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南水北调大西线调水工程五律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自然、技术、经济、社会和环境等5个方面对南水北调大西线调水工程进行了解析:在自然方面,有进行调水的必要性、水量的可取性和地势优势增强自然规律的协同度;在技术上,特殊的自然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技术因素成为整个系统工程的偏离者,需要一个向协同者转化的动力过程;在经济上,我国有能力建设大西线工程;在社会方面,大西线调水的社会因素基本上是协同的;在环境上,大西线调水可能对调水区的生态环境造成破坏,但危害较小.五律解析表明,大西线调水具有一定程度的潜在五律协同度.  相似文献   

2.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对调水区的影响浅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快速社会评价法分析了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对调水区产生的影响与效益,调水区社会环境对西线工程的适应性和可接受程度,以及调水区受益的持续性,总体上认为调水区不存在制约西线工程建设的重大因素,西线工程的建设还将有效地改善调水区生产、生活条件,促进调水区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3.
1概述引青济秦工程于1989年10月应急开工,首先实施从洋河水库至市区各水厂输水的东线工程,1990年4月竣工通水。西线工程从青龙河向洋河水库的调水工程1991年6月完工。整个引青济秦工程1992年上半年交引青管理局管理。在工程试运行期间,不断发现一些工程质量问题。尤其是工程主验单位水利部海委发现了l~4#隧洞进出口严重漏水;还有5#隧洞内村钢管顶部严重塌陷。西线工程运行管理中也出现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经海委领导和引青局多次向上级反映,引起了各方面重视。一致认为:为了使工程实现正常管理运行,发挥出更大的社会经济效益,必须…  相似文献   

4.
引青济秦工程于1989年10月应急开工,首先实施从洋河水库至市区各水厂输水的东线工程,1990年4月竣工通水。西线工程从青龙河向洋河水库的调水工程1991年6月完工。整十引青济秦工程1992年上半年交引青管理局管理,在工程试运行期间,不断发现一些工程质量问题。尤其是工程主验单位水利部海委发现了1~4#隧洞进出口严重漏水;还有5#隧洞内衬钢管顶部严重塌陷。西线工程运行管理中也出现一些问题。这些同题经海委领导和引青局多次向上级反映.引起了各方面重视。一致认为:为了使工程实现正常管理运行,发挥出更大的社会经济效益.必须实施引青完善工程。  相似文献   

5.
坝址调水比例、水库联调、大直径TBM施工的技术可行性、TBM供货能力、单洞或双洞等是影响南水北调西线一期工程设计方案的几个重要因素.现试图结合西线工程的具体情况,从工程实例、技术可行性等方面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6.
对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的认识与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地处青藏高原东南部,规划从长江上游的通天河及其支流雅砻江、大渡河年调水160亿~170亿m3,经输水隧洞穿越巴颜喀拉山分水岭人黄河上游.远期还可从澜沧江、怒江调水160亿~200亿m3.仅第一期工程输水到受水区的末端线路长达3 672 km.调水工程区海拔3 000~4 500 m,寒冷缺氧,地质条件复杂;受水区为我国西部六省区,一般黄河水低地高,配套工程建设任务极为繁重.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具有规模宏大、建设难度大、效益显著等特点,与国内外其他跨流域调水工程相比,规划的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可谓当今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调水工程.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将为西部大开发提供水资源保障,对改善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推进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解决黄河下游断流问题,遏制河道不断抬高等将发挥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7.
随着对黄河水资源利用要求的提高,需明确未来调水调沙及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对黄河上游梯级水库所需库容的影响,探求未来多工况用水要求下合理的梯级水库兴利库容。考虑黄河上游兰州断面需水、梯级水库发电、调水调沙、防洪、防凌等要求,首先建立了以缺水量最小为目标的梯级水库联合调度模型,设置了现状年及远景年共8个方案;其次采用自迭代模拟优化算法求解模型,用长系列径流资料进行优化调度计算;最后对模型求解结果采用时历法推求梯级水库所需兴利库容,确定梯级水库合理库容。从总调沙次数、调沙频率、多年供水量、供水保证率、多年平均发电量、发电保证率等指标分别量化了调水调沙、供水和发电效益。未来梯级水库所需合理库容将因综合需水和调沙次数的增加而增大,而西线工程的实施将有助于减小合理库容规模。在各调沙方案中,仅当2030年西线调水80亿m3时现有的梯级水库兴利库容能够满足综合用水需求,适当降低调沙力度与调沙频率或许是解决这一矛盾的折衷选择。研究成果量化了未来新水资源利用形势下的梯级水库合理库容,为科学指导黄河上游总体工程布局提供了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8.
三圣庵水库位于文溪上游左岸的一条小支流源头,地处培丰镇洪源村东北部,坝址以上集雨面积0.268km~2,总库容12万m~3,水库设计灌溉面积23.33hm~2,是一座以灌溉为主的小(2)型水库;水库枢纽由均质土坝、溢洪道、输水系统等建筑物组成,工程属Ⅴ等工程,大坝等主要永久性建筑物级别为5级;根据本次勘察开挖情况及此前观察漏水、输水及运行过程存在的特征现象分析,推断本次险情为大坝上游局部裂缝与输水箱涵破裂处形成漏水通道,造成大坝输水系统漏水;输水涵洞方案依据工程的技术可行、经济合理性方面考虑,兼顾施工方便易行,做出了最优方案选择。  相似文献   

