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农民工或建筑个体联合组成的外包队挂靠建筑企业参与施工,作为市场经济的特殊现象,在我国建筑市场已经有了20多年的历史。我国三分之二的农民工就是通过建筑市场转移消化的,作为支柱产业的建筑业已经成为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缓解社会就业压力的重要平台。然而,因为现行的政策法规不完善,制度设计有缺陷,培育分包步伐滞后,理解法规有偏差,执行政策常走样,使当前建筑业挂靠施工企业的资质管理出现一些不和谐的音符。  相似文献   

2.
李健  韩林  荣珍 《建筑》2003,(5):29-32
建筑施工企业挂靠行为从来就没有作为正式的法律语言或法律概念而出现,但却经常出现在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文件中。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挂靠行为总是在规范和整顿建筑市场活动中作为治理的对象。在依法行政的今天,特别是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在治理挂靠行为时不可避免的要实施行政处罚,作为对行政处罚法定原则的回应,对挂靠行为及其法律规定进行一定的法律分析已有非常现实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3.
汪法频 《建筑》2009,(15):10-15
我国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够健全,信用、经济制约等市场机制处于探索和起步阶段,尚未充分发挥作用。建筑市场也出现了一些问题,而转包、挂靠就是其中之一,其深层存在且时间较长,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业主、建筑企业和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扰乱了建筑市场的正常秩序,阻碍了建筑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根治挂靠行为规范建筑市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永斌 《建筑》1999,(4):19-19
所谓挂靠,按照《建筑法》的界定,是指建筑企业或个人以其它企业的名义承接工程业务的行为。表现为项目经理挂靠高资质企业承揽工程。挂靠行为是当前引发建筑市场混乱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产生挂靠的主要原因有四个方面:一是企业为增加收入,允许甚至主动谋求挂靠。二是有的业主被某一项目经理“盯”了多年,为确保其中标,允许甚至授意其挂靠高资质企业。三是项目经理个人为了在目前“僧多粥少”的市场竞争中承揽工程,单头甚至多头挂靠其它企业。四是工程招投标工作还存在漏洞,有的地方在工程招投标过程中,往往主要对企业的技术力量、…  相似文献   

5.
《中国建设信息》2012,(19):68-71
为进一步规范大庆市建筑市场秩序,彻底解决建筑市场借用资质挂靠经营问题。年初以来,大庆市城乡建设局先后组织了三次大规模的建筑市场执法检查。  相似文献   

6.
张文 《建造师》2009,(2):52-53
目前的建筑市场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规则和“潜规则”,诸如陪标、围标、内定、垫资、挂靠合作等等,名目繁多,花样翻新,让建筑市场风险一直屡见不鲜  相似文献   

7.
刘清河 《门窗》2012,(5):204
在建筑市场快速发展的今天,我国建筑市场"僧多粥少",竞争相当激烈。受利益驱动,各种资质"挂靠"现象越来越普遍,此举给建筑市场的规范造成许多的漏洞及危害,本文针对建筑市场"挂靠"乱象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对解决办法与广大同业者相互探讨,使建筑市场逐渐规范。  相似文献   

8.
民权建委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建筑市场管理,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强化市场准入管理,规范建筑施工企业、监理企业和招投标代理企业的备案工作。截至目前,已有8家施工企业、3家监理企业、2家招投标代理(造价咨询)企业进驻该县,取得了从事相关业务的许可。二是强化企业从业人员管理,严格执行项目从业人员押证管理制度,杜绝和预防挂靠行为,确保建筑施工项目现场人员到岗到位。三是大力推行建筑工程劳务分包与专业分包,  相似文献   

9.
张毅 《建筑》2014,(21):13-15
<正>转包挂靠等违法行为,严重扰乱建筑市场秩序,影响行业形象,阻碍行业发展,工程质量无法保障,可以说是建筑市场混乱的"万恶之源",是行业发展的"毒瘤",社会反映十分强烈。严厉打击转包挂靠等违法行为,保障工程质量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建筑施工市场中的"挂靠"现象与挂靠相关法律进行了论述,并在此基础上,对建筑施工企业在"挂靠"经营中所承担法律风险的成因及后果展开了分析,旨在提升建筑施工企业的重视程度,杜绝"挂靠"经营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现行建筑工程领域执业资格挂靠产生的原因、挂靠形式、法律责任的分析探讨,告诫相关挂靠人员必须严格自律,并试图探索一条适应我国国情的管理办法,以保障建筑市场的健康发展,保证建设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相似文献   

