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河南省某地产出的含钽铌锂云母多金属矿原矿含(Ta、Nb) 2O30.025%、Li2O 0.72%,经矿石性质分析可知,含钽铌矿物如含铁钽铌矿、细晶石嵌布粒度较粗,有利于重选,而含锂矿物主要为锂云母、铁锂云母等.结合矿石性质,试验采用重-浮联合工艺处理原矿矿石,在原矿分级一棒磨一重选条件下产出的钽铌精矿含(Ta、Nb)...  相似文献   

2.
甘肃某白钨萤石矿含WO_30.74%、含CaF_255.58%,钨主要赋存于白钨矿中,分布率为90.54%,萤石是矿石中含量最高的矿物,也是选矿回收的目的矿物,具有较高的回收价值。根据矿石性质,进行了一系列条件试验研究,确定采用先回收钨矿物再浮选回收萤石的原则流程对矿石中的白钨和萤石进行回收,闭路试验获得的钨精矿中含WO_360.11%,WO_3回收率78.79%;萤石精矿中含CaF_290.69%,CaF_2回收率89.35%。  相似文献   

3.
国外某钼矿选矿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国外某钼矿进行了详尽的工艺矿物学研究,原矿石是长英质岩石中含钼的硫化矿矿石,可回收的目的矿物为辉钼矿,其含量为0.172%。原矿中矿物种类多,赋存关系复杂,脉石矿物主要是钾长石、石英等硅酸盐矿物。辉钼矿整体粒度较粗,呈不规则片状叠加的集合体形式和呈板状、条状、针状自形晶形式存在。根据矿石性质,并从经济陈本的角度考虑,进行了单一浮选试验,最终确定原矿一段磨矿细度为-0.074 mm占65%,煤油作为浮选捕收剂进行一次粗选一次扫选,可抛除95.10%的尾矿;粗精矿进行两次精选,两次精选得到的中矿和扫选泡沫合并进行中矿再选后得到可丢弃的小尾矿;两次精选得到的粗精矿进行再磨,再磨细度为-0.048 mm占70%,再磨后进行三次精选,最终可得到品位为48.36%,回收率92.44%的钼精矿。  相似文献   

4.
宜春锂云母矿产资源由于锂资源储量大且集中、开发利用条件好等优势,受到行业高度关注,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针对宜春不同类型的锂云母矿进行矿物学特征研究和总结,根据不同的矿床特性和矿物资源特点,将宜春锂云母矿主要总结为钽铌型锂云母矿、锂瓷石型锂云母矿、瓷土型锂云母矿和霏细岩型锂云母矿4大类型。分析了宜春各类型锂云母矿的矿石化学成分、矿物组成、矿物含量、矿物嵌布特征、矿物嵌布粒度等矿物特性,在现有宜春锂云母矿选矿存在的技术问题的基础上,结合各类型锂云母矿矿物学特征,提出了宜春4种类型锂云母矿对应适宜的选矿原则流程,分类研究有利于宜春锂云母高效规范开发利用,为合理确定宜春各类型锂云母矿的选矿工艺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黔中铝土矿同一含矿层位中共生有硫铁矿等矿产,硫铁矿以雨点状、雪花状、浸染状、粒状、细脉状、团块状及结核状分布在整个含矿岩系中,尤其在粘土岩、铝土岩及铝土矿中较为富集。本文在实际勘探工作及通过勘探阶段在钻孔副样中采集的硫铁矿进行可选性试验基础上,以猫场铝土矿红花寨、白浪坝矿段铝土矿共生的硫铁矿为研究对象,指出该硫铁矿矿物成份以高岭石、水云母和黄铁矿为主;工业类型为硅酸盐黄铁矿矿石;矿石矿物主要为黄铁矿。矿石中可供利用的主要矿物是黄铁矿。试验结果表明,采用一粗二扫一精闭路试验流程,可获得硫精矿品位44.15%,回收率为91.01%优良指标。硫精矿中杂质含量砷0.06%、氟00.06%、铅+锌0.323%、含碳量0.4%,精矿指标达到行业标准HG/T 2786-1996一级品要求。  相似文献   

