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就当前的语文教学看来,强调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感受——“感之于外,受之于心”,是非常重要的。这里的“外”主要是学生听到的言语或读到的文字,“心”是学生的心理活动功能。叶圣陶先生说,语文能力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吕叔湘先生也说,“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语感,就是一种对语文的感受能力。应当说,鉴别是不是“语文”老师,判断是不是上“语文”课,首要的标准就是看是不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言感受能力。近些年来,语文教学有了长足进步,但上课“以知识的记忆和复现为目标”、“教师多半只对…  相似文献   

2.
自1993年秋季开始,我局小学一年级开始使用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教科书》,时至今日,已有一年了。在两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们看到仍有少数语文教师对讲读、阅读和独生阅读三种类型的课文不加区别,只是简单地按照一种模式进行教学,这种现象,与九年义务教育教学大纲的精神是不相符的,对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独立阅读的习惯也是不利的。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中规定:“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教学要着眼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学生在阅读教学实践中学习独立思考,学习…  相似文献   

3.
语感是人们在语言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对语言文字的一种感受能力,即对特定语境中的话语不必经过逻辑推理,而能直接迅速整体地感知和把握。实践证明,在语文教学中重视语感培养,对于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叶圣陶先生明确指出:一语言文字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吕叔湘先生也断言:“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我们在语文教学中之所以要这样重视语感培养,是因为语言能力的核心是语感,抓住了语感培养也就抓住了语文教学的“牛鼻子”,就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4.
语文教学最根本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他们具有基本的阅读、写作、听话、说话的能力。”培养这些能力的核心是思维,离开思维,任何知识都不能转化为能力。因此,只有启开学生思维的门扉,学生才能对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把知识从“身外之物”转化为自己的财富。一、引出兴趣,激发疑自语文教学中训练学生的思维,最首要的一条要引出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产生好奇心,试想,学生对所学的东西不感兴趣,没有强烈的求知欲,或者学习完全依赖于教师的讲解,被动地学,怎么可能具备能力呢?孔子说:“‘不愤不启…  相似文献   

5.
所谓习惯,就是在一定条件下长期逐渐养成的自动进行某些活动的特殊倾向或行为。习惯的培养是把信念变为习性,把思想内化为行动的过程。教育者的任务就在于引导学生养成好习惯。习惯对一个人来说本身就是一种素质,那么习惯培养对教育而言究竟有何意义呢?“教育就是养成习信”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这是叶老对教育的本质的理解,是他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比把教育界定为“传道、授业、解惑”是更深刻、更彻底,也更经典的提法。叶老认为“教育工作的最终目的,无非是培养学生具…  相似文献   

6.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浓厚的兴趣,可以使人勤奋学习而不知疲倦.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就会自觉学习,刻苦钻研,奋力探索.如何培养和调动学生学习《化工原理》课的兴趣,这是我多年教学中努力探索的一个问题.一、在备课上下功夫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当教师的知识视野比教学大纲宽得无可比拟的时候,教师才能成为教育过程中的真正能手、艺术家和诗人.”用通俗的话说,教师给学生一杯水,本身要有一桶水。近几年来,我注重对自己的知识进行纵向和横向开拓。从纵的方面说,为了解…  相似文献   

7.
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美占有很重要的位置。马克思说:“社会的进步就是人类对美的追求的结晶。”一定的审美水平标志着一定的文明程度,一定的教育水平。“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正确的审美观念和较高的审美修养只有靠培养和训练才能获得。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规定: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观,提高学生创造美的能力。由此可见,语文课进行审美教育不是外加的,而是语文教学的任务之一,教师应有意识、有计划地将美育渗透到教学之中。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就应像艺术创造一样,精心设计自己的教学,使语文课请任务融…  相似文献   

8.
现在的语文教学存在着人文精神淡化、听说能力弱化、阅读教学繁琐化、写作训练程式化等弊端。双基训练、阅读训练、作文训练,把语文变成一种技术训练,而对于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就忽视了。许多语文老师认为,学生平时连做题都来不及,哪里还有时间读书看报。殊不知,这正是学生们学习上的一大弊病。其实,许多语文教师都有体会,  相似文献   

9.
课外阅读是中学语文教学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是使中学生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提高能力、陶冶情操的有效途径,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吕叔湘先生在谈到语文学科课内和课外的关系时说:“语文课跟别的课有点不同,学生随时随地都有学语文的机会。逛马路,马路旁边的广告牌;买东西,附带的说明书,到处都可以学习语文。特别是看小说,那是更普遍了。”《关于中学语文教学的种种问题》吕老的话启示我们,学习语文的渠道是众多的,课内学习固然重要,课外也是一片非常广阔的天地,二者应该互为补充,相得益彰。正如吕老…  相似文献   

