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文章以侗族的建筑、民俗文化为依托,以生态设计理念为指导,结合场地现有的环境资源,实验性地将农业景观融入城市广场空间,营造具有地域特色的城市广场景观。阐述了广场设计的总体构思、设计定位和设计原则,解析了广场的整体规划布局、五大片区设计、植物配置,以期为农业主题的广场景观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以茂名的地域文化为依托,结合钱排镇的农业资源与社会需求,提出乡村地域文化特色的广场空间规划构思与传统建筑保护与更新方案,并对广场的空间规划与建筑设计进行详细解析。  相似文献   

3.
以邵东百富广场规划设计方案为例,通过对方案构思的介绍分析,探索城市地域环境与构建广场景观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方案以广场关键词融和、聚合为切入点.形成“广场与城市”、“广场与市民”、“广场与自然”3大主体,希望给现代城市广场建设带来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4.
李炎成  郑军 《规划师》2002,18(1):29-32
结合荆州市区的地域文化特征,详细讨论了沙隆达广场的规划构思及内容。其中重点研究了如何在新时期现代化广场的形式下发掘楚文化精神,并结合地形塑造城市景观中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赵强 《重庆建筑》2015,(2):22-25
该文回顾了中国近现代广场的发展脉络,介绍了四川省开江县"孝"文化广场的创作构思理念。通过对当地节孝文化的解读演绎与诠释,把当地特色节孝文化运用到现代广场设计当中,并通过传统街巷线性空间、宇宙观、四时季节等传统元素的景观化表达,塑造了具有孝文化特色和地域特点的开江县标志性市民广场。  相似文献   

6.
正该地质文化广场景观设计是一个集城市景观、地质文化、地域特色以及入口标志于一体的概念性主题广场。广场占地面积较大,着重体现以地质文化和地域文化为主题的特色文化广场。该广场处于山地,在广场设计中因地制宜地借鉴该项目所在地的区域优势,通过取景,造景,移景等方式,让该文化广场的景观设计凸显自己的历史文化和自然特色。在设计地质文化广场环境艺术时精心保护和塑造本城市的景观特色,充分考虑广场景观的动态视觉效果和静态感官体验。静态的原生广场景观通过广场与环境一体化设计,利用中心建筑、轴线、对景等手法来创造静态视觉环境;动态视觉效果是利用人的行  相似文献   

7.
文章结合南阳小城镇广场公园设计,从分析地域特色、空间需求和场地特征入手,在明确广场公园定位与功能的基础上,从主题立意、活动空间、景观节点和生态植被等方面探讨多元场所的设计方法,希望对同类设计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李瑞冬  胡玎 《规划师》2001,17(6):32-35
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下,景观环境设计如何体现地域特征与时代精神显得尤为重要。作者以北戴河休闲绿化广场规划设计为例,分析了设计理念与主题对规划设计的指导作用,论述了当代城市广场的功用、结构布局及设计手法,从而达到“体现地域特征与时代精神”的创作要旨。  相似文献   

9.
针对我国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缺乏地域特色这一现象,以内蒙古希望阳光苑居住区景观设计为例,通过对居住区主题构思,总体布局,景观设计和植物设计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了地域特征在居住区景观设计中的运用,为今后城市居住区的景观设计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0.
基于长治市世纪广场项目建设的目标、主题与构思元素,从交通缓冲区、中心集会区、文化演艺区、居民活动区、休闲娱乐区等方面,探讨了各分区的设计重点及绿化配置方案,旨在为今后城市广场规划设计项目建设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潘忠诚 《新建筑》2007,(4):39-43
设计以增设展厅为契机,着意扩大阅览面积,设广场,置中庭,在全国率先将档案建筑由过去的封闭式引向开放。在开放空间中,以档案的保密程度作为功能分区和交通组织的设计依据,确保档案保密体系的完整。并以历史档案、民族文化、地域特征为设计主题,创我国开放式档案馆这一特定历史文化建筑新氛围。  相似文献   

12.
冯潇慧 《中外建筑》2011,(7):108-109
西宁湟水森林公园设计中,通过园林造景的手法,形象地将西宁城市母亲河——湟水河流域所承载的厚重文化底蕴呈现出来,记载和表现湟水河流域的地理形态和人文风情,传达人们对母亲河的敬仰。以河湟文化为主题表现公园的景观特性,主要通过广场铺装、景观建筑、雕塑小品和植物色彩来体现河湟文化,唤起人们对于河湟文化的回忆。  相似文献   

13.
市民社会广场语式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俊 《华中建筑》2001,19(1):11-13,31
文章通过考察中国社会结构变迁对城市公共空间特征的影响和广场设计的“现代化”语式,提出了市民社会广场设计的六条设计准则,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述市民社会广场设计在中国市民社会与国家之间互动关系的重要功有。该文不仅从作为研究范式的诉求在理论上或新的模式语言的论辨上来认识市民社会广场语式的意义,而且根据这种新的研究语式和认知框架对广场设计进化过程中国家与社会的直实互动关系进行了范例性的解释与分析。  相似文献   

14.
闫芳  韩先亮  郭洁 《山西建筑》2008,34(3):46-47
通过对美国景观设计师玛莎.施沃兹广场景观设计的分析,浅论现代城市广场设计,从借鉴国际经验结合本土历史文化的角度,对现代城市广场景观给出明确的思路和定位,探讨合乎"宜人所用"和"宜人所感"、合乎现代城市广场"以人为本"的人文理念与方法。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大雁塔的背景与现状,分析了大雁塔北广场的概况及功能,研究了大雁塔的历史文脉与设计理念,对当前我国城市广场设计进行了探讨,指出大雁塔规划设计中的成功做法,值得现在很多城市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16.
杜刚勇  王严 《山西建筑》2007,33(13):25-26
通过对下沉广场城市设计方法的探索,指出城市设计的本质和重要手段是整合,并从使用功能、空间形态,景观空间形态三方面介绍了下沉广场城市设计整合的内容,以实现下沉广场的场所精神,保证其功能空间形态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17.
环境风场是较为特殊的环境要素,由于其难以模拟和评价而长期被忽略或回避,但其恰又对城市广场等城市室外空间环境质量影响很大.通过运用风洞等实验设备模拟城市环境风场来研究城市广场周围建筑物对环境风场的影响作用,并取得城市广场内各测试点在不同风向下的风场状态.结果表明,对城市广场周边建筑物的控制及城市广场内部风场舒适度建设,可使城市广场的设计和建设更能满足使用者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张晓丽  姜学峰 《山西建筑》2007,33(20):29-30
从广场的形态、规模、围合程度、细部处理等方面阐述了广场设计的构成要素,并从四方面对我国城市广场的建设提出了几点建议,以突出传统文化特色,从而创造出真正完美、和谐的城市环境。  相似文献   

19.
现今的城市广场已经超出原有的意义,成为服务混合功能、构筑城市骨架、表达城市性格和提升公共生活品质的集中体现,城市中心广场在区位上的特殊性更加强了这个特点。以上海五角场城市副中心三个广场为例,分析城市中心广场的设计要素与手法,进一步确定功能定位,塑造场所感和提升空间品质等在城市广场设计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20.
新旧之间的创造--金坛市旧城改造暨市民广场规划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轶  王建国  高源 《新建筑》2003,(3):30-33
通过金坛市旧城改造暨市民广场规划设计的典型案例,探讨了在当今城市建设条件下,如何确定旧城改造中“以新带旧”项目的城市设计策略,以及如何创造富有活力和人性尺度的市民广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