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聚醚多元醇、聚酯二元醇、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和小分子扩链剂为主要原料,复配制备了双组分聚氨酯弹性结构胶.研究了聚醚多元醇、聚酯多元醇、小分子扩链剂及催化剂添加量对双组分聚氨酯弹性结构胶性能的影响,以及环境温度对双组分聚氨酯弹性结构胶固化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双组分聚氨酯弹性结构胶的聚醚组分中聚醚三元醇...  相似文献   

2.
目前国内外聚醚的种类越来越多,不同的原料生产不同性质的聚醚。况且相同的原料,因使用的需要而生产多种不同分子量的聚醚。聚氨酯的迅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聚醚的发展。成本低的聚醚多元醇发展是以1,2—环氧丙烷(PO)制得四氢呋哺聚氧  相似文献   

3.
Ⅱ.聚醚聚醚,是聚氨酯泡沫塑料主要原料之一。一般是以多元醇、多元胺或其他含活泼氢的有机化合物为起始剂,与氧化烯烃开环聚合而成。软质聚氨酯泡沫塑料用的聚醚,起始剂为二元醇、三元醇,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用的聚醚,起始剂为三元醇以上的多元醇或多元胺类,例如甘油三羟甲基丙烷、季戊四醇、山梨醇和蔗糖等。软质聚氨酯泡沫塑料用的聚醚羟值比较低,通常在40~60毫克KOH/克左右。而聚氨酯硬质泡沫塑料使用的聚醚羟值较高,在400~600  相似文献   

4.
聚醚型聚氨酯鞋底原液的研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研究了聚醚型聚氨酯微孔弹性体鞋底原液的配方。讨论了影响弹性体性能的因素。制得了以水作发泡剂的聚醚型聚氨酯鞋底原液。  相似文献   

5.
前言三羟基环氧内烷聚醚(以下简称聚醚)是合成聚氨酯泡沫型料的主要原料之一。用于生产聚氨酯产品的聚醚不能含有钾离子,因在聚氨酯形成反应中,钾离子有促进生成刚性交联的脲基甲酸酯、缩二脲及三聚体的作用。这些基因的存在对于聚氨酯软泡、半硬泡的物理机械性能有较大的影响,对聚氨酯的弹性则影响更甚。然而,在聚醚的生产工艺中是采用氢氧化钾作为催化剂,虽然在后处理中以酸中和但在聚合物中常残留有微量的钾离子。因此,对于聚氨酯级的聚醚均需要除去痕量的  相似文献   

6.
聚氨酯反应性热熔胶粘剂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涛 《粘接》2003,24(1):4-4
近年来聚氨酯反应性热熔胶粘剂上市的商品很多,目前聚氨酯反应性热熔胶粘剂一般以聚酯型端NCO聚氨酯预聚物为主成分,配以适当的增粘树脂、软化剂、稳定剂、催化剂、填料等成分。近来报道的聚氨酯反应性热熔胶粘剂配方除主要为聚酯型MDI预聚体为主成分外,还有以聚醚-聚酯混合型预聚体为主成分,甚至研究全由聚醚型预聚体为主成分的聚氨酯反应性热熔胶粘剂。聚醚型聚  相似文献   

7.
聚氨酯有机硅匀泡剂的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雅丽 《应用化工》2006,35(2):84-85,95
综述了近年来有机硅表面活性剂聚二甲基硅氧烷、聚醚改性聚硅氧烷作为聚氨酯泡沫塑料匀泡剂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其主要品种S i─C型聚醚改性聚硅氧烷在无溶剂工艺、催化剂的制备及聚醚配方优化等方面的进展,指出目前提高国产软泡匀泡剂的产品质量是聚氨酯有机硅匀泡剂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前言关于聚醚—聚酯类多嵌段共聚物热塑性弹性体的制备、结构和性能报导较多。浇铸型线型聚醚—聚氨酯弹性和浇铸型网状聚酯—聚氨酯橡胶的应用,亦有报导。本文研究了以聚丙二醇醚和2,4—二异氰酸酯,在一定条件下先生成线型聚醚  相似文献   

