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在溴化十六烷基吡啶存在下,研究了新试剂4-(2-噻唑偶氮)连苯三酚(TATB)与钼(Ⅵ)的显色反应性能。在pH 1.6~4.2的氯乙酸-氯乙酸钠缓冲介质中,4-(2-噻唑偶氮)连苯三酚与钼(Ⅵ)形成2∶1的红色络合物,该络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λmax在550 nm处。25 mL溶液中,钼质量在0~50μg范围内服从比尔定律,测定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5.48×104L.mol-1.cm-1。加入氟化钠、抗坏血酸及苦杏仁酸溶液可分别消除Al3+,Fe3+和Ti(Ⅳ)的干扰。所拟方法用于合金样品中微量钼的测定,相  相似文献   

2.
在吐温40存在下,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新试剂4 (2 噻唑偶氮)连苯三酚(TATB)与铁的显色反应性能。在pH8.0~9.0范围内,4-(2-噻唑偶氮)连苯三酚与铁形成3∶1的蓝色络合物,该络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λmax在620nm处,在25mL溶液中铁质量在0~30μg服从比尔定律,测定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620为4.30×104,所拟方法用于纯铝及铝合金样品中微量铁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3.
合成了新显色剂1-(5-硝基-3-苯并异噻唑)-3-[4-(苯基偶氮)苯基]-三氮烯(NBPT-PAPT),并研究了该试剂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ween-80存在下与钴的显色反应。在pH10.54的Na2B4O7-NaOH缓冲溶液介质中,钴与该试剂形成摩尔比为1∶2的黄绿色络合物,其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1.22×105L.mol-1.cm-1,钴在0~240μg/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用双峰双波长光度法测定了水样中微量钴,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4.
合成了吡啶偶氮类显色剂7-(2-吡啶偶氮)-8-羟基喹啉,用红外光谱及磁共振进行了结构表征,并研究了其与镍的显色反应。结果表明:该显色剂与镍在pH=5.0的HAc-NaAc缓冲介质中形成稳定的紫色络合物,其组成比为2∶1,λmax=560 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873×104L.mol-1.cm-1,镍质量浓度在0~1.2μg/m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  相似文献   

5.
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4-(2-苯并噻唑偶氮)连苯三酚(BTATB)与铁(的显色反应。在pH 8.0~9.0范围内,BTATB与铁Ⅱ形成3∶1的蓝色络合物,该络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λmax在650 nm处;在25 mL溶液中,铁Ⅱ质量在0~25μg范围内服从比尔定律,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6.44×104。所拟方法用于纯铝及铝合金标样中微量铁的测定,结果与认定值相符。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2-(2-噻唑偶氮)-5-磺丙氨基苯酚(TASPAP)与镍(Ⅱ)的显色反应,发现该试剂与镍(Ⅱ)在pH6.46的Clark-Lubs缓冲溶液中形成2∶1的稳定紫红色络合物。该络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λmax在550 nm处,在10 mL溶液中镍质量在0~14μg服从比尔定律,测定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550为6.346×104L.mol-1.cm-1。所拟方法用于合金钢样品和水样中微量镍的测定,加标回收率在98%~101%之间。  相似文献   

7.
在稀硫酸介质及溴化十六烷基吡啶(CPB)存在下,试剂4-(2-噻唑偶氯)连苯三酚(TATB)与钨(Ⅵ)发生显色反应,据此建立了分光光度法测定钢样中微量钨的方法.研究发现:TATB与钨(Ⅵ)形成2:1的红色络合物,该络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在530 nm处.25 mL溶液中,钨质量在0~40μg范围内服从比尔定律,测得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6.16×104L·mol-1·cm-1.方法用于钢样中微量钨的测定,结果同硫氰酸盐光度法所得结果相吻合.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4-(2-吡啶偶氮)间苯二酚与铂(Ⅳ)的显色反应,建立了一个测定铂的光度分析新方法。在pH5.0的醋酸-醋酸钠缓冲介质中,溴化十六烷基三甲基铵(CTMAB)存在下,4-(2-吡啶偶氮)间苯二酚与铂(Ⅳ)反应生成摩尔比为2∶1稳定络合物,该络合物可用阳离子交换树脂固相萃取柱富集,吸附柱上富集的络合物用乙醇洗脱后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分离后的测定液中,络合物最大吸收波长为490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1.22×105L·mol-1·cm-1,铂(Ⅳ)含量在0~1.6μg/mL内符合比尔定律,相关系数r=0.9978,对30余种共存离子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大多数常见离子不干扰测定。方法用于合金、矿石、粉煤灰等样品中铂的分析,相对标准偏差小于5.1%,加标回收率在96%~105%之间。  相似文献   

