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分析INFI-90集散系统功能模块组态的典型控制(TYPICAL CONTROL)中冗余变送器选择回路,以求均值(AVG)和选中值(MED)为例说明系统是怎样实现无扰动切换的。  相似文献   

2.
孙绍华 《发电设备》2013,27(3):176-179
天然气处理系统分为天然气减压站和天然气增压站,是对来自上游的天然气进行处理,使之符合燃气轮机燃料气进气要求的处理系统。讨论了天然气减压站的典型工艺配置,对其各个功能模块作了控制说明,为改进和提高天然气处理系统工艺控制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针对新电改政策下建筑能源管理面临能源供需的双向不确定性和随机性等问题,基于功能需求分析,提出了智能建筑能源管理系统的解决方案,并对智能建筑能源管理系统网络架构中典型的功能模块提出对应的控制模型,以达到能源供需平衡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一种总线式模块化单相电能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一款新型电子式单相电能表-总线式模块化电能表,这种电能表由一个分析处理控制功能模块和若干个计量显示功能模块所构成。其具有的模块化结构特点,使得功能模块可现场更换,通信和分析处理控制功能的变更与扩展都十分灵活,实际运行结果表明,这种新型电能表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5.
大量风电、光伏等分布式电源的接入,在改善能源结构的同时,也给配电网的安全、稳定、经济运行带来了诸多问题,而在配电网接入储能系统是提高能源综合利用效率的一种有效途径。为了满足储能系统的运行控制需求,建立了用户侧储能系统二次系统典型架构,设计了储能控制器的总体结构和具体功能模块,在此基础上,提出并实现了结合需量控制与逆功率保护的用户侧储能峰谷套利策略。最后,结合典型应用案例,对该控制策略的正确性和有效性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6.
在分析了统一潮流控制器UPFC(UnifiedPowerFlowController)工作原理的基础上,给出了UPFC物理实验装置的总体设计方案。针对实验装置的核心——控制与保护系统,提出了一种多CPU的硬件体系结构,该结构将控制与保护系统分为监测、录波和控制保护等3个单元,每个单元中的插件都是一个包含了CPU(DSP)的功能模块,执行单一的任务,各功能模块均由双口RAM交换接口进行数据交换。通过ISA总线将各功能模块连接成一个整体,整套监控系统的实时性、可靠性和开放性得到较大提高。详细介绍了各功能模块的设计方法,动模实验的结果表明了这种多CPU硬件体系结构的有效性,可供其他柔性交流输电装置的控制与保护系统设计时参考。  相似文献   

7.
在轧钢生产中,调整液压压下是钢带厚度控制的关键.具体分析研究了流量AGC(厚度自动控制)理论的控制模型,结合具体项目,给出了算法设计方案和关键参数的计算,同时给出了控制模型的功能模块图,根据现场的调试,将监控AGC引入其中作为算法的改进,从理论上给出了组合控制方案的数学表达式,画出了改进后的功能模块图.  相似文献   

8.
南海鹏  杨君  王涛 《陕西电力》2004,32(1):7-10
提出了一种基于PP41的步进式水轮机双调整调速器,它直接通过TPU(时间处理器)的门时测量功能模块LTXcpiX和步进电机控制功能模块LTXpestX进行测频和控制步进电机,并结合高速数据处理能力,建立了径向基函数(RBF)协联网络,实现了协联空间的连续取值.  相似文献   

9.
针对双继电器功能模块的3种典型结构,分别建立等效磁路模型.通过对BH曲线的分段处理,定量计算了双继电器之间的电磁干扰力矩.采用三维有限元方法进行仿真计算,得到的结果同理论计算具有很好的一致性,表明所建磁路模型的正确性.该分析对于双继电器功能模块的设计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电网调度从发电侧向负荷侧发展是智能电网的重要趋势之一,基于此探讨了负荷调度控制系统的典型架构及实施方案。通过分析负荷调度控制的主要对象,并结合现有调度体系特点,提出负荷调度控制系统可分为主站层、子站层和用户层;针对温控类负荷的特点,设计了基于家居温控设备的用户侧负荷调度控制系统,并阐述其硬件配置、组网方案及软件功能模块;通过对负荷调度控制系统与微网交互作用的典型应用场景分析,指出了负荷调度的发展方向和作用。  相似文献   

11.
触摸屏与PLC组成的电气操纵控制系统不仅使该系统操纵控制功能强大、容易扩展、改造而且省去了很多硬接线的麻烦,简化了操纵控制系统结构;各种工艺参数的设定,实时数据显示,故障报警等都可以在触摸屏上直接操作,真正体现了人机交互功能。本文通过三菱触摸屏在某发动机试车台电气操纵控制系统应用的工程实践,着重介绍了触摸屏通信、操纵控制功能的设计并给出了某型发动机操纵屏、发动机辅助用电设备操纵屏画面设计图。为触摸屏在其它电气操纵控制系统的应用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2.
并网逆变器输出电流滞环跟踪控制技术研究   总被引:54,自引:10,他引:54  
根据并网PWM逆变器运行特点,分析论述了两态滞环调制和三态滞环调制工作原理。研究和设计了一种具有倍频效果的三态滞环控制逆变器并网系统及其状态转移控制逻辑。在并网效率、并网电流脉动和开关频率等方面对两种滞环控制方式进行了对比研究。Pspice仿真和样机实验验证了在输出电流和环宽设定相同的情况下,三态滞环调制较之两态电流滞环调制具有倍频控制的效果,可在相对低的开关频率下获得较快的动态响应,有利于降低功率管开关损耗,提高并网系统运行效率。系统可实现功率因数为1的并网电流输出,且具有稳定性好、电流脉动小等优点。  相似文献   

