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杭白菊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并建立杭自菊中p.榄香烯的测定方法。方法: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杭白菊挥发油各组成成分,并使用气相色谱内标法测定杭白菊中β-榄香烯的含量。结果:杭白菊挥发油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共分离出125个峰,鉴定出59种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61.74%;经分析,6.榄香烯线性范围为0.006-0.096mg/ml,RSD为0.85%,平均回收率为95.23%,在杭白菊中含量为12.98mg/kg。结论:利用气.质联用分析技术鉴定出菊花挥发油中的59种化合物,主要成分为单萜烯类、倍半萜烯类及其含氧衍生物等,杭白菊中具有抗肿瘤活性物质β-榄香烯的含量为12.98mg/kg。  相似文献   

2.
杭白菊挥发油化学成分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水蒸汽蒸馏法从杭白菊中提取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对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分离出126个峰,鉴定出50种化合物,应用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成份的相对百分含量。杭白菊挥发性成分主要为单萜烯类、倍半萜烯类及其含氧衍生物等。  相似文献   

3.
以杭白菊为研究对象,超临界CO2为溶剂,β-榄香烯得率和挥发油得率为指标,分别考察颗粒粒径、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萃取时间对提取过程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双指标,利用正交设计,得到优化工艺条件:颗粒粒径80目,萃取压力17.24MPa,萃取温度35℃,萃取时间100min。在此条件下,杭白菊中β-榄香烯得率达到104.57mg/kg,挥发油得率达到3.26%。用综合指标优化萃取工艺条件,兼顾了杭白菊中重要抗癌活性成分β-榄香烯得率和挥发油得率,使工艺条件更加合理。  相似文献   

4.
杭白菊挥发油的提取及在卷烟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采用同时蒸馏萃取-GC/MS法和热解-GC/MS法分别对杭白菊挥发油及其在300、600、900 ℃下的热解产物进行了分离鉴定,并用杭白菊挥发油进行了卷烟加香试验.结果表明:①杭白菊挥发油中共鉴定出52种挥发性成分,主要为单萜类和倍半萜类;②杭白菊挥发油300、600和900℃的热解产物中分别鉴定出78、89和94种成分;③部分成分只存在于挥发油中,部分成分同时存在于挥发油及其热解产物中,部分成分仅存在于热解产物中,热解温度不同,其产物成分的种类和含量亦不同;④杭白菊挥发油具有改善和修饰卷烟香气,增加清香香韵,减轻刺激性的作用.杭白菊挥发油可用于卷烟加香.  相似文献   

5.
山竹果皮与果肉挥发性成分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辛广  张平  张雪梅 《食品科学》2005,26(8):291-294
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分别提取山竹果皮与果肉挥发性成分,用气相色谱-质谱仪进行分离鉴定,结合计算机检索对分离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应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测定各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表明:山竹果皮中挥发油的提取率为0.14%,鉴定出22种化学物质,占总成分的92.68%;果肉中挥发油的提取率为0.21%,鉴定出11种化学物质,占总成分的69.11%。山竹果皮挥发油中主要含有烯类、萘类和酸类,果肉挥发油中主要含有醇类、烯类及烷烃类;果皮与果肉主成分为α-荜澄茄烯含量分别为32.41%与41.38%。  相似文献   

6.
金建忠  童建颖 《食品科学》2010,31(14):125-127
采用超临界CO2 技术萃取杭白菊挥发油,以杭白菊挥发油得率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考察萃取温度、萃取压力、CO2 流量、萃取时间4 个因素对杭白菊挥发油的超临界CO2 流体萃取的影响。结果表明萃取压力20MPa、萃取温度55℃、CO2 流量10kg/h 的条件下萃取2h 为最佳工艺,杭白菊挥发油得率达5.92%。  相似文献   

