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汶川地震中不同震中距处获得的基岩地震动,合成了若干条非平稳基岩地震动做为输入,以不同震中距来考虑不同的设计地震分组,通过典型深覆盖软土场地地震反应分析得到地表加速度响应,对地表加速度响应的反应谱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设计地震分组对深覆盖软土场地反应谱影响较为明显,深覆盖软土场地反应谱与现行规范设计反应谱具有较大差异。最后,对其反应谱进行了拟合分析,得到符合深覆盖软土场地特征的拟合反应谱,为深覆盖软土场地上的结构抗震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不同基岩地震波作用下深覆盖场地的反应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长周期地震动实测记录的缺乏,目前国内外对长周期地震动特性的研究尚不成熟。首先从1999年集集地震记录库中选取三条Ⅰ类场地上较为典型的长周期实测地震记录,进行长周期地震动时、频特性分析。在此基础上,以上述三条长周期实测地震记录作为基岩地震动输入,采用场地等效线性化的频域分析方法,对某深覆盖场地进行了地震反应分析,并同普通地震波(包括IZT090波和IZT180波)作用下的场地反应进行了比较,探讨了不同强度地震波作用下深覆盖场地的长周期地震反应特征,得到了有工程参考价值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以上海某深覆盖场地为背景,分别选用普通El-Centro波和长周期HKD123波作为输入,采用正交化HHT方法探讨地震动非平稳性对深覆盖场地地震反应的影响。首先,采用正交化HHT方法分析El-Centro波和HKD123波的局部功率谱,比较这两条波的能量分布情况。然后,采用等效线性波动法求取深覆盖场地的地表反应,并采用正交化HHT法对其进行时频特性分析,比较不同强度的不同类型地震波作用下深覆盖场地的反应差异,以及能量分布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地震动的非平稳性对深覆盖场地非线性地震反应的影响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4.
弹塑性反应谱分析法是将结构等效线弹性化后,利用修正的弹性反应谱进行分析的方法。因此简述了FPS支座的优点及基本原理,并提出FPS隔震桥梁的等效线弹性化和弹塑性反应谱分析方法。选择3种阻尼影响系数的计算方法,研究结构阻尼对反应谱的影响。以1座4跨连续梁为例,进行弹塑性反应谱分析并将其结果与非线弹性时程分析结果进行对比。对比结果表明结构阻尼对地震响应结果影响较大,同时弹塑性反应谱分析结果与时程分析结果吻合较好,可为今后FPS隔震桥梁的设计分析提供一定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5.
结构抗震设计一直以统计平均值为设防水准,此方法简单但缺乏概率意义的评估值。本文基于硬土场地内309条新获得的地震动记录,建立周期、区间与概率值三者的三维概率分布图,发现概率值难以集中在区间值为1附近,说明以统计平均值为设防水准得出的地震作用概率水平并不相同,应采用统一的累积概率水准进行抗震设防。为此建立了三维累积概率分布图,得出了不同概率保证下的地震影响系数反应谱,并拟合出8度设防水准下不同概率保证的地震影响系数反应谱回归公式。  相似文献   

6.
上海软土场地的地震反应特征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近年来的宏观震害资料和强震观测记录已经证明:场地条件不仅对地震动的峰值加速度和频谱形状具有重要的影响,而且与不同类型工程结构的地震反应和震害机理也具有相当密切的关系.上海地区的第四纪沉积土层呈水平层状分布,基岩埋深可达300m左右,且浅部普遍发育有滨海沼泽相软土.因此,上海地区上覆深厚、软弱的沉积土层,对场地的地震反应特性无疑具有重要的影响.文章基于一维场地地震反应的等效线性化频域分析方法,建立了上海软土场地的动力分析模型,以El Centro地震波为例,重点分析了上海地区场地土的地震反应加速度反应和频谱特征.研究表明,在7度抗震设防即场地地面峰值加速度(PGA)等于0.1 g的情况下,上海软土场地的地表峰值加速度具有放大特性,地表加速度的频谱组成具有低频放大,高频过滤的特征,地面运动加速度反应谱的卓越周期也具有向长周期方向移动的趋势.  相似文献   

