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文章基于系统集成技术提出了以医学影像发生器、影像处理软硬件平台和现代通讯网络为三大核心的现代医学影像处理系统的基本组成及其集成结构体系,并基于这一集成结构体系实现了数字血管减影(DSA)医学影像处理系统。该系统可实现动态医学影像数据的实时采集和海量存储、实时远程传输、实时减影处理等功能。  相似文献   

2.
沈进棋  阮锋  诸静 《计算机工程》2005,31(1):187-188,198
介绍了Java在网络视频图像实时传输技术上的技术优势,并采用开放的网络体系架构B/S模式,实现了视频数据在网络中的实时传输,具有简洁而又灵活的特点。该系统可广泛应用于基于Web的远程监控、医疗诊断、多媒体教学等领域。  相似文献   

3.
:Java媒体框架是面向JavaApplication和JavaApplet的集成媒体数据类型的应用程序接口(API) ,利用Java媒体框架开发嵌入HTML的JavaApplet,以播放多种音频、视频格式文件 (如MPEG -1,MPEG - 2 ,QuickTime ,AVI ,WAV ,AU ,andMIDI等 ) ,进行基于校园网的多媒体教学。  相似文献   

4.
远程影像诊断是医疗资源再分配的有效方式,临床上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由于影像诊断复杂且影像数据体量较大,远程影像诊断的应用和发展受制于资深医生资源的配合以及传统IPv4网络的网络质量。为此,设计开发一套基于IPv6的医学影像在线诊断系统,使用IPv6高速专用通道传输医学影像数据。以脑胶质瘤为切入点,利用影像组学研发自动分析算法,辅助医生的诊断工作,实现了工程化的数据上传、病灶标注、自动诊断、医生确诊及病例讨论。经部署和测试,该系统能在IPv6环境下实现数据的高速传输,脑胶质瘤自动分级的准确率达到90.76%,能够为医生诊断提供可靠的依据,减少医生工作量。  相似文献   

5.
丁涛  王国利  赵宏伟 《计算机工程》2003,29(6):126-127,144
主要研究利用Java技术,多媒体邮件扩展标准(MIME)和Oracle数据库管理系统来实现多媒体信息的远程上传。并以工程图为例来说明如何实现多媒体的远程传输、多媒体在Oracle数据库中的存储和多媒体信息的显示。  相似文献   

6.
为了实现医学影像的快速传输与处理并且无需安装客户端和插件,设计了一种基于B/S (Browser/Server)结构的医学影像阅片系统.该系统改进了现有的Web PACS在客户端处理图像的框架,采用基于Web医学影像服务的完成端口模式,实现了影像的高并发快速加载.与传统的Web PACS相比,本系统具有无客户端无插件安装的优点,同时在图像的传输和处理性能上有了很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林青云  马希敏 《控制工程》2003,10(Z2):140-142
介绍了运用Windows NT网络操作系统,将美国850 mA的X光机与普通微机相连,设计的医学影像数字化采集处理与计算网络技术相结合的PACS(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s,医学影像存档与通信系统)系统.用数字化采集影像技术,将各种图像设备的视频信息经数码化处理,改善了图像的质量,增加了图像的清晰度和有效信息.经医学实践证明,PACS系统,不仅提高了医疗的准确性,而且可以进行远程医疗会诊,实现资源共享.同时改善了医院的医疗条件,提高了医生的医疗效率.通过网络技术,可以帮助院长及时掌握医院各环节的情况,为医院领导提供了现代化管理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8.
方宏  杜正春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09,26(11):177-179,192
在分析车辆检测线远程维护系统需求的基础上,采用多层B/S体系结构,结合Java管理扩展(JMX)和Java媒体框架(JMF)技术,设计了一个可移植、易扩展、能对维护信息实时存取及进行音视频交互的远程维护系统,最后对实现中的资源封装、系统安全及流媒体传输问题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医学影像建档与通信传输系统综述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医学影像建档与通信传输系统是关于医学影像的采集、传输、数字化归档、管理和利用等方面的信息系统,是数字化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论文综述了其社会经济效益、实现原理、关键技术、组成、现状与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利用 Socket 通信方式、多线程机制以及 FTP 协议,设计并实现基于 Internet 的家庭病房监护网络。该系统将患者生理数据实时、高效地传输至医疗工作者使用的远程监护终端,将医院监护延伸至患者家中,实现对患者的远程医疗监护,满足患者医疗监护需求的同时,减轻医院工作压力,是对现有医疗模式的良好补充。  相似文献   

