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高血压病人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对82例住院高血压患者服药遇到的常见问题进行健康教育.结果:患者服药依从性提高.结论:健康教育改变了患者的不良生活行为,提高了患者服药的依从性及高血压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原发性高血压是当今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是冠心病,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严重威胁到人类的生命.临床积极开展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教育非常必要,主要对高血压病患者突出以健康教育为特点,以护理程序为框架,在收集资料和护理体检后作出评估.针对不同层次病员,制定不同的健康教育的内容和方法,提高了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同时也提高了病人对护士的信任感和满意率.  相似文献   

3.
据统计,我国高血压的患病率达11.26%,全国患者数约9000万.高血压患者服药率为24.8%,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者只有5.8%.患者对高血压病危险因素、对高血压的危害知晓率低,服药依从性差,是目前制约有效控制血压的主要因素.健康教育是传授健康知识,培养健康行为的一项社会活动.随着医学模式和健康观念的改变大多数患者不能满足一般的生活护理,而需要的是健康知识,更想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和健康行为,以及疾病愈合及愈合后的问题.高血压病病程长,病情进展程度不一,大部分是良性缓慢过程,但对心、脑、肾是一个很重要的致病因素.积极预防、治疗可制止和逆转高血压病对靶器官损害,所以健康教育尤为重要,可以改变高血压病患者行为的认识,可以延缓病情的进展.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老龄化的增长,高血压等慢性病已成为危害居民身心健康的主要原因.高血压病是心血管病中最常见的疾病,主要累及心、脑、肾、肺等重要器官,可能与遗传,肥胖,摄盐过多,精神紧张,情绪创伤等因素有关.为加强对高血压病人的管理,控制高血压的危害,对高危人群进行心理护理及健康宣教,早期预防,对延缓或减轻高血压的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延长健康期望寿命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脑出血是一种由于脑血管病变导致的出血性疾病,是神经内科急症之一.急性脑出血是当前中老年人致死率较高的疾病之一,病因主要和动脉硬化、糖尿病、高血脂等因素相关.急性脑出血一般情况下会在病人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发病,如果抢救不及时,就会危及病人的生命.因此,加强对急性脑出血病人的护理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通过对急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病例分析,进而提出了针对急性脑出血的护理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6.
脑卒中是临床常见病及多发病,为目前人类三大死亡病因之一,并且是最主要的致残因素,健康教育的目的是促进疾病的康复,预防疾病,保持健康,健康教育是现代医院为满足病人健康需求而赋予护士的重要职能,病人对健康教育的要求各有不同,良好的健康教育能帮助病人改善生存质量,预防疾病,保持健康.健康教育能使病人得到所需知识,并使护士能力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对28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患者进行全方位的护理指导.结果:本组患者死亡2例,有效率达92.9%(26/28).结论:通过对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全方位的护理指导,帮助病人树立正确的健康理念,减轻病人的身心痛苦,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高血压病是危害中老年健康的常见病之一,我科诊治的高血压患者中,年龄最小的34岁,最大的70岁.特别是老年人,病死率、致残率较高,为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必须加强对高血压患者的观察及护理.  相似文献   

9.
高血压脑出血是临床脑出血的一个常见类型.基底节内囊区是最常见的高血压颅内出血部位.其发病因素较为明确,有针对性的临床和基础研究也较多.影像学手段的介入,使研究者对于高血压脑出血发病、病情变化的过程又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随之对目前的治疗策略也有了新的改进必要.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随着人口老龄化、高血压患病率的增长、累计人口的不断增加,如何利用有限的社区卫生资源为社区高血压人群提供更有效的健康卫生服务,更好得满足患者的卫生服务需求,成为难题和研究热点.高血压社区分级管理的提出恰好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解决这一难题,90年代末期我国部分城市初步试行高血压的社区分级管理,至今开展10余年.2006年10月<社区高血压防治手册>(试行稿)正式提出了高血压的分级管理的方法和内容.根据文献分析,对社区高血压病人的分级管理的研究进展及存在的问题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对临床老年高血压患者"健康种子法则"教育,探讨健康教育对血压控制的重要性.方法:将我科诊治的24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120例实施以"健康种子法则"为主要内容的健康教育,对照组120例进行传统治疗和常规指导.结果:通过三个月的治疗与健康教育相结合,观察组患者平均血压有了明显下降,对照组血压有所下降,但不明显.二组比较有较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科学的健康教育方式对个人生活行为实施护理干预,使之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治疗的依从性,对改善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状况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住院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的功效水平和特点,以及评价护理干预的效果,探索一种提高病人自我功效的方法.方法:依据Bandura的自我功效理论,采用<自我功效评价表>,以124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及电话回访的方式,评估他们护理干预前及干预3个月后的自我功效水平,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受试高血压病人自我功效水平普遍偏低,护理干预可以提高病人的自我功效.结论:通过护理干预提高患者的自我功效水平,可获得良好的健康和社会效益,是高血压治疗过程中重要环节,值得提倡和大力开展.  相似文献   