7.
不同产地香椿籽风味物质提取及成分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昌禄  高蕾  刘常金  李璐  李颖 《食品与机械》2007,23(2):83-85,125
比较了从河南、湖北、陕西三地采集的香椿籽样品的挥发油含量和化学成分的差异。运用同步蒸馏萃取法提取香椿籽挥发油,所得挥发油通过GC/MS分析,并与Nist98标准图谱进行对照,定性分析了三种不同产地香椿籽挥发油,共鉴定出52种化学成分,三种挥发油均含有的主要成分是α波旁烯、γ-榄香烯、石竹烯及马兜铃烯。为香椿籽挥发油药用价值的进一步开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目的:优化双水相法萃取肉桂挥发油工艺并研究其对风味物质的影响。方法:以肉桂挥发油得率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设计优化双水相萃取肉桂挥发油工艺;采用气相色谱与质谱联用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比探究肉桂挥发油风味物质变化。结果:最佳萃取工艺为乙醇质量分数25%,磷酸二氢钠质量分数34%,固液比1:15 g/mL,萃取时间60 min,萃取温度35 ℃,此条件下肉桂挥发油和肉桂醛得率为2.82%和0.037%,与常规水蒸气蒸馏法相比分别提高了1.07和1.31倍。双水相萃取法和水蒸气蒸馏法制得挥发油中分别鉴定出14和15种物质,均以萜烯类和醛类为主。双水相萃取法制得挥发油中含有更多的α-蒎烯(59.93%)、杜松萜-1(10),4-二烯(10.20%)、α-衣兰油烯(7.35%)、环苜蓿烯(2.44%)和衣兰烯(1.50%)等萜烯类成分。结论:双水相萃取用于肉桂挥发油提取具有条件温和、得率高及溶剂易回收等优势,可作为香辛料挥发油萃取分离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白胡椒挥发油中化学成分的GC-MS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炯  陈静霞  余静  阚建全 《食品科学》2010,31(2):110-112
分别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和同时蒸馏- 萃取法提取白胡椒中的挥发油,得率分别为2.15% 和2.86%;再采用气相色谱- 质谱法从两种方法提取的白胡椒挥发油中共鉴定出32 种化学成分,其中,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的白胡椒挥发油中鉴定出28 种化学成分,从同时蒸馏- 萃取法提取的白胡椒挥发油中鉴定出30 种化学成分。白胡椒挥发油中主要成分有3- 蒈烯、柠檬烯、β- 蒎烯、石竹烯、α- 蒎烯、1- 甲氧基-4-(1- 丙烯基)苯、α- 水芹烯等萜烯类物质。将这两种提取方法相结合,可以更加全面地检测出白胡椒挥发油中的化学成分。  相似文献   

10.
杭白菊化学成分最新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建忠  闻鸣  申屠超 《食品工业科技》2014,(15):386-389,394
杭白菊营养成分丰富,主要含有挥发油、黄酮类、绿原酸、多糖、酚类、脂肪酸及微量元素等多种生理活性物质,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对遏制肿瘤、延迟衰老及增强人体免疫力有一定功效。对杭白菊化学成分的提取和分析等方面的研究作了归纳与论述,为全面研究杭白菊化学成分提供参考,促进杭白菊的综合高效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分析了鸡骨柴挥发油及其主要组分γ-萜品烯对赤拟谷盗成虫和幼虫的防治作用。通过触杀、熏蒸和驱避试验评价鸡骨柴挥发油及γ-萜品烯对赤拟谷盗成虫和幼虫的生物活性。结果显示,鸡骨柴挥发油及γ-萜品烯对赤拟谷盗成虫具有明显的触杀活性(LD50 = 26.64和33.04 μg/头)和熏蒸活性(LC50 = 32.16和16.94 mg/L-1)。鸡骨柴挥发油对赤拟谷盗幼虫触杀和熏蒸活性均弱于成虫(LD50和LC50分别为111.72 μg/头和78.25 mg/L-1)。驱避活性测试中,在5 mg/ml测试浓度下,鸡骨柴挥发油对赤拟谷盗成虫和幼虫驱避作用显著,驱避率值分别达到100%和90%以上。γ-萜品烯对赤拟谷盗成虫和幼虫未表现出驱避活性及对赤拟谷盗幼虫未表现出触杀和熏蒸活性。鸡骨柴挥发油及其主要组分γ-萜品烯对赤拟谷盗具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2.
款冬花挥发油的提取及其在卷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同时蒸馏萃取-GC/MS法对款冬花挥发油进行了分离鉴定,并用该挥发油进行了卷烟加香试验.结果表明:①款冬花挥发油共鉴定出70种挥发性成分,主要有β-红没药烯、十六烷酸、匙叶按油烯醇、7,10,13-十六三烯醛、δ-杜松烯、亚油酸、亚麻酸、β-荜澄茄油烯和β-紫罗兰酮等;②款冬花挥发油具有改善和修饰卷烟香气,增加清香香韵,减轻刺激性的作用.该挥发油可用于卷烟加香.  相似文献   

