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文章在分析我国地下水超采管理标准规范建设现状的基础上,针对地下水管理中存在的监测标准政出多门、水位划定标准和地下水超采治理评估标准缺失等问题,借鉴国外经验,提出坚持地下水监测的统一管理,整合分散在各部门的监测标准规范,落实地下水总量和水位双控制度,加快出台地下水水位划定标准,坚持治理与效果评价并重,制定地下水超采区治理效果评估标准,严格执行地下水标准规范,促进地下水合理开发利用等加强地下水超采管理标准规范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在对不同部门水生态保护红线功能类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水生态保护功能重要性的评估方法以及功能叠加和边界确定的相关技术要点。通过对水生态保护红线保护功能类型和保护对象的重要性评估,明确水生态保护红线空间的主导生态功能定位;在"多规合一"的工作底图上,将各生态保护功能范围进行叠加,再经过功能重要性协调、空间边界衔接、行业部门沟通等步骤,确定各类水生态保护红线边界,形成叠加图件,融入区域"多规合一"空间布局。  相似文献   

3.
从我国地下水开发利用和管理工作现状出发,分析了地下水管理工作面临的挑战,从政策法规建设、地下水管理制度建设、地下水涵养与保护、地下水超采治理、地下水应急储备能力建设、地下水管理能力建设、地下水管理基础研究工作7个方面提出了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地下水管理总体框架。  相似文献   

4.
地下水作为基础性、战略性的重要资源,在保障城市供水安全、维系生态系统平衡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自2004年起,在中央财政的支持下,水利部启动了地下水保护行动项目。2008年,中央财政项目资金额度增加,项目实施范围进一步扩大,先后启动了"地下水资源管理条例"起草和地下水取水工程普查前期工作,并选择生态脆弱区、西南岩溶区、北方煤炭主采区、南水北调东中线受水区开展地下水保护行动试点工作。试点地区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积极开展地下水保护行动,在地下水取水总量控制、地下水管理水位、地下水水源地保护涵养措施、地下水分区区划及动态管理等方面的制度建设、能力建设上进行积极的探索,为提高地下水资源配置、管理、保护能力,推进重点地区地下水超采治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本期推出"地下水保护行动试点专题",旨在介绍试点地区在开展地下水保护方面的经验和做法,为其他地区今后开展地下水保护行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基于GIS平台并采用保障能力ABC模型,评估了阜新市各分区灌溉农业对地下水依赖程度、地下水对灌溉农业用水保障程度和灌溉农业的地下水保障能力,为该市的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山西省属于水资源缺乏省份,在全省国民经济各部门取水量中,地下水取水比例占到一半左右。为有效保护全省地下水资源,在对山西省地下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状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了地下水超采区的分布及其主要特征,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和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7.
不仅人类对地下水利用的需求巨大,而且生态过程和生态系统服务都得依赖于地下水维系,保护好地下水,也就意味着保护和维持依存于地下水的生态系统及其功能。论述了地下水生态系统评估中需考虑的问题,提出了地下水中生物特性及其对环境依存度以及地下水生态健康度的评估方式,分析了地下水开采程度而不致对生态环境产生压力的管理问题。最后为评估地下水生态系统提出了8个估值步骤和优先级排序方法。  相似文献   

8.
李洪任  雷声  汪国斌 《人民长江》2014,45(21):83-86
为了给更好地落实水资源"三条红线"管理提供决策依据,根据江西省地下水的功能特点和水资源合理配置的需要,在查清全省境内地下水开发利用与保护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合理地划分了江西省地下水功能区并确定各功能区地下水利用的目标,提出了2015,2020年全省地下水开发利用量指标。同时,将各水平年地下水开发利用总量控制指标细化分解至各市区,经地下水超采区复核,得出地下水超采区主要分布于南昌、萍乡、赣州和九江市。在分析成果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提出了相应的开发和保护对策及措施,以促进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9.
为进一步优化地下水的开发与保护,提出一套地下水分区评价体系,重点分析开采潜力、水质、地面沉降三类评价因子的影响程度,构建地下水分区评价模型。在各因素权重分配方面,采用层次法与专家法相结合的办法,综合反映其对浅层地下水开发利用条件的影响程度。研究应用于常州市地下水资源评估分析中,论证该城市分区开发规划。结果表明,分区评价模型所得评价结果与常州市发展规划相一致,能够较好地体现该城市地下水开发利用情况,可为类似中小城市规划提供一种分析手段。  相似文献   