9.
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新试剂1-(2-苯并噻唑偶氮)-2-羟基-3-萘甲酸(BTAHN)与镍Ⅱ的显色反应性能。在pH4·6~10·4范围内,BTAHN与镍Ⅱ形成2∶1的蓝色络合物,该络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λmax在612nm处,25mL溶液中镍的质量在0~34μg范围内服从比尔定律,测定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612为3·52×104,所拟方法用于合金钢样品中微量镍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2-(2-噻唑偶氮)-5-磺丙氨基苯酚(TASPAP)与钒(V)的显色反应.试剂与钒(V)在pH4.2的乙酸-乙酸钠缓冲溶液中形成稳定的紫红色络合物,λmax=570nm,V(V)的质量浓度在0~1.75 mg/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其表观摩尔吸光系数(Σ)570=5.53×104L·mol-1·cm-1;铁的干扰可以加EDTA-Zn溶液克服.此方法可以不经分离直接测定钢样和水样中的微量钒,水样的加标回收率为98.0%~103.0%,标准钢样的测定结果与认定值一致.  相似文献   

11.
X10CrNiMoV12-2-2钢(%:0.08~0.13C、11.4~12.5Cr、2.2~2.8Ni、1.6~1.8Mo、0.25~0.40V、0.020~0.040N)经20 t EAF-AOD-LF冶炼后铸成Φ490 mm电极,电渣重熔成Φ600 mm钢锭,锻造成Φ180~240mm棒材。检验结果表明,钢中有害元素Sb为0.002%,As 0.010%,Sn 0.010%,其夹杂物级别、晶粒度、力学性能、FATT(脆性转变温度)、晶间断裂百分比、δ-自由铁素体含量均达到技术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2.
杨水金  乐庸乾  白爱民 《稀土》2007,28(3):30-33
报道了以稀土改性固体超强酸SO42-/TiO2-MoO3-La2O3为多相催化剂,通过环己酮和1,2-丙二醇反应合成了环己酮1,2-丙二醇缩酮,探讨了SO42-/TiO2-MoO3-La2O3对缩酮反应的催化活性,采用正交试验法系统地研究了酮醇量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诸因素对产品收率的影响。实验表明,稀土改性固体超强酸SO42-/TiO2-MoO3-La2O3是合成环己酮1,2-丙二醇缩酮的良好催化剂,在n(环己酮)∶n(1,2-丙二醇)=1∶1.6,催化剂用量为反应物料总质量的0.4%,环己烷为带水剂,反应时间1.0 h的优化条件下,环己酮1,2-丙二醇缩酮的收率可达88.8%。  相似文献   

13.
Ni(与2-[2-(6-甲基苯并噻唑偶氮)]-5-二乙氨基苯甲酸(6-Me-BTAEB)形成的络合物在pH6·5的KH2PO4-K2HPO4缓冲溶液中有一较灵敏的极谱波,其峰电位Ep为-796mV(vs·SCE),镍质量浓度在4·5~64μg/L范围内与峰电流ip″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1·4μg/L。通过对极谱波性质的研究表明,该波为络合物吸附波,其电极过程不可逆,电子转移数为2。此外还试验了多种离子对峰电流Ip″的影响。所拟方法已用于铝合金中镍的测定。  相似文献   

