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建筑物的变形观测是为了能够对建筑物的稳定情况和安全情况进行检测。在做变形观测时,应当要使观测保持高准确率,通过不同的观测方法找到最准确的观测值。本文通过不同的测量实践方法,对建筑的变形情况进行了阐述,从中得到了建筑物变形观测的最优办法。  相似文献   

2.
王国亚  宜晨虹 《山西建筑》2002,28(3):154-155
从变形产生的原因、变形观测的内容、变形观测点的布设、变形观测的方法、变形观测的精度和频率、变形分析六个方面对建筑物的变形观测进行了论述。并举例介绍了建筑物的安全监测,具体说明了变形监测的内容、方法、精度要求的频率,同时给出了对沉降观测进行定量分析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王志波 《山西建筑》2010,36(6):356-357
对建筑物的变形监测进行了介绍,通过对信息中心办公大楼变形监测进行布网并确定监测方法,进行了位移观测和沉降观测,得出了具体的结论,并提出了相关建议,以充分发挥该建筑物变形监测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浅析建筑物的变形观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丰秀福 《山西建筑》2004,30(14):30-31
介绍了建筑物变形观测的方法 ,从沉降观测、建筑物倾斜观测、建筑物裂缝观测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提出了变形观测的重要性 ,为建筑物变形处理方案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胡维腾 《建筑施工》2020,42(5):871-873
为提高复杂环境下的特殊建筑物变形观测效率及有效性,对复杂环境下的特殊建筑物变形观测方法进行了研究。通过采用前端特殊传感器、物联网及无线传输技术,将沉降、倾斜及位移观测过程进行整合,并通过远程终端的数据平台对实际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可有效掌握建筑物随时间及环境变化产生的不同状态。经进一步的研究及试验发现,复杂环境下的特殊建筑物的沉降、倾斜及位移数据可通过同一观测点进行观测,得出的数据可通过数据平台进行综合的定性分析,以此对建筑物采取相应措施,以保证其施工、使用及维护状态。新方法较为合理,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以确定建筑物变形观测的允许变形值为目标,通过将建筑物的变形观测误差作为等效荷载纳入荷载组合,运用有限单元理论,求得最不利荷载组合值下的极限变形值,从建筑物上部结构受力特点出发,介绍建筑物变形观测精度指标的确定方法。  相似文献   

7.
变形是指构筑物或者建筑物在外界各种相关因素的影响、作用下,构筑物或者建筑物的大小以及形状发生改变的过程。变形监测通常是指利用普通测绘仪器或者专用仪器和设备对构筑物或者建筑物的变形状况进行监测的测绘活动。变形监测目的是通过相应仪器的测量、监测以获取构筑物或者建筑物的空间位置随时间变化而改变的特征,并根据监测的数据分析引起构筑物或者建筑物变形的因素。变形监测的主要原理是通过监测构筑物或者建筑物上有一定代表性的变形监测点的数据变化来确定构筑物及建筑物的变形,变形监测根据测量方式和测量仪器的不同,分为静态变形监测和动态变形监测。静态变形监测主要方式是周期观测,动态变形监测主要方式是一直持续观测。变形监测主要依靠变形监测网开展实施,变形监测网由基准点、工作基点、变形观测点等各种监测点组成。变形监测网中所有监测点的布设对于所有的变形监测都有共性,一般根据学科理论知识加以确定。同时,因为变形监测网监测数值的细微性,变形监测网除有其他控制网的特性外,还需要有一定可靠性。本文主要讨论变形监测网在实际变形监测工作中布设原理与变形监测方法,分析变形监测网中各监测点的布点位置、埋设方法,以及变形监测网中各监测...  相似文献   

8.
随着城市建设用地不断减少,高层建筑越来越多,为保证建筑物在施工、使用和运行中的安全,期间需要对建筑物的稳定性进行观测.变形观测能够形成非常有价值的变形数据信息,有效地解决高层建筑物中所存在的安全问题,以此,本文重点对建筑物变形观测方法及重要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工程建筑物变形观测精度和观测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分析了工程建筑物产生变形的原因和变形观测的特点,探讨了变形观测精度确定的原则;介绍了工程建筑物变形观测原理和基本方法,文章所阐述的思路和工作方法对大中型工程建筑物变形观测有参考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崔青轴  王婷婷 《山西建筑》2014,(34):214-215
通过埋设沉降标、组织观测工作,对某港区进行了建筑物变形观测,并对累计沉降量、倾斜度和不均匀沉降进行了分析,得出的结论指导了港口配套服务工程的建筑物施工,为建筑物的使用提供了可靠保障。  相似文献   

11.
杨立建 《城市建筑》2014,(20):264-264
实施变形监测主要目标是为实现对高层建筑运行现状的全方位检测,并做出相应评价,及时提供预警信息。文章以高层建筑变形监测(静态)作为课题研究目标,探讨高层建筑变形监测工作范围,总结变形监测方案设计要点,确定观察周期,并以此为基础总结沉降监测工作具体实践方法。  相似文献   

12.
单向三角高程测量在大型场馆顶棚形变测量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跨度钢结构建筑物的建设、改造和结构测试时,因荷载量的不断变化会产生顶棚变形,必须进行变形测量。当变形超限时,会严重影响到建筑物的使用安全,从而要求测量工作提供安全保障。本文探讨了采用单向三角高程测量进行顶棚变形监测的作业方法,并在实际应用中获得了比较满意的测量结果。  相似文献   

13.
滨州某商务大厦沉降监测与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了对滨州某商务大厦沉降观测的点位布设和观测方法,对观测数据进行了“时间-荷载-沉降量”关系分析处理,揭示了该建筑不同位置的沉降规律,并对沉降监测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4.
李永俊  岳海山 《山西建筑》2004,30(8):133-135
结合某煤矿采空区教学楼工程概况,对应采取的抗变形措施作了介绍,分析了该工程的沉降、倾斜、位移观测数据,指出该教学楼沉降均匀,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5.
张文生  李文斌 《城市建筑》2014,(33):115-115
高层建筑变形是由多方面因素综合影响而形成的。为了避免变形的发生,就需要对高层建筑进行变形测量。本文介绍了高层建筑变形测量及其意义,并分析了高层建筑变形测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李瑞峰  常乐  秦海 《工程质量》2021,39(3):72-76
通过InSAR监测技术与水准测量技术进行对比研究,可以验证InSAR技术在建筑变形监测中的可行性,为建筑变形监测提供新的监测方法,保障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本文通过两种方法在高层和超高层的工程应用,对两种方法进行分析和比较,得出两种方法测得的沉降趋势基本一致:沉降值最大差值约12 mm,年平均沉降最大差值5.5 mm/年。InSAR监测技术相对于水准测量技术,具有范围广、成本低、监测点密度高等优点,是一种可行的建筑变形监测方法。  相似文献   

17.
高层建筑物沉降观测是对监测对象进行测量,以确定其垂直位置随时间的变化特征。将某高层建筑群沉降观测与变形计算结果对比,指出本工程沉降观测资料准确可靠;顶层封顶后的沉降量相当于总沉降量的82.1%~92.1%,说明砂土地基施工期间的最终沉降量已完成80%以上,满足规范要求;并建议沉降从基础开始监测,逐渐向上引测观测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