12.
朱丹 《城市建筑》2013,(12):296-296
建筑企业资质管理中挂靠问题日益严重,并无法根治。本文从建筑企业挂靠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通过深究资质的形成过程,提出解决资质挂靠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3.
陈炎村 《建筑安全》2002,17(1):30-33
当前,我国建筑业存在着大量的问题,突出表现在:供需严重失衡生产能力过剩;企业规模偏小,并且规模层次不明显,市场集中度较低;建筑企业雷同;大的不强,小的不专;过度竞争,市场秩序混乱,国有建筑企业效益低下,技术装备素质低,缺乏市场竞争力等,我国加入WT粕,建筑市场开放的程度会越来越大,对我国建筑业的冲击也会增大,市场结构决定市场行为及市场绩效,加入WTO后,我国建筑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存,关键是如何尽快调整原有结构,包括建筑市场结构和建筑企业结构,进而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相似文献   

14.
我国工程监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桂波 《建筑》2009,(11):26-27
1、当前我国建筑工程监理存在的问题(一) 监理市场不规范1.转包、挂靠等现象严重。目前,建筑市场供求关系失衡,过度竞争甚至恶性竞争导致市场混乱。监理业务的承揽存在转包监理业务、挂靠监理证照及业主私招乱雇、系统内搞同体(或连体)监理等现象。同时,有些监理企业受利益驱动或出于生存需要,把承揽的项目承包给个人或转包到某个较低资质的企业,只收取一定的管理费用,致使建设监理的作用在相当多的项目上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相似文献   

15.
在建筑业这庞大的阵容中,在相当一部分队伍由“包工头”统领,投在国营、集体建筑企业或联营公司的麾下,利用人家的招牌,堂而皇之到处承揽工程,这种行为就是建筑业称之为“挂靠”现象。 不少精明能干的“包工头”靠苦心经营,雄踞一方,成为当地建筑业的支柱;有的技术和装备已达到相当水平,能够单独承建起万平方米的高层建筑,创出群体优良工程;有的已拥有数百万甚至上千万元固定资产,无论经营方式、技术力量或装备水平,都远远超过了被挂靠单位。  相似文献   

16.
加入WTO,中国建筑业将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随着国内建筑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市场竞争将日趋激烈。中国建筑业只有适应新的形势,加快市场法制环境建设,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加速企业创新,才能在竞争中居于主动地位。分析研究加入WTO对我国建筑业的积极与消极影响,采取相应对策措施,对促进我国建筑业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建筑》1999,(10):20-21,28
近年来,上海市在加强建立有形建设市场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一、杜家门统多层次的有形直没市场体系,以分包为五点.但范市场主位行为上海市建设工程交易管理中心成立后,在维护建设市场秩序,还制腐败现来等方面的作用日益显自。但到1998年为止,上海仅有市级交易中心一个,且交易项目也只到总包一级。上海有形建设市场无论从面上、量上,还是层次上,都无法满足B益细分的边设市场的需求,与建成一个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建设市场体系要求也存在着一定的距离。二级分包和专业分包的场外交易、非法挂靠、层层转包、违法分包等问题仍不同程…  相似文献   

18.
2010年9月20日,开利粤安合资企业签约庆典在广州隆重举行。开利公司通过开利亚洲购买广东粤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少数股份,在中国市场持续扩展楼宇自控业务。广东粤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是中国南部楼宇自控市场领先的弱电承包商。作为美国联合技术公司旗下子公司,  相似文献   

19.
朱洁士 《建筑》2003,(2):21-23
现在,我们已加入WTO,建筑企业将逐步经受来自世界范围的挑战。尽管建筑市场全面开放有3年宽限期,外国建筑企业在国内建筑市场要与国内企业竞争还可能有成本高、文化融合难等劣势,但是竞争是不可避免。作为国内大型有实力的建筑企业,要提高在未来竞争中的有利地位,要在“走出去”的国际竞争中有所作为,应该看到自己的不适应性,从而研究解决这些不适应性的对策和途径,在实践中增强解决那些关键而又艰难问题的紧迫感,从而在已露端倪的国际竞争中争取主动。一、正确估价自我,着力实施调整面对着加入WTO后的市场,我们不能盲目自满…  相似文献   

20.
建筑智能化市场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些行之有效的规则,这些规则对保持市场繁荣稳定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市场运作还不健康,困扰我们的难题有挂靠问题、恶意竞争问题、拖欠工程款等,要改善以上问题.需要包括集成商在内的所有业内人士的共同努力。以下是我们对这些问题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