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由先进的生物性材料制成,作为头皮针的换代产品,静脉留置针穿刺输液作为一项较新的护理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1].留置针的使用,其优点是减轻患者由于反复穿刺而造成的痛苦,保护血管,减少液体外渗,同时保证合理用药的时间,而且很大程度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且能保持静脉管道的持续通畅,便于抢救[2].在护理中,其留置时间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留置时间过长,可使患者发生局部并发症的危险性增加;过短则增加患者的花费及多次穿刺带来的痛苦.为此本文从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并发症及对策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静脉留置针在急诊抢救中的使用,为危重患者的抢救赢得时间.方法 随机选取患者930例,分成观察组(470例,静脉留置针)和对照组(460例,一般一次性静脉输液针),在穿刺方法 、采集血标本、抢救时间、抢救成功率、患者满意等方面进行观察比较.结果 观察组的抢救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在急诊抢救中留置针建立的静脉通道,能保证及时给药,提高转运的安全性,能同时采集血标本,减少重复穿刺率,提高护理工作效率,提高抢救成功率,为危重患者的抢救赢得时间.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在神经外科应用中的护理体会.方法:对我科住院患者的昏迷,需要长期补液及对危重症患者的抢救,长期静点尼莫地平防止血管痉挛类药物的患者应用静脉留置针观察其不良反应,总结护理体会及经验.结果:对我科522例静脉留置针患者中,成功率90%以上,本组病例输液3-20 d,平均时间为14 d.静脉留置时间4-18 d,平均静脉留置时间12 d.出现导管脱落8例,导管堵塞30例,静脉炎9例.均经采取积极措施未造成严重后果.结论:静脉留置针便于危重患者的抢救,既减轻了患者由于反复操作造成的痛苦,又减少了护士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头皮式静脉留置针在临床应用方法及护理体会.方法:观察我科进行头皮式静脉留置针操作的住院患者180例,分析留置针的正确应用方法、日常护理及并发症的处理.结果:180例患者均穿刺成功,置管时间3-8天,平均置管时间5.4天,有12例出现静脉炎,16例出现管道堵塞,经对症处理后可缓解,无拔管患者,未见其它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头皮式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只要正确选择穿刺血管,合理选择静脉留置针,熟练的穿刺技术是静脉留置针成功应用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在新生儿疾病治疗过程中,静脉输液是最主要的给药途径,通常会采用头皮静脉和四肢的浅静脉进行穿刺,但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头部和四肢的浅静脉细小,血管壁通透性高,输液易外渗,尤其是输注高渗液体和血管活性药,留置针保留时间短,静脉炎发生率较高.而腋静脉粗、直、容易穿刺,并发症少,且留置时间长,便于护理.我科从2009年7月开展新生儿腋静脉留置针穿刺以来,收到了比较满意的效果,现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腋静脉穿刺留置套管针在早产儿输液中的应用.方法 120例早产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腋静脉穿刺留置套管针,对照组采用头皮静脉、四肢静脉穿刺留置针;观察静脉留置针的保留时间、保留成功率以及局部堵塞、渗漏、感染、抓脱等在2组之间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套管针留置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观察组套管针堵塞、局部液体外渗、抓脱等发生率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局部感染在2组间发生的例数均较少,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采用腋静脉留置针,方法相对简便易行,效果佳,可减少护理工作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减少浅静脉留置针贴膜(以下简称贴膜)更换次数,减少静脉炎的发生,延长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的方法.方法:将402例使用浅静脉留置针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贴膜开窗组)和对照组(完整贴膜组).开窗组穿刺后将贴膜中间开一窗口贴于穿刺处,用一次性输液敷贴覆盖,每天消毒穿刺口,并更换输液敷贴,除贴膜与皮肤分离外,不更换贴膜;对照组每天及时更换贴膜.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在留置针脱出率上具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在局部的反应如穿刺点疼痛、红斑、肿胀、静脉条索状、穿刺点渗出等静脉炎发生率上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实验组能减少贴膜的更换次数,减少了留置针脱出率和静脉炎的发生率,延长静脉针的留置时间.  相似文献   

8.
静脉留置针可用于静脉输液、输血、动脉及静脉抽血等,适用于长期输液,年老体弱,血管穿刺困难的患者[1].静脉留置针导管由于外套管所使用的材料柔韧性好,所以对血管的刺激性小,具有减少血管穿刺次数、减少液体外渗,输注速度较快等优点,有利于临床用药和紧急抢救,普遍受到医护人员及患者的认可.  相似文献   

9.
