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 毫秒
1.
基于OPNET的矿井工业以太网仿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煤矿井下以太网信息集成系统旨在把所有分散的子系统数据集成到工业以太网上统一传输,网络传输实时性和确定性是网络关心的问题.通过构建工业以太网模型,研究不同负载下网络的性能.仿真结果表明,实现全矿井的数据业务综合传输,100M工业以太网不能满足工业现场的需求的,必须构建1000M骨干网络.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通过计算机网络(以太网传输方式)实现温湿度远程监控系统的方法,并说明了基于以太网的远程监控方法的特点和优势。该方案能满足远程温湿度监控的可靠性和实时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网络通信性能是影响网络并行计算的重要原因,而交换式网络的出现有助于改变这状况。本文定量地分析了基于交换式以太网的网络并行计算系统中的端到端通信和多目的发送两种通信方式的通信性能,并对一个典型的并行计算实例──并行距阵乘法进行了性能评测。通过与基于共享式以太网的网络并行计算系统中测试结果的对比,我们可以看出交换式以太网对改进网络并行计算性能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网络通信性能是影响网络并行计算的重要原因,而交换式网络的出现有助于改变这状况,本定量地分析了基于交换式以太网的网络并行计算系统中的端到端通信和多目的发送两种通信方式的通信性能。并对一个典型的并行计算实例--并行距阵乘法进行了性能评测。通过与基于共享式以太网的网络并行计算系统中测试结果的对比,我们可以看出交换式以太网对改进网络并行计算性能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基于交换式以太网的嵌入式控制系统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分析了工业以太网和嵌入式系统的优点以及将两有机结合起来的现实意义。介绍了基于交换式以太网的嵌入式控制系统的硬件组成,论证了系统的实时性和可靠性,并对设计开发的通信控制系统进行了分析。给出了通信控制软件的流程及仿真结果。  相似文献   

6.
基于OPNET的交换式以太网实时性仿真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太网的通信不确定性是其应用于实时性要求较高的工业控制系统中的障碍.交换式以太网的出现使这一问题得到了改善.研究了传统以太网和交换式以太网的网络时延问题,根据网络中央节点设备的不同,通过构建工业以太网模型,研究不同负载下网络的性能仿真结果表明了交换式以太网良好的实时性能.  相似文献   

7.
简要介绍了工业以太网在实时性方面的主要解决方案,论述了不同的以太网交换技术对网络实时性能的影响,以及在工业以太网架构中的设计原则.  相似文献   

8.
ECOS嵌入式系统的S3C2510以太网驱动程序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介绍了实时性操作系统ECOS的一般以太网驱动程序的开发方法,并具体研究SAMSUNG公司的以ARM940T为内核的S3C2510嵌入式芯片的以太网口,提供一种针对此以太网口的驱动程序编写方法。该驱动程序已经通过了实际测试,证明程序稳定可靠,使系统可以进行以太网络通信。因而,本文对于基于ECOS操作系统的以太网驱动程序的开发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随着单片机处理能力不断增强,嵌入式系统也越复杂,控制系统日趋网络化,使基于以太网的嵌入式系统研究成为其技术发展的趋势。本文以ATmega16单片机和CP2200以太网控制器为主要硬件,TCP/IP为协议,分析了嵌入式单片机系统接入以太网的可行性,并阐述了其硬件设计,软件设计与实时性。  相似文献   

10.
基于工业以太网的KJ82矿井综合监控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构建基于冗余环形光纤工业以太网和现场总线的多主传输的KJ82矿井综合监控系统网络体系结构,支持网络化控制和硬实时优先级技术,实现综合监控系统异常的联动控制。采用改进的网络协议,具有实时数据处理及各种监控子系统的汇接的能力。设计实现的KJF23防爆交换机和KJF36/42本安型分站在现场成功应用,测试表明其提高了矿井监控系统的反应速度、集成能力、可靠性、兼容性。  相似文献   

