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8 毫秒
1.
湖南宁远银山咀铅锌矿区位于南岭成矿构造带中段,属于沉积改造型铅锌矿床。区内构造复杂,褶皱以银山咀向斜为主体;断裂构造主要以NNE、NNW为主,规模较大,次级的NE向断裂为后期构造,切割前期断裂。同时,次级的NW、近SN向断裂和层间硅化破碎带亦较发育,是区内岩脉、矿化体的主要赋存部位,矿体多呈脉状、层状、似层状产出。通过分析得知构造作用对矿体的空间分布,形态,产状以及矿化的发生与形式都起到重要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梅子铺金矿为一典型的含金石英脉型矿床。含矿热液沿区域性北西向断裂运移,就位于其旁侧规模较小的北北东向次级断裂中。金矿体产状、形态、规模严格受断裂构造带控制,矿体呈含金石英脉产出。北西向断裂为导矿构造,北北东向次级断裂为容矿构造。含矿石英脉整体向南东陡倾,断裂构造扩容部位矿体厚度增大,品位明显增高,易于形成富大矿体。  相似文献   

3.
郝泉沟金矿处于北祁连加里东褶皱带东段白银厂中部火山岩带上,空间上形成了无名沟背斜控制岩体,岩体控制构造、构造破碎带控制矿体的基本框架。区内主要控矿断裂有两组,均为同生断裂。其中东西向断裂走向延伸大于1.8 km,为压扭性断裂,控制着区内蚀变岩型矿体的产状、规模和产出形态;南北向断裂为张扭性断裂,走向延伸在200 m以内,控制着石英脉型矿体的产状、规模和产出形态。具有形成大型以上矿床的基本地质条件。  相似文献   

4.
锯板坑钨锡多金属矿床,产于震旦系南华纪大绀山组(PZ1)浅变质砂、板岩断裂裂隙中,矿体形态复杂,断裂构造控制了矿床的产状、形态、规模及空间分布,可分为脉带型矿体和单脉型矿体,其中脉带型具有"五层楼"垂直分带规律.该矿床成因属岩浆期后高-中温气化热液充填石英脉型钨锡多金属矿床.  相似文献   

5.
杜荒岭金矿床赋存于燕山晚期的石英闪长(斑)岩中.矿体严格受NEE向断裂构造破碎带和隐爆角砾岩筒控制.从矿体形态、产状、规模及品位,矿石类型、组成及组构,矿化期次、矿化阶段的划分,围岩蚀变,金的富集规律等方面论述了矿床的地质特征,并对矿床成因进行了初步探讨,认为其属燕山晚期与次火山岩有关的中低温热液蚀变岩型金矿床.在总结本区找矿标志的基础上,指出了深部及外围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6.
杜荒岭金矿床赋存于燕山晚期的石英闪长(斑)岩中。矿体严格受NEE向断裂构造破碎带和隐爆角砾岩筒控制。从矿体形态、产状、规模及品位,矿石类型、组成及组构,矿化期次、矿化阶段的划分,围岩蚀变,金的富集规律等方面论述了矿床的地质特征,并对矿床成因进行了初步探讨,认为其属燕山晚期与次火山岩有关的中低温热液蚀变岩型金矿床。在总结本区找矿标志的基础上,指出了深部及外围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7.
内蒙古某铜钼锌矿床总体受北西、北东向断裂构造控制,地表延长达300m以上,深部坑道及钻孔见矿效果较好,矿体沿走向有增长的趋势,厚度向深部有增厚趋势,矿体规模相对较大。平面上矿体矿化强度及元素不具明显的水平分带,垂直向上地表矿化相对较贫,向深部含量增高。矿体对围岩无明显的选择性,成矿特征呈贯入式特点,围岩与矿体界线清晰,一般为块状构造及细脉、网脉状产出。通过对含矿岩系、构造及矿体的地质特征进行分析,确定了矿床成因,并指出了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8.
《甘肃冶金》2015,(4):111-114
绿竹坪铅锌矿床是新近发现并探明的伴生银的中、低温热液充填交代型脉状矿床。主要工业矿体均产于断裂蚀变破碎带内,赋矿岩石绝大部分为热液构造蚀变岩及各种矿化岩脉。矿体呈陡倾斜透镜状,产状与断裂破碎带一致,倾角68°~82°矿体受破碎带限制,厚度一般1.16~1.55 m,Pb+Zn品位2.61%~17.20%,矿床总体品位Pb+Zn5.02%;三个围岩蚀变带:内带为绢英岩化带;中带为硅化、绿泥石化带;外带为绿泥石化、绢云母化带。矿化主要产生于内带;找矿标志:围岩蚀变带:以内带的绢英岩化带和中带的硅化、绿泥石化带为主要标志;沿断裂破碎带侵入的石英二长岩脉是大部分富矿的直接围岩;断裂构造及其交汇、转弯部位或陡向深部变缓处是寻找铅锌富厚矿体的理想部位。  相似文献   