9.
<正>聚醚多元醇是环氧丙烷的重要衍生产品,是合成聚氨酯的主要原料之一。目前,我国聚醚多元醇的生产尚难以满足市场需求,这为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不少跨国聚氨酯原材料公司已投资几个大型聚醚多元醇装置,如拜耳聚氨酯(上海)子公司在上海化学工业区建设28万t/a聚醚多元醇装置,中海油与壳牌合资的南海石化联合企业18.5万t/a聚醚多元醇项目,根据有关专家分析,这都将很快改变中国的生产现状,我国聚氨酯工业用聚醚多元醇很快将自给并呈饱和状态。  相似文献   

10.
以三聚氰胺、甲醛、多元醇类起始剂和环氧丙烷为主要原料合成了用于聚氨酯硬泡的三聚氰胺基聚醚多元醇。考察了预反应温度、复配起始剂对聚醚性能的影响,并研究了三聚氰胺聚醚多元醇在聚氨酯硬泡中的应用性能。结果表明,使用三乙醇胺和蔗糖作为三聚氰胺-甲醛树脂的复配起始剂,在80℃条件下先加入部分环氧丙烷进行预反应,合成的阻燃聚醚具有一定的阻燃效果,在同等发泡条件下,用三聚氰胺阻燃聚醚完全替代聚醚4110,制备的聚氨酯硬泡氧指数绝对值增加2. 8%~4. 1%。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温度和湿度对树脂基体用双组份聚醚型聚氨酯固化质量的影响,本文以液化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和聚醚多元醇为原料,借助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和偏光显微镜分析软件分别对聚醚型聚氨酯(PU)固化反应的动力学方程和不同温度和湿度下聚醚型聚氨酯固化产物表面发泡率进行了研究和表征。结果表明,聚醚型聚氨酯体系固化反应级数n=0.87,表观活化能E=43.59kJ/mol,频率因子A=2.344×105s-1;温度低于25℃、相对湿度低于60%时聚氨酯固化产物表面发泡率低,气泡小,固化产物表面相对光滑。  相似文献   

12.
聚氨酯     
第三代聚氨酯软泡品种高回弹聚氨酯泡沫塑料高回弹聚氨酯泡沫塑料(H R泡沫体)是在七十年代初期工业化的聚醚型软聚氨酯泡沫体第三代品种。回顾聚氨酯泡沫塑料的发展过程,开始是五十年代初以聚酯型泡沫体投入市场,由于石油化工的发  相似文献   

13.
《化工文摘》2001,(1):24-24
330E泡通用聚醚多元醇(以下简称330E聚醚)是软质块状聚氨酯泡沫生产用的通用聚醚。80年代初,由于当时中国没有高质量的环氧丙烷,也没有万吨级的大型聚醚企业,所以聚醚市场被国外产品所占领,中国聚氨酯软泡生产企业全部使用以美国产V3010为主的进口聚醚。  相似文献   

14.
一、前言接枝聚合的最大特点是能够按照人们的意愿对聚合物引入一些具有特殊性能而不改变材料其他性质。这一方法在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得到迅速发展,广泛地用于聚合物改性。接枝聚醚型多元醇是指乙烯基单体与聚醚多元醇接枝聚合,形成稳定的接枝聚合物分散体。它是合成聚氨酯的一种新型原料。在最近十年中,国外接枝聚醚多元醇已广泛用于聚氨酯工业,用其生产出性能特殊的聚氨酯产品,例如:高负荷软质泡沫、高回弹软质泡沫、半硬质泡沫等。本文以两种方法合成的接枝聚醚多元醇,是以苯乙烯(st)和丙烯腈(AN)为乙烯基单体与三羟基聚醚进行接枝反应形成稳定的粘度适当的胶状分散体,用此接枝聚  相似文献   

