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3 毫秒
1.
本文对建筑符号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和解析,通过对传统建筑的剖析,归纳出中国传统建筑符号的特征,并通过后现代手法——解构,对传统建筑符号进行探讨与研究。将中国传统建筑中具有特色的局部,通过变形、抽象等表现手法运用到景观设计中,做到建筑与外环境的融合。并对案例进行研究分析,总结了传统建筑符号在景观设计中的设计原则,体现传统建筑符号在室外景观中的变异、整合、与延续。  相似文献   

2.
彭蓉 《安徽建筑》2007,14(4):44-45
文章从建筑与雕塑发展历程中探讨雕塑与建筑的紧密联系。一方面雕塑对建筑的影响从建筑的外观附属到建筑内部空间的渗透;另一方面,建筑也从功能、力学、技术、材料等几个方面影响着雕塑。通过探索建筑与雕塑的语言融会,使雕塑设计与建筑环境更加协调、融合。  相似文献   

3.
郑东军  王芳 《华中建筑》2004,22(3):52-54
基于对建筑语言的思考,从人与建筑,建筑与形式.建筑与文化的内在关系出发,结合语言学、符号学等理论和相关建筑实例,通过“隐喻化”创作模式对建筑形式中的隐喻进行了探讨和类型的总结。  相似文献   

4.
吕玉莲 《智能建筑》2024,(3):81-83+135
为实现对建筑的三维数字化模型构建,开展对其数字化建模与虚拟仿真的研究。通过封闭多义线参数化处理、三维图形变换、建筑三维模型参数化描述,实现建筑的三维数字化建模。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实体造型设计,实现建筑的虚拟仿真。将新技术应用于实际不仅可以实现对现代建筑参数化三维模型的构建,同时也适用于对古建筑的三维模型构建。通过此次研究得到的结果可以为进一步开展建筑的CAI、CAD等应用性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前对于隔震建筑的检测与鉴定研究成果较少,本文通过对隔震建筑进行检测与鉴定研究,提出了针对隔震建筑的检测、鉴定内容与方法。因隔震层设置部位不同,对隔震建筑的检测主要通过地基基础、下部结构、隔震层结构、上部结构检测四个(或三个)方面进行。隔震建筑的鉴定主要通过安全性鉴定和抗震鉴定两个方面进行。尤其是隔震建筑鉴定层级的划分和提出隔震层检测鉴定内容与方法,解决了隔震建筑检测与鉴定的问题和难点,为后续相关的工程实践提供了参考和指导。  相似文献   

6.
建筑设计中的和谐美,体现在建筑自身、建筑与环境之间以及建筑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应是有机协调,有机呼应,整体统一的。通过对洛阳艺术中心设计创作的分析,阐述如何通过对建筑形式的把握,使之成为城市环境的有机组成部分,从而达到和谐与统一。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作者对《北京宪章》的学习与思考,从历史、现状、未来的角度在以下几方面对当代中国建筑的理论与创作作了一些探索:从建筑本体到建筑环境;从建筑感悟到建筑方法学;从建筑哲学到建筑实践。  相似文献   

8.
通过在装配式建筑中的实践与思考,提出建筑产业化面临的问题及对装配式建筑的认识与理解,并针对系统化、集成化、一体化的特征及建筑成品与建筑三分法的概念进行解读,指出建筑业与制造业融合的迫切需求。  相似文献   

9.
胡斌  陈蔚 《新建筑》2011,(5):105-108
通过对四川洛带古镇客家聚落形态、会馆建筑和传统民居进行田野调查、建筑测绘和历史资料采集,获得对于明清时期四川客家人移民文化与历史的系统认识.通过对包括客家人同乡会所——广东会馆、江西会馆等的重要历史建筑典例进行建筑形态学与文化传播学角度的剖析,进而对福建、江西客家聚落、传统建筑形态与四川本土建筑文化形态的结合、变迁过程...  相似文献   

10.
徐晓丽  白雪  苏芳 《山西建筑》2006,32(16):10-11
对绿色建筑的概念进行了阐述,并分析其与生态建筑、可持续建筑之间的关系,对绿色建筑的来源进行了论述,通过研究绿色建筑中的生态观,说明绿色建筑观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相似文献   

11.
论墙材革新及墙材装备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墙材革新与技术改进的关系;墙材革新现状及市场经济形势;墙材及装备发展思路;加入WTO后对墙材生产及墙材装备行业的影响及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我市建筑市场状况的分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加强建筑市场管理,发挥各职能部门的作用,提高建设工程质量进行一些肤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13.
依托临沂市费县自由路洪沟河大桥[1](独塔中间双索面斜拉桥[2]),利用Midas有限元软件[3]进行整体建模分析,分析斜拉索破损时其余斜拉索索力值的变化,为以后的斜拉桥拉索破损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4.
城市解读--试论城市意象的模糊性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东  许铁铖 《华中建筑》2000,18(3):67-70
文章就现代城市特色缺乏、意象衰微而提出城市意象模糊性问题,追溯了其理论与3两方面的原因。作者探讨了相关的对策理论及其非决策 之后,就所截取的城市的四个片断进行了对策性的研究,以期对提高城市意象力作出有益的探索与尝度。  相似文献   

15.
16.
从科学方法论的视角对普遍存在于自然界、工程技术领域以及经济、社会领域中的互动现象进行了初步探讨.建立了互动、互动效应、互动发生规律等概念,对互动效应、互动方式和互动发生律进行了初步分类.并对互动原理在科学史和科学实践中的运用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17.
李瑞 《广州建筑》2008,36(1):40-43
随着中国建筑市场的发展,建筑开发商对建筑项目的品质、成本、进度等的要求越来越高,这使得项目管理中的关键环节——设计管理变得越来越重要。本文介绍了项目管理中设计管理的概念和任务,分阶段论述了设计管理在工程项目中所起的作用,指出了设计管理的核心,并指出了一种研究设计管理的内容和方法的途径。本文最后列举了两个工程实例,从正反两个方面说明了设计管理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8.
针对合同文件前期准备工作对建设工程管理目标实现的重要性,通过招标文件对施工项目的造价、质量、工期、安全等管理目标控制的分析,提出了相应控制措施、方法,为建设单位实现工程管理目标工作明确了思路。  相似文献   

19.
子系统界面管理是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探讨了如何科学、合理地做好子系统界面的管理.  相似文献   

20.
祁彦青  郝晓忠 《山西建筑》2003,29(12):122-123
压煮器是氧化铝生产的重要设备,通过对现场存在的焊接缺陷类型的总结、分析,介绍了压煮器管排发生缺陷的原因,并提出在焊接时改进质量控制的方法,经实践取得了很好的使用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