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广东省大宝山铜多金属矿是中国开发利用较早的铜矿床之一,除铁、铜、铅锌、钼、钨外还伴生有硫、铋、镉、镓、铟、硒、碲、铊、铼,银、等达到了综合利用工业标准。本文在通过梳理赋矿围岩、蚀变组合、矿体和矿石特征、地球化学、同位素特征的基础上,叙述了矿床成因。 相似文献
3.
黄铁矿成分标型是矿物最本质的特征因素,融合了众多成因及找矿的关键信息,可为成矿预测及找矿实践提供矿物学的特征参数。在以往研究基础上,以全国各典型的成因类型及亚类型金矿床主成矿期黄铁矿为研究对象,引入经过标准化的蛛网图分析主微量元素的平均含量,以更好的区分各成因类型金矿床,并运用δFe-δS投图方法、Co-Ni-As质量三角图分析主微量元素成分标型特征,从而提取最重要的矿床成因和找矿信息。结果表明:经过标准化处理的主微量元素蛛网图,其标准化值及元素演化趋势可有效识别不同类型金矿床,且δFe-δS、Co-Ni-As均具有良好的分区特征,可反映不同成因类型金矿床的标型差异,对于深化认知矿床成因、找矿勘探具有重要的现实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4.
5.
《中国钨业》2016,(5):1-6
江西宝山夕卡岩型钨多金属矿床成矿受宝山花岗岩株与石炭系黄龙组-船山组接触带控制,矿体定位、矿化富集与花岗岩株侵位方向、花岗岩相、围岩岩性、接触带凹槽构造关系密切。矿区分通天岩、茅草沟、笔架山、铁石岭等矿段。矿区已探采的主要工业矿体产于通天岩和茅草沟矿段,分为上部矿体和深部矿体。上部矿体受接触带凹槽和断裂构造复合控制,属接触交代和热液充填复合成矿,硫化物金属矿化强,白钨矿化相对较弱,矿化随深度变化趋势不明显;深部矿体产于接触带夕卡岩体内,属典型的夕卡岩矿体,以白钨矿化为主,矿化随深度的减小总体呈减弱之势。尽管成矿元素的矿化富集呈现出由北西向南东方向减弱的趋势,深部找矿潜力总体上不容乐观,但不排除茅草沟东南方向深部存在赋矿凹槽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6.
7.
8.
9.
10.
《南方金属》2016,(3)
黄岗锡铁多金属矿床是中国北方最大的锡铁矿床,锡石是该矿床的主要矿石矿物之一.文章在细致的矿相学研究的基础上,利用电子探针(EPMA)测试手段对矿区内锡石的成分特征进行研究.结果显示锡石中Fe O含量0.33%~1.51%,WO_3含量0.02%~0.24%,Ta_2O_5含量0.004%~0.11%,指示其形成于高温热液环境;In_2O_3含量为27.29×10~(-6)~122.41×10~(-6),指示锡石形成深度在1.17~1.78 km;Nb_2O_5和Mn O含量极低,指示其成矿热液来源于高度分异的花岗质岩浆体系.综合认为黄岗铁锡多金属矿床的形成与中酸性岩浆侵入活动有密切的成因联系. 相似文献
11.
宝山钨多金属矿地处南岭东西向构造岩浆带铅厂南北向断陷带,宝山燕山期花岗岩体侵位于石炭系碳酸盐岩-含钙碎屑岩中,沿接触带形成套筒状夕卡岩蚀变矿化环带。花岗岩内出现浸染状钨钼矿化,岩体顶部接触带产出帽壳状夕卡岩钨多金属矿化,接触带上部产出项圈状夕卡岩钨多金属矿化,接触带下部外侧产出似层状夕卡岩钨钼多金属矿化,接触带深部梓山组底部可能产出叠生富硫化物多金属矿化,接触带外侧构造裂隙有脉状钼铅锌矿化,构成以岩体为中心接触带多个部位矿化的"一体多位"成矿定位模式。 相似文献
12.
《南方金属》2017,(2)
播卡金矿床是20世纪90年代在云南东川地区古-中元古界地层中首次发现的金矿床,但到目前为止,其矿床成因依旧存在争议.为查明其矿床成因,文章通过光学显微镜、单矿物化学成分分析手段对播卡金矿床中不同世代黄铁矿的成分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黄铁矿可划分为3个世代,第一世代黄铁矿富S亏Fe,低Co、Ni、As,为岩浆热液成因;第二世代黄铁矿富S亏Fe,相对富S,高Co、Ni、As,为岩浆热液和地下热卤水混合成因;第三世代黄铁矿富S亏Fe,富S程度降低明显,Co、Ni、As含量介于第一、二世代黄铁矿之间,为第一、二世代黄铁矿的变形变质产物.研究区为中低温中深成岩浆热液型矿床. 相似文献
13.
宝山铜多金属矿床是长江中下游九瑞矿集区界首—大桥背核部新发现的,首个达中型以上规模的铜多金属矿床。矿床产于宝山晚期花岗闪长斑岩体的内外接触带,矿体产状、形态、规模明显受宝山晚期花岗闪长斑岩及断裂构造控制。奥陶系碳酸盐岩与志留系泥质粉砂岩为区内控矿、赋矿地层;北东向F1断裂与北西向F2断裂为导岩、导矿、容矿构造;宝山晚期花岗闪长斑岩体沿F1、F2断裂交汇处侵位于奥陶系碳酸盐岩与志留系泥质粉砂岩,在斑岩、矽卡岩和角岩化泥质粉砂岩中分别形成了斑岩型、矽卡岩型、热液充填型矿体。三类矿体在成因上存在密切联系,成矿作用均主要受控于宝山晚期花岗闪长斑岩,只是成矿物质沉淀的空间位置存在区别,属构造—岩浆岩"三位一体"的成矿机制,即矿体赋存于斑岩、矽卡岩、角岩化泥质粉砂岩中所形成的"斑岩—矽卡岩—热液充填"复合型铜多金属矿床。 相似文献
14.
15.
江西宝山钨多金属矿床伴生银富集规律及找矿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宝山矽卡岩型白钨铅锌多金属矿床佯生银成矿富集于硫化物期,与铅锌铜硫化物关系密切,伴生银含量与主元素Pb、Zn、Cu正相关。银载体矿物主要是方铅矿,伴生银品位在钨多金属矿床中呈北高南低、东高西低、上富下贫的变化特点。研究伴生银富集规律对矿山探矿、指导生产、提高经济效益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17.
18.
为提高南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分析的准确性以及找矿预测的准确性,对云南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预测方法进行研究。以云南宝兴厂为例,对该厂的矿区地质、矿床特征与成矿作用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设计了找矿预测方法。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