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艺术与设计》2009,(1):16-16
由建筑设计师史蒂夫诺·达里亚加(Stefano Tagliacarne)设计的“Fritz Hanson”品牌第一展厅优美地呈现了该品牌的北欧特色和文化底蕴。拥有典型斯巴达式外观的粗糙镀金木墙,浇注混凝土的螺旋楼梯,高高升起的可振动天鹅椅装置,三者形成鲜明对比。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旨在探索不同职级建筑设计师晋升条件。采用关键事件技术对4个职级的49名建筑设计师进行访谈、编码分析,初步确定了18个胜任特征。通过方差分析,发现4个职级设计师在11个特征上没有差异,为基准性特征;在另外7个特征:设计信息收集、艺术修养、设计经验、以客户为中心、专业知识、设计技能与理解客户的需求上有显著性差异,为鉴别性特征。其中设计师与助理设计师相比,在除了设计经验外的6个特征上都有高的趋势,但差异不显著;中级设计师在除了以客户为中心外其它6个特征显著高于设计师;高级设计师仅在艺术修养方面显著高于中级设计师。  相似文献   

3.
本文着重介绍了从业十一年来对于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的一些认识和总结,主要包括对于结构概念设计,合理方案对于建筑使用功能和经济效益的影响,计算机计算与人工调整之间的有机结合以及作为结构设计师所应有的责任心和自我保护意识,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及做好设计工作的前提条件等几方面内容。  相似文献   

4.
燕杰 《湖南包装》2010,(2):40-41
<正>当今的设计师正处在一个信息变革和社会变化的时代,这对传统设计师仅仅依赖本能和传统进行设计是一个挑战,信息前沿的扩展好比一个知识的球体在以指数速度向外扩张。作为设计师,每个人都有一种感知周围环境因素的本能,并寻求可能的方案来予以解决。大家都认识到所有商业活动  相似文献   

5.
基于用户行为的产品设计原则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郑林欣 《包装工程》2016,37(14):73-76
目的指导设计师设计出能够便利、引导或者约束用户行为的产品。方法通过分析相关案例,归纳出了行为相符、行为相关、行为相似以及行为相悖4个设计原则,并探讨了相应的设计方法和思路。结论行为相符原则满足用户的生理要求,设计师要考虑用户和产品互动过程中的人机数据;行为相关原则满足用户便利的需求,设计师要挖掘和产品有关的用户行为,通过功能复合提供更周全的服务;行为相似原则满足行为方式的传承与认同,设计师要挖掘处于某种文化脉络中的用户行为习惯,设计出吻合用户的操作习惯和满足他们的情感体验的产品;行为相悖原则是防止用户不当行为,设计师要通过设计打断某些行为的连续性,对用户的某些不安全行为进行约束。  相似文献   

6.
在最新的CFDA美国设计师协会大奖(The Council of Fashion Designers of America Awards)女装新人奖的提名中,包括了设计师塔库恩&#183;潘奇(Thakoon Panichgul)、和吴季刚(Jason Wu),  相似文献   

7.
凭借家族流传的手工艺.一位纽约的设计师用技巧改变了传统。设计师保罗&#183;罗拜切(Paul Loebach)将当今的先进生产工具实验性应用在了一些传统家具的制造中。他用最新的电脑数控刳刨工具和快速成型工具制造出了黄铜和不锈钢的混合粉。  相似文献   

8.
洪碧云 《包装工程》2018,39(6):229-233
目的提高新手设计师的产品概念设计的品鉴能力和设计技能。方法请专家和新手设计师通过放声思考法对5个不同类型的产品概念设计作品的进行评价,运用"Seeing-Moving-Seeing"的设计思考模型分析专家和新手设计评价的思考模式的差异性,结合描述性统计分析专家与新手评价内容的差异性。专家与新手在产品概念设计评价步骤上基本一致,但是专家在进行产品概念设计评价的时候比较客观,相应的新手比较主观;同时相较于新手,专家的产品概念设计评价比较全面。结论从新手设计师设计评价的思维方式入手,可以提高新手设计师评价的主观性和专业性,从而提高新手设计师产品概念评价的客观性和全面性。  相似文献   

