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火花浅议     
我与火花重新接触不过两年时间,但儿时即知“火花”这两字,也曾与邮票一起搜集,可惜在“文革”期间毁于动乱,一断就是几十年。  相似文献   

2.
一、加强厂史研究制约火花研究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厂史资料匮乏。丰富的厂史资料有助于火花研究深入发展和有争议火花问题的解决。它包括:火柴历史实物的搜集;系统火花目录的整理;火柴厂史挖掘;火花基础理论建立。早中期是主攻重点,近期也不容忽视,如文革火花。有人称火柴工业为“黄昏工业”应关停并转,  相似文献   

3.
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我曾兼职负责厂里的火柴商标管理工作,有幸在书信上结识过一批兄弟厂中的火花收藏爱好者和社会上的一些火花收藏爱好人士。当时,社会上的一些火花爱好人士还给我寄来过多期他们编印的《中国火花》等类杂志(16开铅印的),其中有的文章就谈到火花买卖中要讲诚信,不应印刷、出售“假花”之类的问题。在《火柴工业》上,我也曾看过一些关于火花“收藏观念”方面的讨论文章,但我都没有深人去思考和探讨这类问题。  相似文献   

4.
在前苏联16 1系列火花中,有关顿巴斯题材的火花我集有两套,一套是“纪念顿巴斯煤矿100周年”,另一套是“顿巴斯城”。我是搞工业的,对这两套具有劳动诗篇的火花更为钟爱。  相似文献   

5.
马洪 《火柴工业》2002,(3):24-24
我从事火花整理工作两年来,有一件事对我的触动很大。那是在2001年第2期的《火柴工业》上刊登了我的《北京市火花目录》一文后,我认真一核对,发现文中标明的火花尺寸有百分之九十以上是与实物不符的,而有不少火花的枚数和年代也不对。我当时想;反正这杂志发行量不大,读者范围  相似文献   

6.
在2001年中华全国集邮展览中,火花首次作为辅助展品登场亮相,我参展的“辉煌奥运”以一枚枚艳丽多姿的火花为特定语言,反映全国人民对申奧成功的喜悦,同时运用历史形成的体育专题火花追溯党和国家历来对“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7.
天津的火花     
火花、火柴盒上的贴画艺术,她是一种艺术品和小型宣传画是现代人们收藏的品种之一。20世纪50年代集藏界兴起了火花收藏热潮。我国的火花艺术也进入了兴盛时期并产生出具有时代特色和民族特色的精美火花,硕果相当丰富多彩。随着时代的进步,火柴产品由辉煌经历了被其它产品取代、已形  相似文献   

8.
塑片卡标火花是随着一款特种火柴——抗风防水火柴的诞生而诞生的。严格地说,它是伴随着“溶固法塑料磷面”工艺技术的诞生而诞生的。开封火柴厂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应社会各界的需求,多次批量地生产过用塑片火柴盒包装的各种火柴,还有用塑料瓶作包装的抗风防水火柴。因而塑片卡标火花诞生了。  相似文献   

9.
李安 《火柴工业》2002,(2):22-23
以火柴造型为主体图案的火花。集花界称之为“火柴火”。由于它将火柴火花永不分家的关系完好地体现出来了。因而倍受集花者喜爱,成了不少火花迷主攻的目标。 集花伊始,我便格外注重“火柴火”,并以最大的努力收集之,收获还算不小。除了自  相似文献   

10.
2000年3月22日,美国总统克林顿访问印度,印方特安排参观映月流银、玉璧穹隆的泰姬陵。我看到这新闻报道后,在我印象中火花上好像有此建筑,当晚即翻阅印度火花的“建筑类”部分。一看竟有两枚:一枚是  相似文献   

11.
火花,也称火柴盒贴画,是人们对火柴商标的爱称与雅称。也可以说是火柴行业与火花收藏界约定俗成和大家认同的,对火柴盒贴画的称谓。“火花”作为依附于火柴产品的商标,随着火柴进入千家万户。由于火花的题材广  相似文献   

12.
我国宇航员杨利伟的成功,开创了我国宇航事业的新篇章,杨利伟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我国也成为新入宇航事业的第三国。在前苏联16 1系列火花中有关宇航题材的火花,占有一定的比例,有关火箭升空的火花有“邀游太空第一人加加林”、“子星夜升  相似文献   

13.
不知曾几何时,在火花收藏圈子里,忽然流行一种标价不菲的所谓“利废”火花,其特点是绚丽多彩的火花背面,印有表格、资料或其它文字,拥有这类火花的摊商,利用人们物以稀为贵的猎奇心理,鼓吹标榜这类火花年代久远,稀罕难得,索价往往要比同类品种图  相似文献   

14.
中国日用化工协会火柴分会火花组由安阳迁回至南京后,按照协会领导关于“思想要解放,打破原来的状况,要发挥好火柴企业和民间两方面的积极性,走行业内外共同发展火花的路子”的指示精神,对火花组班子成员进行了调整补充,除火柴行业内的人员外,还吸收了数名火花收藏界知名人士,使火花组具有更广泛的代表性,更有利于火花设计、制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80年代,可以说是中国火花收藏的黄金时代。当时有众多的收藏团体、民间刊物为之推波助澜。而10余家火柴厂所出品的火花虽说水平各有高低,但仍有部分作品不论从创意、设计、构图以及色彩应用上都经得起推敲,不失为一个时代的精品,从而吸引了数十万的火花收藏大军,使火花收藏掀起一个高潮。  相似文献   

16.
老一辈资深火花收藏家鲁岩先生的大名,我仰慕已久,虽同为山东老乡,却一直无缘当面求教,在心中始终是个遗憾。 2000年金秋9月,我到南京参加火花活动,报到后走进住所,便见一老人正在读报,虽素不相识。但可能是心有灵犀的原因吧,让我立即产生一种一见如故的感觉。待互  相似文献   

17.
在前苏联16+1火花中有关诺夫哥罗德市的火花就有3套之多,它们是:“诺夫哥罗德的建筑”、“诺夫哥罗德市1100年纪念”、“国立诺夫哥罗德联合博物馆”。这完全说明诺夫哥罗德市不但是有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是世界历史文化遗产.而且在俄罗斯人民的心中有它一定的地位。为此我曾写过一篇《苏联16+1火花上的教堂》一文,今天再从另一角度去描绘它,将它的具体情况展现在读者面前。  相似文献   

18.
1945年5月9日对俄国人民来说,是伟大的反法西斯斗争胜利纪念日。在前苏联16+1火花上有关此纪念的火花不少,其中有一套“英雄城市的二战牺牲烈士纪念碑”特别引人注目,当你看到这套火花时,不由得令人肃然起敬,最起码我是这样。这套火花是1975年出版的,这有纪念二战胜利30周年的含义。这套火花是16×2+1+1,在系列套  相似文献   

19.
外花是指除中国火花以外的其它国家火花的称谓。在我国火花集藏队伍中,集藏外花的人也不少,但也有不少人不想集也不愿意集,我就遇到过寄给友人的外花退了回来,也有的来信说:“我不集外花,请不要寄外花来”。也有的将外花收集到后堆在一起,不整不理,束之高阁, 实收藏外花和收藏我国火花一样,都是一件有意义的事。  相似文献   

20.
林辉 《火柴工业》1998,(4):37-40
对“伪花”和商品火花的讨论,始于1989年,至1996年初基本结束,历时6年多,这在民间火花收藏的学术争鸣中,算是最令人关注与自觉参与其中的课题。由于参与讨论者文化素养、收藏实践以及理论水平的差异,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