6.
锂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的重要支撑原料,江西宜春地区锂云母资源丰富,并成为国内重要的锂电原材料供应基地。随着采选规模的扩大,低品位难处理锂瓷石资源的开发利用问题亟需解决。以宜丰圳口里矿区低品位锂瓷石矿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工艺矿物学研究与选矿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该类矿石中云母矿物晶格中钾含量较高(9.78%),而Li2O理论品位较低,仅1.72%左右,表现出白云母/绢云母性质;此外,矿石存在一定风化蚀变现象,不利于锂云母矿物浮选分离。针对该矿石的阴阳离子组合捕收剂JYM具有良好的选择性与捕收能力,在该捕收剂体系下,采用脱泥-浮选工艺,经“一粗两精两扫”工艺流程,获得了Li2O品位1.75%、回收率80.70%的选别指标,锂云母与脉石实现了良好的浮选分离。   相似文献   

7.
《中国钨业》2019,(4):20-25
采用扫描电镜能谱仪(SEM-EDS)、矿物自动检测仪(MLA)等分析检测技术,对湖南某低品位钨矿原矿的矿物组成、目的矿物的嵌布特征、嵌布粒度、解离度以及主要有价元素在矿石中的赋存状态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该矿石中主要有价金属为钨,目的矿物为白钨矿和黑钨矿,其理论品位分别为79.44%和73.22%,理论回收率分别为77.74%和10.50%。白钨矿嵌布粒度较粗,主要粒度分布范围为0.02~0.64 mm,具良好的解离性;黑钨矿嵌布粒度粗细不均,主要分布于0.32 mm以下粒级,其中小于0.01 mm的难选粒级占有率为15.2%,且与石英、绢云母等脉石矿物紧密连生,解离度稍差。磁性分析表明原矿中钨主要富集于非磁产品和480 mT磁性段产品中。采用"磁选-重选-浮选"的选矿工艺流程,即预先磁选分离黑钨矿与白钨矿,进而通过重选得到黑钨精矿,浮选得到白钨精矿,可较好的回收原矿中的钨。  相似文献   

8.
江西某钽铌多金属矿含钽0.004%、含铌0.008%、含锂0.71%、含锡0.065%,含钾3.52%、含钠4.01%,其矿物种类繁多,组成复杂,钽铌主要赋存于含铁、锰较高的钽铌铁矿中,锂主要以铁锂云母形式存在,目的矿物与长石矿共生致密,多呈包裹、连生、交代状,属典型钠长石化低品位难选钽铌锂矿.根据该矿石性质,采用“预先磁选--磁性产品回收钽铌、锂--非磁性产品回收锡、长石“工艺方案,可获得含钽17.51%、钽回收率48.15%,含铌16.52%、铌回收率22.72%的钽铌精矿;含锂3.61%、锂回收率56.54%的锂精矿;含锡26.89%,锡回收率37.32%的锡精矿.同时,所产长石精矿中,粗长石精矿含铁0.06%,烧成白度大于67度,细长石精矿含铁0.09%,烧成白度59.6度,试验指标较好,同时实现该选矿工艺无尾化.  相似文献   

9.
对某含稀土、锆复杂铌矿进行了详尽的工艺矿物学研究,该矿可综合回收的元素为Nb,REO,Zr。主要的含铌矿物为褐铌钇矿,主要的稀土矿物为氟碳铈矿、独居石,主要的锆矿物为锆石。矿石中有用矿物种类多,嵌布粒度较细,赋存关系复杂。根据矿石性质并从可经济利用角度考虑,进行了抛尾预富集试验和重-磁-浮精选试验,最终确定在一段磨矿细度为-0.074 mm 55%时,采用磁选-重选联合流程,可抛除68%的尾矿;预富集得到的粗精矿经过再磨后分别回收稀土、铌和锆,再磨细度为-0.048 mm 80%,采用C7羟肟酸作为稀土矿捕收剂,经过一粗一扫五精浮选可得到品位47.85%,回收率61.50%的稀土精矿;浮选稀土尾矿采用苄基胂酸作为捕收剂浮选铌,经过一粗一扫四精-磁选流程精选,可得到Nb2O5品位53.04%,回收率68.88%的铌精矿;浮选尾矿再进行重选回收锆石,经过四次重选精选,可得到ZrO2的品位40.62%,回收率为52.79%的锆精矿。  相似文献   

