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轴承》2020,(4)
介绍了航天用MoS_2固体润滑轴承润滑膜的结构和磨损机理,分析了跑合对该类轴承应用的重要性以及对润滑膜形貌和性能的影响。结合固体润滑轴承的跑合实践,总结并剖析了MoS_2固体润滑轴承跑合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及解决措施。采用变载荷跑合,用绸布擦拭清洗沟道,合理设定跑合参数,通过跑合带宽度均匀性评估跑合效果等能够有效改善固体润滑膜的润滑效果。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MoS2薄膜用于固体润滑轴承的润滑机理,阐述了对MoS2固体润滑轴承进行跑合的必要性,详细介绍了所设计的变预载轴承跑合系统,进行了轴承的变载荷跑合试验,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空间机械臂关节轴承的固体润滑方式,分析了跑合对固体润滑膜润滑性能的改善作用。设计可以改变预载荷的跑合系统,并进行轴承跑合实验。为采用固体润滑技术解决空间机械臂关节轴承润滑问题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对高速精密水润滑电主轴关键技术进行综述.概述了水润滑电主轴的结构设计及冷却技术;详细评述了水润滑轴承的结构形式、节流技术、材料选择、静动态特性分析与测试技术以及轴向密封设计等轴承技术;最后介绍了水润滑电主轴国内外应用现状,并对该电主轴的技术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利用三维软件Solidworks对电主轴进行建模,研究在不同转速下油气润滑流体流经电主轴时的速度场分布情况;分析电主轴转速、电主轴定转子间隙对润滑流场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电主轴转速增加,润滑流体流出电主轴的速度不断增大,当转速超过一定值后润滑流体流场变化剧烈,且出口处流场的最大速度区域出现位置一般呈90°夹角分布;流体流经定转子间隙时,速度场在轴向上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在径向上呈现由转子表面向定子表面递减的趋势;通过增加出口长度的方法,可以提高回流现象出现的临界转速。  相似文献   

6.
针对电主轴在实际使用、维护和维修中的测试需求,搭建适用于不同型号的油气润滑电主轴测试平台。该测试平台由电主轴辅助功能模块(电主轴支撑固定单元、电主轴控制单元、电主轴油气供给单元和松拉刀单元)和电主轴测试模块组成,结合基于VC编程的数据采集和处理等功能,可实现对不同型号、不同直径油气润滑电主轴的温度、振动、噪声等的测试,为数控机床电主轴的维护保养和维修提供了实验条件。  相似文献   

7.
吴隆 《润滑与密封》2004,(4):112-113
介绍了高速铣床电主轴系统的结构,并着重对它们的润滑方式:脂润滑、油雾润滑和油气润滑的各自优、缺点以及高速电主轴冷却的方式和特性加以深入阐述和分析。  相似文献   

8.
高速电主轴轴承的油气润滑及其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杨柳欣  李松生 《轴承》2003,(3):23-25
油气润滑是轴承润滑的理想方式,在高速电主轴行业,油气润滑技术以其众多的优点成为高速主轴轴承润滑方式的首选。本文以高速电主轴的实际应用阐述油气润滑的优越性及其如何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9.
基于油雾润滑的高速电主轴断油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基于油雾润滑的高速电主轴进行断油性能试验,利用B&K声学/振动分析系统、红外热像仪等仪器对断油过程中高速电主轴系统的振动特性、主轴轴承内部的润滑、电主轴表面的温度场等状态参数进行监测,并与正常油雾润滑时高速电主轴的状态参数进行比较,分析研究了断油状态对高速电主轴工作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高速电主轴正常工作时主轴轴承所需要的润滑油量很少;短时间断油对电主轴系统的正常运行状态影响不大,主轴轴承内部的润滑、电主轴系统的振动特性和电主轴的热状态等性能参数能够维持在基本正常的水平.  相似文献   

10.
随着润滑技术的发展,油气润滑技术正逐步应用于高速电主轴轴承的润滑.在分析油气润滑工作原理的基础上,讨论了油气润滑技术在高速电主轴轴承上的应用及其特点.实践表明,相对脂润滑、油雾润滑而言,油气润滑更适应于高速主轴轴承的润滑要求.  相似文献   

