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面向对象的建模与设计是一种围绕真实世界的概念和来组织模型的全新的思维方法,其基本的构造是对象。本文着重讨论了OMT三大模型中最重要的模型-对象模型的基本概念和结构,并给出其构建的一般性策略。 相似文献
2.
3.
面向对象技术中对象模型的复杂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引言80年代多媒体应用,网络技术成就,以及各大公司推出的大量计算机辅助软件工程工具(CASE),把OO技术炒得火爆,似有90年代OO技术将会像 相似文献
4.
5.
6.
7.
8.
1.引言面向对象是一种程序设计方法学,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风范受到了国内外计算机专家的密切关注,各种面向对象的语言也应运而生。为了探讨面向对象的并发理论,对面向对象的基础理论进行研究势在必行,本文介绍的演员系统(Actor System)就是作为面向对象的基本模型而提出来的。我们的目标是建立一种并发模型,它将在并发结构中起到图灵机在冯·诺依曼体系结构中所起的作用。下面,先回顾一下各种计算模型,比较它们可作为通用并发计算模型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9.
1.引言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方法是当今最有前途的软件设计技术之一。面向对象方法是与现实模型相对应的,而现实模型中的对象是并发活动的,因此面向对象方法被认为具有潜在的并发性。将面向对象技术和并发技术结合起来的并发面向对象技术是近几年才兴起的,是一个比较新的研究领域。近年来,国内外提出了许多并发面向对象模型,文[1]提出了Actor模型,在该模型中,对象被称为actor,它是自含的、交互的和独 相似文献
10.
11.
12.
因果定性推理是一种通过分析,描述物理系统行为和关系的约束,找出系统内部各个成分之间的因果结构的推理方法,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整数 几何因果定性分析模型和算法,该方法在产品设计中有广泛的应用,利用这个模型和算法可以较好地解决参数化设计中的几何推理问题,还可以用作概念设计的工具,用于完成复杂系统设计任务的划分以及定序、设计变量之间相互依赖关系分析等工作,算法具有约束处理能力强、应用范围广、求解效率和稳定 相似文献
13.
高速网络的自相似业务模型及其性能评价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文中介绍了90年代高速网络性能评价领域中一个重大发现,即真实的网络业务具有自相似性。传统的基于Markov模型的性能评价结果对自相似业务已不再适用,需要研制新的模型与工具。文中介绍了自相似过程的数学定义及其性质,讨论了重尾分布和诺亚效应及它们与自相似过程的关系,还介绍了几种生成自相似业务的方法和自相似业务模型下队列系统性能评价方面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4.
基于装配关系的CAD并行设计支持系统原型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分析了并行工程的特点以及当前机械CAD系统的现状,提出在并行设计过程中根据产品的装配关系管理设计参数和几何模型。文中建立了一个数据模型描述机械产品零/部件的层次关系,装配关系以及参数间的继承与依存关系,最后讨论了基于此模型的并行设计支持系统的功能和工作原理。 相似文献
15.
使用质点—弹簧模型来表示一类柔软物体(如织物)的建模方法在实时模拟技术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根据质点—弹簧模型的特点,在显式尤拉数值积分方法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种速度修正算法来克服建模方法所产生的超弹性行为。理论分析和实验均证明,该修正算法在不增加原有方法计算复杂度的前提下,有效地改善了悬垂结果的视觉准确性和真实性;同时,该修正算法也有效地弥补了显式尤拉算法的不稳定性。两者相结合的积分算法在模拟一类柔软物体悬垂行为的应用中是快速、稳定和准确的高效算法,非常适合应用于三维服装CAD中。 相似文献
16.
一种并发程序依赖性分析方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并发程序的依赖性分析是并发程序分析,理解,调试,测试和维护的重要手段,由于并发程序执行的不确定性,目前,尚有很多难点有待解决,针对Ada任务机制,首先提出了一种简洁,有效的并发程序表示方法-并发程序流图,然后讨论了由任务间同步引起的同步依赖和由访问共享变量引起的任务数据依赖,建立了并发程序依赖图,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一种有效的并发程序依赖性分析算法,得到一个比较精确的依赖性,较好地解决了并发程序依赖关系不可传递性问题。 相似文献
17.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OOP)是九十年代程序设计发展的主流,C++是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OOPL)中最流行的一种,但一些因素严重影响着C++语言的普及使用,其中最主要的一点就是C++缺乏实用、方便的公用类库、本文介绍了两个C++语言类库的构造。 相似文献
18.
并行方法强调人们的协同工作,并行地进行产品及其有关过程的设计,注重信息与知识财富的开发与共享。本文提出一种并行方法下的机器人化装配工艺规划方法。该方法注重信息的共享,突出多任务的并行交叉实施及各项任务间信息的通讯与协调,在专家系统支持下,完成了中小型机是习口的机器人化装配工艺分析及规划。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