总结100例静脉留置针的护理.根据临床实践掌握好有关血管的选择,消毒方法,穿刺方法,心理护理,置管时间和置管期间的护理,拔针等注意事项.认为正确的护理方法可提高患者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时间,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工作效益及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总结了自2009年3月~2010年4月,为31例肿瘤患儿做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埋置术,共完成输液港穿刺300余次,分析临床应用过程中输液障碍的发生及护理方法.在使用的过程中出现输液港皮下渗液1例,输液港流速异常5例.认为输液港的使用既可以减少肿瘤患儿的痛苦,降低了因每日的静脉穿刺所造成的恐惧心理,又能使患儿在输液期间自由活动,提高了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PICC在老年血液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我科收治的52例老年血液病患者随机分为PICC组和对照组各26例,比较两组静脉留置时间、静脉穿刺次数以及静脉炎的发生情况.结果:PICC组患者静脉留置时间高于对照组,而静脉穿刺次数、静脉炎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PICC 在老年血液病患者中的临床应用,减少了反复穿刺的痛苦,化疗药物外渗的后顾之忧及药物对外周血管的损害,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值得对此类特殊人群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静脉留置针在白血病患者化疗中应用的效果.方法:将52例白血病化疗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6例),其中观察组选用安全静脉留置针输液化疗,对照组选用普通5~7号头皮针输液化疗.结果:观察组在避免穿刺失败、药物渗漏、预防静脉炎及患者心理顾虑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白血病化疗患者应用安全静脉留置针,既可以提高静脉穿刺的成功率,保护血管,同时有效地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及护理人员的负担,提高了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静脉留置针作为一种新技术,正日益广泛地在我院的临床护理中应用.其操作简单,安全方便,既解决了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保护了静脉,又减轻了护士的护理工作量,适合于老年患者及无自主意识的患者,特别是危重患者,可随时打开静脉通道及早用药,提高抢救成功率.现将静脉留置针临床应用过程中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静脉留置针的最佳留置方法.方法 收集本院2009年9月~2010年5月住院期间应用静脉留置针的患者100例.按照单、双日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均选用健侧前臂浅静脉按照留置针操作规程进行穿刺,对照组按照常规将3M透明敷料直接盖住留置针进行固定,针尾用胶布粘贴固定;观察组在使用3M透明敷料前,先用一条带棉芯输液贴盖住留置针的针眼,然后覆盖3M透明敷料固定,留置期间用护腕固定.每天输液完毕,均用肝素盐水进行正压封管处理.观察2组在留置时间、渗液渗血、发生静脉炎、脱出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在留置时间、渗液渗血、发生静脉炎、脱出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加用输液贴覆盖透明敷料再予护腕固定的方法,可避免留置针的脱出,减少渗血渗液,降低静脉炎的发生率,延长留置针的使用时间.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急诊留观病人使用静脉留置套管针后的影响.方法 通过对急诊留观病人使用静脉留置套管针后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15例病人穿刺部位疼痛不适,30例病人表示不同程度的担忧.结论 应加强病人的心理护理以及健康护理,应用静脉留置套管针的过程中除了要提高忽视的操作水平以外,还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加强责任心,培养护士处理问题的应变能力,另外,急诊护士应向病人及家属做好解释工作,以取得合作,从而提高静脉留置套管针的穿刺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我们常常遇到病人在输液中需经头皮针给药.这种方法方便、快捷,能迅速达到治疗及抢救病人的目的.并且可避免反复静脉穿刺给病人带来的痛苦.在长期的临床实践过程中,我发现输液中经头皮针给药除有上述优点外,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给病人造成不必要的心理负担,影响我们的护理质量.下面就讨论一下容易出现的几个问题及护理对策.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乳腺恶性肿瘤患者在化疗期间减少反复穿刺带来的痛苦,避免化疗药物对外周静脉的破坏和刺激,保证化疗过程顺利地完成.方法:外周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置入PICC导管.结果:应用PICC导管43例,插管成功率100%,留置时间10~112天,平均置管时间为106.5天.结论:PICC为肿瘤患者提供了一条无痛性治疗途径,可减轻患者的痛苦,保证肿瘤患者化疗的顺利完,保护外周静脉.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有可能引起静脉留置针非计划拔针的原因,找出可以避免的因素,以减少因非计划拔针而重新穿刺对患者造成的痛苦,提高护理质量.方法 对本科室2010年5月~2011年5月的100位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患者进行观察,统计分析是否存在非计划拔针及其产生的各种原因,并对其心理反应进行问卷调查,以及对50位临床工作的护士关于引起非计划拔针的原因进行调查问卷.结果 35名患者发生非计划拔针,其中55%的患者对医院有负性心理,10%的患者对非计划拔针无负性心理.90%的护士认为由于针管脱出而引起非计划拔针的现象是可以减少甚至避免.结论 合理选择静脉,妥善固定,提高穿刺的一次性成功率,注意刺激性药物的输入,加强巡视和加强健康宣教对于减少重复穿刺的次数,减少护理工作量以及减轻患者的痛苦,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小儿静脉输液的影响.方法 将180例静脉输液患儿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2组各90例患儿.对照组做常规治疗,干预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系统的心理护理,比较干预前后静脉穿刺成功例数和顺利输液例数.结果 干预组静脉输液过程顺利,患儿情绪稳定,静脉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心理护理干预对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稳定患儿情绪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尤其在急诊科抢救危重病人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第一时间迅速建立有效的静脉通路是成功抢救患者的基本保证.由于静脉针留置针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又能加快输液速度,特别是在抢救失液性、失血性休克的患者中起了重要的作用.而且套管柔软,在静脉内留置时间长,不易穿破血管,故广泛应用于急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