11.
Java Applet程序网络通信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Java Applet是用Java语言编写的,并可以通过HTML语言标记轻易地被使用于网页设计中。文中详细阐述了Java Applet实现网络通信的三种方式所使用的类、函数、接口参数和每一通信方式应用局限性等问题.介绍了掌握每一种通信方式实现的技术要点(函数的功能及使用方法、接口参数的具体设置方法等)、使用的场所及实现通过时应注意的事项。并给出了Java Applet与浏览器通信的具体实例。  相似文献   

12.
我们开发的嵌入式远程液位控制系统利采用了目前流行的B/S模式,服务器建立在具有友好开发环境的Rab—bit2000 Processor上,运行在客户端的别是一个完成人机交互的Java Applet小程序。本文着重介绍该系统的结构、功能以及软件实现过程中Applet在该系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WWW是目前Internet上应用范围最广,最受欢迎的信息服务系统。JavaAplet是其中广泛使用的网络编程技术,本文论述了“WWW文档协同写作系统”中采用JavaApolet实现文档目录图形化浏览与管理的主要技术及实现。  相似文献   

14.
现代远程医疗是计算机网络、多媒体技术以及医学诊断技术相结合而形成的一门新兴课题。针对当前系统在平台依赖性及远程操控等方面的弱点,结合JMF(Java Media Framework)框架及RMI(Remote Method Invocation)技术,探讨了远程医疗系统中可以跨平台实现的多媒体数据通信以及远端PTZ云台摄像机控制等关键技术,克服了当前系统在平台依赖性及远程操控等方面的弱点。通过实际部署及试用,证明所提出的远程医疗系统可移植性强、具备远程控制能力。  相似文献   

15.
Java技术在Internet上得到广泛应用,但Java小程序(Applet)却极易被非授权者非法使用.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数字签名的Java程序授权访问机制,可以有效地确保Java程序只在经授权的客户机上运行,保护了程序作者的版权与经济利益,也适用于需要计费的网络服务.  相似文献   

16.
基于Applet的多用户协同学习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远程教育的发展,师生之间实时的屏幕共享和交流问题成为应用研究的热点。本文以计算机支持的协同工作理论为指导,介绍用Java Applet实现的基于Web环境的多用户协同学习系统的结构,通过该系统教师和学生只需要通过网页浏览器就可以参加课堂讨论。本文介绍了该系统的框架和设计结构,并给出了具体实现中的一些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7.
田晟  刘一凡  牛端 《现代计算机》2006,(3):97-99,112
本文介绍了Java Applet技术在网络教学上的应用,并结合不同的实例详细阐述了在概率统计网络教学中应用Java Applet技术的方法和技巧.  相似文献   

18.
基于NS2的计算机网络远程虚拟实验室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章提出了基于NS2模拟器的计算机网络虚拟实验室系统的设计模型和实现方法。该实验室以JavaApplet实现客户端,使用NS2多协议模拟器作为服务器的后台计算平台,Nam作为客户端的可视化工具,通过JavaRMI远程调用机制实现了客户端的远程调用。该系统客户端以JavaApplet实现,具有Java语言的平台独立性和安全性,以JavaBean实现虚拟实验设备(如节点,链路等);以组件的形式开发实验库,易于扩充实验库,提高了开发效率,实现了软件重用。服务器端以NS2作为后台计算平台,提供了强大的模拟仿真能力。该系统基于Web环境在用户和NS2网络模拟器之间提供了实验室平台,既使用户省去难以学习NS2的困难,又可以让用户利用NS2模拟器强大的系统仿真能力进行网络模拟试验,让用户可以更加深入理解网络中的复杂行为。  相似文献   

19.
Java Applet的安全性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介绍了Java Applet的功能和存在的安全问题,并详细讨论了Java1.2中安全体系是如何解决Applet在客户端安全运行这个问题的,最后给出了如何开发一个安全Applet应用的示例。  相似文献   

20.
一种新型煤矿安全监测系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提出了一种基于LPC2378嵌入式平台的煤矿安全监测系统,并系统介绍了各部分的软硬件设计;系统不仅实现了煤矿安全环境的全天候实时监测,还可以在瓦斯超标时自动产生报警;系统采用CAN总线和以太网结合的通讯方式,使用Java Applet编写上位机监测界面,使得系统性能稳定,使用和安装方便,为煤矿的安全生产提供了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