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粉状调味料在食品中的用途很多,如速食方便面中的调料,膨化食品用的调味粉,速食汤料及各种粉状料等。粉状调味料加工分为粗粉碎加工型、提取辛香成分吸附型、提取辛香成分喷雾干燥型。粗粉碎型是我国最古老的加工方法,它是将辛香料精选、干燥后,进行粉碎,过筛即可。植物利用率高,辛香成分损失少,加工成本低。但粉末不够细,加工时易氧化,易受微生物污染。特别对于那些加工后直接食用的粉末调味品,需进行辐射杀菌。另外,可根据各辛香料呈味特点及主要有效成分的基础上,对辛香料采取溶剂萃取、水溶性抽提、热油抽提等各种提取方式,在抽出有效成分后进行分离,选择包埋剂将辛香精油及有效成分进行包埋,然后喷雾干燥。或采用吸附剂与香辛精油混合,然后采用其他方法干燥。  相似文献   

2.
3.
优质粉状复合调味料的生产工艺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提高粉状复合调味料的品质,不仅生产工艺参数是个重要环节,而且原材料的好坏也会直接影响到产品的质量。本文从几个方面去论述生产优质粉状复合调味料的关键控制点。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8种此类调味料的简单生产工艺及配方,分别为透明番茄调料;洋葱调味料;玉葱精调料;辣白菜粉末调味料;菇类调味粉;蔬菜汁粉;蔬菜汤料;无臭大蒜浸膏。  相似文献   

5.
6.
本试验以乳清为原料,发酵生产鲜美的调味料,即变废为宝,又节约了资源。  相似文献   

7.
以乳清为原料,发酵发生鲜美的调味料,既变废为宝,又节约了资源。  相似文献   

8.
我国广大群众素有喜食面制品的习惯,长期以来我国各地劳动人民利用丰富的物产,以及各地的饮食习惯、文化背景、气候特点等,创造出各地具有浓烈地方特色的面食制品的风味。例如,西北地区“刀削面”、“拉面”,西南地区的“担担面”,北方地区的“炸酱面”及长江下游江浙沪的“葱油系列面”  相似文献   

9.
蕨根粉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开发蕨根粉的调味品,有利于蕨根粉的销售。利用调料正交实验,得出100g蕨根粉的最佳调味料配方:粉包重量为9.25g,其中含食盐3.0g,花椒0.4g,胡椒0.25g,味精0.5g,炒黄豆5.0g,I+G 0.1g;酱包重量为30.01g,其中含食盐1.0g,菜籽油20g,子弹头辣椒2.0g,葱油0.5g,姜油0.01g,芝麻油0.4g,牛油5g,八角0.4g,小茴0.2g,砂仁0.1g,豆蔻0.4g;醋包总重为17g,其中酱油4.0g,陈醋8g,姜蒜醋5g。  相似文献   

10.
海鲜味方便米线调味料的配方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开发方便米线的调味包,能促进方便米线的销售.采用调料正交实验复配,溶解于350 mL热水,添加90 g米线,进行感官品评,得出海鲜味方便米线最佳调味料配方:一为粉包总重为5.525 g,其中含3.0 g食盐,0.4 g味精,0.5 g白砂糖,0.075 g大蒜粉,0.1 g生姜粉,0.15 g葱粉,0.1 g白胡椒粉,0.6 g鱼粉,0.4 g虾粉,0.05 g糊精,0.15 g酵母精粉;二为酱包总重为4.06 g,其中含1.0 g食盐,2.5 g棕榈油,0.05 g酱油,0.01 g I+G,0.5 g玉米淀粉.  相似文献   

11.
海鲜调味料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海鲜调味料在我国的研究与加工概况.包括海鲜调味料的原料,风味、营养以及分类.重点介绍了国内各类海鲜调味料的生产方法与研究动态,同时对海鲜调味料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做了简要介绍,指出今后海鲜调味料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我国居民食物和营养发生变迁,导致微量营养素营养缺乏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双重负担。调味品是构成膳食的必需食品,需要不断发展,满足消费者的营养健康需求。本文讨论了调味品营养化的主要技术方法,包括食物强化、应用药食两用中草药、应用新食品原料、营养健康效果的循证医学的系统荟萃分析技术,降低食盐含量五个方面。调味品的营养化应当成为行业的战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天然复合调味料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中后期,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的物质生活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对"饮食"这个生活基本要素之一的主体结构和标准,也提出了新的期望.更美味、更健康、更安全、更方便、更有营养,是人们对新的饮食标准的衡量尺度.正是在这种社会需求的背景下,天然复合调味料越来越多地走进了人们视野,进入人们的生活,并且在人们的饮食生活中占有的比重也越来越大.以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为目标,天然复合调味料产品的系列、种类不断丰富和增加,工业化、专业化的生产成为必然.据此本文论述了天然复合调味料的定义、人们调味的变化趋势、调味变化的内在原因、天然复合调味料的未来发展;并认为调味的变化有四种趋势:化学调味料转向天然调味料、氨基酸调味料转向多肽及提取物调味料、单一味型调味转向复合味型调味、家庭调味转向工业调味.  相似文献   

14.
日本采用新方法加工出调味蔬菜新品,其特点为:第一,新鲜而不失营养。蔬菜在加工中Vc等成分不易被分解,产品于10℃保存30d以上营养成分几乎不变,Vc含量仍22~24mg/100g。  相似文献   

15.
概述了贵州辣椒系列调味料源于民间,由家庭自制自食到商品化,由单一调味料到复合调味料,由作坊式的生产到具有规模的现代化生产,在近20余年时间,将小产品做成了大市场,产品出口19个国家和地区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16.
日本天然调味料开发动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主要介绍了日本的氨基酸系、精汁系、香系、熟成系和专用系等天然调味料以及日本天然调味料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17.
采用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食品中的呋喃,方法定量检出限3μg/kg,加标回收率85.6%~101.6%,相对标准偏差(RSD)%2.36%~5.67%;15个调味品中呋喃含量测定结果表明,呋喃检出率100%,含量范围25.48~206.29μg/kg。  相似文献   

18.
复合调味品是指以两种或两种以上调味料为主要原料,添加(或不添加)油脂、天然香辛料及动、植物等成分,采用物理的或生物的技术进行加工处理及包装,最终制成可供安全食用的一类定型调味料产品.复合调味品在我国起步较早,早在北魏时期盛行的"八齑粉"就是一种以8种香辛料为基料的复合调味料,传统的"十三香"、"五香粉"也属复合调味料.但我国现代化复合调味料的生产却起步很晚.复合调味品在日本发展较快,其首先推出的超鲜味精标志着现代化复合调味料生产的开端.专用烹调中式菜肴的复合调味品的开发也是在日本,这应该引起我们的深思!  相似文献   

19.
香椿调味品的加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香椿酱,香椿油两种调味品的加工技术。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与花椒和胡椒2种辛辣型椒类调味品有关的史料。该文着重介绍了与花椒有关的词目、花椒异名、花椒的主要成分、作用及其在国外的分布情况;胡椒在中国的有关记载、胡椒的主要成分、作用及其在日本的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