7.
目前反应谱都是以平均谱值作为设防水准,无法明确设防水准上的概率水平.选取软土场地上的368条地震记录进行分析,建立了关于周期、变化区间和分布概率的三维分布概率图,发现各条地震反应谱值与平均谱值的比值难以集中在1附近..说明平均谱值反应谱不能体现统一的设防水准.因此建立了三维的累积概率分布图,求得不同概率保证率下的反应谱.最后还拟合出规定设防水准的反应谱和周期之间的关系表达式.  相似文献   

8.
以平均值作为决策反应谱设防水准的参数,缺乏概率意义,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本文研究了中软场地上各条地震反应谱与平均值之比(变化曲线)的分布概率,建立了周期、变化区间、概率的三维分布概率图,发现不同周期、不同区间下概率分布十分分散,难以集中在平均值附近,揭示了仅以平均值作为反应谱设防水准的参数并不十分合理,用概率来表述反应谱特征更加科学。因此,建立三维累积概率分布图,求得不同概率保证率下的反应谱。最后,拟合出8度设防水准下不同概率保证的地震影响系数与周期之间的函数关系。  相似文献   

9.
以平均值作为决策反应谱设防水准的参数,缺乏概率意义,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本文研究了中软场地上各条地震反应谱与平均值之比(变化曲线)的分布概率,建立了周期、变化区间、概率的三维分布概率图,发现不同周期、不同区间下概率分布十分分散,难以集中在平均值附近,揭示了仅以平均值作为反应谱设防水准的参数并不十分合理,用概率来表述反应谱特征更加科学.因此,建立三维累积概率分布图,求得不同概率保证率下的反应谱.最后,拟合出8度设防水准下不同概率保证的地震影响系数与周期之间的函数关系.  相似文献   

10.
在公路建设中,经常会面临土性较差的软土场地,其具有高孔隙性、高压缩性、低抗剪强度等特点,软土的存在常常会给路基设计带来难题,而桩基础是一种较好的地基加固方式,在公路设计中应用广泛。我国为地震多发区,发震频繁且烈度高,同时,公路作为震后救援重建的生命线,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故而软土场地条件下路基桩动力响应问题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论文以国内某高等级公路工程为背景,对场地-桩基础-路堤体系进行有限元建模,并挑选了频谱特性各不相同的2条地震记录作为基岩输入,进行非线性的动力反应分析。结果表明:边桩的动力反应明显大于内部桩,且动力反应均随深度变浅而增加,地表处最大。不同位置桩体的加速度反应的差异性在桩身中部更为明显,而相对位移的差异性则在地表处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11.
弹塑性反应谱是基于性能抗震设计理论中的基础性课题之一,而场地条件对反应谱的影响情况,以及如何确定场地影响在规范设计反应谱中的体现形式,是目前工程抗震领域研究和讨论的热点问题。本文将三种场地类别上的1217条强震记录,按照场地条件和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分为21组,对两自由度体系的基础隔震结构简化模型作弹塑性时程分析,研究场地类别对基础隔震结构弹塑性加速度反应谱的影响。研究表明,结构的加速度响应依赖于场地类别,在基础隔震结构的自振周期范围内,结构的弹塑性加速度反应谱的谱值随场地土变软而增大。采用平均化的方式研究了反应谱的特性,运用分段线性拟合的方法,建立了与场地类别相对应的基础隔震结构弹塑性加速度反应谱公式,并通过算例验证了该公式的准确性,可将其用于基础隔震结构的抗震设计中。  相似文献   

12.
<正> 一、场地地震反应分析的意义场地地震反应的估计问题,自1968年Seed等人提出等价线性粘弹性方法以来,近年已有相当发展,其中1974年Streeter、Wylie和Richart发表的弹塑性模型的波动分析法形成了另一分枝。  相似文献   