9.
设计师访谈     
《包装与设计》2011,(2):46-55
本期设计师访谈约请了四位设计师对品牌、标志、字体、教育等议题进行了探讨。在这些探讨中,青年设计师贾楠先生分享了他的工作经历与经验;品牌设计专家李耀杰先生指出创建一流品牌在于精准的品牌定位与设计:设计学博士李少波先生介绍了中文字体设计的现状与困境;青年设计师柴俊峰先生阐述了他进行深圳设计之都标志设计的创作过程。在下面内容中,他们的作品与思考将得到精彩呈现。  相似文献   

10.
玩转想象间     
2006年从冰岛艺术学院毕业的产品设计师Rǒshildur J&#243;sd&#243;ttir最近设计了一个玩具模型“Something Fishy。年轻设计师从冰岛传统文化中具有重要意义的“鱼”身上汲取灵感,使用鱼骨作为玩具基本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1.
张君  张雪 《包装工程》2016,37(10):147-150
目的剖析设计师的职业特征,构建设计师的自我身份的认同。方法结合设计学理论,从设计师职业的来由、设计的跨学科特征、设计的社会生产背景和商业现实、设计师对艺术家身份的热衷等角度出发,探讨造成设计师的作者意识缺失以及职业身份认同降低的原因。结论设计在社会生产中的从属地位和设计的跨学科特点是造成设计师职业身份认同缺失的最直接原因,设计师身份认同的构建需要设计师自己重拾自身的社会话语权。  相似文献   

12.
一、我不是设计师 节前,接到黄励老师的约稿,实在是有些惶恐——让我写“我的设计人生”,多少有些为难。我不是设计师——虽然我在“设计公司”工作了将近10年,几乎天天和设计师打交道,也有很多的设计师朋友,和很多的设计师做过工作上的拍档,但我真不是设计师。  相似文献   

13.
周砖  贺茂恩  尧优生 《包装工程》2023,44(14):52-59
目的 探讨交互式进化设计(IED)中设计师思维固化现象的发生和成因,并提出改进策略。方法 首先,解构IED中设计师思维固化现象,阐明人的视觉搜索机制和IED算法机制对交互式进化过程中设计师思维固化的影响,对应提出“信息刺激”“增大种群数量”及“增大变异概率”策略;其次,基于豪斯多夫距离算法,提出产品形态交互式进化设计中思维固化的量化方法,以中式花瓶轮廓为例,在MATLAB软件平台下开发了产品形态交互式进化设计系统;最后设计对比实验进行验证。结果 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策略在缓解交互式进化过程中设计师的思维固化具有显著性。结论 提出的改进策略有助于提高交互式进化设计方案输出的创新性,为交互式进化设计中设计师认知特征提供新的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14.
赵丹华  景春晖 《包装工程》2015,36(12):78-82,122
目的针对现有汽车造型设计评价方法忽略设计师与用户的认知差异,导致造型评价可信度低的问题。方法以设计师和用户为研究对象,对造型意象认知和认知差异进行逻辑化与数学化表达,构建了汽车造型意象认知模型;以设计师与用户对标杆车的造型意象语义评分差作为基准值,再以设计师与用户对设计方案的造型意象语义评分差与该基准值对比,计算设计方案的造型意象与标杆车造型意象的认知差异;依此划分造型评价的可信区间,提出汽车造型可信性评价方法。结论最终以实验案例证明,该方法对于提高汽车造型设计评价的可信性以及设计迭代优化上,都取得了比较好的验证效果。此方法具有延展性,亦可以继续加入工程师、决策者等多角色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5.
<正>WFI扬州召开2010年度设计研讨会2010年4月.为了全面提升公司品牌影响力,巩固、发展与各区域暖通设计师的关系.WFI在风景如画的扬州召开扬、泰、镇三市设计师地源热泵研讨会。WFI总经理高钰、销售副总倪勇等高层领导以及70多名扬、泰、镇三市设计师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6.
视觉传达设计与医学内容有着紧密的联系。现有的医学设计内容存在着设计师参与程度不足的问题,造成设计内容数量的短缺和质量的不足。视觉传达设计师主动参与医学内容构建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一方面,设计师主动参与医学教学和实践,可以更好地理解医学内容并利用设计学的新思维和新方法,形成高水平的医学设计作品;另一方面,医学科学的严谨性和丰富性也为视觉传达设计实践注入新鲜的活力。  相似文献   