13.
健康教育是以全体人民为对象,通过生理、心理的、社会的以及与健康密切相关的知识教育,改变不利健康的各种行为习惯,建立科学的生活方式,使人人具有自我保健能力,进而达到在精神、身体、社会交往等方面保持健全的状态.我科初步实行健康教育以来,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加强了护患之间的关系,让病人充分意识到,康复的过程中,护士有责任帮助病人满足他们的各种需要,尽快治疗好疾病,同时在整个护理工作中也需要病人的很好地配合,这样,即弥补了护理人员对健康教育知识的缺乏,也增强了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因此,将健康教育贯穿了整个护理程序中是必要的.下面谈一下如何把健康教育运用于护理工作中的一些方面.  相似文献   

14.
为了进一步了解心率变异在高血压病患者与正常人两者之间的差异,本研究选择高血压患者82例为观察组,选择健康者(均为健康体检者)68例作为对照组.进行24h动态心电图监测和心率变异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组的各时域和频域指标均较对照组明显减低,具有显著性意义.心率变异分析是一简便、易行、无创、可重复检查、可作为目前判断自主神经活动和均衡的最好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实施健康教育,减少疾病并发症,降低死亡率,延长患者生命,提高病人生活质量.方法:针对45例心肌梗死病人急性期、恢复期治疗及护理程序的各个环节,制订了相应健康教育计划,主要包括疾病知识的宣教,心理护理,应用药物的疗效,饮食指导,排便指导,出院指导.结果与结论:通过行之有效的健康教育,45例病人其中42例病情均有效控制,康复出院.3例病人由于发病急,就诊晚而死亡.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对高血压病人实施社区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采取自行设计问卷,对在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的50名高血压病人,于护理干预前后进行两次问卷调查,比较干预效果.结果 社区护理干预使病人提高了对高血压相关知识的认识,改善了生活方式,能坚持按医嘱合理用药.结论 在社区对高血压病人实施护理干预,提高了高血压病人自我保健能力,可有效地使病人血压平稳下降至正常,减少了该病的并发症发生,对防治高血压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7.
脑卒中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是患病率、致残率、死亡率很高的疾病之一,是造成患者生活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在治疗过程中为脑卒中病人创造适合的环境对其康复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随着人们对自身健康状况越来越多的关注,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健康体检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社会大众的"预防重于治疗"观念日益普及之下,健康体检已经成为近年来最火红的医疗产业之一.健康体检的核心目的是使人们尽早发现和改变非健康因素和行为,帮助大众树立正确的健康理念,从而提高大众的身体素质.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调查处于运动维持期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对高血压运动知识的认知,了解具有健康运动行为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对相关健康知识的掌握和知识来源,为今后医务人员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运动康复给予有效干预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以整群抽样法对广西南宁市的5个老年活动中心282名≥60岁处于运动维持期的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对调查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处于运动维持期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对运动与疾病的关系具有较高的知识认知度,而对如何进行有效运动的认知度偏低.结论:加强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有效运动方面知识的健康教育,是保障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安全有效运动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对社区原发性高血压行为实施综合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08年1月-2009年12月我院社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80例随机分实验组与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在社区门诊进行一般性原发性高血压教育,自行锻炼和饮食控制;实验组由社区医生为实验组患者建立个人健康档案、进行个体化健康教育、心理、行为和服药干预等干预措施.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实施综合干预前治疗依从性、血压参数、社区服务满意程度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实施社区综合干预一年后实验组依从性好、收缩压及舒张压下降明显、社区服务满意高(P<0.05).结论:通过实施有组织有计划的综合干预活动管理模式,可以改变原发性高血压其知、信、行,提高依从性及满意度,控制血压血压水平,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