13.
超声波法提取红香酥梨挥发性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开源  赵卫红 《食品科学》2005,26(3):215-217
采用超声波法对红香酥梨中挥发性成分进行提取,以30min得到的挥发性成分产率最高为0.366%,用GC/MS法从红香酥挥发油中分离并确认出24化学成分,用峰面积归一法通过G1710BA化学站数据处理系统得出各化学成分在挥发油中的百分含量,红香酥梨挥发性成分中的化学成分主要含有烯类、酯类、醇类、醛类和酮类。红香酥梨挥发性主成分为:壬醛和丁羟基甲苯。  相似文献   

14.
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春季产川芎叶和夏季产川芎叶的挥发油,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并结合计算机检索对其挥发油的香气成分进行分析。结果分别从春季产川芎叶和夏季产川芎叶的挥发油中鉴定出84、51个成分;用面积归一法测定了两种挥发油中各种成分的相对质量分数,分别占总峰面积的97.8%和 98.2%;春季产川芎叶挥发油和夏季产川芎叶挥发油的主要成分基本相同,它们分别是3,4-二亚甲基环戊酮、5,7,8-三甲基苯并二氢吡喃酮、石竹烯、反-罗勒烯、顺-罗勒烯、(+)-香桧烯、α-蒎烯、α-金合欢烯。  相似文献   

15.
为了寻找高效、绿色的食品抗菌保鲜剂,本研究以水蒸气蒸馏法从河南产艾蒿、白蒿、牡蒿植物中提取挥发油,并对其化学成分进行GC-MS测定与分析。结果显示,三种蒿类植物挥发油的化学成分种类和含量差异显著。艾蒿挥发油主要成分为十氢二甲基甲乙烯基萘酚(16.82%)、氧化石竹烯(10.51%)、β-石竹烯(6.45%)、4-萜烯醇(5.22%)、右旋龙脑(4.60%)、桉树脑(4.55%)等;白蒿挥发油主要成分为氧化石竹烯(15.24%)、镰叶芹醇(14.34%)、桉油烯醇(6.61%)、大根香叶三烯-1-醇(6.27%)、棕榈酸(5.72%)、α-毕橙茄醇(5.19%)等;牡蒿挥发油主要成分为环己酮(30.14%)、氧化石竹烯(9.74%)、邻二甲苯(4.72%)、2-香豆酸(4.38%)、(Z,E)-α-金合欢烯(3.88%)、(E)-α-金合欢烯(3.80%)、β-石竹烯(3.31%)等。三种挥发油共有成分主要为石竹烯、氧化石竹烯、十氢二甲基甲乙烯基萘酚、匙叶桉油烯醇、萜烯醇等。采用滤纸片法对挥发油的抗菌活性进行了测定。研究表明三种挥发油对大肠杆菌、四联球菌和蜡样芽孢杆菌显示了良好的抑菌作用,白蒿和艾蒿挥发油抑菌活性优于牡蒿,不同挥发油的抗菌特性也不同。因此,蒿类植物挥发油有望成为潜在的天然抑菌剂及食品保鲜剂。  相似文献   

16.
本实验主要研究云南秋季产白兰叶和茎的挥发油香气成分。用水蒸汽蒸馏法分别提取白兰叶和茎的挥发油,然后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并结合计算机检索分析了两种提取物中的挥发油香气成分。分别从白兰叶和茎的挥发油中鉴定出了63、78种成分。用面积归一化法测定了两种挥发油中各种成分的相对质量分数,各占总峰面积的95.7%、97.3%。结果表明秋季产白兰叶和茎挥发油的主要香气成分基本相同,它们分别是芳樟醇、石竹烯、橙花叔醇、大根叶烯D、β-荜澄茄烯、反式罗勒烯、α-葎草烯、桉叶油素等。  相似文献   

