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谈Web 2.0的安全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10多年的发展,互联网已经迎来第二个发展浪潮-Web2.0时代。尽管针对Web2.0的准确定义还存在着许多争论,但无疑Web2.0已经逐步生根了。无论是从技术角度还是人文角度出发,Web2.0都被赋予了大量的应用,Blog、TAG、SNS、RSS、Wiki等均占据着显赫的位置。Web2.0拥有众多令人激动的崭新应用,新技术的采用所可能产生的新的安全问题逐渐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一如Web1.0应用的安全问题,在Web2.0出现具体的、可验证利用的安全漏洞和威胁之前,在设计、发布Web2.0应用时重点需要注意的安全问题也就自然成为了我们讨论的议题。详见P2“谈Web2.0的安全性”一文。  相似文献   

2.
Ajax作为Web 2.0的核心技术,可以异步地向服务器发出请求并实现页面的局部刷新,已经成为开发Web应用的必备技术之一。伴随着此项技术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安全问题也浮出水面。本文分析基于Ajax的几种Web攻击方式和防御方法,并对其中一种攻击进行实例分析,验证文中提出的防御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Web2.0安全性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毅  王红阳 《软件世界》2006,(19):62-63
Web2.0拥有众多令人激动的崭新应用,却也带来了新的安全挑战与管理威胁。面对信息互联网的爆炸式发展,如何在迅速设计、发布Web2.0应用的同时,兼顾需要注意的安全问题,自然也成为了架构师们讨论的一个热点议题。  相似文献   

4.
当今世界正经历着一场由信息革命带来的深刻的社会变革,以网络科技为核心的这场信息革命,极大地改变着人类传统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生存状态。随着网络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Web2.0的局限性不断扩大,已经制约了互联网的发展。因此,用更先进的Web3.0取代Web2.0已成为必然趋势。文章运用自然辩证法的科技方法论分析了Web3.0取代WEB2.0的必然性,并且对Web3.0取代Web2.0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5.
杨为民  李龙澍 《微机发展》2007,17(9):181-184
Web 2.0是相对Web 1.0的新的一类互联网应用的统称。基于Web 2.0模式,用户可以主动创造互联网信息,实现互联网的交互、互动、参与的目标。构建一个面向特定的主题的、基于Web 2.0的构件化信息服务平台。它能更好地服务于用户个体的微内容的收集、创建、发布、管理、分享、合作、维护等,对微内容进行表现、聚合、迁移,对社会性关系进行维护。  相似文献   

6.
好看簿给教师和学生体验学习方式变革,创造了可能,提供了环境。尽管如此,深入应用Web2.0,进行教与学变革的实践尝试,在国内还处于起步阶段。相比较而言,以欧美国家为代表的英文互联网环境中,类似好看簿这样的适合教与学应用的Web2.0服务不胜枚举。极为多样的Web2.0应用,为教育用户提供了丰富的选择,大量优质的Web2.0教育社区,为教育用户提供了充分参与社区的成长体验。在Web2.0网络上已经发展出了众多高品质的教与学的资源。同时还有众多高校研究机构,不断为Web2.0引发教与学的变革,进行研究和提供理论指引。  相似文献   

7.
当流行的热潮过去之后,我们才能清醒地认识事物的本质。互联网的脚步跨入本世纪之后,网络技术的革命催生了Web2.0,形形色色的Web 2.0的技术形式粉墨登场,让我们觉得在网络时代,技术已经不是问题,适应才是生存的选择。Web 2.0铺天盖地而来,把我们笼罩其中。当我们目不暇给地撞入博客、维基、标签、聚合等的怀抱中时,蓦然回首,忽然发现身后的BBS、BT、Google原来也是Web 2.0前辈,不禁有些哑然失笑。融入P2P的理念之后,迅雷都能成为Web 2.0的代表,而网游,则早就名副  相似文献   

8.
当人们还在围绕教师是接受还是抗拒Web2.0等新技术展开争论的时候,一些积极的教师已经在这条道路上迈开了步子,Web2.0正成为这些教师成就梦想的利器.  相似文献   

9.
仇玉斌  肖霞 《软件导刊》2010,(7):110-112
Web2.0技术在教育技术培训中曾被视为一个热点去深入研究,但以往的研究是理论探讨远多于实践探索,且多关注Blog的应用,对整合多种流行Web2.0元素缺乏系统的实践,故无法真正发挥Web2.0的优势。开发基于Web2.0的网络支持平台,实现Web2.0所倡导的"参与、创造、共享"的价值理念,引领教师在一个全新的网络环境中体验教育技术的精髓,正是本文所追求的。  相似文献   