10.
白果地区主要为江西奉新县甘坊镇至上富镇一带。区内岩浆活动强烈,特别是燕山期岩浆活动具有多期次多阶段侵入的特点,岩体规模小,演化程度大,钠长石化、白云母化强烈,与锂铷等稀有金属成矿密切相关。锂、铷的载体矿物为白云母(含钠云母和绢云母)和长石(包括斜长石和钾长石),铷主要以类质同象的形式分布在白云母和长石中,白云母中分布率相对较高,少量以机械混入的形式分布于石英及其它矿物中。  相似文献   

11.
某铜矿石选矿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矿石中铜钼矿物嵌布特征,试验采用铜钼混合浮选方案,铜钼粗精矿两次精选后再磨,然后进行铜钼分离;由于原矿钼含量较低,采用多次精选钼品位达到合格品级.原矿含铜0.454%,含钼0.035%,试验获得铜精矿含铜20.03%,回收率88.57%,钼精矿含钼45.10%,回收率为71.89%.  相似文献   

12.
某钼铅多金属矿,有用矿物为辉钼矿、方铅矿和磁铁矿,脉石矿物为石英、方解石、长石、云母。针对辉钼矿与方解石相互包裹紧密连生,辉钼矿与方铅矿简单连生,黄铁矿包裹它形粒状方铅矿颗粒,少量方铅矿与辉钼矿连生等特点,采用钼铅混合浮选-钼铅分离的工艺流程,即将原矿磨细至75%-0.074 mm,经一次粗选、一次扫选、两次精选获得钼铅混合精矿,混合精矿再磨至80%-0.038 mm后,经一次粗选、两次扫选、四次精选获得钼精矿和铅精矿。小型闭路浮选试验获得钼精矿中钼品位为49.6%,铅精矿中铅品位为54.98%,钼、铅回收率分别为85.44%和85.83%。  相似文献   

13.
某铅锌矿石铅锌矿物与脉石矿物共生关系复杂、嵌布粒度较细,矿石比较难磨,锌矿物及脉石矿物比较易浮,采用常规的浮选药剂,铅、锌精矿互含高,精矿品质低。原矿中主要金属矿物Pb品位为0.78%、Zn品位为5.55%;试验研究所确定采用原矿添加石灰磨至-0.074 mm占85%后,铅经一次粗选、一次扫选、四次精选产出铅精矿(铅粗精矿再磨至0.045 mm占95%),选铅尾矿锌浮选,经一次粗选、一次扫选、三次精选产出锌精矿和尾矿的工艺流程。添加新药剂T8、D88、酯-18;最终获得了铅精矿铅品位60.50%、回收率76.26%,锌精矿锌品位50.77%、回收率为87.40%的较好指标。  相似文献   

14.
山东某超贫磁铁矿TFe含量仅为16.41%,主要矿石矿物为磁铁矿,采用磁选方法,对粗选磨矿细度、粗选磁场强度、精选条件、最终条件等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磨矿细度(指-0.074mm所占比例)为80%、一段精选磁场强度为600kA/m、二段精选磁场强度为400kA/m、一次扫选磁场强度为1200kA/m的两精一扫工艺流程较为适宜,最终精矿粉TFe品位在60%左右,精矿产率为11%~12%。  相似文献   

15.
刚果(金)难选氧化铜钴矿含Cu 4. 09%、Co 0. 86%,矿石中的铜钴矿物赋存状态复杂,易浮脉石含量大,同时有部分铜钴矿物以机械混入形式和类质同像吸附形式进入褐铁矿中。针对其矿石特性,研究确定了预先脱除云母浮选—氧化铜钴硫化浮选—高梯度磁选选矿工艺流程,推荐工艺全流程闭路试验获得了铜钴精矿含Cu 16. 75%、Co 3. 45%,总精矿中Cu回收率为91. 05%、Co回收率为88. 61%的选矿指标。  相似文献   

