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带状抽油杆是一种可盘绕的连续纤维抽油杆,一般规格为:1.45in×0.212in(36.83mm×5.38mm)。带状抽油秆可以盘绕在直径10ft(3.05m)、宽6in(0.15m)的滚筒上。该杆类似于玻璃纤维抽油杆,需与钢杆组合用于井下。该杆的性能可以利用波动方程数学模型进行设计和分析。带状抽油杆已经过十多年的实验室与现场的成功试验。这种抽油杆具有无接箍、耐腐蚀、轻质的特点。本文介绍了带状抽油  相似文献   

2.
大庆油田成功地采用了无泵抽油技术,不受采油含砂影响,利于老油田后期开采、稠油井开采和疏松油层开采,将带动一系列配套技术的出现。  相似文献   

3.
异型游梁式抽油机后驴头与游梁连接销孔的加工新疆第三机床厂(乌鲁木齐830006)季详云张文勋异型游梁式抽油机其结构特点是增设了后驴头,后驴头与游梁的装配如图1所示。后驴头中插入游梁是通过两个销子连接在一起的。为此,两销孔的加工质量将是连接可靠性的重要...  相似文献   

4.
水力活塞泵泵况控制图是根据现代管理的控制原理,结合水力活塞泵井的管理特点,经研究得到的一种适合水力活塞泵现场生产管理的控制图。使用结果表明,该控制图可直观反映油层的生产能力及水力活塞泵在井下的工作状况,并可把水力活塞泵井的生产动态直观地展现在控制图上,能准确全面地对生产井进行动态管理,便于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处理,而且能见到明显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6.
多相采油是目前采油中遇到的新问题。文中介绍了多相采油用旋转动力式泵和高速涡轮泵,包括它们相对于传统采油用泵在多相采油方面的优点,以及各自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现场使用情况等,并指出这两种泵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7.
随着油层的逐渐衰竭,抽油机的提液量将超出油层的供液量。这会导致由振动载荷(由液体重量,不必要的摩擦和应力振动所产生的)引起的不必要磨损。通常,减少这一损害的传统做法是间歇抽油,就是在抽油机上安装一个定时器或停泵控制器。但这两种做法至少有如下四个缺点  相似文献   

8.
在俄罗斯的Tananykskoye油田注水中,Orenburgneft公司试用射流泵添加防腐剂向地层注水。由于这种泵没有传动部分,而用泵喷射出的工作液进行密封与机械泵相比较具有重量轻、直径小、设备简单和成本低的优点。Orenburgneft公司与英国JKX油气公司共同研制出这种协调式射流泵(见图1)。  相似文献   

9.
10.
11.
杆式泵控制器采用测力计示功图控制关系,其传感器有自诊断功能,介绍该装置用于加利福尼亚州、海湾地区和加拿大的节能、增产效果,还论述其它多种用途。  相似文献   

12.
简要介绍了美国近年来研制成功的,用于机械采油的11处新设备的性能、特点和材料工艺。  相似文献   

13.
近海采油应用标准的机械泵时,由于高含气率及充体中固体颗粒造成泵内靡损将使效率变低。文中介绍一种多相泵装置,它在第一阶段将油、气和固体颗粒三相进行分离,然后用一台单相泵将原油升到高压。  相似文献   

14.
异形游梁式抽油机运动参数的求解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异形游梁式抽油机的游梁后臂有效长度随曲柄转角而变化 ,故无法利用常规游梁式抽油机的解析方法来计算其运动参数。为此 ,根据几何关系和运动特点 ,建立了运动学模型 ,提出了异形游梁式抽油机运动参数的求解方法。利用此方法可以准确而迅速地求出不同机型的悬点位移、速度、加速度及扭矩因数等各项运动参数 ,也可计算优化后驴头的结构尺寸 ,解决异形游梁式抽油机后驴头结构与尺寸直接影响悬点的运动参数和扭矩因数 ,进而影响抽油机工作性能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刘德平 《钻采工艺》1993,16(1):40-46
通过文献调研、研究射流泵排水采气数字模型,编制优化设计软件,对川南矿区纳59、桐7和付22井进行排水采气优化设计计算,在1992年6月纳30井使用中取得预期效果,证明射流泵应用于四川气田排水采气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17.
18.
结合国内水力泵采油的特点,所研制的水力活塞采油测试装备解决了沈阳油田高凝油开采过程中测试取样的难题,说明,双管测试工艺不仅可应用于水力泵采油井,而且也可应用于其它机械采油井的资料录取。  相似文献   

19.
由于井身弯曲和抽油杆工作时受力状态的变化,增加了油管与抽油杆的磨损,使小泵深抽井的检泵周期大大缩短,严重影响着油井的正常生产。通过对井身弯曲、油管和抽油杆的受力分析,建立力学模型,量化各影响因素,从而确定应对措施,在现场应用见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20.
平流泵是石油、化工等行业相关实验室中不可帛少的实验仪器。文章介绍JHP-A精产流泵的研制,通过与国内老型平流泵相比,它有结构简单、操作维护方便、价格低等优点,并具有很大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