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正>相对于传统的砖混结构而言,装配式建筑的发展仍处在起步阶段,并没有在市场内形成工业化规模。同时,由于装配式结构建筑中的部分预制件生产制造成本较高,导致此类建筑开发过程中的经济成本远高于传统结构建筑,而要推动装配式建筑的发展,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降低建筑建造的成本。在深入建筑市场的研究中发现,目前国内装配式建筑的建造规模还很小、预制件的制造厂家也较少,制造工厂在地域的分布上较为集中。  相似文献   

2.
<正>装配式建筑势不可挡,在生态环境保护越来越重要的今天,发展装配式建筑已成引领建筑业转型发展的重要举措,诸多企业纷纷抢占技术高地展开了市场布局。风口之中,有一类企业成为了装配式建筑领域的焦点,它们正在试点工程和专业咨询相结合的基础上,大力实践装配式建筑的设计研发、技术支持与生产服务。沈阳卫德住宅工业化科技有限公  相似文献   

3.
随着“建筑工业化、住宅产业化”的不断发展,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在全球呈上升趋势,装配式PC构件主要受力钢筋的可靠连接是保证混凝土结构具有良好抗震性能关键。本文对装配式结构钢筋灌浆连接技术进一步研究,总结了钢筋套筒连接和浆锚搭接连接施工方法,确保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整体施工质量,为类似工程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4.
正建筑业正处于一个新的转折时期,从粗放型发展向精细化发展转变,建筑工业化、绿色建筑、智能建筑、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海绵城市建设正式成为建筑业新的发展天地。目前建筑业转型升级主题内容主要包括地下管网、城市生态修复与城市修补、装配式建筑、装配式建筑质量控制、装配式建筑信息化管理、PPP项目全过程操作实务、海绵城市建设等。这些也是当前新常态、新形势下传统建筑业转型的迫切要求。高职院校如何应对,真正把建筑业  相似文献   

5.
<正>一、预制装配式建筑的定义及模块化建筑的定义预制装配式建筑是将建筑的部分或全部构件在工厂预制完成,然后运输到施工现场,将构件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组装而建成。模块化建筑是将每个功能房间(卧室,客厅,书房等)作为一个独立模块,在工厂完成精装修,运至工地现场吊装组合在核心筒上。模块化建筑从产品技术上看,装配率可达85%,是工业化建筑最高表现形式,比pc装配建筑(部件式的混凝土预制装配)工业化程度更高。二、装配式建筑发展的背景二战后,近现代预制建筑有了长足发展,钢结构、  相似文献   

6.
正建筑产业现代化的核心是融合信息化技术的新型建筑工业化,是建筑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和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为在本企业开发项目管理中进一步推行预制装配式建筑的全过程标准化设计和一体化集成设计,本文将技术和管理相结合,对装配式建筑设计各方面工作进行梳理总结,运用产业化思维探索建立一套适合装配式建筑项目的、科学合理的设计管理制度和方法,促使项目在研发、设计、生产、施工、装修等各个环节形成完整的协同机制,从而有效提高开发效率、建设质量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正随着整个社会工业化、机械化、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国家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用适用、经济、安全、绿色、美观的装配式建筑服务发展方式转变、提升群众生活品质。发展装配式建筑有利于节约资源能源、减少施工污染、提升劳动生产效率和质量安全水平,有利于促进建筑业与信息化工业化深度融合、培育新产业新动能、推动化解过剩产能。装配式外墙挂板作为建筑外帷幕构件,具有一般幕墙不能比拟的特点,其利用专业工厂设备和生产工艺,实现了幕墙的结构、防水保温、外装饰  相似文献   

8.
<正>2017年,对于装配式建筑来说可谓是不平凡的一年。今年国家政策东风接连不断,全国各地均设置装配式建筑相关的工作目标,出台相关的扶持政策。装配式建筑项目各地如雨后春笋般开建。在新建的装配式建筑里,大多为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形式,而在我国,预制装配钢结构目前并不多见。预制装配式钢结构住宅具有模块化、标准化的特点,适应工业化需  相似文献   

9.
<正>"像造汽车一样建房子"的装配式建筑理念由来已久,早在50年代我国就已经开始发展装配式建筑,但是到80年代中期时便被人们逐渐淡忘。近年来,随着建筑工业化的快速发展,装配式建筑再次出现在大众的视线中,但是其发展用"步履维艰"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近两年,随着国家大力推进装配式建筑,各项扶持政策  相似文献   

10.
<正>装配式建筑是指基于预制构件的生产和装配而建成的建筑,即先对建筑物建设所需的构件进行生产,然后按照相应的程序,采取科学的方法和技术在工地对预制构件进行装配,从而完成对建筑物的建设。通过建设节能型低碳装配式建筑,可有效降低建筑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有助于缓解环境污染问题,对控制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和建设成本极为有利。基于此,文章简要分析了装配式建筑的特征,并从围护墙体结构与特工性能、建筑技术等  相似文献   

