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池建军 《中华建设》2012,(7):244-245
1.立面改造与价值判断立面改造,也叫外观装修,或者叫表皮更换,根据与建筑形式结合的紧密程度,一种是纯粹的修饰,另外是附加的独立的结构体系,另外成为一套建筑外表皮语汇。本文所说的立面改造包括了更换与附加两种形式。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面貌变化很大,旧街区也迎来了改造的机遇,特别是在新旧交替的地方,旧建筑存在着很多问题,与周边环境功能格格不入,特别是道路畅通以后,沿道路两侧的旧建筑外立面削弱与影响了城市道路的景观,进而影响到整个城市的面貌。如何在有限的经费制约下,结合建筑传统与建筑本身的实际情况,同时融入现代建筑语汇,来进行立面改造,是一个值得去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我国正经历着一个城市化的加速发展阶段,城市中存在着大量的公共建筑,是城市生活的重要载体,记录着城市发展的痕迹。现阶段我们要怎么样去利用旧建筑,成为当代设计者不得不去考虑的首要问题。在国外,一些发达国家的城市建设方面都在提倡人文环境建设及可持续发展道路,他们比我国早上几十年就开始提倡生态建筑及旧建筑改造,因此,笔者认为我国应该学习国外先进经验,  相似文献   

3.
"去岭南天地逛逛。"在佛山,由东华里改造而来的岭南天地已成为不少人全家休闲或接待亲朋好友的必到之地。这个6年前启动的三旧改造项目,将佛山历史文化名城的底蕴与现代商业元素相融合,在保留了嫁娶屋、简氏别墅、酒行会馆、黄祥华老铺等一批承载着城市记忆的老建筑原貌的情况下,把整个片区打造成了集文化、旅游、居住、商业为一体的综合街区。自2011年一期试业至今,  相似文献   

4.
鲍威 《中华建设》2011,(9):120-121
中国村落的发展源远流长,早在公元前就有大量的部族聚居场所。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战争、天灾等原因,大部分的古村落已经消失在历史的洪流中。只有一些侥幸尚存,这些古村落便成为了发掘当地历史的重要佐证。古村落反映着传统文化的延续和发展,是一种重要的文化资源。它不但包含物质性的有机载体,如村落形态,空间环境,建筑风貌等,也包括非物质的文化形态,如生活方式和文化观念、历史传说等,它们和有形文化相互依存、相互烘托,共同反映着乡村的历史文化积淀,共同构成乡村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如今,许多古村内部建筑已经破损严重或消失,卫生条件不佳,基础设施落后,经济发展严重滞后,面临着亟待改造的问题。建筑与景观风貌作为历史文化街区的基本构成要素,对于传统风貌的延续、历史文化的继承、乡村特色的体现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当代的街区建筑格局己发生了很大变化,单纯的对建筑进行保护,己经无法适应现代人们生产、生活要求,于是,对于古村落建筑与景观风貌的更新改造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5.
张茵 《中华建设》2012,(7):42-43
今年2月,北京市文物局宣称将启动包括"名城标志性历史建筑恢复工程"和"百项文物保护修缮工程"的文物修缮工程;5月,北京旧城古建维修工作正式推开。此次维修规模之大,范围之广为历史之最,包括故宫神武门、雍和宫、各驻华大使馆等文物古迹均被列入此次旧城维修"运动"中。历经岁月洗礼的北京旧城将接受又一次新的洗礼。新中国成立后,北京旧城维修已进行过多次,其他的历史名城也在不断地进行着维修和改造。虽然,维修和改造给城市带来了变化,同时,也产生了老建筑、老街区被破坏的问题。因此,如何实现旧城维修改造与历史文化保护的统一,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严峻课题!  相似文献   

