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口岭铜矿床与铜官山矿田紧紧相连,是铜官山地区典型的层控矽卡岩型矿床。由于断层切割及岩体穿插将该矿体分成松树山、老庙基山、小铜官山等矿段组成。老庙基山矿段位于铜官山石英闪长岩岩体的北东侧,矿体产于石炭系上统船山组、中统黄龙组地层之中及二叠系下统栖霞组与铜官山石英闪长岩的接触矽卡岩带中。  相似文献   

2.
恰功矽卡岩型铁矿床位于冈底斯-念青唐古拉复式岛弧板片,拉达克-冈底斯-洛希特增生陆缘岩浆弧亚系中部。矿区出露的主要地层为白垩系下统塔克那组(K1t),岩性为灰岩、泥质粉砂岩、粉砂岩,矿区内岩浆活动强烈,二长花岗岩(ηγ)、二长花岗斑岩(ηγπ)和细晶岩(ι)大面积出露;矿体产于二长花岗斑岩与塔克那组灰岩接触带之外矽卡岩带中。综合区域地质背景、矿区地质特征、矿体特征及成矿时代,初步分析了恰功矽卡岩型铁矿床的类型和矿床成因。  相似文献   

3.
湖南郴州野鸡尾锡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若发  黄满湘 《南方金属》2009,(5):23-25,40
野鸡尾锡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独特,矿床以石英斑岩为中心形成了斑岩型、矽卡岩型、大理岩型三种矿石类型的矿体.斑岩的独特形态、蚀变特征与成矿有着密切的关系,通过这种特征的类比有利于找到类似的多金属矿床.  相似文献   

4.
谭若发  黄满湘 《甘肃冶金》2009,31(4):59-61,135
野鸡尾锡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独特,矿床以石英斑岩为中心形成了斑岩型、矽卡岩型、大理岩型三种矿石类型的矿体。斑岩的独特形态、蚀变特征与成矿有着密切的关系,通过这种特征的类比有利于找到类似的多金属矿床。  相似文献   

5.
乍那铁铜矿成矿岩体与晚侏罗世二长花岗岩和二长花岗斑岩有关,围岩为晚三叠世日干配错群灰岩夹碎屑岩。沿接触带大理岩化、矽卡岩化普遍,矿床成因类型主要为矽卡岩型。  相似文献   

6.
舍索铜矿床位于昂龙岗日-班戈退化弧,矿体产于下白垩统郎山组第一岩性段灰岩、大理岩与石英闪长岩、花岗闪长岩接触带及围岩,断续分布于岩体与矽卡岩内外接触带及围岩层间破碎带中,划分为Ⅰ、Ⅱ、Ⅲ号铜矿体及14个铜矿化体,呈脉状、透镜状、似层状、不规则状展布.据矿物组合及穿插关系分析,将成矿过程划分为两个成矿期五个矿化阶段,其矿...  相似文献   

7.
铜矿里钼矿体赋存于青坑组第五层条带状大理岩接触带中, 矿石自然类型主要为含钼矽卡岩型、少量含钼大理岩型和含钼石英脉型。通过总结矿体地质特征、成矿条件,分析矿化的富集规律,矿床成因类型为层控矽卡岩型。  相似文献   

8.
腾冲县多金属矿赋存于石炭系上统空树河组下段(C_3k~1)和石炭系中统丝瓜坪组(C_2s)地层中,岩层中的层间破碎带及次级构造为储矿构造,并严格控制着矿体的规模、形态、产状。含砾杂砂岩、石英长石砂岩、绢云母板岩的节理裂隙发育地段及矽卡岩化、硅化、角岩化、大理岩化、云英岩化、绢云母化、绿泥石化、黄铁矿化、铁帽等,是区内的主要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9.
研究区大地构造位置属于柴达木晚中生代—新生代断坳盆地(削减带)东段,断裂构造控制区内地层和岩浆岩的分布,形成较好的成矿环境。成矿围岩为石碳系大干沟组碳酸盐岩,含矿岩性主要为矽卡岩、大理岩及灰岩,属接触交代的矽卡岩型矿床,构造裂隙及节理是储矿的主要空间,是寻找较大矿体的有益地段。  相似文献   

