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主要通过分析传统绘画中,"笔墨"这一语言一度成为其代名词,"色彩"语言却一度遭遇忽视。然而"色彩"和"笔墨"这两种语言体系在不同的时期分别扮演着不同的角色,通过分析二者之间此消彼长的关系,来说明"色彩"在传统绘画语言中同样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特别是在传统的写意人物画的发展历程中,"色彩"的地位一度被抑制,没有较好地实现其自身的价值。举例分析当下写意人物画创作中的成功个案,来说明"色彩"在写意人物画创作中同样有着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的一个核心范畴,意境探讨的是人与自然或心与物的关系,中国古典哲学中的"天人合一"观为意境中人与物的和谐、统一关系奠定了基础。宗白华先生这样概括意境"艺术家以心灵映射万象,代山川立言,他所表现的是主观的生命情调与客观的自然景物互渗,成就一个鸢飞鱼跃,活泼玲珑,渊然而深的灵境;这灵境就是构成艺术之所以为艺术的‘意境’。  相似文献   

3.
乔治.莫兰迪用独特的视角来阐释审美对象,追求造型和色彩的和谐以及空间的归属感。他运用感性符号化了的视觉体验,构建出一种艺术氛围来揭示"虚静"。他的绘画语言表达出了万物为其身,其心亦为万物心,万物与其为一的理想境界。莫兰迪的绘画思想与形而上的道家哲学思想的内在精神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4.
"色彩归纳"不是一个新词,它是指绘画造型,特别是装饰造型中的一种表现方法。这里所谈的色彩归纳写生的"色彩二字",并非只包容单纯的色彩问题,而是具有更宽泛的内容或含义。色彩是构成视觉美感的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是一种最富表情和情感的元素。  相似文献   

5.
"意境"作为绘画语言中非常重要的一种表达因素,在绘画中的独特地位,是任何绘画语言都无法代替和不可或缺的。风景油画也是一门注重意境表达的艺术,意境也是衡量作品优劣的重要因素之一。优秀油画风景作品中的"意境"表现是在构图、色彩等情景交融的基础上,并在生活与自然的启迪之下表达和体现出来的。  相似文献   

6.
形与神的问题是中国绘画发展历史的核心问题,伴随中国绘画的发展,也是争论不休话题。中国古代画论中,形一般指对象的外部形态特征,神指对象的精神气质。中国绘画表现物象的美学法则是"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方法是"目识心记,以形写神"。这些理论在绘画创作和教学实践中,对艺术形象的塑造发挥着积极的潜在的指导作用。因此深入研究形与神的学术问题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古代绘画中,"自然"之格可以说是贯穿了中国绘画精神的始终,成为中国绘画的精神支柱。首先要说明的是,此时所谓的"自然"跟我们今天所说的大自然是完全不同的概念,而是一种"自然而然、不造作"的真诚的艺术表现形式。"自然"之格在古代绘画中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即所谓"逸格""平淡天真"。尽管表达方式不完全相同,却都是使艺术达到"自然"的一种途径。  相似文献   

8.
"天人合一"观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思想及特色。国学大师钱穆在生前的最后一篇文章中说道:"中国文化中,‘天人合一’观,虽是我早年已屡次讲到,惟到最近始澈悟此一观念实是整个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之归宿处。"这一观念在中国文化思想形成之初就开始酝酿,至老庄,至孔孟,至宋明理学,不断被理解与解释,形成一个具有丰富内涵、多重意义的哲学命题。"一切传统,乃至全部的人文现象,都是被‘解释’出来的,在解释中形成和发展的。"所以,对它的阐释过正是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形成过程。本文试图从阐释学的角度来揭示我们对"天人合一"观的继承与  相似文献   

9.
就色彩的功能而言,它是绘画语言中最基本、最活跃,而且最具冲击力的要素,但是,中国画自"水墨"样式出现以后,它对色彩的渴求似乎显得不怎么强烈、主动,以致曾以色彩取胜的工笔重彩画屈居从属地位。这种对色彩视觉功能的淡化,极大地影响了中国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我们常常说"音乐是具有色彩的"。就好比绘画离不开颜色一样,音乐中也似乎也隐藏着赤橙黄绿青蓝紫,可以给人以明朗、鲜明、温暖、暗淡等不同的感觉。  相似文献   

