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正一、工程概述1.隧道概况荆西隧道起讫里程为DK91+070、DK94+709,隧道全长3639m,最大埋深220m。隧道穿越的地层主要为泥盆系上统桃子坑组石英砂岩夹粉砂岩、燕山早期花岗岩及下古生界罗峰溪群变质砂岩。隧道洞身在DK92+300、DK93+650附近有燕山早期花岗岩与泥盆系上统石英砂岩夹粉砂岩侵入接触带。2.现场施工及涌水突泥情况2016年3月19日15时20分,隧道施工中承压水沿止浆墙与初期支护间的间隙流出,继而突水,开始水压较  相似文献   

2.
<正>一、工程概况苍稼岭隧道位于湖南省邵阳市洞口县境内,进出口分别位于月溪乡大凉山村和长塘乡长塘村,是怀邵衡铁路控制性工程之一,隧道设计为单洞双线隧道,全长7976m,最大埋深为540m。隧道进口里程为DK76+343,出口里程为DK84+319。该隧道设计一座斗山冲斜井,长1437m,双车道施工,出口横洞一座,长330m。苍稼岭隧道属I级风险隧道,地质各系、组接触带交叉频繁,发育多条断层,有页岩气、高地应力、断层破  相似文献   

3.
正一、工程概况雪峰山1号隧道进口里程为DK243+255,出口里程为DK254+925,全长11670m。除了进口段至DK244+603.69处于半径9000m的曲线上外,其他的位置都处于直线上,在隧道中布设有人字坡,设计隧道的最大埋设深度为750m。全隧Ⅱ级围岩1825m,占15.6%,Ⅲ级围岩5355m,占45.9%,Ⅳ级围岩3385m,占29.0%,Ⅴ级围岩1105m,占9.5%。  相似文献   

4.
综合考虑地质构造、水文特征、施工建设等因素影响,将岩溶隧道涌水突泥过程演化抽象概化为4个阶段:①岩溶地质环境形成阶段为致灾构造的发育演化提供地质条件;②岩溶水系通道扩展阶段为涌水突泥体的储存和流动提供空间;③岩溶涌水突泥临界状态形成阶段主要受致灾泥水体和人为隧道开挖影响;④岩溶涌水突泥释能降压阶段是整个过程的结束,表明灾害已经发生。基于案例统计分析将岩溶隧道涌水突泥依据不同要素划分为3大类11种型:地质构造类(断层型、向斜型、背斜型、岩性分界面型),涌水通道类(裂隙型、管道型、溶洞型、暗河型),涌水突泥类(涌水型、突泥型、突水突泥型)。研究成果对隧道涌水突泥灾害控制的研究和隧道安全施工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李兴田 《中华建设》2013,(2):158-159
一、工程概况及特点(一)工程概况柳条山隧道位于山西省朔州市平鲁区境内,进口位于东平太村对面山坡,出口为黄土缓坡。隧道全长2315m,起讫里程DK95+190~DK97+505,为山岭浅埋湿陷性黄土隧道,最大埋深约72m,其中:Ⅲ级围岩575m,Ⅳ级围岩1115m,Ⅴ级围岩625m。隧道洞身左线除进口至DK95+330段位于直径800m的右偏曲线上,其余均位于直线  相似文献   

6.
为解决全强风化花岗岩地质条件下突泥涌水突发性、灾害性的难题,依托柳园至格尔木国家高 速公路(G3011)关键控制工程阿尔金山隧道,在传统帷幕注浆处治岩溶涌水、断层破碎带涌水技术的基 础上,针对阿尔金山隧道高寒、高海拔自然条件下内燃机降效严重、注浆压力损失和水泥水化速度减缓、 早期强度低等情况,结合全强风化花岗岩地层强度低、结构松散,水稳性差,在富水条件下极易崩解形成 流塑体而发生突涌的特点,现场通过 TSP、地质雷达和超前水平钻孔等综合勘察预报手段,实验确定新 型注浆材料、压力与配合比,采取前进式、后退式和集束袖阀管注浆等帷幕注浆组合措施取得了较好的 封闭固结效果,为隧道通过富水断层破碎带创造了条件,保证了项目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7.
正一、工程概况新建南宁至崇左铁路留村隧道工程,进出口里程DK4+120~DK9+845,总长5725m,线间距4.2m,为单洞双线隧道。最小曲线半径R为1200m,最大纵坡24.1‰,隧道直径11.3m,项目采用“明挖法+盾构法”相综合的施工模式。洞身通过段的地质条件特殊,包含中风化泥岩、粉砂质泥岩、粉砂岩等。  相似文献   

