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腈纶接枝大豆蛋白质是腈纶差别化改性的重要方法,其对改进腈纶的结构性能,增加纤维的附加价值和提高经济效益都有重要作用。文中研究了在豆汁中直接对腈纶实施蛋白质接枝改性工艺条件对接枝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纤维与豆汁溶液的比例为1∶20、10%NaOH溶液加入量为0.6 mL、接枝温度为80℃、接枝时间为3 min时,能够获得较好的接枝率。红外分析与电镜形貌观察表明,用豆汁直接对腈纶实施蛋白质接枝改性,能够获得明显的蛋白质接枝改性效果。  相似文献   

2.
采用密度梯度管、声速取向仪、Instron 5565型强力仪、切片光学显微、回潮率测试等手段对胶原蛋白/聚丙烯腈复合纤维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随着胶原蛋白含量的增加,胶原蛋白/聚丙烯腈复合纤维的密度增大,总体取向度减小,断裂强度、断裂伸长和初始模量均减小。胶原蛋白/聚丙烯腈复合纤维内胶原蛋白均匀分布。胶原蛋白的加入,明显改善了腈纶纤维的吸湿性能,但随着胶原蛋白含量的提高,复合纤维的回潮率增加放缓。  相似文献   

3.
胶原蛋白改性聚氨酯皮革涂饰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胶原蛋白接枝改性聚氨酯皮革涂饰剂,探讨了接枝改性过程中反应温度、时间、成盐亲水物质量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接枝反应中成盐亲水物质为单体质量分数的5.0%、反应温度80℃、反应时间2.5 h为最佳接枝反应条件。通过研究和对比改性前后聚氨酯涂饰剂成膜后试样的吸水性、力学性能及透水汽性能,发现改性后试样的断裂伸长率最高可达1401%,透水汽速率可达454.2mg/10 cm2.24 h。获得最佳性能涂饰剂时,胶原蛋白用量为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摩尔总量的15%~20%。  相似文献   

4.
聚丙烯接枝改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7,他引:1  
刘婧  许文才  曾国荣  李东立 《包装工程》2007,28(9):33-35,54
在系统介绍聚丙烯接枝改性方法基础上,从多种接枝单体的比较、选择,共单体的作用机理,以及接枝单体、共单体、引发剂用量和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聚丙烯接枝率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和分析,为接枝反应提供最佳反应条件,加速接枝反应效率。  相似文献   

5.
涤纶辐射接枝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是用^10Co r射线对聚酯纤维进行辐照接枝的研究。研究了丙烯酸在涤纶织物上的辐射接枝共聚反应。探讨了单体浓度,辐照剂量及阻聚剂等对接枝率的影响。并且测试了所得接枝物的吸湿性,染色性和物理机械性能。随着接枝程度的提高,吸湿性和染色性有明显的提高,但机械性能却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6.
化学氧化法制备的聚苯胺表面的亲水性差,本文在本征态和不同酸掺杂志聚苯胺的表面上接枝共聚丙烯丙烯酸和丙烯酰胺,明显地改善了聚苯胺的表面亲水性。结果显示,聚苯胺表面经过等离子体处理后,有利于丙烯酸和丙烯酰胺在聚苯胺表面上的接枝共聚,随着接枝量增多,导电率则随之有所下降,此外,利用SEM和反射IR表征了改性反聚苯胺表面的形态和结构。  相似文献   

7.
聚酯薄膜表面的光化学接枝改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在氮气保护下,紫外光照射,以二苯甲酮为光引发剂,丙烯酰胺,在聚酯薄膜表面的气相接枝聚合。探讨了反应条件对接枝结果的影响,并对接枝机理作了初步探讨。用光电子能谱,水接触角,染色程度作为接枝改性结果的表征。  相似文献   

8.
聚丙烯的接枝共聚改性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聚丙烯接枝改性的研究情况。介绍了聚丙烯接枝反应的实施方法,以及聚丙烯接枝物的性能和应用。同时也阐明了接枝的理论意义及其在开发聚丙烯用途上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为充分利用蚕丝下脚料制取似蚕丝纤维,我们首先作了丙烯腈(AN)-丝朊(SP)在硫氰酸钠(NaSCN)浓水溶液中,以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草酸(OA)作增白剂,在恒温条件下的接枝共聚合。反应体系为均相。研究了蚕丝溶解温度、溶解时间、接枝共聚合反应时间、反应温度、AIBN浓度、AN浓度、SP浓度、NaSCN浓度及OA浓度对AN-SP接枝共聚合的总转化率,AN转化率、AN接枝效率、SP的接枝效率、SP接枝率、未接枝蛋白和丙烯腈均聚物含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利用胶原蛋白对聚乳酸进行了化学改性,合成得到胶原蛋白改性聚乳酸。采用红外光谱、FITC标记技术、茚三酮显色法等方法对其结构进行了初步表征。结果表明,采用该合成方法可以将胶原蛋白引入聚乳酸中;测定了胶原蛋白改性聚乳酸的水接触角和吸水率,结果表明胶原蛋白改性聚乳酸的亲水性明显高于聚乳酸。  相似文献   