6.
<正>老棚户区往往是一个地方民风民俗和历史文化最厚重的地方,在棚户区改造规划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历史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创造文化厚重、舒适宜居、时尚先进的新型城市居住区,让城市"留住乡愁",记住历史,传承文化。本文针对棚户区改造过程中不同类别和性质的历史文化元素,探索在棚户区改造规划过程中的历史文化保护和传承利用,让"老"文化散发"新"活力。一、棚户区改造规划要重视不可移动历史文物的保护  相似文献   

7.
正一、引言城市是文明的重要载体,在如今文化趋同现象严重和大刀阔斧的城市建设情况下,城市之中的地域文化成为了提升城市竞争力的重要环节。很多的城市更新过程中采用了大量的拆建,仅仅保留出城市中重要的文物建筑,周边大规模的新建,然而周边建筑往往与历史建筑息息相关,其与历史建筑具有整体性、协调性和互补性,构成整个城  相似文献   

8.
正近年来城市标志性建筑层出不穷,它们在充分展现其建筑高度、建筑体量、新材料、新装备、新技术等建筑设计特色的同时,也彰显了城市的特色风貌和对历史文化的传承。地标建筑设计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城市的身份证,常被用作一种辨认线索,进行地标建筑设计前需要掌握地标建筑的特性,了解当前我国城市标志性建筑建设现况,同时借鉴国内外优秀标志性建筑设计的理念与方法,将传统地标文化与现代城市地标建筑设计相融合。本文将以上海地标景观建筑作为代表对城市地标建设进行讨论分析。  相似文献   

9.
米姗 《中华建设》2012,(5):118-119
一、工业城市街道褐色地带再设计的必要性目前,由于城市的创新发展和功能的转化,老工业区的改造与复兴,导致了大量工业建筑物、工业设施、工业用地等财产的闲置,被称为"褐色地带"。本文界定的"城市褐色地带"(urban brown region)概念系指工业革命后出现的用于工业、仓储、交通运输业的,具有公认为历史文化和改造再利用意义的建筑及其所在的城市地区,即狭义的产业景观,并非泛指所有历史上留下来的产业建筑以及近年来新建的建筑物。这些建筑或地区多以城市中的河道、铁路、道路作为纽带,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并形成一种独特的城市  相似文献   

10.
《长江建设》2011,(2):32-32
中国社科院城市与环境研究所研究员宋迎昌认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是我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看到,在一些城市规划中,对于历史文化传承的伤害也是不可忽视的。目前实施的城市规划,普遍存在着贪大求洋,对城市发展的历史文化缺乏应有的尊重,导致城市在旧城改造过程中不时出现破坏历史文化遗存的现象发生。  相似文献   

11.
正历史建筑是人们记住"乡愁"的有效载体,是历史的积淀,承载着地区经济、技术、文化的记忆,是不可再生或复制的珍贵资源。随州,是一座有着5000年悠久历史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作为炎帝神农故里,很早的时候就有先民在这里生存、繁衍和发展,历代先祖用勤劳和智慧创造了以传统建筑为代表的灿烂物质文化,是随州人引以为傲的精神家园。在城市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如何"安放"这些历史"记忆",给随州的古建筑保护工作带来不小的挑战。  相似文献   

12.
西安是我国历史上建都时间最长的古城。随着城市的发展,随着街道的扩张,沿街建筑立面的独立语言体系和街道的期望产生了矛盾,沿街建筑立面难以呈现出本身的风貌,整个街道面貌也发生着秩序的改变。因此,处理好沿街建筑的立面问题,就成为城市街景整治改造中的一个重点。  相似文献   

13.
郑彪 《中华建设》2023,(11):141-143
<正>既有建筑改造是一个城市逃脱不了的话题,在城市发展的需求飞快提升过程中,很多既有建筑无论内部功能上还是外观形象上都已无法满足人们工作生活的需要。因此,每个城市都引发了新、旧建筑物的协调问题。改善城区环境是人心所向,但不能一拆了之,本着不浪费资源,尽可能利用现有资源产生新的经济效益,也给城市居民创造舒适的生活环境的目的,近几年来,国家领导层提出了多项既有建筑改造政策,如城市更新、老旧小区改造、擦亮小镇、口袋公园建设,等等。城市发展建设的重点正在从新建建筑开始转向既有建筑。  相似文献   

