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武昌车辆厂在试制与生产VC3~650型三角活塞转子发动机和一吨叉车时,不少零件采用18CrMnTi、20Cr、40Cr、45、A3等钢材,有的零件因形状复杂,过去采用渗碳淬火和高频淬火工艺存在变形、开裂和淬火不均匀等问题,影响产品质量。从1974年开始,我们在30千瓦0.4米~3离子氮化炉上对上述材料的零件进行了离子氮化试验,除45钢外,其他材料都获得较好效果,唯有45钢零件在工艺相同情况下大部分硬度和深度都不符合要求。例如与18CrMnTi钢在同一炉中进行氮化的结果如表1;与A3钢的比较见表2。  相似文献   

2.
武昌车辆厂在试制与生产VC3~650型三角活塞转子发动机和一吨叉车时,不少零件采用18CrMnTi、20Cr、40Cr、45、A3等钢材,有的零件因形状复杂,过去采用渗碳淬火和高频淬火工艺存在变形、开裂和淬火不均匀等问题,影响产品质量。从1974年开始,我们在30千瓦0.4米~3离子氮化炉上对上述材料的零件进行了离子氮化试验,除45钢外,其他材料都获得较好效  相似文献   

3.
1Cr18Ni9Ti钢离子氮化层的检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前言离子氮化是一种先进的表面强化技术。它具有许多独特的优点,对碳钢、合金钢、不锈钢、铸铁及粉末冶金制品,都有显著的表面强化效果。目前,对38CrMoAl钢的氮化工艺及氮化层质量的研究比较深入,而对1Cr18Ni9Ti不锈钢的氮化工艺和离子氮化层的检测.研究较少。本文从1Cr18Ni9Ti钢离子氮化层的特征出发。就氮化层检测试样的制备及氮化层厚度的显示进行了研究。二、1Cr18Ni9Ti钢离子氮化层的特征 1.氮化层很薄 1Crl8Ni9Ti钢中含有较多的合金元素,它们都不同程度地降低了氮在奥氏体中的扩散速度。同时,钢中的合金元素C  相似文献   

4.
应用离子氮化,就40Cr,35CrMo,38CrMoAlA等常用氮化材料的不同硬度对氮化层性能的影响程度进行了试验分析。结果表明,提高和适当控制硬度在250-280HBS范围,可解决氮化硬度不足和深度偏浅问题,并可改善氮化硬度梗度。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滚刀离子氮化工艺参数进行了比较系统的试验研究,从而获得了适用于滚刀的无脆性ε相化合物层,而仅有纯扩散层的氮化组织。根据氮化介质、氮化温度和氮化时间等工艺参数的不同,纯扩散层的氮化组织又可分为无ε相的扩散层和含有ε相扩散层二种氮化组织。本文还着重分析了适用于滚刀的二种氮化组织的形成条件和特点。经过离子氮化的滚刀,使用寿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轴承》2020,(4)
传统热处理的GCr15异形滚子无法满足使用要求,研究了不同软氮化处理时间对8Cr4Mo4V钢表面硬度、氮化层深度及化合物层深度的影响,结果表明:8Cr4Mo4V滚子的最优软氮化工艺为520℃×18 h,氮化后的滚子工作面硬度及耐磨性得到有效提升,并达到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7.
《机械》1980,(1)
本文对45钢机床齿轮和轴链轮及40Cr 钢伞齿轮进行了辉光离子氮化,测定和比较了氮化前后的变形情况,并进行了硬度梯度测定和显微组组分析,所得结果说明:试验的三种齿轮经离子氮化后变形小,硬度和层深都符合设计要求,故可减少原工艺流程中热处理后的两道工序——磨内孔和珩齿,可以代替高频或一般热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8.
我厂生产的 MG1432A 砂轮架主轴是高精度镜面磨床的关键零件,原来采用气体氮化工艺,但由于处理中有时会产生弯曲变形及轴颈胀大等缺陷,引起了主轴表面硬度不均或偏低的现象。为进一步提高主轴的质量,我们采用离子氮化代替气体氮化工艺,对这种主轴进行系统的试验,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一、离子氮化工艺的探索1.氮化与温度的关系采用北京宣武电炉厂生产的 LD-100型离子氮化炉,工件材料均为38CrMoAlA 氮化钢。在装炉量相同,其它工艺参数不变的情况下,分别采用490、520、540、560、580℃,一段氮化处理,保温时间为10小时,试验结果如表1。从表中可看出,随着温度不断升高,氮化层表面硬度下降,当氮化温度达580℃时,硬度严重下降。氮化层深度随温度升高而加深,当  相似文献   

9.
吴健 《机械工程师》2006,(8):101-103
文中介绍了激光淬火与氮化处理的两种表面复合处理工艺方案:激光-氮化复合处理和氮化-激光复合处理。以离心式分离机中4Cr13不锈钢碟片为试验材料,用两种不同的工艺方案对4Cr13钢试样进行表面复合强化处理。根据所得硬度分布曲线和硬化层深度比较表,分析了激光淬火与氮化处理的不同组合顺序对材料表面硬化层硬度分布和硬化层深度的综合影响效果,最后得出采用氮化-激光复合处理工艺方案可以达到试样表面复合强化处理工艺要求。  相似文献   

10.
不同齿轮材料离子镀膜处理及其结合强度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常用的氮化齿轮材料 40Cr、20CrMo、32Cr2MoV,在不同的表面粗糙度下进行了离子氮化和TiN复合镀膜处理,并测定了膜层厚度和镀膜后的结合强度。结果表明,相同镀膜条件下的膜层厚度没有明显差异;但随着表面粗糙度的下降,膜层的结合强度上升;含有较多Cr、V的 32Cr2MoV通过复合处理之后其硬度梯度分布更为合理,比 40Cr、20CrMo涂层结合强度更好,膜层性能优越。  相似文献   

