物去除率对应关系良好。  相似文献   

14.
针对马钢CSP生产的SPHC钢钙处理现状,应用热力学平衡模型计算了钙处理钢液中的S-Ca、Al-Ca平衡反应,得出CaS容易在相对较高和温度较低时析出,1 873K时变性处理形成C_(12)A_7和C_3A的理论钙铝比值应分别满足w([Al])~2/w([Ca])~3≤2.90×10~5和9.62×10~3。参照实际生产数据,经分析提出该钢种钙处理时w([Al])~2/w([Ca])~3≤5.0×10~4、w([Ca])/w([Al])为0.09~0.11、w([S])≤0.003%等的合理控制范围。  相似文献   

15.
赵峥  吴拓  张延玲 《钢铁研究学报》2019,31(11):971-975
摘要:冶炼不锈钢或高温还原法处理不锈钢工业典型固废时,渣金反应终点渣中残Cr含量 (w(Cr)slag)的高低是评价还原操作经济性以及残渣是否无害的关键参数。借助热化学软件FactSage,计算了Fe-Cr-C熔体中[Cr]的活度、反应体系的氧势及CaO-SiO2-MgO-(Al2O3)-CrOx-O2熔渣的等活度图,并构建了残Cr预测模型,综合讨论了平衡态时金属成分([Cr]、[C]含量)、熔渣成分(二元碱度、MgO、Al2O3)以及温度对渣中残Cr含量的影响,得到了不同条件下渣中残Cr含量的极限值。实验室试验结果与模型预测结果基本一致,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碘化钾 四丁基溴化铵 水体系分离Ir的行为及Ir与其他金属离子分离的条件。实验结果表明, 在水溶液中, Ir与四丁基溴化铵(TBAB)和碘化钾形成不溶于水的三元缔合物[IrI6][TBAB]2,此三元缔合物浮于水相上层形成界面清晰的液 固两相。当溶液中四丁基溴化铵和碘化钾的浓度分别为8.0×10-4 mol/L和6.0×10-3 mol/L, Ir的浮选率达到97.6 %,而Rh、 W、 V、 Ce、 Sn、 Mo、 U、 Ga、 Cr、 Mn、 Al、 Fe、 Zn、 Co和Ni离子在该体系中不被浮选,实现了Ir与这些金属离子的定量分离。Bi、Sb 和Hg在该体系中有很高的浮选率,Pb和Cu与KI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PbI2和 CuI,所以Ir不能和Pb,Cu,Bi,Sb 和Hg分离。对合成水样进行分离,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7.
关于KR脱硫工艺脱氧理论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宁  郭汉杰  宁安刚 《钢铁》2011,46(10):36-41
 利用脱氧平衡最低值理论公式,计算了1573K下铁水中基于[Al]-[O]平衡和[C]-[O]平衡的氧含量。计算得出[C]-[O]平衡和[Al]-[O]平衡的最低氧质量分数分别为34×10-6和0.015×10-6,但是计算的[C]-[O]平衡控制的最低氧含量相当于由[C]-[O]平衡决定的氧含量的近4倍。因此,在KR铁水脱硫过程中,铝脱氧控制铁水中的氧势。另外,计算结果表明,在铁水预处理过程中,硅的脱氧能力远不及碳和铝,且脱氧平衡最低值理论公式对铁水预处理也具有适用性。铝脱氧结果表明,每吨铁水中加入0.44kg的铝,可使铁水温度升高20℃左右,在一定程度上可弥补KR铁水脱硫过程中因搅拌、脱硫剂的加入所造成的温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