9.
泛流域水资源系统优化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将雅砻江、大渡河和黄河连为一体,形成泛流域水资源系统,涉及确定合理的调水总量、调水规模与布局以及调水量合理分配等关键技术问题。针对该复杂大系统,研究跨流域水资源多维尺度模拟和优化方法,建立了3层结构的泛流域水资源时空优化调配模型系统,将调水区7条河流与黄河受水区67地市统一优化调配。采用大系统协调技术和嵌套遗传算法动态调节机制求解泛流域水资源优化分配问题,提出了一套适宜的调水规模、工程布局及调水量空间合理分配方案,为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的宏观决策提供科学支撑。  相似文献   

10.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的调水效益是通过用水效益呈现和表达的,为了协调好调用水关系、使用水效益最大化,基于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最新研究论证成果推荐的一期工程年调水规模80亿m3和上下线组合调水方案,运用系统观念从流域视角观照受水区用水的有关问题并进行理性思考,提出了顺应流域自然禀赋特征、与调水上下线路有效衔接的"高水高用,洮水东用"用水方案,即:在上线调水进入贾曲进而流进龙羊峡水库后,经西宁、兰州新区、景泰向民勤、乌海等地引水,顺势"高水高用",以解决黄河西北侧缺水问题;在下线调水入洮河九甸峡水库后,就近与甘肃白龙江引水工程对接,向平凉、庆阳、延安及榆林供水,实现"洮水东用",以解决黄河东南侧缺水问题。"高水高用,洮水东用"用水方案,有利于推进兰州-西宁城市群建设发展和黄河"几"字弯都市圈协同发展、补齐"北方防沙带"生态缺口、优化黄河上游用水格局、推进甘肃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助力黄河上游及西北地区新能源建设,使黄河上中游地区在共同大保护和协同大发展中走上高质量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1.
三峡与南水北调工程对长江口水源地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Delft3D-Flow建立了长江口二维潮流和盐度数学模型,并利用现场实测的水流、盐度数据对模型进行率定验证,较好地模拟了长江口盐水入侵的周期性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分别将枯水期三峡工程和南水北调工程各调水方案与外海的典型潮波进行组合模拟多种水文条件下的盐度场,并对宝钢水库、陈行水库以及在建的青草沙水库的取水口盐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预期最大调水量为1000 m3/s的调水方案将加剧长江口的盐水入侵,水库取水口附近的盐度变大;三峡工程枯水期下泄流量增加,有利于缓解长江口水源地的盐水入侵.  相似文献   

12.
随着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推进,在实现跨区域、跨流域水资源配置过程中,通过进一步合理配置经济资源不仅实现生产要素的集聚,使以调水经济为脉线、以沿线中心城市为轴点的经济带建设成为可能,也成为必要。通过这种以水为媒的结构组织形态,在市场经济框架下进行统筹、协作和合作,能够形成特色鲜明的经济发展带。丹江口市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地、调水源头及大坝加高工程的所在地,亦应在国家宏观经济布局中以满足调水、保护水源水质为今后的工作使命,并在这一原则下审度城市发展的战略走向,调整经济结构,自觉地切入到中线经济带中,强化经济合作,在牺牲中赢得补偿,在贡献中取得回报,实现共赢局面。  相似文献   

