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震损建筑抗震鉴定加固中,有关地震作用取值如何调整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以均匀Poisson过程描述地震的概率模型,以极值分布反映地震作用的概率分布,给出了地震烈度、地面峰值加速度与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之间的换算关系及其危险性曲线公式;阐释了等设防烈度原则、等超越概率原则和等重现期原则的基本原理;列出了震损建筑的几种分类方法及类别。基于震损建筑的后续使用年限,提出采用等重现期原则调整其地震作用取值的办法,并列出了具体的计算步骤。研究表明:相比等设防烈度原则和等超越概率原则,等重现期原则更为合理地反映了震损建筑在后续使用年限内遭遇相当设防烈度地震的风险概率,因此更适用于震损建筑抗震鉴定加固中地震作用取值的调整。  相似文献   

2.
戴国莹 《建筑科学》2001,17(6):56-61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时 ,场地抗震性能评价的要求 ,主要包括场地地段和场地类别划分、液化判别和处理等 ;结构抗震计算的要求 ,主要包括地震作用方向、地震影响系数的参数、地震作用取值、结构承载力和变形验算等。GB5 0 0 11- 2 0 0 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简称“新规范”)与GBJ 11- 89《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简称“89规范”)相比 ,在发震断裂、局部地形影响、场地类别划分方法、时程分析要求、变形验算范围和验算指标等方面有一定的改进 ,并新增了桩基抗震验算、长周期和不同阻尼比的地震影响系数、最小地震作用控制要求 ,总体上使结构抗…  相似文献   

3.
提出了考虑钢筋锈蚀的震损结构抗震性能评估方法,分析了钢筋混凝土结构考虑钢筋锈蚀因素及地震作用后结构抗震性能的变化;通过数值算例获得了考虑钢筋锈蚀的震损结构的能力谱曲线,并与完好结构的能力谱曲线进行对比,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及实用性.结果表明:钢筋锈蚀及地震损伤对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性能影响较大,对震损结构进行考虑钢筋锈蚀因素的抗震性能评估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4.
关于“5.12”汶川地震四川震损建筑的分析与思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5.12"汶川特大地震对建筑物造成了极大的损毁,通过对四川省6个重灾区房屋倒塌情况的统计分析,以及房屋震损破坏的特征分析,提出了恢复重建中提高抗震减灾能力的思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5.
刘江涛 《山西建筑》2009,35(13):81-82
通过对地震灾区都江堰实地考察,拍摄了大量的震损照片,取得了第一手资料,归纳出十条建筑物典型破坏现象,提出对山区建筑抗震审查工作的几点启示,以期进一步完善建筑物抗震设计。  相似文献   

6.
基于汶川地震后昭化古城210处历史建筑震害调研,对古城木结构、生土结构、石结构历史建筑进行了震损统计与机理分析。昭化古城93.8%的历史建筑为木结构,多采用穿斗木承重构架与竹编夹泥围护墙的结构形式,在汶川地震中表现出了良好的抗震性能。木结构历史建筑的震损形式主要有榫卯连接破坏、木柱折断、柱脚滑移等,土结构历史建筑震损形式主要有承重生土墙的开裂或垮塌、掉瓦、屋架倾斜等,石结构门楼历史建筑共计三处均为轻微破坏,震损形式主要有雉堞震损、拱券开裂及边缘城墙震裂或局部倒塌。  相似文献   

7.
预制减震墙板加固震损框架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中提出先对震损框架进行局部修复,再采用预制减震墙板进行加固的预制减震墙板加固震损框架的方法,设计制作震损修复框架(RBF)、预制减震墙板加固震损框架(DWF)以及预制普通墙板加固震损框架(CWF)3榀足尺试件,对其进行拟静力加载试验,对比研究3个试件的滞回性能、承载能力、破坏形态以及延性等抗震性能。结果表明:对震损框架进行局部修复,再采用预制减震墙板对其进行抗震加固可提高震损修复框架的抗侧刚度、承载能力和屈服后的变形能力;预制减震墙板加固震损框架(DWF)滞回曲线稳定、饱满,其承载力衰减缓慢,具有良好的持续抵抗外荷载的能力,不改变震损修复框架结构的受力和破坏特征,其变形能力满足GB 50011—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罕遇地震作用下1/50层间位移角的要求,具有良好的抗倒塌能力;预制减震墙板单元与框架间的拉结筋构造措施提高了结构的整体性,保证了预制减震墙板既定的摩擦滑移耗能机制的有效实现。  相似文献   

8.
正这些年来,建筑房屋抗震性能差是导致震灾人员伤亡的一个重要原因之一,对抗震住宅的设计与需求也由此受到了更多的关注与探讨。痛定思痛加强建筑抗震性能2012年9月7日,云南省昭通市彝良县、贵州省毕节地区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交界发生5.7级地震。201 1年3月10日,云南盈江发生5.8级地震。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8.0级地震……这些年来,建筑房屋抗震性能差是导致震灾人员伤亡的一个重要原因。而钢结构住宅建筑的抗震性在地震  相似文献   

9.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的发展沿革和最新修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回顾了我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的发展沿革的基础上,简要介绍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历次版本的主要特点,着重阐述GB 50011-2001规范的最新修订情况。这些修订包括:建筑抗震设防水准、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基本要求和概念设计、场地分类和评估、地震作用和抗震验算等基础性内容,各类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规定、计算方法和抗震措施,新增加了结构抗震性能设计要求以及大跨度空间结构、地下建筑等内容。1976年7·28唐山地震造成未设防或设防能力低的各类房屋建筑严重破坏和倒塌,通过对地震区建筑震害的调查研究,吸取经验教训,对TJ 11-78《工业与民用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及时进行了修订。2008年5·12汶川地震全面考验了各类建筑结构,凡按照现行规范设计建造的建筑都能达到“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设防目标。在震中地区,由于实际地震影响烈度远高于设防烈度,致使具备一定抗震设防能力的建筑结构不可避免地产生了破坏。通过对这些震害的研究,对多道抗震防线、强柱弱梁、剪力墙连梁、砌体结构整体性、楼梯间、非结构构件等抗震设计问题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及时地体现在GB 50011-200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的修订中。抗震性能设计方法被明确地编入新修订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充实了中国特色的“三水准两阶段”抗震设防理念。图3表7参7  相似文献   

10.
房屋结构可以通过建筑上的合理布局,结构上的构造措施等多种方法来弥补砌体房屋脆性材料在抗震方面的不足,从而满足抗震要求。在抗震设计时体现以预防为主的设计思想达到"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设防目标。对于建设工程只有在抗震设防,抗震设计和施工质量这三方面都符合要求,才能确保建筑工程具备合理的抗御地震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