10.
滇西北雪鸡坪斑岩铜矿床位于义敦—中甸岛弧带的南段,属区内印支期斑岩成岩成矿作用的典型矿床之一。对雪鸡坪铜矿床控矿构造特征进行了系统梳理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矿体的产出形态受NW-NNW向断裂及褶皱的严格控制,矿体形成与印支期构造—岩浆活动关系密切。含矿斑岩中节理(裂隙)较为发育,并发育有大量的黄铁矿±黄铜矿+石英脉体充填,黄铁矿和黄铜矿等金属硫化物主要沿节理(裂隙)发育形成大量的细脉、细网脉体,黄铁矿化的发育强度与岩体中裂隙的发育程度密切相关。另外,对雪鸡坪铜矿区灰岩地层的有效圈定表明,灰岩与石英闪长玢岩呈侵入接触关系,加之区内广泛的岩浆热液活动,具备矽卡岩矿体形成的基本条件,为该区下一步找矿勘查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刘宝山  程招勋 《黄金》2016,(4):25-29
八直沟铜矿床位于黑龙江多宝山—黑河金铜多金属成矿带上,为了实现找矿突破,对八直沟铜矿床进行了成矿地质条件分析。分析表明:八直沟铜矿床受北东向嫩江—黑河断裂派生的北西向断裂控制,矿体赋存于早二叠纪正长花岗岩与上志留统—中泥盆统泥鳅河组地层大理岩及结晶灰岩内外接触带上,泥鳅河组地层是铜矿床形成的主要矿源层,早二叠纪花岗岩不仅提供热源,同时也是矿源之一。综合分析认为,八直沟铜矿床成因类型为矽卡岩型铜矿床。  相似文献   

12.
内蒙赵家围子银铅锌多金属矿床产于二叠系下统火山碎屑岩和大理岩、结晶灰岩中。矿体的产出受SEE向和近EW向断裂构造控制,矿石类型主要为蚀变角砾岩型。EH4连续电导率测量表明,该矿床深部存在明显的地球物理异常,异常强大、清晰,显示了矿床深部具有良好的成矿前景。  相似文献   

13.
玉古拉矿区处于冈瓦纳北缘,晚古生代-中生代冈底斯-喜马拉雅构造区中段北部,矿区内出露地层主要有二叠系下拉组(P2x)灰岩;下白垩系卧荣沟组(K1w)辉石安山岩、安山岩、流纹岩、流纹质熔结凝灰岩,局部偶夹有少量中细粒石英砂岩;上白垩系拉江山组(K1l)零星分布。矿体主要赋存于超基性岩中,近东西向展布。初步查明玉古拉镍矿的地质特征,查明玉古拉铁镍矿为基性-超基性岩型矿床。  相似文献   

14.
宝山铜多金属矿床是长江中下游九瑞矿集区界首—大桥背核部新发现的,首个达中型以上规模的铜多金属矿床。矿床产于宝山晚期花岗闪长斑岩体的内外接触带,矿体产状、形态、规模明显受宝山晚期花岗闪长斑岩及断裂构造控制。奥陶系碳酸盐岩与志留系泥质粉砂岩为区内控矿、赋矿地层;北东向F1断裂与北西向F2断裂为导岩、导矿、容矿构造;宝山晚期花岗闪长斑岩体沿F1、F2断裂交汇处侵位于奥陶系碳酸盐岩与志留系泥质粉砂岩,在斑岩、矽卡岩和角岩化泥质粉砂岩中分别形成了斑岩型、矽卡岩型、热液充填型矿体。三类矿体在成因上存在密切联系,成矿作用均主要受控于宝山晚期花岗闪长斑岩,只是成矿物质沉淀的空间位置存在区别,属构造—岩浆岩"三位一体"的成矿机制,即矿体赋存于斑岩、矽卡岩、角岩化泥质粉砂岩中所形成的"斑岩—矽卡岩—热液充填"复合型铜多金属矿床。  相似文献   