11.
在对40Cr蜗杆离子氮化之后,进行高频感应加热淬火和低温回火试验,其表面可获得微细含氮马氏体。试验表明,这种复合处理不仅能增加硬化层的深度(增加0.8mm),而且在离子氮化基础上,可提高硬度及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2.
文中论述了ZG10Cr14Ni5Mo2铸造不锈钢氮化时去除表面钝化膜的方法,以及不同氮化温度、不同氮化时间的氮化效果,并制定了合理的氮化工艺参数、氮化层的形态特征.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工件深孔的辉光离子氮化的一些实验,说明当L/D<4时(L——孔总长度,D——内孔直径),内孔不必放内阳极就可使内孔发生离子氮化。L/D>4时,内孔需要放阳极。并且发现了当L/D>4,内孔不放阳极而有外阳极且保温时间较长时,内孔表面也能形成氮化层,但很浅。如对37SiMn_2MoV钢,在550±10℃保温16小时,内孔有0.15~0.20毫米深氮化层,这时内孔所进行的氮化是气体氮化而不是离子氮化;即外侧和内孔同时分别进行着离子氮化和气体氮化。内孔气体氮化所需的温度是外侧离子氮化产生热量向内孔传导的结果。实验及生产得出37SiMn_2MoV钢在离子氮化中能获得HV450——650表面硬度,且易得到较深的氮化层。本文还对37SiMn_2MoV,40Cr,38CrMoAl钢的氮化层进行了电镜分析。  相似文献   

14.
离子氮化工艺在我国应用和发展的时间还很短,但由于它比普通气体氮化明显地缩短了周期、氮化层性能好、工件变形小等优点,所以发展是很快的。今年四月在北京召开了一机部离子氮化经验交流会。会议广泛交流讨论了试验、应用离子氮化工艺及设备的经验,并进行了综合分析,现将综合分析材料发表,供大家学习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前,国内使用的模具普遍存在耐磨性差、变形大、寿命低,浪费钢材严重。锦州工学院研制出用混合碳粉、尿素和催渗剂 LSG 配制成 JG89—1型双功能固体碳氮共渗剂。该产品经过对 A_3、20、20Cr、20CrMnTi、13CrNiW、40Cr、45、38CrMoAl、3Cr2W8r、W18Cr、4r、4Cr13、铸铁等等十几种钢材进行了从低  相似文献   

16.
离子氮化是一种氮化新工艺,目前国内许多工厂都在研究使用。我们已处理过一些38CrMoA1和25Cr2MoV钢的产品零件,现又将离子氮化运用到W18Cr4V和硬质合金刀具上。下面简单介绍一下。首先介绍一下离子氮化对38CrMoA1、W18Cr4V和YT15硬质合金刀头渗氮的情况。我们曾把这三种材料同一炉处理,它们在离子氮化前的组织分别为:38CrMoA1是经正火和调质处理的索氏体组织;W18Cr4V是经淬火处理的马氏体组织;YT15为外购来的(南京产)硬质合金刀头。经同一炉处理(温度500℃,时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用金相、硬度、冲击韧性试验和断口分析方法研究42CrMo、38CrMoAl和40Cr 钢的氮化体整体、氮化层和氮化件心部的性能以及亚温淬火对这些性能的影响。结果得出,调质态的42CrMo、38CrMoAl 和40Cr 钢经气体氮化后产生明显的脆性。亚温处理提高了氮化件整体和心部的韧性,并增加了氮化层的深度而不增加其表面脆性。  相似文献   

18.
为获得理想的钢铁材料渗硼工艺参数,对影响渗硼层性能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对比试验。用固体渗硼技术对40Cr、40CrNi和45Cr钢分别在850℃,880℃,910℃和940℃保温条件下进行3,5,7,9个小时的渗硼处理,首先用光学显微镜观察3种钢在不同加热温度和保温时间下各种钢渗硼层的形貌和显微组织,发现渗层以齿状楔入机体。随后通过测量3种钢在不同温度下不同渗硼层深度的硬度,发现硬度峰值在1444HV0.1到1490HV0.1之间。最后通过对40Cr、40CrNi和45 Cr钢进行渗硼动力学计算与分析,得出渗硼层厚度与渗硼时间呈抛物线关系、生长速率常数随着渗硼温度升高而增加的规律;并且随着含碳量和合金元素的增加,渗硼所需的扩散激活能随之增大。  相似文献   

19.
本文根据Fick第二定律对不同焊接工艺条件下Fe3Al/18-8异种材料扩散焊界面元素的浓度分布进行了数值计算,分析了加热温度和保温时间对界面附近元素扩散距离及形成的中间过渡层的影响,并与实际试验测定值进行了比较.实测和计算结果表明,在加热温度1333K和保温时间45~60 min条件下,Fe3Al/18-8异种材料进行扩散焊接可以获得良好的中间过渡层,从而满足整个焊接接头的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了34CrNi1Mo和42CrMo钢大型零件的氮化方法。在试验研究中,采用了氨气化法。在试验研究中,采用了氨气氮化法,并与气体软氮化法和离子氮化法进行了比较。运用金相检验、硬度试验、X 射线衍射、剥层化学分析及滚动摩擦试验等测试方法,研究了这两种钢的氮化工艺及氮化层的性能。本文重点讨论了氨气氮化法的研究结果,并对氮化层性能形成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