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试验研究了烟煤、贫煤及其混煤在管式炉热解过程中氮的析出特性,探讨了煤质特性、运行参数对氮析出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煤化程度加深,氮的热解释放速率及最终释放百分比明显降低;加热速率越大,煤中氮的热解释放率越高;加热终温越高,氮的热解释放百分比越大;颗粒愈粗,氮的热解释放时间越长。混煤中氮的析出与单煤也有一定的相似性;随着混煤中含氮量的增加,热解过程中氮的析出率基本上保持线性增长。  相似文献   

2.
试验研究了烟煤、贫煤及其混煤在管式炉热解过程中氮的析出特性,探讨了煤质特性、运行参数对氮析出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煤化程度加深,氮的热解释放速率及最终释放百分比明显降低;加热速率越大,煤中氮的热解释放率越高;加热终温越高,氮的热解释放百分比越大;颗粒愈粗,氮的热解释放时间越长。混煤中氮的析出与单煤也有一定的相似性;随着混煤中含氮量的增加,热解过程中氮的析出率基本上保持线性增长。  相似文献   

3.
以低硫兖州煤和高硫长广煤为试验煤种,在两段多相试验台开展了煤粉炉联产水泥熟料技术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低硫兖州煤和高硫长广煤联产水泥熟料试验样品的固硫率均在50%左右,高于煤粉炉仅为30%的炉内喷钙脱硫效率,样品熟料矿物与普通水泥熟料矿物组成相似、性能相近.通过对样品熟料矿物的特征分析,提出了开展电厂煤粉炉联产水泥熟料技术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4.
(一)前言作者参加了华新水泥厂用电子计算机控制湿法长窑的一系列试验。图1是华新厂φ3.5×145米湿法窑的仪表测量和电子计算机自动控制示意图。图中有重要的测量监视仪表15点和4个PID控制器;煤量控制器;窑速控制器;排风门和冷却机速度控制器。控制方案是人工经验  相似文献   

5.
转挂式生活用炉是集烧饭、烧水、带暖气、烘箱、挂烤、吸排油烟为一体的针对农村或部分城镇非直接供暖居民使用的具有干净、卫生、多功能、省煤、加热速度快等优点的家庭生活用炉。实验比较发现,对同类燃煤型生活用炉每日可节约用煤40%(约6kg标准煤),加热速度提高2.2倍,室内温度可达到31℃,采暖面积可提高到260m^2。  相似文献   

6.
(一)鍋爐本身特性这台鍋炉是用一台11吨/小时双汽包鍋炉的部分排管按拨伯葛分联箱鍋炉按装成的。加热面的布置如图。由于这台鍋炉是用其它鍋炉加热面凑起来的,而且缺乏原設計资料,所以現在按9.5表压运行。如不經改装,产汽量約为3吨/小时。現在,鍋炉向带发电机的蒸汽机供飽和汽。鍋炉共有99根排管,加热面約为170公尺~2。有30公尺烟同保証自然通风。鍋炉运行时,燃用发热值較高的撫順煤,采用手烧式加燃料。改装前无水处理設备,无省煤器,由一台蒸汽泵間歇供冷水。鍋炉有效燃烧面积为4.05公尺~2,有效炉膛容积为4.61公尺~3。按燃烧要求,这两个数值都嫌过小。  相似文献   

7.
浩中机械(蚌埠)有限公司为太钢不锈钢无缝钢管有限公司新建一条首尾相接钢管超声波探伤线,该生产线采用ROTA90Z超声波探伤设备,检测φ19~φ90mm、长4~15m不锈钢管材,年检测能力8万t。本文就生产线机械设计方案部分进行了阐述,同时该生产线已经交付太钢使用,结果证明该线的机械设计部分合理性和先进性,各项技术指标局达到设计要求,为该公司去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正> 近几年来,应用中、高温远红外炉加热金属,在实验室和生产中做了大量工作。但从所发表的数据来看,差异很大。有些文章认为:应用远红外炉加热可节能20%~30%,有的甚至高达70%~80%。但也有不少文章认为:用中、高温远红外炉加热金属效果不显著。甚至认为:“用涂料或其他东西  相似文献   

9.
考虑热辐射作用的燃速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复合固体推进剂凝相燃烧模型为基础,发展了一种考虑热射辐对燃面作用的理论模型,得到了预示药条、缩比和全尺寸发动机燃速相关的半经验方法。对外加热辐射的四种复合推进剂和三种复合推进剂的药条、φ152mm与φ300mm发动机的燃速相关性进行了预示,结果与实验值相一致。该燃速相关方法可用于工程设计。  相似文献   