10.
叶圣陶先生说:“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阅读,只有进入作品所描写的情境之中,才能与作者相亲相近,与作品中所表现的思想感情相契相合,从而对作品的内容产生深沉的体验和深刻的感悟。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入文学作品的情境,就是要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观其形,辨其色,听其音,嗅其味,临其境,在大脑中再现和再造艺术形象,进而同其感,体其情,察其心,明其志,只有这样,才可能使语文课变得气韵生动,添光流彩,把学生带到多姿多彩、五光十色的语文天地,让他们在审美愉悦中乐知乐学,在潜移默化中,使其思想情操受到熏陶,语言…  相似文献   

11.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新的教育理念,着力“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这就要求我们的课堂要以学生为本,真正的把课堂交给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教师只是引导者、合作者。我们尝试把研究性学习引入初中语文课堂,就是基于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这种研究性学习是将搜集资料、整合资料、合作探究、总结评论融为一体的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12.
阅读教学,历来被认为是文科教学的内容,而没有被数学教学所重视。这一认识上的误区不知影响了多少学生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的正确形成,降低了学习效果。笔者多次调查表明:有90%以上的学生课前不预习、课后不复习,教科书仅仅是习题集而已。究其原因,学生不会阅读教科书,即使对指令性阅读,也只能是走马观花,分不清重点难点。《九年义务教育四年制初级中学数学课本》(北师大版)在这方面做了大胆的尝试,是一套难得的可读性教材(以下简称“新教材”)。注意加强阅读教学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自学能力乃至其它数学能力大有神益。一…  相似文献   

13.
教学的互动与实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顾云 《石油教育》2007,(2):86-87
<正>《新课程与教学改革》一书中指出:“新的学习方式不仅意味着在学生身上将发生一场巨大的变革,而且意味着教师工作也将随之发生变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造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这段话说明了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4.
朗读,就是清晰响亮地把文章念出来,要读得正确流利,抑扬顿挫,富有表情。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是中小学基础教育阶段语文教学中能力培养和提高的重要任务和目标。由于这种能力在实际考试中难以考查,因而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学生中普遍存在唱读和机械诵读。我认为,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有诸多好处。首先,富有感情的朗读,可以陶冶性情,提高审美能力,激发和培养学生对文学的爱好。例如在学习朱自清先生著名的抒情散文《春》一文时,我让学生在听范读录音时,以自己的生活体验想象春花竞放、轻风流水的情景,将自己融入课文中,感受文章的意境美,领…  相似文献   

15.
生物课堂教学如何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使知识和能力同步得到增长?“观、读、议”的预习方法效果显著。现结合初中生物《根对水分的吸收》一节的教学,谈谈其做法和体会。观即观察。初中学生的思维正处在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阶段。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注重直观教学,引导学生仔细地观察实验,使学生通过观察获取感性知识。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阅读课文,研究和讨论问题。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牛命现象的规律。同时培养和发展他们的观察力、如做“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演示实验,课前让每个学生分别准备甲乙两个烧…  相似文献   

16.
李方 《石油教育》2005,(6):95-96
学生阅读能力低,是学生独立阅读能力不强,教师阅读观念陈旧,学校没能提供充分的阅读条件,社会没能提供良好的阅读资源等多重原因造成的。教师应努力培养学生主动读书习惯,还学生阅读的主动权,要主动消除课堂上的话语霸权;学校应提供必要的阅读资源、阅读时间、阅读空间。只有各方面齐抓共管,才能引导学生好读书,读好书,切实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17.
备课拾零     
备课是教学的重要环节,教师要上好课,首先就要备好课。在备课时.一般都很重视教材内容的把握和深度的挖掘,当然.这是无可非议的。但从授课效果上来说,仅仅做到这些还是远远不够的.尤其是对学习自制力较差的学生,能使他们投入学习境地.积极主动地学习,那还需要教师施教时的诱导,即在备课时就要想到如何使学生喜欢你所讲授的内容。美国近代心理学家杰罗姆·布鲁纳认为,“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也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乐之,才能“乐学”。就语文课来说,有些文…  相似文献   

18.
人们习惯上一般喜欢称那些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为“差生”。殊不知,一个学生如果被戴上“差生”这顶帽子,精神上受到的打击将是难以估量的。我们称这些学生为“学习困难学生”。学习困难学生是指那些在日常学习中,按照“教学大纲”的标准,在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运用上,未能达到及格的要求;学习过程中需要比其他大多数学生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才能勉强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学生。学习困难学生是学校教育过程中,领导和教师十分关注的一部分学生。“面向全体学生”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要求教师重视对学习困难学生的教育和引导,摸索…  相似文献   

19.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体现。小学生的作文就是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这就是说要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必须在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把观察、思维与表达密切结合起来,让学生在教学中、在实际生活中练习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做、所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作文水平不断提高。在十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我遵循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学习语文的…  相似文献   

20.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而学生升到初中阶段,语文学习也将发生质的飞跃。此时教师应正确引导学生适应这一变化,让他们尽早地融入新角色,培养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