15.
阿根他拉矿床的控矿层位为二叠系黄岗梁组,矿床由侵入的花岗斑岩、沉积的碳酸盐岩及层间断裂构造破碎带共同控制,围岩蚀变有明显的分带现象,矽卡岩化近岩体处蚀变最强,赋矿岩石为矽卡岩、矽卡岩化大理岩。通过分析研究矿床的地质特征、成矿规律及控矿因素,提高对矿床的控制程度,确定了矿床成因,并指出了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6.
小柳沟钨钼铜铁多金属矿集区由祁青、小柳沟、贵山、世纪、祁宝5个钨钼铜多金属矿床和小柳沟、贵山、朱龙关、龙阿过陇4个铁矿床组成,除小柳沟和龙阿过陇铁矿沟产于蓟县系镜铁山群下岩组炭质绢云千枚岩和绿泥绢云千枚岩外,其余矿体均产于长城系朱龙关群上下岩组及其过渡带的矽卡岩化云母角闪片岩、矽卡岩化灰岩和石英脉中。矿床成因类型为火山喷流(气)沉积改(再)造型矿床,矿床工业类型主要为石英脉型、矽卡岩型、破碎带型、斑岩型,矿石主要为浸染状-稠密浸染状白钨矿矿石和稠密浸染状白钨矿-黄铜矿矿石,矿床形成和分布与地层、构造、岩体关系密切,隐伏岩浆(体)侵位构造控制了矿床(点)类型与分布,背斜层间滑动虚脱构造控制了矿体的规模、产状和形态,岩性层间构造裂隙控制了成矿元素的富集。下步勘查中,应当充分地重视不同矿床的整体性研究,把攻深找盲作为勘查第一要务,将矿床交接带与矿床外围作为重点找矿空间,加强寻伴生组分和其他新类型矿体的研究与查找。  相似文献   

17.
东源县鹿坑铁矿位于广东河源,属矽卡岩型磁铁矿床,矿体赋存于三迭系大理岩及灰岩与燕山三期花岗岩的接触带中,矿体呈透镜体状和囊状产于接触带的矽卡岩体中。从构造特征和矿(化)体资料分析,该区的找矿前景良好,具有一定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18.
亚桂拉矽卡岩型铅锌矿床位于龙马拉-亚贵拉铅锌多金属成矿带中东部,门巴-多其木断裂北侧,矿区出露的地层为中二叠统下拉组一段(P2x1),岩性主要为砂质板岩、变石英砂岩等,为赋矿地层;出露的岩浆岩主要为燕山晚期黑云母花岗岩(γ53)-石英斑岩(λπ53),为成矿提供热能和成矿物质。矿区发育三条近平行排列的北东向断裂破碎带(F1、F2、F3),具多期活动性特点。本文通过介绍区域地质背景、矿区地质特征和成矿时代,初步分析了亚桂拉矽卡岩型铅锌矿床的成因,建立了成矿模式,认为该矿床属于矽卡岩型矿床。  相似文献   

19.
吉林小梨河金矿位于双河镇—二道甸子金成矿带的西部,矿体赋存在石炭系下统鹿圈屯组地层中,岩石组合为钙质片岩、绢云母石英片岩、变质流纹质凝灰岩夹大理岩。矿体呈脉状、扁豆状,规模小,受断裂构造控制,与脉岩空间关系密切。工业类型为含石英脉贫硫化物蚀变岩型,矿石属易选型矿石。  相似文献   

20.
青海省谢坑金铜矿地质特征及成因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谢坑金铜矿产于岗察岩体北接触带,矿体赋存于二叠系大关山群上岩组大理岩、砂板岩与中酸性岩体接触带部位,有3个含矿段,NW向断裂及NE向次级断裂为主要控岩、控矿构造,而NE向主断裂则是主要导矿构造,通过研究地质特征,初步认为矿床属矽卡岩型、热液型、构造蚀变岩型复合型金铜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