10.
为了降低铝加工行业的能耗,设计研究了新型的快速燃气铝棒加热炉.与传统炉型相比,可加热棒径、棒长不同的铝棒,适合小批量,多品种的生产方式.铝棒表面质量好,适用于高精度铝材的加工.预加热时间短,仅为30min~40min;热效率大大提高.采用热源与炉体分离的方式,使用天然气为燃料,更换燃烧器即可使用其它燃料.将加热铝棒后的烟气回收至热源,既缩短了烟气加热时间,又利用了余热,达到节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利用物理气相沉积法,在氲气和氧气保护下将氧化铋粉末在水平管式炉中常压加热至1050℃,然后降温沉积,在硅衬底上得到了大量具有规则矩形外形的二维纳米结构——片状氧化铋.纳米片的长约1200mm,宽约300nm,厚约10~15nm.采用扫描电镜(SEM),X-ray能谱仪(EDS)、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等测试手段分析了样品的形貌、成分及微结构.研究分析了衬底放置方式对产物沉积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氢气的生成及对瓦斯爆炸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利用痕量氢气测定方法,对煤氧化过程产生的氢气进行测定,借助20L球形爆炸实验装置,研究氢气对瓦斯爆炸特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煤温升高到200~250℃时就可以检测到氢气,之后随温度升高氢气浓度呈指数上升,当煤温升至280℃,φ(H2)最高可达0.479/5.煤样粒径对氢气的生成影响不大,而煤种对氢气的产生却有较大的影响.煤变质程度越低,析出氢气的温度也越低,析出氢气量越多.氢气的存在会大幅度降低甲烷的爆炸下限,并增加甲烷的爆炸威力.φ(H2)为0.5%时,φ(CH4)为2.4%的混合气体就会发生爆炸.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以无烟煤为原料的常压固定床煤气发生炉的自动控制 .通过对饱和温度、反应温度、煤的软化温度之间定性关系的研究 ,模拟出炉内各层次温度变化趋势 ;通过对炉出温度、加煤量、排灰量的工业数据分析 ,得出其定量关系 .经工业实践证实 :根据煤的软化温度及炉况监测的温度并辅以计算机手段可实现饱和温度的自动调节 ,使氧化层的温度趋近煤的软化温度 ;加煤量与炉出温度关系最为直接 ,可采用炉出温度信号控制加煤操作 ;加煤量、排灰量虽然均由发生炉负荷决定 ,但加煤量与排灰量之间的关系与发生炉负荷变化无关 ,可利用加煤操作控制除灰操作 ;实现了发生炉的综合自动控制 ,优化了发生炉各项工艺指标 ,并提高了发生炉的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14.
我厂为山东龙口铝业集团生产的铝锭专用镗床Q1Z-021,两种规格镗杆分别为直径φb80mm和直径西130mm,为冷却刀头需在镗杆上加工-直径φ8mm的润滑小孔,孔长度为160mm,并且小孔中心距离外圆为φ8mm,即加工完成后的小孔壁距离外圆仅仅4mm(如下图所示)。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决传统热处理炉炉温不均、热效率低等不足,从保温侧墙的设计入手,改变热气流的流向,更新结构,使新型炉对工件的加热时间、炉温、热效率、每吨工件耗煤等多项指标都有了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6.
分析世界及中国的一次能源的资源结构与消费结构后得出煤快速加热是实现能源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技术途径,回顾了煤快速加热工艺的研究开发历程,从前人研究中得出将原煤快速加热到软化熔融温度(400~500℃)可以大大提高其粘结性.详细介绍了超级炼焦技术SCOPE21. 表明通过对原煤的快速加热预处理,结合低温出焦,可以在保证焦炭质量不降低的前提下,将不粘煤或弱粘煤的配煤量提高到50%.和现有炼焦工艺相比,生产效率提高1.4倍,节能20%左右.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了作者在浙江大学810×410mm和810×1OOmm的冷态流化床试验装置上所进行的一系列固体物料混合试验,和改进的扩散混合方程的计算结果。对播煤二次风和变开孔率式布风板的作用和机理进行了探讨,并用从萍乡高坑电厂35T/H沸腾炉试验得到的床内物料可燃物浓度场和烟气浓度场数据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播煤二次风对改善沸腾炉内燃烧工况有一定效果,而用变开孔率式布风板效果更明显。后者结构简单,可以方便地使用于正压给煤的中大型沸腾炉中。  相似文献   

18.
焦炉煤气在管道中的爆炸性及其火焰传播规律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在内径为φ88mm、φ199mm、φ305mm三种组合爆炸管道中对模拟焦炉煤气的爆炸性和火焰传播规律进行了实验研究,分析了可燃气体浓度、管道内径、管道长度等因素对焦炉煤气爆炸性及火焰传播的影响规律。为焦炉煤气输气管道防回火装置的研制提供了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介绍了 COM 在筒型炉膛中采用特制的喷咀,当煤粉重量浓度为40~45%,能稳定地连读运行,燃烧效率接近油炉水平。对 COM 沿炉内轴线方向的燃烧过程动力特性、COM 重量流量及其成分和 COM 火焰热流量及其辐射率进行了试验研究。从火焰中采集样品的显微观察发现 COM 在炉内的燃烧以煤胞形式进行,受热以后,煤胞生长具有不同尺寸的孔口。试验表明 COM 在炉内的燃烧特性与重油或煤粉的燃烧有很大差别。  相似文献   

20.
为保证在S355中厚板组织性能优异的前提下缩短正火时间,降低辊底式炉能耗,提高生产效率,采用MSC.Marc软件对辊底式炉内钢板的二维温度场模型进行有限元模拟,并通过黑匣子实验验证模型的可靠性,在此基础上,以该模型对辊底式炉的正火工艺进行优化实验。结果表明,升温时间为0.95{H}min(H为钢板厚度,mm)、保温时间为0.8{H}min时,中厚板的各项性能满足要求,且加热时间缩短了28.6%,达到了节能减排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