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采掘工业中普遍使用旧式锥体连接钎头和锻制钎梢钎杆,导致大量钎头丢失和钎头、钎杆早期报废,严重阻碍了凿岩钎具与采掘工业的技术进步,必须借鉴国际标准ISO1718—1991,尽快修订我国锥体连接钎头、钎杆的国家标准GB6480、GB6481,用新型锥体连接钎具和机制钎梢工艺取而代之。  相似文献   

2.
多年来,国产重型钎杆的使用一直较低,且不稳定。为此,运用《国产钎钢新品种及其工艺方案研究》的成果,结合我国钎钢及采掘工业发展的需要,在重型液压凿岩机配套钎具研究方面进行了新的探索,并同研制出了NV-100重型钎杆。它以简捷可行的制钎工艺以及良好的使用寿命,展现出国产钎具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3.
凿岩技术是采掘业的先导。我国是火药和冲击凿井技术(“顿钻”)的发明国,谱写了人类冲击凿岩技术的辉煌历史。现代凿岩爆破技术和凿岩机具.已成为人类向岩石圈索取资源和向地下开拓生存与发展空间的主要手段。我国凿岩技术和凿岩机具工业的建设。是新中国成立后从学习苏联技术开始的。目前我国钎钢钎具、凿岩机械、硬质合金工业已拥有众多创新技术,不少产品已经可以和世界名牌公司的同类产品一争高下。我们长期面对的全断面隧道掘进机(TBM)、全液压凿岩钻车,以及钻车凿岩用重型钎杆和硬质合金整体钎杆等长钎具“瓶颈”。已经或即将取得重要突破。本文简要回顾了六十年来我国凿岩技术和凿岩机具工业的现代化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4.
凿岩技术是采掘业的先导。我国是火药和冲击凿井技术(“顿钻”)的发明国,谱写了人类冲击凿岩技术的辉煌历史。现代凿岩爆破技术和凿岩机具,已成为人类向岩石圈索取资源和向地下开拓生存与发展空间的主要手段。我国凿岩技术和凿岩机具工业的建设,是新中国成立后从学习苏联技术开始的。目前,我国钎钢钎具、凿岩机械、硬质合金工业已拥有众多创新技术。不少产品已经可以和世界名牌公司的同类产品一争高下。我们长期面对的全断面隧道掘进机(TBM)、全液压凿岩钻车,以及钻车凿岩用重型钎杆和硬质合金整体钎杆等长钎具“瓶颈”,已经或即将取得重要突破。本文简要回顾了六十年来我国凿岩技术和凿岩机具工业的现代化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5.
我国年耗一字、三刃、十字、球齿、复合型系列锥体连接钎头约5000万支,年耗锥体连接钎杆约8万吨。由于采用旧式锥体连接的苏式老一字型钎头的传统影响,使许多钎具生产厂和采掘部门,持续半个多世纪对钎头锥孔和钎梢的工作与受力状况存在着误解,因而对国内科研部门早在1980年就提出的以新型锥体连接为特征的钎头、钎杆研究成果,以及以瑞典、日本产品为代表的先进锥体连接技术,长期视而不见,不能科学、严肃地对待国际标准(ISO1718—1974、1991)关于钎头锥孔和钎梢小端直径极限偏差值、钎梢插入深度、孔底直壁间隙区、以及锥孔深度的严格规定,使国产小钎头长期高度偏矮、锥孔7°锥面到底、孔深偏浅、钎梢偏短,致使钎梢插入深度不足,梢孔之间不能形成全面均衡接触(钎梢端面在锥孔锥面之内),梢孔表面接触应力过高,钎梢工作形成严重的前紧后松的“钻牛角尖”现象,由此造成频繁的断梢、断腰和裤体胀裂与钎头丢失事故,工人劳动条件恶化。浪费触目惊心。现在应当引用国内外先进钎具科研成果,严格贯彻执行最新的钎头、钎杆国家标准(GB6480、GB6481)和国际标准(ISO1718—1991),提高我国锥体连接钎具的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150年前瑞典诺贝尔父子继中国火药之后,发明硝化甘油胶质炸药用于修路与采矿,引发了导致社会财富高速增长的“真正意义的工业革命”,1923年德国施律泰尔发明WC-Co硬质合金,迅速形成硬质合金切削丸具和硬质合金凿岩钎具两大产业,使机械和采掘工业飞速发展,被誉为“工业的牙齿”,迄今,现代化的凿岩爆破技术,已成为人类向岩石圈索取资源和向地下开拓生存与发展空间的主要手段。其中,用在岩矿石中冲击凿孔的凿岩钎杆,是人类所有机械工具中受力条件最苛刻,使用寿命最短,基础工业必备,技术含量很高的大量消耗性工具。研制长寿命冲击凿岩钎杆,已成为全球采掘工业高,低耗凿岩必须解决的新世纪重大工程技术难题。这需要凿岩,爆破,岩石破碎,矿业,材料,冶金,钢铁、机械,物理、化工,电子,数学,力学,生物(仿生)等各方面专家的长期通力合作,建设以新型“硬质合金钎具”和“长寿命冲击凿岩钎杆”为标志的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凿岩钎具工业,是我国新一代“资源-高科技-外向型”民族工业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新的生长点。  相似文献   