11.
气液两相流体冷却润滑技术-油气润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和中  刘厚飞 《液压与气动》2004,(12):78-79,i001
REBS开式齿轮喷射润滑有以下优点:能实现连续喷射。喷射的润滑剂均匀精细。采用扁平喷嘴,无喷射盲区。采用可调式变量泵,能大大降低润滑剂的消耗量。能对油和气进行监视。延长齿轮使用寿命。减少噪音。提高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12.
说起来,润滑的原理并不复杂,只要在作相对运动的摩擦面之间建立一层薄薄的油膜,只要这层油膜足够稳固、有足够的承载能力以防止摩擦面之间直接接触,那么润滑作用也就建立起来了。显然,供油量过多会导致过润滑,多余的油量并不真正起润滑作用,反而会导致轴承发热,油气润滑跟稀油润滑大不相同的是  相似文献   

13.
气液两相流体冷却润滑技术-油气润滑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1油气润滑技术的发展简史通过润滑来减少摩擦,这在古埃及时代已经开始了。人们利用木棍来运输大石块,并在木棍上洒上水。人们也早就认识到,如果在轴上涂上油脂,车轮就不会吱吱作响,润滑能减少轮轴和轮子之间的磨损。  相似文献   

14.
图3是一套简单的油气润滑系统结构示意图,它的工作原理如下:根据预先设定的工作周期,由监控装置发出信号,润滑泵1起动,将润滑油输送到递进式分配器—油气混合块部分2。同时,空气管道中的电磁换向阀打开并接通压缩空气,压缩空气在油气混合块中和油进行混合后形成油气流并通过油气管道输  相似文献   

15.
油和压缩空气在油气混合块中进行混合。图7是递进式分配器和油气混合块集成在一起的情况,块的上部是递进式分配器,而下部是油气混合块,递进式分配器输出的油直接进入油气混合块中和压缩空气混合,输出的就是油气了。在REBS没有发明TURBOLUB油气分配器以前,早期的油气润滑系统大多采用这种结构,尤其是润滑点少量的场合,一般采用“点对点”的方式,即递进式分配器的每一个出口输出的油量只供  相似文献   

16.
为探究颗粒流润滑方式下聚四氟乙烯(PTFE)粉末的润滑减磨性能,在不同载荷及干摩擦和PTFE粉末润滑条件下进行氮化硅摩擦副摩擦磨损实验,分析不同载荷下PTFE粉末润滑对试样摩擦学特性的影响,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能量色散X射线能谱仪(EDS)分析试样在不同润滑条件下的磨损及润滑机制。结果表明:PTFE粉末润滑条件下的摩擦因数要明显低于干摩擦条件下的摩擦因数,且在实验时间内PTFE粉末保持润滑持续稳定;在滑动摩擦过程中,PTFE粉末由于压力作用,形成一层转移膜粘附在试样表面,使摩擦因数处于一个持续较低的状态,对试样起到良好的润滑和保护作用;随着载荷增加,转移膜的覆盖面积和连续性先变好后变差,导致在PTFE粉末润滑条件下的摩擦因数也先降低后升高。因此,颗粒流润滑方式下PTFE粉末具有良好的润滑和减磨效果,具有十分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不污染环境,也不会象采用其它润滑方式时对乳化液及乳化液系统等构成严重影响甚至缩短了乳化液的更换周期。  相似文献   

18.
4.1.3.4工况4:受水或其它有化学危害性流体侵蚀 这方面的工况也很多,如文中前面提到的板带冷轧轧机需要乳化液作为工艺轧制液,轴承座尤其是靠辊颈的部位经常受乳化液的冲刷,还有很多设备也处在类似的环境运行,如酸洗、碱洗、涂镀、钝化、切削等等,这些部位的轴承会受到水、乳化液、切削液、酸、碱、钝化液或其它有害流体的侵蚀,轴承寿命较短,其它润  相似文献   

19.
图1是油气流形成的示意图,单相流体油和单相流体压缩空气混合后就形成了两相油气混合流。两相油气混合流中油和压缩空气并不真正融合,而是在压缩空气的流动作用下,带动润滑油沿管道内壁不断地螺旋状流动并形成一层连续油膜,最后以精细的连续油滴的方式喷到润滑点。也因此,在油气润滑系统中,  相似文献   

20.
由于TURBOLUB油气分配器自身也具有分配油量的作用,因此可以减少系统中分配油量的元件如递进式分配器(活塞)的数量,不仅使一套系统润滑数千个润滑点成为现实,也减少了系统中的运动部件数量,使系统运行更为可靠、故障率更低。在某些场合尤其是润滑点少量的情况下,甚至可以弃用递进式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