17.
菜花中挥发油化学成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樊钰虎  陈小燕  何华玲 《食品科学》2011,32(20):157-159
目的:分析油菜花挥发油中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油菜花挥发油,以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挥发油中化学成分的分析。结果:共检测出30种成分,并鉴定出其中21种化合物,其相对含量占挥发油总量的97.40%,主要化合物为正四十烷(38.14%)、正四十四烷(30.24%)、异硫氰酸烯丙酯(10.94%)、异硫氰酸丁烯酯(9.56%)、石竹烯(1.02%)、柠檬烯(1.01%)、硫氰酸烯丙酯(0.75%)等。  相似文献   

18.
草果药食同源,主要化学成分为挥发油,具有调味和温中燥湿的功效。文章比较了不同干燥程度草果果实形态、种仁挥发油得率和挥发油成分在含量和组分上的差异。收集50℃烘干0,12,24,36,48 h的果实样品,记录果实形态的各项指标,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测定不同烘干程度草果种仁挥发油得率,并利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分析其挥发油成分及含量的异同。结果表明,在干燥过程中果实果皮厚度及重量呈下降趋势,12~24 h下降最明显,种仁重量变化较平稳;种仁挥发油得率呈线性升高,至48 h恒重时,挥发油得率最高为2.72 mL/g;种仁中共鉴定出38种化合物,在0~48 h 5个时间段分别检测出26,23,21,22,26种成分;主要包含烯烃类16种、醛类7种、芳香烃类3种、醚类1种、醇类11种;干燥程度不同导致(1R)-(+)-α-蒎烯等化合物含量减少至未检测出;1,8-桉叶素等有效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α-水芹烯的含量则先下降后上升,峰值出现在48 h(4.71%);正新醛的相对百分含量变化基本保持不变。低温烘干处理对提高种仁挥发油得油率及其化学成分构成具有重要的影响,这为解释草果鲜品和干品的香气成分差异提供了参考依据,为该物种干燥加工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李星  刘吟  陈浩  段丽萍 《粮食与油脂》2022,(6):67-71+88
以甘肃武威和云南昆明产莳萝全草为研究对象,采用超声波辅助同时蒸馏萃取法制备莳萝挥发油。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分析预测莳萝挥发油提取的最优参数,并运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析莳萝挥发油的化学成分。结果表明:在原料粒径0.15 mm、液料比20∶1(mL/g)、超声功率200 W、超声温度60℃、超声时间30 min时,武威莳萝挥发油得率可达4.82%,略高于昆明莳萝挥发油(4.79%)。从武威莳萝挥发油中鉴定出32种化合物,昆明莳萝挥发油则鉴定出36种化合物,其主要成分均为酮类、酚类、烯类、醇类和酯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20.
为探究紫苏叶、陈皮复配前后挥发油的变化,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紫苏叶、陈皮及紫苏叶和陈皮复配物(简称复配物)的挥发油,利用GC-MS技术对各挥发油进行分析,比较其成分及含量的差异。从紫苏叶、陈皮及复配物的挥发油中分别鉴定出20、22和31个化合物,检出物总质量分数分别为97.77%、99.76%和97.94%。紫苏叶挥发油中薄荷醇、β-波旁烯、反式-橙花叔醇和环氧化蛇麻烯II共4个化合物未在复配物挥发油中检测到,且其中β-古巴烯的含量在复配物中明显增加;陈皮挥发油中2-蒈烯、对-伞花烯、异松油烯、4-萜烯醇和大根香叶烯共5个化合物未在复配物挥发油中检测到,且其中香附烯酮的含量在复配物中明显增加;而复配物挥发油中新增加了4-蒈烯、邻-异丙基苯、癸醛、γ-榄香烯、乙酸橙花酯和乙酸橙花叔醇酯共6个化合物。因此,该研究说明紫苏叶、陈皮复配前后挥发油成分有明显变化,为紫苏叶和陈皮的进一步开发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