13.
基于广域量测的全局非线性励磁控制   总被引:20,自引:6,他引:20  
文中推导了在3种参考坐标系下:同步坐标系下、以某一台发电机作为参考机坐标系下、及惯性中心坐标系下的非线性励磁控制规律表达式。同步坐标系下的励磁控制规律可以各机解耦地分散实现,而以某一台发电机作为参考机坐标系下的惯性中心坐标系下的非线性励磁控制规律不能各机解耦地分散实现,需要引入基于广域量测的某些全局信息实现。虽然基于广域量测的非线性励磁控制不能分散解耦实现,但由于电力系统暂态稳定问题本质上的全局性,非线性励磁控制规律中全局信息的引入可以进一步提高系统承受大扰动的能力,提高系统的暂态稳定性。数字仿真证明了本文这一目前可能还未有实用价值但却具有理论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
本文提出一种基于输出电压微分反馈控制和重复控制的逆变电源波形数字化控制方案.内层的电压微分反馈补偿器可以在离散域任意配置逆变电源极点位置,极大地改善了逆变电源动态性能,外层的重复控制则致力于提高稳态精度.该方案在一台基于DSP TMS320F240控制系统的PWM逆变电源上得到验证,实验结果证明在仅使用输出电压反馈的前提下,该方案能得到高质量的输出波形.  相似文献   

15.
具有自辨识功能的模糊自动电压无功控制装置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介绍了发电厂高压母线电压及发电厂总无功自动控制装置采用自辨识技术和模糊控制技术后,能在按电压曲线或远方指令运行的同时,有效地控制发电机的运行的运行参数,使发电机组工作在额定范围内。用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中的无功、电压优化控制软件对装有这种装置的电厂实行远方控制时,电网可以实现真正的无功电压优化控制。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基于双脉宽调制(PWM)变换器的电能质量信号发生装置的结构及其工作原理;该装置采用控制简单、易于实现、鲁棒性强的电压滞环控制方式产生输出电压信号;对于存在电压突变的信号,通过引入微分负反馈来增强控制系统的快速性和稳定性,并抑制输出电压的超调量;建立了由交流接触器作为被测试设备的测试系统.仿真结果表明,该电能质量信号发生装置具有良好的动态性能和较高的控制精度,能够产生各种电能质量信号波形;可与其他设备共同构成电能质量测试系统.  相似文献   

17.
This paper proposes a control system which improves OPU (Optical Pick Up) control performance in an optical disk system. This system can be realized by adding a correction pulse control block which is based on a position error signal onto a conventional position control loop composed of the PID control rule. Using this function, the position error resulting from a physical distortion and acceleration disturbance to the disk can be decreased sharply. Furthermore, this system can decrease the deviation caused by the shock disturbance which cannot be controlled by the PID control rule. In addition, it becomes possible to decrease the overshoot in the impulse response sharply, and realize stable capture of a target position. Since this system can be created with a simple algorithm, it is possible to use it in a wide range of applications. © 2007 Wiley Periodicals, Inc. Electr Eng Jpn, 160(2): 53–67, 2007; Published online in Wiley InterScience ( www.interscience. wiley.com ). DOI 10.1002/eej.20570  相似文献   

18.
模糊PID控制器及在汽温控制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9,自引:2,他引:39  
本文将模糊控制和常规PID控制两种设计思想融合起来,提出一种基于模糊规则的PID控制器的设计方法。这种方法首先通过建立模糊规则和进行模糊推理来确定PID控制器的参数,而后由PID控制律直接确定控制作用。仿真结果表明,用本文方法所设计的汽温控制系统比常规的具有固定参数的PID控制具有更加优良的性能。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一套基于红外通信的远程电机转速检测与控制装置.该装置主要分为两个模块:电机模块和控制模块.电机模块可实时检测电机转速值,并根据控制模块发送过来的脉宽调制(PWM)信号控制电机的转速;控制模块将电机模块发送过来的电机转速信号跟设定转速值进行PID运算并返回PWM信号,通过红外通信将该信号发送给电机模块.通过不断调整使得电机的转速最终稳定在设定转速值.  相似文献   

20.
针对永磁同步电机的伺服控制系统,分析了由电机相序的错接造成的启动故障,并对故障情况进行了归类。文中介绍了一种使用F240DSP控制芯片实现电机转子定向控制的方法。在光电编码盘角度反馈信号的帮助下,采用定子电压定向控制技术可准确地判断电机的三相连接方式,并通过软件调整驱动器的输出相序,以实现故障的自恢复功能。实验表明,电机在发生相序故障时,可快速地自恢复并完成启动,它可用于伺服控制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