9.
结合步阴尾地区相关地质勘探成果,对该区成矿地质背景、矿区地质特征、矿床形成条件及成因进行了详细分析,研究表明:①金矿的形成经历了后期构造及岩浆岩多期多次的反复作用,其过程处于多期多次反复强烈的构造活动中;②发现的3个金矿化体全部产于矿区北东走向断层破碎带中,矿体完全受构造控制。矿石品位在1.47g/t~2.21g/t,厚度在2.07m~2.11m;③该矿床为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床,金矿受断裂破碎蚀变带控制,矿体的形态、产状与断裂蚀变带一致,矿体成脉状、透镜状,有分支复合的现象。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总结该区矿床成因及找矿标志,对于类似矿床找矿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青杠林金矿位于四川省丹巴县,大地构造位置位于扬子准地台西缘,松潘-甘孜造山带东缘,泥盆系危关组片岩、变质砂岩是主要的赋矿围岩。构造上表现为韧性剪切高应力带与破碎带发育。岩浆活动较为强烈。矿体的形态、产状、矿化深度和强度都严格受多级韧性剪切带控制。矿体形态呈脉状、透镜状。主要储矿构造是火地断裂及其两侧发育的次级断裂或裂隙,以矿化石英脉的形式展布,围岩蚀变较弱。该金矿成因类型上属断层期后热液贯入充填的石英脉型金矿。  相似文献   

11.
坝营石英脉型金矿床位于河北丰宁凤山一带,张家口-丰宁-承德EW向金矿成矿带东段。矿床由13个金矿体构成,矿体呈脉状、长透镜状和豆荚状,其形态与产状严格受断裂破碎带和含金石英脉控制。矿床围岩蚀变强烈,主要为硅化、绢云母化、黄铁矿化、绿泥石化和碳酸盐化。金矿化主要发育在石英-多金属硫化物阶段。该矿床具有明显的断裂构造、含金石英脉、蚀变矿化、线状磁异常及线状激电异常等地质与地球物理找矿标志。通过分析坝营石英脉型金矿床地质特征及地质与地球物理找矿标志,指出该区具有寻找中型石英脉型金矿床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12.
任广智  高永军 《黄金》2010,31(9):21-25
通过对阿西金矿床地质特征、成矿条件和矿床成因的研究,认为阿西金矿床产于中三叠统扎尕山组第三、四段的碎屑岩和碳酸盐岩中,赋存于闪长岩体的内、外接触带,受NW向断裂带控制。金矿(化)带的形成与闪长岩体有密切关系,产于岩体外接触带围岩构造破碎带中的金矿体是阿西金矿床最重要的矿体。矿体形态为脉状、似层状及透镜状,矿体厚度及品位变化不大,矿化相对均匀。金矿化与硅化、碳酸盐化、黄铜矿化、黄铁矿化关系密切。中酸性岩浆活动与断裂构造是矿床形成的先决条件。该矿床成因为岩浆及(期后)热液改造型矿床。  相似文献   