10.
开展区域地下水可持续利用评价,掌握地下水可持续利用状况,对于实现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及保障供水安全和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构建了涵盖地下水资源、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系统的地下水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基于和谐评估方法建立了地下水可持续利用评价模型,对2001—2018年河南省及其18个地市地下水可持续利用状况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河南省地下水可持续利用水平呈逐年升高趋势,但仍处于"接近不可持续"水平;18个地市地下水可持续利用水平呈南高北低、西高东低的格局。河南省应进一步加强地下水超采治理与保护,以实现地下水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1.
云南曲靖盆地地下水脆弱性模糊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DRASTIC指标的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云南省曲靖盆地地下水脆弱性指标体系,并采用多级二层模糊评价方法进行脆弱性评价。结果表明:曲靖盆地地下水脆弱性分区为四级,西部基岩地下水和孔隙水脆弱性高,东部的孔隙水及少量岩溶水处于脆弱性中等。评价结果有利于地下水环境的保护。  相似文献   

12.
广西地下水监测站网布局不完善,监测和传输手段落后,不能适应水资源管理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地下水监测是水法规赋予水行政主管部门的职能,要建立健全地下水监测管理机构,完善地下水监测站网,建设地下水监测信息系统,加强地下水变化规律的研究,为保障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3.
地下水水质评价可为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提供科学依据。针对传统水质评价法指标存在随机性、模糊性和不确定性等特点,根据蛤蟆通流域86个地下水监测数据,选取了NH4+,NO2-,Fe2+,Mn2+,Zn2+,CODMn6项能反映水质的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构建了基于熵权法的集对分析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对蛤蟆通流域地下水水质进行评价,并将评价结果与修正的内梅罗指数法的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蛤蟆通流域地下水水质中等偏下,Ⅳ,Ⅴ级水质的地下水分布占较大面积,而Ⅱ,Ⅲ级地下水分布所占面积较小。评价结果与修正的内梅罗指数评价法反映的水质特点具有一致性,与实际情况相符。可见基于熵权法的集对分析模型合理可靠。  相似文献   

14.
页岩气在开采过程中不但容易污染地下水资源,而且还需要大量的水资源来保障水力压裂技术的用水量,因此预测页岩气开采区的地下水富水性对于合理保护和利用页岩气开采区的地下水资源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总结岩溶地区含水层富水性主要控制因素的基础上,利用层次分析方法(AHP)建立了融合多源信息的含水层富水性评价模型,确定了因素权重,然后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的信息处理和空间展示功能制作了各富水性影响因素专题图,并对各专题图进行了信息融合叠加,最终完成了凤冈页岩气开采区的含水层富水性评价预测。基于GIS技术的信息融合型含水层富水性评价方法可以有效地反映含水层富水性这一受控于多因素影响且具有非常复杂形成机理的非线性动力现象,可为页岩气开采区的地下水资源利用与保护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我国水环境问题及对策刍议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我国面临着水污染、河湖萎缩、功能退化,地下水大量超采,水土流失严重等水环境问题。本文通过分析造成水土环境问题的原因,提出了解决水环境问题的对策;以改善生态环境为根本切入点,制定水资源保护规划,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建立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相结合的水资源保护和管理模式,实行水量水质统一管理。  相似文献   

16.
邢台市居民生活饮用水水质调查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邢台市居民生活用水主要以开采地下水为主 ,以水库蓄水为辅的现状 ,以国家标准为依据 ,对邢台市地下水和水库蓄水进行了全面调查评价。通过分析邢台市生活饮用水中污染物污染程度、污染物与发病率的相关性 ,揭示出氟化物偏高是影响邢台市饮用水质量的主要因素 ,提出只有开源节流与保护并重 ,才能保护好生活饮用水。  相似文献   

17.
中国地下水质量评价(Ⅰ)——平原区地下水水化学特征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根据全国水资源第二次调查评价初步结果,对我国地下水水质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论述了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初步评价结果表明,我国地下水以重碳酸型为主,但硬度和总矿化度较大,成为影响天然水质的主要因素。地下水总体上属于中性偏碱类型。地下水水化学评价结果表明,我国地下水水质先天不足,地下水水质保护工作要重视对天然地下水水文地球化学特征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水土保持设施验收技术评估是水行政主管部门作出水土保持设施验收审批决定的技术支撑和基本依据,新形势新政策下技术评估单位应采用先进的技术评估方法,对工程现场做出合理准确的评价。该文通过介绍无人机遥感等先进技术在水土保持设施验收技术评估中的应用,为现场评估核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本文运用模糊综合评判的方法比较分析了1987年和2002年伊舒地槽南段地下水水质的变化,结果表明该区地下水质有恶化趋势。在分析了引起该区地下水水质恶化的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地下水水质污染和水资源保护的主要措施和途径。  相似文献   

20.
依法加强采砂管理确保河道防洪安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蓝俊东 《中国水利》2006,(22):26-28
河道采砂管理是河道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河道防洪安全和社会稳定。《陕西省河道采砂管理办法》明确规定河道采砂管理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的河道采砂工作负总责,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拳行政区域内河道采砂的统一管理和监督工作。陕西省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通过完善河道采砂管理各项制度,严格河道采砂许可审批,加强河道采砂的现场管理,做好日常检查监督,做到各项管理制度到位、执法和监管措施到位,河道采砂管理工作做到了依法、科学、有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