8.
王军 《中华建设》2011,(9):166-167
1.大支坪隧道出口工程概况大支坪隧道位于湖北省巴东县大支坪镇境内,东起支井河,中间经大支坪镇,西至野三河。大支坪隧道为宜万铁路十三座动态设计隧道之一、也被列为全线八座Ⅰ级风险隧道之一,隧道全长8772m,内设人字坡;大支坪隧道出口工点施工里程DK134+000~DK138+912,全长4912m,其中有1427m双线段、133m燕尾段、余为分离式复线。隧道最大埋深495m;隧道Ⅰ线与Ⅱ线之间每隔300m左右设置横通道一个。  相似文献   

9.
刘晨    曾冠铭    王松    余来斌    杨涛    田荆涛    梁超恒    卢亚婷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21,(6):57-62
突水突泥是隧道穿越岩溶、风化花岗岩等软弱地层常面临的地质灾害之一。在隧道开挖过程 中,预留必要的安全厚度是保障岩土体不被高水压击穿,遏制突水突泥灾害的重要措施。为了确定合适 的安全厚度,首先基于溶质运移和多孔介质渗流理论,导出可以考虑软弱地层颗粒物迁移的多场耦合突 水突泥理论模型;其次依托实际隧道工程,采用 Comsol多场耦合系统开展不同安全厚度下的隧道渗流 侵蚀特性数值研究。通过分析地层孔隙率、渗透率、涌水及涌泥量发展规律,评定发生潜在突水突泥灾 害风险,进而确定合理的安全厚度。结果表明:防突厚度小于 4m时,短时间内掌子面前方颗粒即发生 显著流失,极易形成突水通道,涌水涌泥量大大超过开挖设计的标准。当防突厚度大于 5m,地层围岩 孔隙率、渗流通道得到有效遏制,掌子面的涌水涌泥均得到有效控制。从安全、经济、技术角度分析,防 突厚度建议取 4m~5m。  相似文献   

10.
陈双秦 《中华建设》2014,(4):152-153
正一、概况1.工程概况西平铁路宇家河隧道位于泾河南岸宇家河西北侧,海拔高度930~982 m,埋深40~53 m。坡面冲沟发育,属黄土塬区。宇家河隧道起讫里程:I DK1 70+31 6~I DK1 70+839,全线长523 m。全线属于Ⅴ级围岩,隧道进口段为喇叭口,其中大跨段1 1 1m,双连拱段45m,Ⅱ线一次施工至Dyk1 70+522,预留Ⅱ线位置。隧道Ⅰ线除出口端278.61位于R-1200 m的曲线上外,余均位于直线上。洞内纵坡为0.3%的单面上坡,埋深约40~53m。在洞口Ⅴ级围岩段,为保证进洞安全,在  相似文献   

11.
隧道涌突水是常见的施工灾害之一,严重威胁施工及人员设备安全。如何评价施工中涌突水存在的风险,以及涌突水量的预测对隧道施工建设具有重大意义。依托米仓山隧道工程项目为实例,通过全面的地质调查和地质跟踪,根据岩溶隧道涌水专家评判系统,预测评估可能发生涌突水的类型,进一步筛选评价指标,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fuzzy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FAHP)预测涌突水危险度,最后选取适宜理论公式,定量计算涌水量。该研究对高风险岩溶隧道涌突水预测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掌握玄武岩地层向斜构造不良地质体构造特征与突泥突水机制,以滇中引水工程狮子山隧洞穿越乌龙坝向斜构核部附近突水突泥灾害为例,研究了该段突水突泥灾害演化与致灾地质构造、致灾介质基本特征与致灾动力及诱发机制。结果表明:(1)突涌原因为构造向斜上盘节理裂隙密集带储水构造使下位凝灰岩裂缝扩展发育崩解软化、泥化,连接上部储水构造体,导致致灾介质体突涌;(2)突水突泥致灾介质类似稀性泥石流,瞬时爆发涌出,携带巨大能量;(3)隧洞卸荷坍塌、地下水作用及应力释放等共同作用导致了灾害形成。研究成果对隧道穿越褶皱构造防治突泥突水灾害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正一、工程概况新建黄冈至黄梅铁路(简称黄黄铁路)位于湖北省黄冈市境内,是设计时速为350km的双线高速铁路。黄黄铁路巴河特大桥全长2389.88m,起止里程DK09+861.06~DK12+250.94,于DK09+870~DK10+520处跨越巴河,河流与线路夹角为90°,通航净高10m,通航净宽110m,通航最高水位H=24.81m,设计采用(44.5+108+2×200+108+44.5)m斜拉桥连续梁主跨上跨巴河,连续梁19~  相似文献   