14.
以固体超强酸SO2-4/TiO2-WO3为催化剂,对以丁醛和1,2-丙二醇为原料合成丁醛1,2-丙二醇缩醛的反应条件进行了研究.实验表明SO2-4/TiO2-WO3是合成丁醛1,2-丙二醇缩醛的良好催化剂,研究了醛醇摩尔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诸因素对收率的影响.最佳反应条件为n(丁醛)/n(1,2-丙二醇)=1/1.4,催化剂用量为反应物料总质量的0.5%,环己烷为带水剂,反应时间50 min.上述条件下,丁醛1,2-丙二醇缩醛的收率可达84.6%.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用新试剂5-(5-硝基-2-吡啶偶氮)-2,4-二氨基甲苯(5-NO2-PADAT)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铱(Ⅲ)的适宜条件。结果表明,在pH5.0-6.4的NaAc-HAc缓冲溶液中,5-N02-PADAT与Ir(Ⅲ)反应生成稳定的络合物。在0.12mol/LH2SO4溶液中其最大吸收波长,表现摩尔吸光系数铱浓度在0-0.7ug/ml范围内遵守比尔定律。以DCTA为掩蔽剂。大量的常见金属离子对测定无干扰,方法灵敏度高,选择性好,用于催化剂中微量铱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6.
探讨了2-(5-碘-2-吡啶偶氮)-5-二甲氨基苯胺(5-I-PADMA)与钯(Ⅱ)的显色反应。实验表明,在0.6 mol/L高氯酸介质中,5-I-PADMA与钯(Ⅱ) 反应形成摩尔比为1∶1的蓝色稳定络合物,该络合物最大吸收峰位于613 nm处。钯(Ⅱ)含量在0~0.6 μg/m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线性回归方程为△A=0.828 4 ρ(μg/mL)- 0.001 6,相关系数r=0.999 9,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8.82 × 104 L·mol-1·cm-1。方法应用于钯分子筛和矿样中钯的测定,结果与原子吸收光谱法一致,相对标准偏差(n=6)为1.2%~1.4%。  相似文献   

17.
应用V-H_2O_2-TADAP三元配合物光度法测定钒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pH5.6~6.0时钒(V)与2-(2-噻吩偶氮)-5-二乙氨基酚(TADAP)形成λmax位于590nm的红色配合物。当加入过氧化氢时则形成组成为1:1:1的三元配合物,反应pH值向酸性方向移动,适宜的pH值为1.10~1.50,λmax移至600nm,显色反应具有较高的灵敏度(ε=5.1×10_4L·mol~(-1)·cm~(-1)和良好的选择性,方法可用于钢铁和其他样品中钒的直接分光光度测定。  相似文献   

18.
合成并鉴定了一种新的三氮烯试剂1-(2-苯并噻唑) -3-(3,5-二溴吡啶)-三氮烯(BTPyBT),考察了酸度、缓冲溶液用量、铜离子浓度、试剂用量、反应温度及反应时间等影响该试剂与铜发生荧光反应的条件,建立了一个测定铜的荧光分析方法。实验表明,在pH 9.16的硼砂-氢氧化钠缓冲液中,BTPyBT与铜离子在室温下反应20 min后可形成组成比为3∶1的稳定络合物。所建立铜的荧光分析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5~80.0 μg/L,检出限为0.2 μg/L。方法应用于矿泉水、纯净水及河水等水样品中痕量铜的测定,测定结果与原子吸收光谱法一致,相对标准偏差(n=6)为1.2%~4.7%。  相似文献   

19.
阮琼  胡秋芬  杨光宇  尹家元 《冶金分析》2003,23(2):38-39,23
在pH4.0HAc—NaAc缓冲介质中,溴化十六烷基三甲基铵(CTMAB)存在下,2—(2—吡啶偶氮)—5—二乙氨基酚(PADAP)与铜反应生成2:1稳定络合物,该络合物用watersPorapak^e Sep—Park固相萃取小柱富集.乙醇洗脱后光度法测定,可测定水样中μg/L级的铜。方法用于几种饮用水中铜的分析,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20.
制备了稀土复合固体超强酸SO4^2-/ZrO2-2%Gd2O3催化剂,并对以乙酸和戊醇为原料合成乙酸戊酯的反应条件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当戊醇与乙酸的摩尔比为1:1.5,反应时间为6h,反应温度为130℃,催化剂用量为6%戊醇的质量时,反应酯化率最高,酯化率可达98.93%,选择性高达100%。研究发现,该催化剂可重复使用,并能活化再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