11.
环氧化合物及其在胶原改性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讨论了环氧化合物的化学性质与合成方法,阐述了它与胶原的胺基、羧基、羟基以及其它基团的相互作用机理与反应影响因素,归纳了环氧化合物的种类与结构对胶原改性效果的影响,特别强调了环氧化合物在医用生物材料方面的应用特点和应用性能.  相似文献   

12.
综述了用烷基,酰基取代聚苯胺以及嵌段,接枝聚苯胺共聚物的制备方法,并对聚苯胺的应用前景作了简要的概述。  相似文献   

13.
聚丙烯纳米复合(PPNC)超短纤维表面疏水,利用2-甲基-2丙烯酰胺丙磺酸(AMPS)对其进行表面接枝。采用红外光谱(FT-IR)和扫描电镜(SEM)对超短纤维的改性效果进行表征,接触角测试研究改性超短纤维的润湿性。结果表明:接枝反应的优化条件为0.3%过氧化二异丙苯(DCP),4.0%AMPS,反应时间7h,反应温度125℃。该接枝改性样品的动态接触角降低44.20%,亲水性显著提高,更易在液相体系中分散,可开拓PPNC超短纤维混合钻井液基浆进行储层保护的应用空间。  相似文献   

14.
以硅烷偶联剂3-(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70)对纳米二氧化硅(SiO2)进行表面处理,通过分散聚合工艺分别制得SiO2-g-KH570-g-PS、SiO2-g-KH570-g-PMMA和SiO2-g-KH570-g-PAN,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乙烯-乙烯醇共聚物(EVOH)/纳米SiO2复合材料(5%(...  相似文献   

15.
多巴胺已经被广泛地用于材料的表面修饰改性,能够提高材料的生物相容性,赋予材料新的反应活性。为了考察多巴胺表面修饰胶原膜对其机械强度、湿热稳定性、亲水性和生物相容性的影响,对多巴胺自组装表面修饰胶原膜不同时间形成的膜材料进行研究,结果发现,经过多巴胺自组装表面修饰后,胶原保持完整的三股螺旋结构,膜材料的机械强度、湿热稳定性和亲水性均得到提高,而且成纤维细胞更易于在膜上粘附和增殖。  相似文献   

16.
硅烷偶联剂对纳米二氧化硅表面接枝改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硅烷偶联剂对纳米二氧化硅粉体进行超声表面改性,采用动态光散射粒度仪(DLS)、红外光谱(FT-IR)和透射电镜(TEM)等分析手段对表面改性前后的纳米二氧化硅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硅烷偶联剂能够成功地对纳米二氧化硅进行改性,并且提高其分散性。经硅烷偶联剂改性的纳米二氧化硅活化率提高,团聚减少,粒子分布更加均匀。  相似文献   

17.
多巴胺已经被广泛地用于材料的表面修饰改性,能够提高材料的生物相容性,赋予材料新的反应活性.为了考察多巴胺表面修饰胶原膜对其机械强度、湿热稳定性、亲水性和生物相容性的影响,对多巴胺自组装表面修饰胶原膜不同时间形成的膜材料进行研究,结果发现,经过多巴胺自组装表面修饰后,胶原保持完整的三股螺旋结构,膜材料的机械强度、湿热稳定性和亲水性均得到提高,而且成纤维细胞更易于在膜上粘附和增殖.  相似文献   

18.
KH-570对纳米氧化锌表面接枝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硅烷偶联剂(KH-570)对纳米氧化锌粉体进行超声表面改性,采用红外光谱(FT-IR)、热分析(TG-DSC)、透射电镜(TEM)、粘度、索式提取和活化指数实验等分析手段对表面改性前后的纳米ZnO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KH-570与粉体之间既有物理包覆,又有化学包覆。经KH-570改性的纳米ZnO由亲水性变为亲油性,且粒子分布更加均匀。  相似文献   

19.
固定其它纺丝条件,改变纺丝液的固含量,采用DMSO法进行湿法纺丝.通过离心机、金相显微镜、声速仪等对所得初生纤维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固含量为20%时,能得到致密性好、沸水收缩率低、取向较好、具有圆形截面的初生纤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