14.
当前,城市在不断做大、做靓。环境在不断做优、做美,人们已不仅仅满足于建筑、交通、生活水平的提高,更企盼对城市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的挖掘,这方面,水文化能够发挥独特的作用。城市河道、水域历来是城市赖以生存的基础,它既蕴藏着深厚的历史和文化,也是现代城市彰显独特风貌和优美景观的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15.
对既存建筑的改造再利用是对建筑生命的一种延续和对城市历史文脉的传承。它的取舍决策过程包含了对经济、艺术、人文、技术等各方面的理性思考。人类文明自有城市之日起,建筑的新建与老去就如同生命一般周而复始。欧美国家的城市发展到上世纪80年代,大量建在城市中的码头、仓库、厂房等生产设施因产业升级、产业转移、生产过剩等因素而闲置。由此开始了一轮在理论和实践上进行新城市改造运动的探索,并产生了一大批风格、功能、影响各异的经典案例。至上世纪末,  相似文献   

16.
正我国正面临着大规模的城市历史街区改造开发热潮,选择适宜的历史街区开发模式,做到文化保护和合理更新利用的平衡是实现历史街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在我国现在的历史街区主要的开发者包括:政府部门、企业、保护基金会和社区居民等。当前,对不同开发模式及特点进行比较的研究还很缺乏,更缺少实例分析。因此深入分析历史街区的开发模式与特点,对于历史街区的可持续发展与经营、促进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环顾国内外许多著名城市和优秀建筑,无不具有深刻的历史文化背景及渊源,而体现本土审美情趣的地方文化,又是建筑与文化的切合点。从这个意义上讲,城市和建筑是文化的载体,而文化则是它们的灵魂,这既是一种意境,更是一种精神,渗透并融合于我们的建筑和城市之中,使之焕发出自身的特色和魅力。  相似文献   

18.
张毅斌 《给水排水》2024,(2):96-101
近年来,由于我国社会经济转型、人口结构的变化,原先建造的大量建筑已经不满足市场经济的需要,存量旧建筑的改造成为一种行业现象。而改造项目由于新、旧标准不一致,建筑定位、功能、分隔变化,需要衔接原系统等原因,设计难度往往大于新建项目,通过海南三亚某小区3栋高层住宅楼改高端酒店式公寓的改造案例,分析阐述了原建筑集中热水系统存在着诸如系统过于复杂、热损失较大、采用太阳能+空气源热泵作为热源的双能源耦合热水系统无法实现耦合等比较典型的改造设计难点,并针对这些现存问题提供了如减少热源,简化、优化系统等一系列解决方案。旧建筑改造完毕后,至今运营良好。通过案例剖析,探讨了高端酒店式公寓热水系统改造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19.
环顾国内外许多著名城市和优秀建筑,无不具有深刻的历史文化背景及渊源,而体现本土审美情趣的地方文化,又是建筑与文化的切合点。从这个意义上讲,城市和建筑是文化的载体,而文化则是它们的灵魂,这既是一种意境,更是一种精神,渗透并融合于我们的建筑和城市之中,使之焕发出自身的特色和魅力。  相似文献   

20.
冯艳子 《中华建设》2012,(11):32-33
正一个人如果没有记忆,其人生就像一张白纸一样毫无色彩和温度,城市也是如此。保护富有特色的老建筑,就是保存城市的记忆,使其更加生动,让生活在城市中的一代代人的记忆有迹可循。"归隐"于宁静的高校的老建筑作为城市古建筑的一种类型,因其蕴含着一个城市的历史和文化积淀,继承了古代建筑的技术与艺术的遗存,承载了众多先贤名家的教育兴国梦想,因而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