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陈志明 《焊管》2020,43(1):40-43,48
为了解决江苏华电句容二期(2×1 000 MW)扩建工程4#机组低压旁路蒸汽管道低旁阀F91钢管与阀后A691Gr.1-1/4CrCL22钢管异种钢接头直接焊接无法进行热处理的问题,通过分析F91钢与12Cr1MoVG 钢、12Cr1MoVG钢与A691Gr.1-1/4CrCL22钢两组异种钢焊接接头的焊接热处理性能,采用在F91钢与A691Gr.1-1/4CrCL22钢异种钢焊接接头中间增加12Cr1MoVG过渡段的方法进行处理。对焊接及热处理完成后的两组异种钢接头进行无损检测和硬度检验,结果均符合相关标准要求。证明了采用增加12Cr1MoVG过渡段处理F91与A691Gr.1-1/4CrCL22异种钢焊接接头的热处理问题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薛福连 《焊管》2008,31(5):76-78
通过对珠光体耐热钢与奥氏体不锈钢异种钢接头可焊性的分析,提出了合适的异种钢焊接工艺,并对合成氨装置变换炉增湿器管口进行了现场焊接。最后指出,在异种钢焊接时,首先应分析异种钢各自的可焊性、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能,从而制定严格合适的焊接工艺,才能得到高质量的焊接接头。  相似文献   

3.
黄向红 《焊管》2014,(4):30-33,46
针对T91与12Cr1MoV等异种钢在火力发电机组的应用中,因各个部位工作温度的不同而产生的焊接问题,对T91与12Cr1MoV异种钢的焊接性进行了分析,并制定了合理的焊接工艺措施。通过在焊接过程中严格控制预热温度、层间温度、焊后热处理参数等措施完成了焊接试验,并应用于生产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通过试验,也证明了所用焊接工艺参数及焊接方法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4.
尹长华  张峰 《焊管》2010,33(8):14-18
结合9%Ni钢的SHCCT图、斜Y坡口对接裂纹试验结果及焊接接头热影响区性能测试结果,提出板厚22.1mm的9%Ni钢在环境湿度≤90%RH和环境温度≥-10℃情况下采用NiCrMo合金系焊条/焊丝焊接时,为获得优质焊接接头推荐的工艺措施和线能量为:预热温度控制在75℃左右,层间温度≤100℃,焊接线能量为15~20kJ/cm。  相似文献   

5.
异种钢焊接在石油化工、电力等行业中应用极为广泛,其焊接性较为复杂,焊接中容易产生各种缺陷。对珠光体型碳钢与奥氏体不锈钢异种接头的焊接性进行了分析,阐述了采用309型焊接材料焊接的异种钢接头在长期高温作用下容易出现的问题。通过焊接试验确定了采用镍基焊接材料焊接异种钢的工艺参数,焊接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所制定的焊接工艺可以获得质量良好的焊接接头。  相似文献   

6.
对压力容器用20钢钢管材料标准的技术指标进行了分析,找出符合TSG R0004-2009及GB150.2-2011规定的20钢钢管标准,再进行了选用的经济性分析,确定了20钢钢管的选用指南。  相似文献   

7.
异种钢管件焊接常出现在气田产建过程中,特别是在天然气处理厂、集气站及集气支干线建设过程中,由于化学成分、物理性能、冶金成分等的相异性,使得异种钢管焊接性变差,焊口质量变差,在焊接工艺和焊接材料的选择上变得更为苛刻.为满足规定的设计要求,通过分析异种钢管的焊接性,从焊接方法、材料、参数、坡口形式等的选择上综述了异种钢管焊...  相似文献   

8.
高频直缝电焊钢管焊接质量的控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庚申  富平原 《焊管》1999,22(5):51-54
通过对高频直缝电焊钢管生产过程中焊接缺陷的形成原因以及焊管在进行压扁试验时出现裂纹的原因进行分析,结合高频直缝电焊钢管的生产工艺参数与焊接质量之间关系所垢试验,提出了对其生产工艺参数的控制方法,以提高焊管的焊接质量。  相似文献   

9.
应用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对Cr5Mo与20钢焊接接头的残余应力进行有限元分析,获得了异种钢焊接接头残余应力的分布规律,并与同种钢焊接接头残余应力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异种钢焊接接头的残余应力明显大于同种钢焊接接头的焊接残余应力.在异种钢焊接接头中,由于母材热膨胀系数和焊缝熔合金属组织的差异,热膨胀系数大的材料侧焊接残余应力大,最大环向应力出现在内壁焊缝根部,最大轴向应力出现在外壁焊缝处.研究结果为焊接工艺优化和提高异种钢接头的可靠性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孙宏 《焊管》2011,34(2):13-16
研究了API B~X80钢级、管径355.6~1219mm及壁厚6.3~18.4mm螺旋埋弧焊管制管前后拉伸性能变化的一般规律,结合螺旋埋弧焊管制造过程分析了试样展平过程产生的包申格效应对钢管拉伸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X65以下钢级钢管包申格效应明显,即制管后屈服强度下降明显,并且差异值随着强度水平的提高而提高,而对于X70以上钢级钢管,包申格效应不明显,制管后屈服强度下降不大;对于抗拉强度,所试验钢级钢管制管前后基本一致。材料的组织是影响屈服强度变化或包申格效应大小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为了防止钢板表面杂质在钢管焊接时落入焊缝中产生气孔、夹渣等焊接缺陷,保证钢管焊接质量,设计开发了一种钢板表面除锈机,该除锈机安装在上料工序后和板探工序前,采用钢丝碗刷机械除锈,并加装封闭除尘设备,实现了生产线全自动控制。应用结果表明,该除锈机除锈效率高,成本低,操作简单,对周围环境污染较小,改善了作业环境,可广泛应用于埋弧焊管生产线。  相似文献   

