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介绍了油田潜油电泵控制系统中电机保护器的功能、软件及应用,说明了电机保护器应用于潜油电泵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2.
唐景新 《电世界》2021,62(4):51-53
1 原理图 QYK-SB2-1000型潜油电机控制柜控制电路如图1所示.QYK型控制柜控制电路与潜油电机机组配套,可在潜油电机控制领域内广泛使用.QYK型控制柜控制电路适用潜油电机举例:某稠油油田的A5井潜油电泵井采用天津电机厂生产的电泵机组,其额定排量为150 m3/d,额定扬程1 000 m,实配电机功率37.5 kW,日产液160.8 m3,含水90%,生产气油比为22 m3/m3,实测泵吸口压力7.01MPa,出口压力14.66 MPa,油压3.8 MPa,泵挂垂深1 187.3 m,工作电压1 136 V,电流58.0 A,泡点压力为15.5 MPa.经计算机分析,潜油电泵井机组实际扬程为933 m,泵内流体排量为170.5 m3/d,处于合理工作区.  相似文献   

3.
信息     
天津市电机厂从美国雷达泵(Redapump)公司引进潜油电泵制造技术。技术转让范围包括:适用于5 (1/2)″和7″套管所用的潜油电泵。387/400系列和540系列潜油电泵有16个规格;456系列和540系列潜油电机有  相似文献   

4.
一、概 况 潜油电泵是油田开采中、后期能保持产量强化采油的先进设备,可提高单井抽液量、改善油层出油状况及降低劳动强度。美国苏联是世界上生产潜油电泵的主要国家,且都有系列产品和产品出口。 我国潜油电泵的试制早在六十年代初就开始,因绝缘材料与工艺不过关而未成功。1979年,广州电器科学研究所与沈阳电机厂协作试制潜卤电机;先后又分别与天津及沈阳电机厂协作试制潜油电机,在绝缘结构上  相似文献   

5.
设计一种符合潜油电泵特性的专用潜油电泵保护器,该潜油电泵保护器具有过载、断相、不平衡、过压、欠压、电压不平衡等保护功能。给出此类产品的设计原理,介绍了该产品与常规电机保护器的区别以及其硬软件设计原理。  相似文献   

6.
1 引言加油机的潜油电泵由电机和电泵两大部分组成。对电机的主要性能要求是防爆。因为潜油电机的工作介质是汽油、煤油或柴油 ,电机工作时一旦有火花从电机腔内溢出 ,将引起爆炸 ,给人身安全造成危险 ,在经济上造成损失。从美国引进的加油机中的屏蔽式潜油电机 ,用户反映经常出现抱车现象 ,运行不可靠。我们经过一年多的努力 ,试制成功了BYQY特殊型充油式潜油电机 ,获得了国家专利 ,填补了国内空白。下面就此新型潜油电机做以简要论述。2 结构特点从美国引进的加油机用潜油电机为屏蔽式电机。其定子绕组用屏蔽套屏蔽 ,且浇注环氧树脂…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潜油电机绝缘的特点,我国潜油电机绝缘的研究情况并与美国主要潜油电泵公司采用的绝缘材料、结构及技术水平作了对比。重点介绍了广州所对潜油电机用四种绝缘材料,即潜油电机绕组线,F级浸渍漆,槽绝缘及电缆接头胶带的国产化研究成果,四种材  相似文献   

8.
本文结合我所多年来研究井下特殊电机的经验与成就,参考国外特殊电机发展情况,探讨我国发展井下特殊电机的途径。 井下特殊电机的应用 井下特殊电机在石油开采、卤水提升、地质钻探、油井监测、海洋开发、基建施工等部门的应用,已逐步显示出宽广的前景。 潜油电机:潜油电机与多级离心泵组成潜油电泵,潜入几百米乃至几千米深的油井连续抽取井下原油或升液,其效率高、排量大、不需地面建筑、移动方便,又不受井深和油井斜度的限制;电泵损耗的功率使原油加热,有助于减轻油中石腊的析出;同时电泵使油管中的原油有足够的流速,提高了输油管携砂  相似文献   