7.
用在岩矿石中冲击凿孔的凿岩钎杆,是人类所有机械工具中受力条件最苛刻、使用寿命最短、基础工业必备的大量消耗性工具,因此,研制长寿命冲击凿岩钎杆已成为全球采掘工业高效、低耗凿岩必须解决跨世纪重大工程技术难题。这需要各方面专家的长期通力合作,建设以“硬质合金复合片齿钎具”、“一步法新型硬质合金”和“长寿命冲击凿岩钎杆”为标志的现代化凿岩钎具工业 。  相似文献   

8.
长寿命冲击凿岩钎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在岩矿石中冲击凿孔的凿岩钎杆,是人类所有机械工具中受力条件最苛刻、使用寿命最短、基础工业必备的大量消耗性工具,因此,研制长寿命冲击凿岩钎杆已成为全球采掘工业高效、低耗凿岩必须解决的跨世纪重大工程技术难题。这需要各方面专家的长期通力合作,建设以“硬质合金复合片齿钎具”、“一步法新型硬质合金”和“长寿命冲击凿岩钎杆”为标志的现代化凿岩钎具工业。  相似文献   

9.
WC-Co硬质合金发明后,迅速形成了硬质合金切削刃具和硬质合金凿岩钎具两大产业,使机械和采掘工业飞速发展,被誉为"工业的牙齿".迄今,现代化的凿岩爆破技术,已成为人类向岩石圈索取资源和向地下开拓生存与发展空间的主要手段.其中,用在岩矿石中冲击凿孔的凿岩钎具,是人类所有机械工具中受力条件最苛刻、使用寿命最短、基础工业必备、技术含量很高的大量消耗性工具.研制长寿命冲击凿岩钎具,已成为全球采掘工业高效、低耗凿岩必须解决的新世纪重大工程技术难题.建设以"新型硬质合金钎具"和"长寿命冲击凿岩钎杆"为标志的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钎钢钎具工业,是我国新一代"资源-高科技-外向型"民族工业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新的生长点.  相似文献   

10.
阐述了阻碍我国凿岩钎具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提出了修订硬质合金钎头和锥体连接钎杆国家标准的12项建议。  相似文献   

11.
随着中国经济多年的高速发展,我国的凿岩用锥形钎杆在近几年需求量成倍增长。本文利用实物解剖了国内代表性锥形钎杆产品,分析了当前凿岩用锥形钎杆的发展动态。  相似文献   

12.
我国的钎具工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介绍了中国钎具工业的发展和成就。指出质合金凿岩钎具,作为中国新兴的资源型高科技产业,将为世界采掘工业人和类征服岩石作出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随着中国经济多年的高速发展,我国的凿岩用锥形钎杆在近几年获得成倍的增长。本文通过实物解剖分析了国内外代表性锥形钎杆产品,反映了当前凿岩用锥形钎杆的发展动态。  相似文献   

14.
凿岩钎具配合爆破技术在岩矿石上穿孔,直接服务于交通、能源、资源开发等基础工业,是人类征服岩石的主要工具。以新型长寿命钎杆和硬质合金钎具为代表的现代凿岩工具,包容了凿岩、爆破、岩石破碎、矿冶、材料、冶金、钢铁、机械、电子、化工、力学、地学以致生物学等多学科的前沿理论和技术成就,已发展成为世界胜的高新技术产业。  相似文献   

15.
二战结束至今,全世界采掘工业冲击式凿岩普遍使用的硬质合金钎具,只有片状和球齿两大系列。这两大类钎具在长期的凿岩实践中,都日益暴露出其自身的许多缺陷,难以更好地满足现代采掘工业高效、低耗凿岩与合理利用钨钴等稀贵自然资源的不断增长的需求。  相似文献   

16.
新型高效低耗复合片齿φ42-2PIC、3PIC-B25整钎的研制成功、填补了凿岩钎具产品的一项空白。本文介绍了该整钎研制情况和工业考核结果,评述了其优越性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汪国轩  刘勇 《矿山机械》2006,34(9):22-23
整体钎杆是具有使用成本低、钻凿速度快、效率显著的高技术含量轻型凿岩钎具产品,代表了轻型凿岩钎具技术的发展水平。而我国的钎具制造与世界先进水平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要提高整体钎制造水平,就要从根本上解决存在的差距,要在理论上弄明白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8.
随着凿岩技术和凿岩机械的进步,对凿岩钎具产品的性能和类型都提出了新的要求。通过对国内外钎钢钎具生产历程的阐述,以及凿岩机械和凿岩钎具的市场需求的分析,认为凿岩钎具产品由低技术含量的常规化产品向高技术含量专用化产品方向发展的步骤正在加快。凿岩速率快、能量传递性能好、使用周期长、操作方便将是今后凿岩工程对钎具产品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论述了R32凿岩钎杆、中深孔钻进钎杆组的受力和钎杆三种主要失效形式,提出了R32凿岩钎杆存在的质量问题,结合R32凿岩钎杆的制造工艺,对提高R32凿岩钎杆的制造质量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小直径锥体连接钎头和钎杆存在许多缺点。世界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早在30年前,硬质合金整钎已成为小直径凿岩(Ф50mm以下)的主导产品。随着我国“钻孔法”、“热挤压法”、“热穿-带芯热轧法”等新型钎钢相继进入市场.以及加压烧结等凿岩硬质合金片齿质量的提高,国产小直径钎头与钎杆的质量、品种.已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制订先进的硬质合金整体钎杆国家标准.对推动国产整钎质量、品种的全面升级,扩大整钎的国内外市场份额,将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