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从道家思想的核心内容、道家“道法自然”思想影响下的中国古村落建筑哲理及道家思想在中国古村落建筑中的体现三方面,对古村落建筑中体现的文化哲学思想进行了推敲和探索,以便让我们更好地读懂中国古村落建筑的内涵。 相似文献
2.
论天人合一思想在中国传统建筑中的体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中国传统建筑中的天人合一思想 ,从宫殿、民居、园林、坛庙等方面 ,阐述了天人合一思想在建筑中的体现 ,认为中国传统建筑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产物 ,应继承和发扬 相似文献
3.
对建筑共生理论进行了介绍,基于建筑共生理论在我国的发展应用,从道家思想的角度对建筑共生理论进行了剖析,包括人、建筑与自然的共生和矛盾双方的共生,以促进共生建筑在中国的研究和实践。 相似文献
4.
在实地调查与文献解析的基础上,从古村的历史沿革、空间结构与建筑形态等几个方面,探讨坦洋古村落的空间构成特色与建筑特色,以显示其特有的历史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5.
6.
保护和研究古村落,一方面是因为它们是不可替代和不可再生的历史见证;另一方面它们也是人民智慧和创造力的见证,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能启发后人的思维,有利于创造新的事物.国内外许多人士把中国的古村落称之为民间收藏的国宝,古村落居住建筑作为古村落的主体,其有机性里蕴含着巨大的历史文化意义,可发掘供现代建筑参考、吸收、消化和应用,而古村落居住建筑的特点研究就是这些有益养料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7.
城市建筑是一个城市面貌的主要构成部分,在高速现代化技术、材料的冲击之下,如何打造城市所独有的建筑特色,体现城市文化,满足城市居民生活、文化以及视觉的审美要求,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维特鲁威将建筑归纳为:坚固、实用、美观三个特点,说明了建筑最重要的三种性质和特点。如何让这三个要素在协调中发挥最大的作用,构建初属于各自城市的独特建筑美学,而不是一味的追求新奇特,一味的生搬硬套,是我们需要面对的。 相似文献
8.
刘晓 《中国建筑装饰装修》2021,(1):58-59
本文主要阐述庐陵古村落景观特点,探讨对庐陵古村落民居建筑景观进行保护的意义,并提出保护与发展庐陵古村落民居建筑景观的策略,以期进一步保护和发展古村落民居建筑景观,促进古村落发展. 相似文献
9.
主要论述建筑景观设计中人文思想的体现,从地域文化、民族传统、历史积淀、文化发展、宗教信仰几方面深入探讨了人文思想在建筑景观设计中的完美展现与和谐统一,以改善人们生活空间状态的环境质量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众所周知,道家思想是中国古代思想的三大主线之一,渗透在中国文化的各个方面.道家学说对中国古典园林艺术、古代审美观有较大的推动作用.文章通过详细论述道家美学思想的内容,总结其对中国古典园林创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本文重点阐述了新农村规划背景下山东古村落活态景观发展状态,对发展问题以及新农村形式进行了详细分析,对山东古村落活态景观的可行性发展提出了“灰构意向”的新理念,结合部分实例对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本文重点阐述了新农村规划背景下山东古村落活态景观发展状态,对发展问题以及新农村形式进行了详细分析,对山东古村落活态景观的可行性发展提出了“灰构意向”的新理念,结合部分实例对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道教建筑应有的独特风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道教有其独特的文化底蕴和宗教理念,并对道教建筑的现状作了研究,分析了道教文化的独特性与道教建筑现状的反差,探讨了道教建筑更深层次研究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4.
15.
打造名镇名村示范村,是推进宜居城乡建设、提高新农村建设水平的具体行动,是富民强市的重要举措,对提升城乡建设水平、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文章以汕头市金平区沟南村的建设规划为实例,对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17.
本文以影响山地村落的空间形态为研究范围,选取白果树湾村为研究案例。通过对白果树湾村空间形态的分析,并结合白果树湾村近些年经济的发展、旅游的开发等方面,找出了村落空间形态的影响因素,力求发现和总结山地村落空间形态的特征和规律。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影响山地村落的空间形态为研究范围,选取白果树湾村为研究案例。通过对白果树湾村空间形态的分析,并结合白果树湾村近些年经济的发展、旅游的开发等方面,找出了村落空间形态的影响因素,力求发现和总结山地村落空间形态的特征和规律。 相似文献
19.
为保护古建筑,采用归纳及分析方法,对中国古建筑木结构的抗震构造评估进行了探讨.基于《古建筑木结构维护与加固技术规范》相关规定,对古建筑木结构抗震构造的评估内容进行了论述;基于古建筑抗震构造评估现状,对现有的评估方法进行了归纳和汇总;基于2个典型实例,对古建筑木结构抗震构造评估内容和方法提出了相关建议.结果表明:中国古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