10.
Web2.0企业级应用趋势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Web2.0企业级应用已成为不可阻挡的大势所趋,对此,企业管理者疑虑重重,担心信息的安全是否会失去管控。到底是放心大胆地推广应用,还是扎紧篱笆将Web2.0企业级应用拒之门外,这对企业管理者的智慧是一场考验。  相似文献   

11.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Web2.0技术使得用户更好地参与图书馆网络信息的建构.Web2.0走进了图书馆,给图书馆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本文分析了Web2.0技术及析其在现代图书馆创新服务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建Web 找WebDB     
Internet的火爆使得Web网站数量急剧增加。对于Internet/Intranet开发者而言,如何快速、有效地建立一个安全、实用的Web网站则是其关心的焦点。Oracle公司即将推出的WebDB 2.0也许可以实现他们的理想。 对于需要创建、部署和监控数据驱动型Web应用程序,或者是整个Web网址的IT商店和企业来说,Oracle公司的WebDB 2.0产品无疑是一个高度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信息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制约网络经济进一步发展的主要瓶颈。Web数据挖掘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计算机信息的安全,是一种提高计算机信息安全的核心技术。就Web技术在计算机信息安全技术中的应用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4.
Windows已是明日黄花,Web2.0正大行其道,利用最新的Web应用技术,我们可以从互联网上获得各种桌面应用服务。我们可以不再需要Office软件,也可以不再需要视频编辑程序,甚至还可以不用Windows。使用免费的Web2.0服务,就能替代这些昂贵的应用软件。CHIP将为你介绍一些最佳的Web2.0应用服务,并告诉你是什么让Web2.0如此特别的。  相似文献   

15.
Web1.0主要解决了用户对于信息的需求,Web2.0主要解决了在互联网上人与人之间沟通、交往、参与、互动的需求,Web3.0则主要解决用户对机器理解、信息集成和语义服务的需求,Web技术从Web1.0发展到Web3.0,使用户得到了更好的服务。文章对Web1.0、Web2.0和Web3.0的发展、特征、应用进行了综述,并对Web技术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在信息化环境的影响下,提高学生对信息的处理和创造能力已经逐渐成为了教育改革新世纪的重要任务,而随着Web2.0时代的到来,信息素养教育模式也发生了变化,web2.0技术在大学信息素养教育中的实践与应用也逐步得到了认可。本文将对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进行分析,探讨其在Web2.0时代下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7.
走近Web2.0     
Web2.0既是网站内容的浏览者,也是网站内容的制造者。在一个喜欢交流喜欢参与的虚拟国度里,web2.0用其独特魅力越来越受到众多网友的关注。常见的Web2.0是由Blog——博客、Podcast——播客、Wiki——维客、威客、网摘、Diigo___网上标注书签、SNS——社会网络、P2P——对等联网、IM——即时通讯等技术组成。让我们了解它并体验它,成为网络弄潮儿。  相似文献   

18.
社会化商务在经历了大起大落后的回归变得愈发趋于务实2008年伊始,Web2.0的热潮似乎已经消退,Web2.0的概念也不再是互联网行业热炒的话题。然而,不管是股市变动、投资方的变化,还是Web2.0企业的生生死死,Web2.0的思想和精髓都是正确的,而且会被继续传承。  相似文献   

19.
Web2.0内容投放的探究及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Web2.0是鼓励用户参与和贡献的平台,Web2.0的内容投放算法能保证内容呈现的优先顺序,实际运用上Web2.0系统又需要能够修改配置来调整投放算法.依靠Web2.0微内容使用的数据库存储,采用J2EE架构读取算法配置参数文件,与服务器定时任务更新的统计表的组合计算就生成了优先级不同的投放内容.  相似文献   

20.
郑亮 《福建电脑》2010,26(9):60-61
互联网的发展日新月异,新的概念技术不断的更细和覆盖。对未来互联网的发展有两个相互对立愿景:Web 2.0和语义Web。然而我们相信这两种技术是互补的,而不是竞争。语义Web可以吸取Web 2.0的社会性和互动性,而Web 2.0可以从语义Web中提取有用的智能信息,让所有人随时随地地联系在一起,让整个网络更加智能。本文对Web 2.0和语义Web分别进行阐述,并对两者的融合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