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生物分离工程双语教学探索与思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胡永红  姚忠  韦萍  周华  刘洋 《化工高等教育》2006,23(5):98-100,35
本文作者通过十余年对生物分离工程双语教学的研究,提出在优化教学内容,注重传授专业基础知识,介绍本学科的研究进展的同时,应用多媒体,网络资源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及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提高双语教学质量和效果。经过14年的探索与实践,该课程已成效显著,于2005年荣获“国家级精品课程”称号,实现了全国生物工程类精品课程零的突破。  相似文献   

2.
问题导向式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重要实现方式.依据化工分离工程课程的特点,立足于新工科教育转型,构建了问题导向式教学模式,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思维能力,并探讨了问题导向式教学方式的优缺点和改进方向.  相似文献   

3.
我们针对生物工程专业的特点,对生物分离工程课程教学的改革进行了探索,通过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手段,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教学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也为学生将来从事相关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特点,结合多年生物分离工程课程教学经验及生物化工工艺专业毕业生的反馈信息,我们提出了生物分离工程课程的三结合教学改革方法,即专业课与基础课结合、专业课与实践结合、专业课与竞赛结合。通过在基础课教学过程调整授课重点,专业课教学过程引入实训环节,同时不断拓展学生科研能力,我们探索和实践出一条可行的应用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5.
生物工程专业生物分离工程教学改革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燕  周天  程水明  刘杰凤 《广州化工》2013,(24):142-143
生物分离工程是生物工程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结合课程教学实践,就课程内容建设、教学方法、实验教学环节和培养学生查阅文献的能力四个方面进行总结,对该课程的教学提出了一些体会,力求切实提高教学质量,以期形成生物工程专业生物分离工程独特的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6.
《生物分离工程》为我校酿酒工程专业必修课程.根据学科特点及学生专业知识储备情况,从教材的选择、教学内容的优化对教学知识体系进行了设置;以案例教学法、虚拟仿真教学法为主要教学手段,积极构建线上教学资源,拓宽学生学习途径;探索课程思政元素的导入,进行全方位的育人.课程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7.
生物分离工程课程的教学体会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制药工程是一门新兴交叉学科,作为制药工程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生物分离工程正日益受到重视,作者总结了在生物分离工程的课堂教学中,通过优化和更新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加强实践教学等方面的教学改革,以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为制药产业培养优秀人才的教学体会.  相似文献   

8.
根据国际工程教育认证的要求,本文分析了《生物分离工程》课程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从教学资源,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四个方面对教学改革进行了探索和实践,为今后进一步提升教学效果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我院在分离工程精品课建设过程中开展双语教学的探索与实践,阐述了分离工程实行双语教学的必要性及可行性,指出在优化双语教学内容、注重传授专业基础知识、介绍本学科研究进展的同时,应用多媒体、网络资源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及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实践提高了双语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相似文献   

10.
在生物分离工程课程双语教学的实践中提高教学质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曹学君 《化工高等教育》2006,23(3):38-39,84
文章论述了生物分离工程双语教学过程中教材选用、备课、讲课、组织课程演讲、翻译论文、课程考试等教学环节中的具体思路与做法。通过双语教学实践,探索了一些有益经验,对于进一步完善双语教学提出了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1.
张新荔  罗卫华  陈建山 《广东化工》2012,39(7):216+227-216,227
《聚合反应工程》是我校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本文根据《聚合反应工程》这门课程的特点,结合我校目前的课程教学现状,从课堂教学形式、教学方法和专业实验等方面来实施教学改进,促进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工程认知能力,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2.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的教学探讨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运琼  伏广龙  孙霞 《广东化工》2012,39(3):129+113-129,113
环境工程专业主修课《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由于其理论多,公式复杂,工程性内容偏多,学生学习起来感觉抽象、枯燥无味,且较难理解等。文章将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及考评体系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教学改革探索,以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化工原理是化工类专业的主干课之~,在化工原理教学如理论教学、实验及实践环节、认识实习、考试各环节培养具有工程实践能力的人才的方法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14.
根据应用能力培养设置专业综合课程内容,环境工程专业所需能力包括:解决污染问题的能力、污染治理方案设计和监测评价技术,以及污染治理工艺设计和施工能力和设施的运行、维护与管理能力。针对以上能力,综合课程的内容包括环境工程综合实验、污染治理方案设计、环境监测与评价、污染治理工艺设计、环境工程施工和环保设施的运行与管理。通过"目标-能力-课程"完成综合课程内容的提炼,达到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创造性学习是对传承性学习的飞跃。创造性学习对提高创造能力的作用是倍加了的传承性学习的作用。创造性学习是现代竞争的需要,是知识经济直接生产过程的需要、也是个人成长的需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电子信息产业在各行各业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电子信息产业来说,技术创新是产业保持持续发展的重要源泉,因此,电子信息专业课的教学应以培养创新精神、研究能力和实践能力为目标。创造性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主要培养学生创新性的新型教学模式,从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策略、学习评价等四个方面,对电子信息专业课创造性学习加以设计和创新。  相似文献   

16.
将常规培养模式和特色培养模式相结合,探索生物化工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该模式以培养创新人才为目标,在常规培养模式的基础上,围绕着特色班创新制度和创新人才的选拔,教师创新活动及课程设置等因素,逐步形成了生物化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对培养适应新形势的高素质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工科大学化学实验课程建设与创新实验教学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院历经十多年的工科大学化学实验课程的改革与建设,在教学体系的建立、教学内容的整合和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以及教学管理模式的改革诸方面具有了鲜明的特色,并在创新实验教学方面进行了有效的探索与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