13.
四零四厂取水枢纽防沙设计及试验验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上游昌马水库采用泄空排沙运行方式,四零四厂取水枢纽的防沙任务十分艰巨。试验表明,设计通过合理选择取水口位置、布置闸前局部防沙设施,以及两次表层取水,有效地解决了枢纽的防沙问题;特别是取水口前纵向螺旋流的存在,不仅保证了昌马水库泄空期间的大量底沙可顺利排往取水枢纽下游,同时取水口前又可实现“门前清”的最佳防沙效果。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无论是对已建的江水北调等调水工程,还是在南水北调规划论证过程中,都没有以系统的理念对工程总的调水效率进行研究。首次提出:应基于系统理念,对南水北调工程的调水效率进行研究,这样的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更有巨大的潜在经济效益;并以东线江苏境内工程为例,提出调水工程可划分为提水系统、输水系统、蓄水系统等3个子系统,各子系统效率的集合构成了系统总效率;初步提出了调水效率研究的内容、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5.
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资源保护与管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从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水资源保护与管理现状出发,分析了丹江口水库水质和库区目前水资源保护与管理上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包括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与水源地保护矛盾突出;部分支流水质污染,基础设施建设进度滞后;面源污染治理任务艰巨;尾矿安全和无序开发水电存在隐患;水资源保护能力建设薄弱等。阐明了水源区的水环境保护、管理、监测的重要性,进而提出通过建立“5+1”流域协调管理模式,加强流域管理与区域管理相结合,切实保证中线水源区一江清水入库和一库清水北送目的的实现。  相似文献   

16.
在分析南水北调工程有关法律、法规、方针、政策等法制建设现状和问题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及建成后的运行、管理、保护等工作实际和发展趋势,借鉴国内外跨流域调水等基础设施的建设管理经验,从法制体系建设的高度,对南水北调工程下一步亟需采取的法制建设思路和相关措施进行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17.
多目标半结构性决策模糊识别理论在北水南调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北水南调工程是东北地区一项大型的跨流域调水工程 ,优选调水量是其关键问题之一。调水量方案涉及众多目标 ,有定量的 ,又有定性的 ,难以用经典优化理论与方法加以求解。采用陈守煜多目标半结构性决策模糊识别理论与模型进行北水南调调水量方案的优选。  相似文献   

18.
南水北调工程会引起所涉区域极端气候发生变化,同时极端气候事件对调水工程运行也存在影响。研究以1960—2020年气象观测数据为基础构建极端气象要素指标体系,采用变化范围法(RVA)与集对分析法(SPA)对南水北调影响区极端气象要素的改变程度进行量化计算,揭示了经济发展、气候变化与南水北调工程影响下区域极端气象要素的演变规律。结果表明:在经济发展与气候变化影响下,1960—2020年南水北调影响区极端气象要素指标综合改变度总体为上升趋势,并出现了明显的区域差异性,中线地区极端气候改变度显著大于东线,而两线水源区变化程度低于输水区和受水区;调水前后对比分析表明,工程调水对中线的影响大于东线,且受水区极端气象要素变化程度更为明显;对极端气象要素分析发现,极端蒸发受气候变化与经济发展影响显著,极端气温受调水工程影响变化较大,极端降水受外界扰动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19.
张家河梯级水电站坐落在河栏镇张家村,位于青凤寺张家沟河上,电站利用引兰入汤工程的引水流量发电,合理、充分地利用了现有的水能资源。张家河梯级水电站的建设提高了兰河流域水能资源的开发利用率,缓解了地方电网的矛盾,提高了地方电网的运行质量,经济效益十分显著。从技术角度分析,水电站的建设利大弊小;从环境角度看,水电站的修建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0.
针对萧绍宁平原河网水源补给不足、水体流动性较差特点,以浙东引水工程和区域内引排工程为基础,拟定了萧绍宁平原引配水格局,分析了浙东引水工程改善萧绍宁平原河网水环境的效果,为萧绍宁平原实施"五水共治"之治污水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