17.
<正>在201 3年第十三届(APD)亚洲包装设计展上220件亚洲包装设计师的作品中,有来自上海8所大学艺术设计类学院的36件作品,这些作品代表了目前上海包装设计高等教育的成果,体现了年轻设计师对时尚的追求和探索,反映了艺术  相似文献   

18.
采用双层钢筋混凝土试件,研究水与水泥的质量比、氯离子含量和保护层厚度对硅酸盐水泥混凝土电化学脱盐的影响,通过测定混凝土不同深度处氯离子含量的变化,分析脱盐效率随时间的变化趋势;探讨电化学脱盐后混凝土力学性能和微观产物的变化。结果表明,混凝土各部位氯离子的脱除效率与混凝土的密实性、氯离子的浓度梯度和混凝土中的电场强度密切相关;混凝土的电化学脱盐效率随着水与水泥质量比的增加和保护层厚度的减小而提高;初始氯离子的含量对脱盐效率的影响应考虑氯离子的浓度梯度和通电量而定;电化学脱盐技术可降低混凝土中氯离子的含量,进而提高钢筋混凝土的耐久性。  相似文献   

19.
<正> 近年来,国外高强混凝土的研究十分活跃,应用十分广泛。50年代抗压强度为350kg/cm~2的混凝土则认为是高强的;60年代混凝土抗压强度为420~530kg/cm~2则认为是高强的;70年代初,生产的高强混凝土达630kg/cm~2,而现在可生产的高强混凝土达1100kg/cm~2以上,专家们正研究这种混凝土应用现浇结构和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美国混凝土学会高强度混凝土363委员会规定:抗压强度在420kg/cm~2以上的混凝土称为高强混凝土,不包括聚合物混凝土、树脂混凝土、人造骨料混凝土、重混凝土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海水海洋骨料混凝土动态受压力学行为,采用155 mm大直径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separated Hopkinson pressure bar,SHPB)试验装置开展了15个淡水河砂碎石混凝土、15个海水海砂碎石混凝土和15个海水海砂珊瑚混凝土在不同冲击气压下的动力荷载试验研究,并分别与各自混凝土(累计9个)在静力荷载作用下的受压性能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淡水河砂碎石混凝土和海水海砂碎石混凝土的破坏面在于骨料与水泥浆体的界面区,而海水海砂珊瑚混凝土的薄弱点为珊瑚骨料本身;淡水河砂碎石混凝土和海水海洋骨料混凝土的破碎程度、峰值应力、峰值应变、能量吸收密度、动态强度放大系数均随应变率的增加而增大;在同级应变率下,海水海砂珊瑚混凝土的动态峰值应力最大、海水海砂碎石混凝土的次之、淡水河砂碎石混凝土的最小,而应变延性系数正相反;海水海砂珊瑚混凝土的动态峰值应变和能量吸收密度比海水海砂碎石混凝土和淡水河砂碎石混凝土的大;基于欧洲混凝土规范CEB的预测曲线基本能反映海水海洋骨料混凝土动态强度放大系数与应变率之间的关系,而相应的吻合程度也体现了海水海砂珊瑚混凝土比淡水河砂碎石混凝土和海水海砂碎石混凝土的应变率效应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