12.
杜伟  娄琦  王长安  杨专钊 《焊管》2011,34(1):25-29
采用焊接热模拟方法研究了线能量对X120管线钢HAZ韧性的影响,并通过3种不同成分焊丝与焊剂的匹配试验,确定了X120管线钢的最佳焊材匹配方案。以确定的工艺参数对JCO成型的X120管线钢进行了焊接实践,并对焊后钢管的性能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当线能量为35kJ·cm-1时,X120管线钢HAZ具有最高的韧性值;目前现有的焊接材料较难实现X120管线钢的过匹配焊接,应重点开发X120管线钢专用焊材;与普通管线钢具有较佳的弯曲变形能力不同,X120钢管在8倍壁厚的弯轴直径下弯曲出现裂纹,这主要是因为X120钢管焊缝CGHAZ晶粒长大明显,组织中M/A数量多,呈长条状分布,导致了X120钢管焊缝CGHAZ的脆化。  相似文献   

13.
肖国章  高霞  马星  赵波峰 《焊管》2014,(2):68-72
研究开发了一种具有良好可焊性和抗湿CO2腐蚀的马氏体不锈钢合金及HFW焊管。通过合金成分优化设计、金相组织观察、力学性能试验、钢管外观尺寸及防腐性能试验,所开发的钢管外观尺寸、母材和焊缝的力学性能及金相组织等满足设计目标要求,与传统马氏体不锈钢管相比,具有更精确的外观尺寸。试验结果表明,新型可焊接马氏体不锈钢可以生产薄壁高精度管线管,可以用气体保护技术进行HFW焊接;HFW钢管不需焊前预热和焊后热处理,管体及焊缝所有性能满足油气井湿CO2腐蚀的服役环境。  相似文献   

14.
为了保证焊接质量及生产效率,采用无背部保护气(NBG)工艺将STT半自动封底焊技术应用于316L奥氏体不锈钢管道的对接,实现了管道对接单面焊双面成形。同时,从STT焊接工艺试验以及焊接全过程出发,针对NBG焊口的固定焊,进行了焊接过程控制,并提出了常见焊接缺陷的规避措施。NBG焊接技术的应用,既实现了奥氏体不锈钢管的背部免充氩气保护焊接,同时避免了由于充气导致的潜在不安全因素的产生。研究结果为STT在不锈钢管道焊接质量控制以及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为了提高海洋钻井隔水管环焊焊接质量和效率,以4130调质钢隔水管为研究对象,制作了焊接试样,制定了环焊焊接工艺规范,并进行了焊接工艺试验,最后对焊接试样进行了力学性能和无损检测。通过检测发现,采用该焊接规范所焊4130调质钢隔水管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达到了相关标准的要求,宏观腐蚀观察结果合格,MT和UT探伤也未发现超标缺陷。结果表明制定的焊接规范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16.
张念涛  吴志星  李晋  杨谦  陈伟军  率鹏 《焊管》2016,39(2):14-18
为了提高含硫管道的耐腐蚀性能,通过对ANSYS焊接温度场热源理论和边界条件进行研究,建立了堆焊过程的数学模型和物理模型,对X65钢管内壁堆焊625镍基合金温度场和应力场进行了动态模拟。模拟分析结果显示,焊接温度高达1 700 ℃,堆焊层和钢管界面形成了比较好的熔合;堆焊结构的径向和轴向残余应力均很小,钢管表面残余应力为压应力,最大残余压应力达202 MPa。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合理的焊接参数,在X65钢管内壁堆焊625镍基合金层,可保证堆焊结构的可靠性,提高管道的耐腐蚀性能。  相似文献   

17.
李亚军  曾妍  赵太源  徐向阳  肖莉 《焊管》2019,42(10):38-42
为了提高不锈钢管道的焊接质量和焊接效率,研究了油气输送用不锈钢管道的免充氩新型焊接保护剂工艺。通过对S31603不锈钢管焊接性分析和焊接保护剂工艺的应用,确定了焊接工艺评定过程中不同管壁的焊接方法和焊接保护剂使用注意事项,验证了免充氩焊接保护剂在S31603不锈钢管道中的焊接使用效果。研究表明,免充氩焊接保护剂在S31603不锈钢管道焊接工艺评定过程中操作简单,提高了焊接生产效率;焊接接头探伤合格,拉伸、冲击、硬度和弯曲性能均满足技术要求,具有良好的耐晶间腐蚀性能。  相似文献   

18.
目前油田集输管线采用焊接方式连接,管道运行较长时间后其内壁会发生较严重的腐蚀,焊接处焊缝会出现各类缺陷。为了解决钢管内部腐蚀和管道焊接所带来的问题,设计了一种新内衬钢管接头,并通过静水压试验测试其接头的密封性能。选取3组新型Φ73 mm×5.51 mm J55钢管螺纹接头和镀镍接箍,进行静水压试验。试验结果为:三组试样未发生泄漏,螺纹未发生变形最高压力57.8 MPa。经过静水压试验,所设计接头的密封性符合API Spec 5CT-2018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李世红  田璐  牛全峰 《焊管》2011,34(12):55-57
针对具有优异强韧性及耐火耐候性能的建筑用WGJ510C2钢,进行了气体保护焊焊接评定试验研究,内容包括熔敷金属试验、接头常规力学性能试验、高温拉伸性能试验及微观组织分析。结果表明,焊接接头常温和高温拉伸强度均满足WGJ510C2钢技术条件要求,焊接接头低温冲击功有较大的富余量。因此,采用气体保护焊焊接方法及NHG-1焊丝匹配WGJ510C2钢,焊接接头综合性能指标完全满足高层建筑用钢焊接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