11.
正本文以装配式建筑项目经理职业能力内涵为基础,从设计阶段、工厂生产阶段和装配施工等阶段进行项目经理职业能力需求分析,结合ICB4.0构建装配式建筑项目经理职业能力体系构建,为完善和提升装配式建筑项目经理职业能力提供参考和借鉴。在新型城镇化发展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背景下,装配式建筑得到快速发展。装配式建筑相较于传统现浇建筑具有设计标准化、生产工厂化、施工装配化、装修一体化、管理信息化和建筑工业化的优势,同时对项目管理者在全寿命周期的融投资、规划设计、开发建设、预制构件生产、施工生产、运输吊装、安装组装、  相似文献   

12.
正装配式建筑是用预制部品部件在工地装配而成的建筑。发展装配式建筑是建造方式的重大变革,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举措,有利于节约资源能源、减少施工污染、提升劳动生产效率和质量安全水平,有利于促进建筑业与信息化工业化深度融合、培育新产业新动能、推动化解过剩产能。近年来,我国相继发布多个文件,大力支持装配式建筑发展。  相似文献   

13.
正不安全行为是造成装配式建筑安全隐患和安全事故的重要原因。从装配式建筑不安全行为及其原因表征分析入手,剖析组织和个人层面不安全行为影响因素,为防范装配式建筑不安全行为提供参考和借鉴。随着装配式建筑的大力推广,装配式建筑安全事故也随之增加,尤其是人的不安全行为造成的安全隐患和安全事故尤为明显。针对不安全行为的研究越来越受到普遍关注。Maier提出了S-O-R-A行为模式,认为刺激使人做出特定行为进而产生行为影响。Ajzen提出的计划行为理论(TBP理论)认为个人行为意向由行为态度、规程规范、直觉控制共同影响。傅贵提出的行为安全“2-4”模型将  相似文献   

14.
当前职业院校正在积极推进职业教育信息技术改革。BIM集成了建筑所有信息数据并具有三维可视化功能,VR技术使虚拟的画面产生全息的、立体的感受。装配式施工技术是新型建筑工业化新技术,急需大量的高质量专业化人才。文章研究了,BIM+VR技术的应用对“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课程在教学改革方面的推动与促进作用,从而总结出BIM+VR技术的应用,在施工类课程培养专业化高质量人才培养方面的独特优势。  相似文献   

15.
介绍装配式房建PC建筑的发展价值及发展方式走房建预制混凝土装配式是发展房建行业的必由之路,PC建筑(装配式钢筋混凝土建筑)的优势、先进性和综合价值是十分显著的,相信通过各种力量的共同作用、形成合力,其发展势头是很强劲的。  相似文献   

16.
从国家政策、装配式水工建筑自身优势、产业升级的推动等方面阐述了水工建筑物预制化的必要性;从水工建筑工业化、水工建筑质量与安全、绿色节能发展、水工建筑技术创新等方面的需求阐明了水工建筑预制装配化的必然性。推广装配式水工建筑物确实有其必要性和必然性,意义十分重大。  相似文献   

17.
正近年来,随着我国国内建设速度不断提高,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对环境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对建筑工程的要求越来越高;装配式建筑因其工业化制做,施工速度快,施工现场对环境影响小等特点,近年来备受瞩目,已成为发展的必然;而BIM技术由于其精准、直观、后期便于管理等优点,在装配式工程中利用BIM进行设计施工及后期管理得到了关注,将BIM技术应用于装配式建筑施工设计中已成为必然趋势。进入21世纪开始,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人民生活越来越富足,对交通等基础设施及住房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发展,城镇化建设深入推进,社会环境与资源矛盾的紧张,具有节能、绿色特点的装配式建筑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本文从装配式建筑发展现状、施工技术特点、未来发展趋势等简要分析了装配式建筑发展现状与趋势,重点介绍了混凝土装配式建筑、钢结构装配式建筑及钢混装配式建魅工技术特点。  相似文献   

19.
正装配式建筑是用预制部品部件在工地装配而成的建筑。装配式建筑具有节能、环保、节省模板、降低工程造价、加快施工进度、缩短工期等优点。发展装配式建筑有利于节约资源能源、减少施工污染、提升劳动生产效率和质量安全水平,是一种绿色建造技术的发展趋势。为此,国务院办公厅于2016年9月27日印发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要求各地因地制宜发展装配式建筑。2017年,荆门市成为30个全国首批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之一。全市以推动建筑产业现代化为目标,积极谋划和推动装配式建筑发展。工程质量监管作为确保本地区装配式建筑工程质量的重要手段,对装配式建  相似文献   

20.
装配式建筑分为可复制单元与不可复制单元两种,根据这两种构件单元的自身特点,结合我国建筑给水排水技术发展的现状,探讨装配式建筑给排水系统构架、材料、安装连接方式的选择,为我国装配式建筑给水排水技术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