11.
数据并行计算:概念,模型与系统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一、引言并行计算,或者并行处理,指的是这样一种努力和相关的研究:利用多个具有计算能力的部件来共同完成一个计算工作,以获得比用一个部件来完成要快的效果。这显然是一个很自然的想法。历史地看,几乎是自从有了计算机,就有了并行处理的想法和实践。在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初期,以寻求对人类面临的若干重  相似文献   

12.
Study on Parallel Computing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In this paper, we present a general survey on parallel computing. The main contents include parallel computer system which is the hardware platform of parallel computing, parallel algorithm which is the theoretical base of parallel computing, parallel programming which is the software support of parallel computing. After that, we also introduce some parallel applications and enabling technologies. We argue that parallel computing research should form an integrated methodology of "architecture algorithm programming application". Only in this way, parallel computing research becomes continuous development and more realistic.  相似文献   

13.
高性能计算技术以加速度迅猛发展,继千万亿次系统研制成功以后,超级计算机的性能又快速提升至数万万亿次,国际学术界与工业界普遍预期在2018年左右将出现极大规模并行的百万万亿次系统(Exascale Computing,简称E级系统)。本文从最新一届TOP500榜单入手分析了超级计算领域的技术动态,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未来E级系统的发展趋势及其所面临的能耗、可扩展、可靠性和可编程性等关键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4.
基于多Agent的动态数据并行计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实现动态数据的快速处理和计算,提出一种基于多Agent和分布式并行计算的动态数据处理方法。该方法以智能Agent作为计算和控制的最小单元,构建有向无环的动态网络拓扑结构,采用基于信任度的合同网模型,并与阈值相结合,实现动态数据处理和快速求解,体现系统的智能性和实时性。实验结果表明,该计算方式与传统计算方式相比,系统的计算速率显著提高,实现了动态数据的实时性处理。  相似文献   

15.
并行计算的数据分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主要讨论分布式存储环境下并行计算的最佳数据分配方案。通过理论分析和两个典型的大规模科技计算问题的数值实验表明,数据分配是影响并行计算性能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6.
并行计算技术与数据挖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社会是信息化高度发达的社会,各类信息汇总形成的数据库也逐渐庞大复杂。因此,在海量的数据中进行数据的查找等工作非常困难。多线程技术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上述情况,但要想真正做到准确,快速,还是要依靠并行计算技术来实现。本文从介绍数据挖掘以及数据挖掘在Google的应用,引入解决数据挖掘瓶颈问题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并行计算。  相似文献   

17.
系统度量指标的研究一直是并行系统和应用设计的重要问题。本文首先通过对国内外并行计算系统度量指标的分析,将当前并行计算系统度量指标分为单一的计算性能度量指标和多要素综合的高效能度量指标两种。其次,总结了这些度量指标的研究现状,并指出这些度量指标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需要考虑的难点。由于并行计算系统正在逐渐从"高性能"走向"高效能",本文主要考虑当前大规模并行计算系统的可靠性和能耗要素对系统的影响,从系统可扩展角度建立了可靠并行加速比和能耗并行加速比模型,并进一步扩展为度量并行计算系统效能的综合指标模型。最后指出了未来并行计算系统度量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8.
介绍工作站网络上并行计算的概念,意义,和计算模型,重点讨论了基于分布式共享存贮器的网络并行计算,提出了作者自己的思想方法和并行程序设计模型。  相似文献   

19.
Motif发现是生物信息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问题。采用均匀分配后缀群策略、并行淘汰和归并方法,在机群系统上设计一种Motif发现并行投票算法。实验结果表明,在保证解精 度的前提下,该并行算法获得了良好的加速,执行效率达到95%以上。  相似文献   

20.
Test-based diagnosis of an arbitrary real-time computer system represented by a set of functionally related software modules executed on a single computer or concurrently on a set of computers is considered. The approach called diagnosis using a parallel model is used. An efficient procedure for test generation is propos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