11.
刘克庄,是辛派词人的代表人物,具有比较丰富的词学思想。他在传统词学观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词学"本色"说,这种"本色"观不辨婉约词派和豪放词派,具有调和论色彩。其实质是强调词要在协律可歌的词体特征上,基于现实"缘情"而作。从刘克庄的创作实际来看,豪放词亦无损"本色"论所关注的"缘情""协律可歌""流丽绵密"之致。它是一种发展的词学观,但也存在着一些局限。  相似文献   

12.
西方绘画艺术传入我国后,对近代文人画产生了巨大影响。西方绘画的崭新式样对中国传统绘画模式和审美习惯产生了全新的视觉冲击,封建文化的没落使得国人艺术思维的突变,康有为、陈独秀等人极力主张用西画来改良中国画,徐悲鸿、林风眠更是身体力行地将西方绘画融入中国画,文人画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几乎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壤。但是,近代以来以陈师曾、潘天寿为首的一些学者认为应该守住文人画的底线,不能用西画的观点来改造中国绘画。改革开放之后,在新时代的环境下,文人画该何去何从,始终是一个争论不休的话题。吴冠中提出"笔墨等于零"  相似文献   

13.
中国画是一个有着独立体系的绘画品种,中国画中的"笔墨"至关重要。它所具有的特别意味使"笔墨"所成就的美感不能为别的绘画手法所代替,除此之外,中国文人画论中说的"笔墨",并非单指"笔墨"本身,一般指中国文人画所具有的一整套完整的创作法以及其特有的审美范畴。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古典元素在建筑结构、装饰陈设、室内设计风格、家具和在不同的居室空间中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本文从色彩、装饰材料等方面来论证说明设计的文化内涵与传统文脉是未来设计的艺术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塞尚说过:"艺术是一种和自然平行的和谐体。"这也就是说:艺术家既观察提练自然本质,又组织构架艺术形式。中国的绘画中,画家们正是将自然的本质提练,而后形成"胸中丘壑"这样的逼真艺术形象,亦达到"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本文试图结合西方塞尚的这种艺术观,从寻求逼真的艺术形象着手,去分析中国绘画中艺术与自然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从中国古典园林与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入手,强调中国古典园林所追求的精神特征是其形式表达的必然性所在,它与中国的哲学文化、社会体制以及其他一些文化现象是密不可分的,分析了中国古典园林在心态层面的特征,认为其在精神表达与诉求方面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即"天人合一"的自然观、"以礼和天"的礼制文化以及归隐、求安的隐逸观.探讨了中国古典园林形式对精神文化的具体表达,指出其在自然观的形式表达方面崇尚自然、万物有道,因地制宜、巧于因借,摹写自然、仿造山水;在分析对隐逸观的形式表达方面,着重于园林题名匾额对隐逸文化的表达、园林中含蓄的形体表达方式对"隐"的体现;从宅园的布局与宅的营造上探讨了中国古典园林的礼制与秩序:在此基础上细致并深入地感悟古人的精神世界,认为中国人的精神模式是古典园林造型的源泉,山水、植物、建筑及其组合形态所表达的正是人的精神追求境界.  相似文献   

17.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延续五千多年间所创造的辉煌灿烂的古典文化,孕育出中国古典园林这样一个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园林体系。它展现了中国文化的精英,显示出华夏民族的"灵气"。它以起其丰富多彩的内容和高度的艺术水平而在世界上独树一帜,被学界公认为风景园林的渊源。  相似文献   

18.
纵观中国美术史,实在有太多的画论和美学思想令人叹服,但最令鄙人折服且至今仍影响着整个中国画界乃至世界的绘画界的美学理论当属顾恺之的"形神论"了。本文从中国绘画理论的精髓——形神论出发,进一步阐述了中国绘画的发展经历了从客观到主观,又以客观的形似丰富主观的神似,更以神似为主带,统一主观与客观,谋求形与神的合一。  相似文献   

19.
中国山水画中的空间不同于西方传统绘画艺术中采用焦点透视法表现出来的描摹客观物理世界的"真实性"空间,这归根结底是由中国人心性视野下的"天人合一""物我不分"的宇宙意识和空间观念所决定的,由此造就了与欣赏西方画迥然不同的"观看"方式。  相似文献   

20.
装饰性色彩具有装饰意味和平面性两个特征,是中国传统绘画的特色之一。在这个多元与个性并举的时代,当代工笔画画家们通过多方面的借鉴突破了传统工笔画装饰性色彩的观念,对装饰性色彩加以多样化应用,体现出当代工笔画深厚、丰富、多元的色彩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