9.
在油田生产中潜油电泵的工作环境温度较高,对潜油电机性能提出更高要求。研制了外径为116 mm的小直径耐高温潜油电机。针对高温潜油电机的各项性能指标随温度明显变化的问题,依据异步电机原理与设计的基本知识,结合异步电机定转子绕组材料的高温特性,建立数学模型,利用MATLAB软件,计算分析不同环境温度下潜油电机的性能,从而得出电阻变化对高温潜油电机性能的影响。利用Simulink软件建立SPWM变频调速系统,对定转子电阻随温度变化对电机的起动性能的影响进行仿真分析,为高温潜油电机的设计制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对特殊用途的电工产品提出了新的要求,潜油、潜卤电泵是油井、卤井在开采后期为保持一定的产量而采用的先进技术。在国外,潜油电机已有系列生产,我国在六十年代初期就开始研制潜油电机,17KW、40米~3/日排量的潜油电泵目前已有少量在大庆试用;1967年沈阳市电机厂开始试制潜卤电机,由于绝缘材料及绝缘工艺方面存在问题,没有成功。为了适应我国石油工业发展的需要,加快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步伐,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在所党委的正确领导下,1975年我所与沈阳市电机厂共同协作试制75KW、排量200米~3/日潜卤电机,我所对该市电机的绝缘系统进行了研究,在上海合成树脂研究所协作下,研制了聚酰亚胺——氟46复合薄膜(简称HF薄膜)绕包烧结电磁线,并与沈阳市电机厂的工人、技术人员共同努力,终于于1975年底完成了第一台潜卤电机试制。 潜油电机与潜卤电机的结构及要求基本相同,在潜卤电机试制基础上,1976年我们又试制第二批电磁线,供沈阳市电机厂试制了三台40KW、200米~3/日的潜油电机,目前正在大庆试验。今年我们又试制了第三批电磁线,供天津电机厂试制潜油电机用,电机试制工作目前正在进行。  相似文献   

11.
针对轻载运行异步电动机能源浪费严重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异步电动机节能运行新型策略,进行了节能机理的分析。通过分析指出,异步电动机起动时应采用恒流软起动,轻载运行时按最大综合力能指标原则进行调压则有最优的节能效果。进行了节能系统的仿真和实验研究。仿真和实验结果都说明了该控制策略正确可行,可以取得异步电动机较好的节能效果。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将感应电动机或永磁电动机与变频器组合成可变速控制系统,主要用于驱动风机、水泵类负荷,以实现高效率化和节能.文章对有关变频驱动电动机节能的动向、节能的实例以及对已安装好的电动机改用变频驱动时的注意点予以了介绍.  相似文献   

13.
针对油田工况,为了通过优化方法设计出高起动转矩的游梁式抽油机用节能电机,在考虑磁饱和的影响及磁路和电路耦合的同时,采用二维有限元方法,建立了节能电机的数学模型;计算分析了节能电机的起动转矩、起动电流以及在不同负载下的功率因数、转矩、电流以及效率。实测结果证明该节能电机不仅具有体积小,重量轻,耗材少等优点,而且在低负荷下,运行效率及功率因数高且节能明显,符合油田实际要求,计算结果与实测值进行比较,误差满足工程要求,从而在理论上证明了节能电机设计方案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目前电机系统节能中电机本体节能的产品及标准发展。分析了几种节能电机及其驱动方式,同时分析了节能电机用于电机系统节能时应考虑的因素。简单介绍了电机系统节能技术的发展动态。  相似文献   

15.
田晓科 《低压电器》2004,(10):55-57
由于现阶段电力供应的限制以及出于能源、经济等方面的考虑,电机节能器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但电机节能器在应用中,由于负载的不对称,容易产生三相不对称交流电压,甚至是直流电压,严重时会损坏电气设备,影响生产.因此,解决电机节能器运行状态下的三相不平衡检测和保护问题,对于保护电气设备、推广电机节能器的应用和节约能源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分析了电机节能器运行状态下三相负载不平衡时直流及不平衡交流产生的原因,提出了解决的方案.  相似文献   

16.
电机及其系统节能技术发展综述(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目前电机系统节能中电机本体节能的产品及标准发展。分析了几种节能电机及其驱动方式,同时分析了节能电机用于电机系统节能时应考虑的因素。简单介绍了电机系统节能技术的发展动态。  相似文献   

17.
中国中小型电机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待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我国电机行业内部分企业经营情况,主要技术成果以及国际合作情况;我国电机系统节能的背景,中国高效电机发展历程,电机节能标准体系建设情况,电机系统节能研究、服务机构的建立情况;并在这个基础上对中小型电机系统节能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中国中小型电机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我国电机行业部分企业经营情况、主要技术成果及国际合作情况,以及我国电机系统节能的背景、中国高效电机发展历程、电机节能标准体系建设、电机系统节能研究、服务机构的建立等情况;并在这个基础上对中小型电机系统节能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中国中小型电机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我国电机行业内部分企业经营情况,主要技术成果以及国际合作情况;我国电机系统节能的背景,中国高效电机发展历程,电机节能标准体系建设情况,电机系统节能研究、服务机构的建立情况;并在这个基础上对中小型电机系统节能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一种新型嵌入式异步电机在线监测与节能控制器。通过对异步电机定子工作电压电流的监测,分析电机工作效率,并对其实施PWM控制,从而实现对异步电机工作状态进行监测和节能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