14.
在高速公路隧道开挖施工中,断层段开挖工作面出现渗水和涌水情况普遍存在。云南晋红高速公路光山1号隧道K26+260~K26+140穿越香炉山断层段涌水,涌水部位位于行车道方向右侧路面高程以上4m顶拱处,涌水量大,涌水部位周围出现环向裂缝。主要从隧道断层涌水情况、涌水量分析、选择制定涌水处理方案、涌水处理方案的实施来阐述。  相似文献   

15.
正一、案例概况黄柏山隧道起于江西省赣州市信丰县崇仙乡桥头村,止于全南县龙下乡下湖村,进入该隧道仅由水泥铺设而成的道路。同时,在整个隧道洞深的范围之内,除了具有少量的局部山间谷,其余多以山坡为主,交通十分不便。该隧道全长约6414.2m,斜井位于隧道线路前进方向的左侧,与隧道正洞交于DK89+400里程处,斜井内采用无砟运输单车道+错车道断面,综合坡度为9.06%,井口里程XDKO+410,斜井平长410m。  相似文献   

16.
滇中引水项目狮子山隧洞施工过程中突发涌泥涌水事故,造成掌子面涌水涌泥,危及施工安全,为有效加固空腔破碎段落,保证隧道安全、稳定、快速施工通过,文章结合施工期间的涌水、涌泥情况,分析了产生问题的成因,采用了"固结灌浆+超前预灌浆"综合处理方法,对淤泥堆积体进行固结灌浆加固及对掌子面进行超前帷幕灌浆.钻孔取芯和压水试验结果表明,该种处理方法满足该断面安全稳定的开挖要求.该处理技术对类似情况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蔡明扬 《长江建设》2012,(3):148-149
1.工程概况 郑州至西安铁路客运专线观音堂隧道全长1978m,其中DK208+970-DK209+330共360m为V级围岩断层破碎带,破碎带物质为断层角砾夹断层泥及俘虏体。隧道最大开挖断面165.18m^2,最大开挖跨度16.14m,隧道覆盖层厚度为22.3-25.7m。隧道破碎带断层地质主要以断层角砾为主,断层角砾胶结作用差异大;断层泥呈软——硬塑性土状。间夹砂岩、泥岩、灰岩俘虏体,俘虏体厚度数米至数十米不等,属Ⅲ硬土——Ⅳ级软石。  相似文献   

18.
为准确评估山岭隧道施工穿越岩溶断层带时突涌水风险,以人工神经网络为预测工具,开展了隧道断层带不良地质体的突涌水风险评估研究。在广泛参阅各类规范及文献的基础上,考虑影响岩断层带涌水灾害发生的13个主要风险因子构建了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应用工程实例数据训练、测试神经网络,采用反向传播算法计算并传递误差,在数次训练中优化网络参数,实现了隧道断层带涌水风险等级评估。泛化测试结果表明:建立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能够快速、精准地预测断层带涌水风险等级。提出的隧道断层带涌水风险评估方法克服了传统风险评估方法主观性和不确定性强、计算冗繁等问题,可为隧道施工突涌水风险评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突涌水是水工隧道施工中常遇的地质灾害之一,威胁施工安全,还可能影响经济、社会和周边环境等。文章对典型隧道突涌量测算方法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参考工程案例实用数据,对案例隧道突涌量进行模拟测算,并将结果与实测突涌量进行比对,探究隧道突涌量测算有效方法并分析测算与实测突涌量出现误差的原因,以为同类工程应用提供研究和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滇中白云岩砂化特征,剖析其形成机理,探索滇中白云岩砂化隧洞涌水突泥的处置方法和措施,以滇中引水工程松林隧洞为例,对上述3个方面进行系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滇中白云岩砂化为白云岩中可溶的方解石溶蚀流失后,不溶物石英砂颗粒填充溶蚀通道形成的砂化现象。由于进入白云岩砂化洞段前围岩条件好,导致涌水突泥具有突发性。(2)白云岩砂化段因结构松散易发生垮塌,在地下水的持续冲蚀下,断层带内松散的岩块发生软化和进一步垮塌形成空腔,产生集中涌水通道,形成反复涌水突泥。(3)白云岩砂化洞段涌水突泥处理措施包括快速抽排清淤、反压及封闭掌子面、布置超前排水孔降低空腔水压、对渣体进行灌浆形成支撑体、采用超前大管棚和小导管灌浆、利用超前探孔找出空腔位置并采用混凝土回填等方面。(4)超前地质预报是预防白云岩砂化洞段涌水突泥的基础,初期塌方快速封闭和反压处理是预防涌水突泥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