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唐宏生 《数字社区&智能家居》2009,(8)
ARP攻击已经成为局域网中常见的攻击手段,掌握ARP的攻击原理以及防御方法,对局域网运行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该文就我院网络维护工作中常见故障及处理方式,对ARP攻击的基本原理加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ARP攻击的防御方法。 相似文献
2.
王家晖 《数字社区&智能家居》2009,(21)
ARP协议存在很多漏洞,ARP地址欺骗将会给局域网的安全带来很多威胁。利用命令行法、工具软件法或Sniffer抓包嗅探法可定位ARP地址欺骗攻击者。使用静态的IP-MAC地址解析、ARP服务器或第三层交换技术等方法可防御ARP地址欺骗的攻击。 相似文献
3.
4.
5.
网络欺骗攻击作为一种非常专业化的攻击手段,给网络安全管理者带来了严峻的考验。首先分析了ARP协议,探讨了ARP欺骗攻击的原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几种有效防止ARP欺骗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7.
针对目前局域网中ARP欺骗攻击频繁发作。从实际案例解决问题过程中,分析了ARP协议原理,围绕ARP协议欺骗攻击行为的定位。提出了防御方法及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8.
局域网ARP攻击与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RP(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地址解析协议)是一个位于TCPfIP协议栈中的低层协议,负责将某个IP地址解析成对应的MAC地址。由于局域网的网络流通并不是根据IP地址而是按照MAC地址进行传输,因此对于局域网而言,ARP协议是网络正常通信的基础。但是基于历史的原因,ARP协议缺乏必要的身份认证和鉴别机制,导致安全性能脆弱。近两年来,利用ARP协议的安全缺陷破坏局域网的事件频频发生.愈演愈烈。网络上也流传着很多基于ARP协议的亦正亦邪的软件,ARP欺骗攻击已对局域网的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 相似文献
9.
校园网环境下ARP攻击及防范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址转换协议(ARP)如果被恶意利用,会对局域网产生严重威胁。本文介绍了ARP地址解析协议的含义和工作原理,并结合网络管理的实际工作.重点介绍了IP地址和MAC地址绑定、交换机端口和MAC地址绑定、VLAN隔离技术等几种能够有效防御ARP欺骗攻击的安全防范策略。 相似文献
10.
本文针对企业用户校园用户,对局域网中频繁发生的ARP欺骗基本原理进行分析介绍通过伪造IP地址和MAC地址实现ARP欺骗,能够在网络中产生大量的ARP通信量,使网络阻塞。所以通过本文将使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ARP攻击的原理ARP发现与定位以及防御办法,并且从IP与MAC绑定网关等多个方面提出几点关于如何防御ARP攻击的方法,加强安全防范措施,以达到维护局域网络安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李宁 《数字社区&智能家居》2009,(11)
ARP攻击给局域网维护造成了很大的危害,它通过地址欺骗手段来伪造数据包,消耗网络带宽资源,达到攻击局域网乃至使网络瘫痪的目的。该文通过对ARP协议与攻击原理的分析,对网络中出现的攻击实施定位与防御。 相似文献
12.
刘家卿 《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1,(14)
AKP攻击是当前我们遇到的一个非常典型的安全威胁,受到ARP攻击后会出现无法正常上网、拷贝文件无法完成、出现错误、ARP包爆增、不正常的MAC地址,或错误的MAC地址,一个MAC地址对应多个IP的情况。 相似文献
13.
局域网ARP攻击会导致网络大面积的瘫痪,威胁整个网络的安全。该文通过对ARP攻击的分析,详细讨论了ARP攻击原理,提出几种常用的防范ARP攻击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前,移动存储设备以及校园网的广泛使用,使得在校园网内产生了ARP攻击,造成了网络的严重瘫痪。本文通过对ARP攻击原理的分析,定位ARP攻击源头,提出校园局域网内有效的防御方法及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5.
16.
随着网络应用的不断丰富,以及人们对于数据安全的重要性也不断加强,数据库的信息安全也逐渐被重视。数据库的攻击最常见的一种方法是SQL注入攻击。本文通过对SQL注入攻击的原理及常用技术手段的分析,借助MySQL函数的方法,对MySQL注入攻击的防范提出了通过浏览器和服务器两端进行双重防御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7.
现代处理器的优化技术,包括乱序执行和推测机制等,对性能至关重要.以Meltdown和Spectre为代表的侧信道攻击表明:由于异常延迟处理和推测错误而执行的指令结果虽然在架构级别上未显示,但仍可能在处理器微架构状态中留下痕迹.通过隐蔽信道可将微架构状态的变化传输到架构层,进而恢复出秘密数据,这种攻击方式称为瞬态执行攻击.该攻击有别于传统的缓存侧信道攻击,影响面更广,缓解难度更大.深入分析了瞬态执行攻击的机理和实现方式,对目前的研究现状与防御方法进行了总结.首先,介绍了处理器微架构采用的优化技术,并分析了其导致瞬态执行攻击的功能特征;然后,基于触发瞬态执行的原语对瞬态执行攻击进行系统化分析,揭示攻击面上的明显差异;最后,有侧重点地针对攻击模型中的关键步骤和关键组件总结了已有的防御方法,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