13.
新民金矿床地处小兴安岭-张广才岭多金属成矿带北缘,矿床矿体赋存于光华组长石砂岩、粉砂岩、泥质粉砂岩夹凝灰岩中;金矿化三要表现为含矿岩石发生强烈硅化、黄铁矿化、毒砂矿化和金矿化,矿体呈脉状、扁豆状、透镜状等,规模相对较小;矿床形成明显与特定岩性有关,受断裂构造控制,矿石矿物组成简单且含量较低,矿石组构特征显示其属于浅成(低压)低温热液成因。  相似文献   

14.
阐述了晨明东山金多金属矿的成矿条件、矿体地质特征,总结了成矿规律。其中金矿与构造关系极为密切,钼矿(化)与蚀变作用发生在区域性大断裂构造之后,初步确定该矿床的成因类型为受构造控制与剪切带有关的矿床。从矿床的成矿规律及控矿构造特征分析,与糜棱岩化二长花岗岩及脉岩有关,深部在脉岩厚度变大的部位有可能找到规模较大的矿体,矿体产状较为稳定,向深部具有一定的延深,说明矿体深部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5.
广西贺州市某金多金属矿已圈出3条矿化破碎带,矿体赋存于矿化破碎带内,严格受断裂构造控制,在构造破碎带内圈定了4个矿(化)体,显示区内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本文通过对其矿床特征、控矿因素进行初步分析,为矿区矿体的下一步勘查及同类型矿床的勘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着重从含金矿化类型,含金矿脉(矿体)规模、产状,矿石物质组成,矿物组合、生成顺序及成矿期次和金的品位变化规律等,对烧锅营子金矿区矿床矿化地质特征,作了较全面系统的阐述;提出了含金矿脉可划分为石英脉型、蚀变岩型、复合脉型和复脉带型等四种矿化类型;并通过对矿区成矿控制因素和矿床地质特征分析,总结出金矿带由矿区→矿床→含金矿脉→矿体→矿化富集地段的埃次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7.
八号沟铜矿床位于北祁连山石居里沟,属塞浦路斯型铜(锌)硫矿床,地下隐爆角砾岩带为主要容矿母岩,断裂构造为成矿通道带,矿床形成具多期性,各矿体有各自的成矿通道,Ⅰ#、Ⅱ#矿体已采,矿体类型清楚,控制矿化带两侧延伸具一定规模,并有矿化显示。附近有九个泉铜矿、六号沟铜矿,找矿前景良好。  相似文献   

18.
河南省汝阳县小白铅锌矿床成因类型为构造蚀变岩型中—低温细脉浸染状热液矿床.矿体形态、产状与构造蚀变岩带产状一致,倾向北西,倾角75°~88°,平均82°,呈陡倾斜产出.因此,断裂构造破碎带成为地质找矿的主要标志,其次断裂带内的石英脉以及地表铜的氧化矿物孔雀石都是良好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9.
吉南复兴村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复兴村金矿床位于白山一老岭成矿带上,主要赋存于元古宇老岭群珍珠门组白云石大理岩中,矿体严格受NNE、NW向断裂构造破碎带控制。从矿体形态、产状、规模及品位,矿石类型、结构与构造,矿石矿物组成,矿化期次、矿化阶段的划分,围岩蚀变,成矿温度和成矿时代等方面论述了矿床的地质特征;主要控矿因素是地层、断裂构造和岩浆活动,其中断裂构造是最主要的控矿因素;通过对矿石硫同位素分析和成矿温度、成矿时代研究表明,金成矿物质来源于地层和岩浆岩,成矿温度为中低温,成矿时代为燕山期。所以认为该矿床属燕山期中低温热液断裂构造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床。在此基础上,归纳并提出了主要找矿标志,以期为该区寻找同类型金矿床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20.
金窝子金矿床位于新—甘边界地区哈密市境内,是北山地区最为重要的金矿床之一,断裂构造是矿床内最为重要的控矿因素。由F210韧脆性剪切断裂逆冲作用在金窝子岩体内形成的近NS向高角度追踪张性断裂是矿床的直接控矿构造,具体控制了金窝子金矿床石英脉型矿体的空间分布、形态和产状以及成矿元素的分布。断裂构造的脉动性活动则控制了成矿多阶段性。并指出了矿化富集和工业矿体就位的有利部位,以期对矿山下一步探矿工作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