15.
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和不同二元醇合成聚氨酯预聚物,并利用甲乙酮肟封闭;以封闭型聚氨酯预聚物作为树脂相,片状银粉作为导电相制备聚氨酯基导电银浆,研究了二元醇种类对导电银浆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聚醚二元醇类聚氨酯制备的导电银浆电导率高于聚酯二元醇类聚氨酯制备的导电银浆,电导率最高达到1.1×106S/m;不同二元醇合成的聚氨酯制备的导电银浆均与PET薄膜具有优良的附着力,聚酯二元醇类聚氨酯基导电银浆的硬度较高,聚醚二元醇类聚氨酯基导电银浆的耐弯折性能较好。SEM分析表明片状银粉在聚醚二元醇类聚氨酯基体中分散较均匀,形成较完善的导电网络,赋予导电银浆较高的电导率。  相似文献   

16.
聚醚多元醇(简称聚醚),是聚氨酯泡沫塑料的主要原料之一。一般通用聚醚多元醇是指用环氧丙烷或环氧乙烷与脂肪族多元醇生产的产品。由于聚氨酯泡沫塑料具有优良的物理力学性能、声学性能、电学性能、化学性能和保温性能,以及其密度、软硬度可随原料配方调节,成型方便等优点,目前已成为塑料中应用范围很广的品种之一,其应用领域已遍及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随着聚氨酯泡沫塑料的迅速发展,其原料聚醚多元醇也三得到了相应的发展。目前,已工业化生产的品种有二羟基、三羟基、四羟基、五羟基  相似文献   

17.
技术市场     
<正> 聚醚多元醇是一种重要的高分子原料,主要用于制造聚氨酯泡沫塑料、微孔弹性体、涂料、粘结剂、建筑密封胶等。我国从60年代初开始生产聚醚多元醇。近年来,随着化学丁业的迅速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聚氨酯制品的需求量日益上升,使得聚醚多元醇的研究与生产有了很大的发展,但仍然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并且在短期内仍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我院对聚氨酯原料之一的聚醚多元醇,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开发出了能满足软泡、硬泡、弹性体、粘结剂、涂料等多种用途的聚醚多元醇品种;建立了产品的分子量分布、伯仲羟基含量、碱金属离子含量,热稳定性和序列结构等多种测试手段,以控制聚醚多元醇的生产。同时对精制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掌握了酸值,双键和钾离子含量  相似文献   

18.
随着聚氨酯工业的不断发展,对聚氨酯用的聚醚精制技术要求也日益提高。目前国内有关聚醚精制的资料很少,一般都是理论叙述,遇到实际问题就无法解决。本文结合生产实践对聚醚精制技术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正>聚氨酯的稳定取决于其分子结构,尤其是其中的多元醇的结构。一般情况下,含有聚酯链段的聚氨酯稳定性要远优于含聚醚链段的聚氨酯,应用于聚氨酯软泡海绵的聚醚多元醇由于在后续发泡过程中内部温度偏高,其抗氧剂体系一直是研究的重点。聚氨酯的稳定涉及聚氨酯生产厂家和多元醇生产厂家。随着近年来聚氨酯,尤其是聚氨酯软泡海绵应用领域的新要求,直接对聚氨酯软泡海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环氧氯丙烷聚醚、环氧丙烷聚醚及其混合物、环氧丙烷—环氧氯丙烷共聚醚与甲苯二异氰酸酯反应制得预聚体;以三羟甲基丙烷和二乙醇胺为交联剂,制得一系列聚醚型聚氨酯胶粘剂,并对不同配方,不同固化条件及单组分和双组分的胶对粘接强度的影响作了初步的研究。结果表明:1、胶粘剂的粘接强度与硬段含量、聚环氧氯丙烷聚醚的含量成正比;2、室温下,共聚醚聚氨酯胶粘剂的粘接强度比共混聚醚聚氨酯胶粘剂的粘接强度大;3、用分子量分布宽的聚醚制成的胶粘剂,有较好的粘接强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