16.
湖南某钽铌矿中含有大量的长石、云母、石英等非金属矿物,综合回收这些非金属矿物,对增加经济附加值,提高经济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试验在研究矿石性质的基础上,对强磁选尾矿(原矿强磁回收钽铌后的尾矿)采用云母浮选—长石、石英分离的浮选工艺流程,通过条件试验、流程试验,综合回收有价的非金属矿物,取得技术指标较好的云母精矿、长石精矿和石英精矿。  相似文献   

17.
甘肃省某铷矿是西秦岭地区具有一定规模的稀有金属矿床,Rb2O品位为0.1%~0.2%,估算金属量约15万t。该铷矿属于花岗岩型,铷主要赋存于钾长石、黑云母中,其中钾长石中占66.8%,黑云母中占30.7%。介绍了原矿的化学成分和矿物组成,并进行了选矿流程试验。确定了适合该铷矿石的选矿工艺:原矿磨至50%-200目脱泥(-20μm)后,进行云母浮选,经一粗、一扫获得粗精矿,再磨至85%-200目后,经两次精选获得云母精矿;云母扫选尾矿经一粗、一扫、一精获得长石浮选精矿;长石扫选尾矿即为石英浮选精矿。采用的药剂为:十二胺、硫酸、氢氟酸。闭路试验获得了合格的非金属产品云母、长石和石英,纯度分别为90.7%,93.4%,97.0%,云母和长石产品中铷的总回收率为87.89%,可以作为综合评价该类矿产资源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对四川省某岩浆岩型原生金矿(金品位为4.92×10-6)进行工艺矿物学和选别试验研究。该原生金矿为毒砂、黄铁矿化蚀变中基性岩浆岩型金矿,金属矿物以黄铁矿为主,其次为毒砂,脉石矿物主要为蚀变矿物,以白云母为主,其次为次闪石。该矿采用常规的炭浸及全泥氰化浸出时浸出率较低。根据该矿石工艺矿物学性质,在粗磨细度为-0.074 mm含量占58.2%条件下,经一粗、一精、一扫选别,精选尾矿和扫选精矿集中返回粗选的闭路浮选试验,能获得金品位56.6×10-6、金回收率为96.43%的金精矿,尾矿中金品位仅为0.19×10-6,浮选所获金精矿属高砷、高硫金精矿。  相似文献   

19.
《稀土》2017,(5)
某稀土矿矿物种类繁多,矿石性质复杂,稀土元素品位低、赋存状态复杂,主要为氟碳铈矿和独居石。有用矿物嵌布粒度细,与绿泥石、长石等脉石矿物共生紧密、交代复杂造成的难以磨矿解离是选矿回收的难点。根据矿石性质,在探索试验的基础上,确定采用阶段磨矿、阶段选别、反浮选脱硫-浮选稀土矿物工艺流程:原矿磨矿细度选择0.074 mm 90%,添加NaCO_3和NaOH调整pH约8.5,添加CuSO_4为活化剂,丁基黄药为捕收剂,2#油为起泡剂,反浮选硫化物脱硫。脱硫尾矿作为给矿,添加水玻璃为脉石抑制剂,Na_2SiF_6为稀土矿物活化剂,H_(205)和D_(41)为捕收剂,经一次粗选、四次精选、一次扫选产出稀土精矿和尾矿,稀土精选中矿再磨细度0.043 mm 90%,添加H205和D41单独浮选处理,获得中矿处理精矿返回到稀土精选Ⅱ作业,中矿处理尾矿返回到稀土粗选作业。闭路试验获得稀土精矿稀土品位30.20%,回收率76.10%;硫化物稀土品位1.85%,回收率3.28%的选矿指标。  相似文献   

20.
采用氯化焙烧—水浸的方法从某Li2O品位为3.23%的锂云母浮选精矿中回收锂,考察了焙烧过程中氯化剂用量、焙烧温度、焙烧时间,浸出过程中液固比、浸出温度、浸出时间对Li2O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CaCl2用量为锂云母精矿质量的3/4,焙烧温度900℃,焙烧时间40min,焙烧渣在液固比3∶1,室温浸出40min的条件下,Li2O浸出率可达到95.36%,回收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