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本文从复兴城镇整体机能的目标出发,以数百年历史积淀为基础,以优化城镇老中心区的功能结构、提升环境品质为目的,开展了多层次、多目标的“运河遗产江南片段的复兴”,实现并恢复了浒墅关镇的地区历史意象,再现了历史繁荣。  相似文献   

2.
康宏 《山西建筑》2006,32(2):30-31
分析总结了历史文化名城——寿县的城市特色,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其特色保护、继承与发展的基本原则、目标及具体做法,以促进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和城市特色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我校的建筑历史课程教学设置与改革为例,分析了如何针对自身条件确立建筑历史教学的定位与目标,进而开展对学生能力培养“学以致用”的教学活动,寄望其对于其他院校有所启示与借鉴。  相似文献   

4.
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中的新技术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世界遗产公约》提出历史文化资源保护的目标是通过保护和可持续的资源利用,以确保当前和未来文化资源的重要性、完整性和真实性: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必须使用一切最有效和最适当的方法,对历史文化资源的性质、空间分布等数据进行收集、整理、检索、维护和交流。2005年10月,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第15届大会通过《西安宣言》,呼吁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古建筑、古遗址和历史区域周边环境。  相似文献   

5.
楚唐 《中州建设》2012,(1):32-32
作为历史上最大的公共工程,保障房建设理当以建成公共品牌为目标。既让民众信得过,也让地方政府好经营。 彼消此长。在商品房市场陷入寒冬之时,保障房建设正如火如荼。在2011年全国提前一个月、超额完成开工建设100077套的任务后,住建部近日又下达了明年的保障房和改造房建设目标:70077套以上。面对新目标,各省市领导与住建部再度签下军令状。  相似文献   

6.
李锦生 《中州建设》2011,(13):26-26
现阶段,山西省在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管理模式上,按照通俗易懂、简便易行原则,要求确定总体保护目标的同时,对实施过程加以控制和引导,以便于日常管理。  相似文献   

7.
冯艳  李金洁 《规划师》2023,(3):64-72
文化遗产影响评估作为协同保护与发展的有效方法成为当前的国际研究前沿。我国文化遗产影响评估以遗产价值和人的价值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历史街区为始展开广泛应用。文章针对历史街区的特征,在分析价值的基础上,以人—空间协同视角研究价值载体构成,构建历史街区影响评估指标,综合评估工具,结合核心内容形成具有本土特色的历史街区影响评估方法,实现历史街区保护与发展的整体协同,并以嘉兴市月河历史文化街区为例进行具体的应用实证。  相似文献   

8.
罗瑜斌 《华中建筑》2009,27(12):114-117
以肇庆市大屋村为例,探索了一套以居民需求为起点,针对古村落保护和发展,包括历史文化、人居环境、产业经济和社会发展四方面的主要矛盾而确定的规划目标、保护原则,并提出相应的规划措施的新方法,使得规划既起到保护古村落的目的,又能满足其社会经济发展需求。  相似文献   

9.
孙茜 《广东建材》2008,(8):200-203
本文根据笔者多年城市规划工作经验,对处于城市中心的历史文化街区存在的隔离现象进行了详细分析,并结合长沙开福寺及周边地段控规实例,围绕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开发,重点对其规划目标、布局特色、历史文化保护规划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并进行了思考总结。  相似文献   

10.
《中国建设信息》2011,(17):I0005-I0005
锦溪位于昆山市西南,东临上海,西接苏州,镇域面积90.69平方公里,户籍人口4.3万。境内湖荡密布,河流纵横,水域面积接近50%。古镇区面积0.68平方公里,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文化遗存众多。近二十年来,锦溪镇以提升江南城镇品质为目标,以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历史文化碎片的挖掘利用为核心,修复人文生态,延续城镇文脉,较好体现了锦溪传统历史风貌和原生态文化。  相似文献   

11.
12.
赵万民  杨光 《中国园林》2021,37(2):37-42
随着空间治理转型,三峡地区历史城镇保护在主动寻求新视角。进入后三峡时期,地域历史城镇面临景观特征衰败、社区构成异化、保护规划失焦等诸多问题;保护需从活态遗产的视角,分析三峡地区历史城镇社会变迁与景观演变之间协同变化的原因,构建以功能、空间与社区持续性为核心的活态保护方法与应对策略;龚滩古镇保护性搬迁是这一时期典型的实践案例,探索了历史城镇景观特征活态保护方法体系,对地区历史城镇保护与发展具有一定的学术参考与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郭小芳 《山西建筑》2010,36(11):28-29
以江苏省掘港镇开发与保护为例,论述了该地区打造历史文化名镇的紧迫性,总结了古街区保护与开发模式、重点项目及相应的解决办法,旨在把掘港镇打造成特色鲜明的历史文化名镇。  相似文献   

14.
裴枳逸 《重庆建筑》2014,(12):22-25
该文介绍了重庆市白沙古镇历史文物建筑具体的修缮设计,同时探讨了历史文物建筑具体的修缮方法、步骤以及注意要点。  相似文献   

15.
李潇 《城市建筑》2007,(2):34-37
本文分析当前水体空间环境设计中忽视历史文化内涵、忽略历史文化价值的现状,结合湖州东部新城中心区城市设计实例,探讨对城市水体空间进行保护与更新、再现其历史文化内涵的理念和方法。  相似文献   

16.
朱猛 《重庆建筑》2006,(4):31-36
历史文化保护规划中,不考虑特色城市文化遗存而大拆大建,破坏原有文物建筑,制造假古董等现象屡见不鲜,其结果是:地方文化特色逐渐被吞噬,历史环境均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取而代之的是各处皆似曾相识的环境景象。虽然,历史文化名镇皆进行了保护规划,但大多数是物质层面的探讨,对城镇特有的文化特征与内涵未能加以发掘与诠释,导致了特色文化在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中被架空。本文以宁厂古镇保护为例,对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中如何保护与传承地方特色文化作出探讨。  相似文献   

17.
周源  温春阳  袁南华 《规划师》2003,19(9):21-23
柳州市曙光路改造着力挖掘其传统历史文化内涵,通过塑造骑楼特色、营造商业气氛、保护历史文物、塑造商业节点,将商业步行街设计与历史街区保护有机结合,创造出具有柳州特色的旧城改造模式。  相似文献   

18.
该文在历史地段整体性保护规划框架之下,运用城市设计分析控制思想,结合太平古镇自然山水环境和其承载的红色文化遗址空间,挖掘四渡赤水这一历史事件的精神文化内涵,从地域空间的印象、场馆位置的思索、场所精神的诠释三个层次来探索四渡赤水纪念馆和纪念碑在特定历史环境中的设计.  相似文献   

19.
以探索当前历史古镇可持续发展为目的,通过对古镇发展中所面临问题的分析,从场所的风貌与特色、民风民俗、古镇的功能与活力、现代人的生活要求、开展旅游业五方面入手,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保护规划理念措施,从而解决了古镇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20.
刘美  徐红娇  杨滨章 《华中建筑》2012,30(4):138-140
文章借助景观生态学中的斑块理论,对哈尔滨老城区历史绿地的演化、分布、尺度、类型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探讨并剖析了历史老城区斑块状绿地的发展过程、作用及其保护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