13.
以江苏典型地层分布和某工程场地为原型,结合地层参数,针对软土夹层在埋深不变的情况下,计算厚度分别为3m、5m和9 m的3个剖面来分析软土夹层的埋深和厚度对地表地震动参数的影响,文中选用El Centro时程曲线进行场地地震反应分析。结果表明:软土夹层厚度对地震动的加速度峰值Amax、特征周期Tg的影响较为明显;地震动加速度峰值随着软土夹层厚度的增加而减小,速度峰值随其增加而减小,位移峰值随其增加而增加;反应谱峰值随其增加而减小,反应谱峰值所对应的周期随着厚度的增加而增加;特征周期随软土夹层厚度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14.
软土夹层地基场地土层地震反应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软土夹层地基场地土层地震反应特性的研究钱胜国(长江科学院)在软土地区,广泛分布着含软弱淤泥质夹层的场地。这类土层场地的地震动力反应特性的研究,对评价场地地基抗震性能、分析上部结构的地震反应和确定加固措施都有重要意义。本文根据在武汉地区广为分布的含软弱...  相似文献   

15.
根据工程地质勘探和室内外试验建立上海软土场地计算模型,采用Biot动力固结理论,结合弹塑性边界面模型,研究三向地震作用下地下水位上升对场地土层地震反应的影响。利用具有水平和垂直三向完整加速度记录的Taft波构造基岩输入地震动时程曲线,分析三向地震作用下地下水位上升对土层竖向和水平加速度放大效应、竖向与水平加速度峰值比、地表加速度和反应谱特征以及沿土层深度最大孔隙水压力和孔压比的影响。计算分析表明:地下水位上升对水平向和竖向峰值加速度的放大效应影响差异显著,同时对地表加速度及其反应谱特征具有重要影响。地下水位的上升,地表水平峰值加速度放大效应增大,竖向峰值加速度放大效应减小;竖向与水平向加速度峰值比减小;土层高频滤波作用增强,长周期成分放大效应增大;近地表液化土层范围增大,加剧砂土液化危害性。  相似文献   

16.
徐惠芬 《土工基础》1997,11(3):8-12
依据软土场地的分布情况及相应的土剖面特征,将武汉市城区软土场地划分为两个区五种不同类型。用土层的动态性质:剪切波速、卓越周期及地震地面运动的反应和反应谱特征等参数,阐明了各类软土场地的特点,并指出它们抗震设防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核电站混凝土结构弹塑性地震楼面响应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核电站安全相关混凝土结构的抗震分析和设计主要基于线弹性假定,不考虑材料的非线性特征和钢筋同混凝土之间的黏结滑移效应。实际上,核电站运行若干年以后,随着结构的老化,弹塑性特征会逐步显现。以一榀单跨两层足尺实验框架为研究对象,采用纤维梁单元,分别采用线弹性模型和弹塑性模型计算楼面响应谱并同实测值进行对比。分析表明:对在役核电站地震响应评估,应该充分考虑混凝土结构的弹塑性特征,合理地评估结构地震响应和楼面响应谱特性,从而为核电站设备、系统和部件的地震安全评价提供可靠依据。我国早期投运的核电站运行已经超过20年,分析方法和结论对在役核电站地震安全评估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浅谈软土场地地基基础方案选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朱佩宁 《山西建筑》2010,36(17):99-100
以某开发区工程为例,结合该工程地质概况,对软土场地地基基础方案进行了探讨,分别对浅基础,复合地基,桩基础三种常用的地基方案进行了阐述,通过计算分析,提出了关于珠江三角洲地区软土场地基础方案的合理建议,以指导实践。  相似文献   

19.
狭窄场地深基础施工钱伟强常州卫生防疫站监测楼工程,地下1层车库,地上7层办公楼,建筑面积4120m2,基础为地下室钢筋混凝土有梁式底板、部分墙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和柱下独立基础的三合一复合形式,上部为框架结构。该建筑物长63.4m,宽16.9m,正立...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场地地震反应分析方法的介绍,从土体非线性本构模型和土体地震反应分析方法等两个方面,对场地地震反应分析的发展和现状进行了探讨,综合介绍了几种常用的土体非线性本构模型以及相关准则,并对土体地震反应分析的间接性估计方法和直接性确定方法进行了阐述,对工程师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