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飞航导弹》2021,(4):43-47
2019年8月2日,美国以俄罗斯违反《中导条约》和中国不受条约限制发展相关武器为由,正式退出《中导条约》。退约后,美国不断对我国施加军控外交压力,欲将中国纳入核军控谈判中。与此同时,美国积极推动陆基导弹武器的研发和部署。重点介绍了美国正在发展的弹道、巡航和高超声速等三类新型陆基武器,包括技术性能以及研制进展等,分析了在美国新的作战模式和理念下,陆基中程导弹武器可能的作战使用情况。  相似文献   

2.
正苏联和美国于1987年签署的《中导条约》,禁止两国生产、试验和部署射程在500~5 500千米的陆基弹道导弹和陆基巡航导弹,该条约无限期有效。特朗普上台后,美国国会敦促他退出《中导条约》。10月30日,俄罗斯《军工信使》周报刊文称,俄可恢复研制苏联时期的"信使"洲际弹道导弹,实现对等反制。那么"信使"是一种什么样的导弹?俄罗斯重新启用它会有怎样的战略效应呢?来自冷战——"信使"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3.
当地时间,2019年8月2日,特朗普政府宣布美国正式退出《中导条约》,针对这一重大动向,在深入研究《中导条约》主要内容的基础上,分析了美国退约的主要动因,最后探讨了废除《中导条约》对国际安全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正2018年10月20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突然宣布,美将退出美俄《中导条约》,并指责俄罗斯违反该条约,还特别"点名"了与条约无关的中国。此举在全球范围内引起轩然大波。虽然有关《中导条约》的争论由来已久,但由国家最高元首正式公布还是首次。那么,这个被诩为"冷战时期最成功的军控文件"和世界和平基石的条约,究竟惹了谁?美俄在该条约上的主要分歧有哪些?而问题的实质究竟是什么呢?美俄《中导条约》的分歧  相似文献   

5.
正"违约"武器分析俄美两国围绕《中导条约》的龃龉已经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这些年来双方都不断指责对方违约,而具体到违约内容双方又都予以否认。从近几年双方持续不断的"口水战"来看,所谓的违约武器主要包括以下几种:RS-26弹道导弹自2011年以来,美国发现俄罗斯开始试验新型的RS-26"边界"导弹。该导弹射程约5 800千米,可携带多弹头,到目前为止已成功试射5次。公开的数  相似文献   

6.
传媒视点     
《兵器》2014,(4):9-9
美国洲际弹道导弹力量的未来 根据新的《削减战略武器条约》,美军应在2018年2月前销毁103套陆基核导弹发射设施2013JP-8月蒙大拿州沃伦基地的训个民兵-3导弹发射井和50个“和平卫士”导弹发射井已开始拆除,  相似文献   

7.
正6月28日,美国空军第90导弹联队发表声明表示美国目前陆基战略核导弹的数量已经符合2011年《削减战略武器条约》(新START条约)所规定的数量。声明中表示,美国空军于6月2日将最后50枚民兵3导弹从怀俄明州沃伦空军基地的发射设施中移除。美国空军部署的洲际弹道导弹的数量已经符合新START条约的规定。同时根据美国国会研究中心6月13日发布的报告,美国计划将每艘俄亥  相似文献   

8.
针对近年来美国大力发展巡航导弹的现状,研究并分析了《中导条约》、美国的"全球作战概念"及其对应的火力分配、海湾战争后美国导弹武器使用情况、美国"成本施压"的军事战略以及巡航导弹与弹道导弹的综合效能对比等问题对此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巡航导弹在打击精度、作战灵活性、装填密度、成本以及多平台适装等方面的优势使其更符合美国的军事部署以及战略需求,而由此产生的供需关系决定了美国选择大力发展巡航导弹这一决策。  相似文献   

9.
20 0 2年 5月 1 4日 ,美国防部导弹防御局局长卡迪什说 ,美将在退出《反弹道导弹条约》之日起 ,开始在阿拉斯加州动工兴建拦截导弹的地下发射井。卡迪什认为 ,退出反导条约不仅使美国发展导弹防御系统不再受到限制 ,而且将给予美国军方更多的自由来开发使用作为导弹防御系统组成部分的雷达系统。例如 ,美军方将在 7月份进行的导弹拦截试验中使用舰载“宙斯盾”雷 达。由于受到反导条约的限制 ,这种雷达以前从未使用过。美国已宣布将在今年夏天进行两次导弹拦截试验。美计划今夏在阿拉斯加州的格里利堡兴建 5个拦截导弹发射井和相应的通讯…  相似文献   

10.
由美空军领导的海陆空三军联合进行的新型隐身巡航导弹——TSSAM,研制开始于1989年,预计于1995年装备部队,在2000年前美国的海、陆、空三军将全部装备这种导弹。研制TSSAM目的是为了生产一种比现用巡航导弹精度更高,且具有躲避雷达探测能力的防区外发射导弹,这种防区外发射系统将利用隐身特性,增加其生存能力和突防能力,使导弹可进入高威胁环境,另一方面由于防区外发射武器MSOW计划的终止,美国试图寻找一种替换MSOW作战任务的新型武器,它的设计方案是针对原苏联和华约各国的,打算破坏原苏联的机动发射架。它包括空射型AGM-137(射程为600km)和陆射型MGM-137(射程为500km),它们都不受中导条约和军备限制条约的约束。TSSAM最终还将取代以色列生  相似文献   

11.
继1987年12月美、苏签署《中导条约》之后,1991年7月31日美国总统布什与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在莫斯科签署了《削减和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即第一阶段削减战略武器条约(以下简称STARTⅠ);时隔一年多,1993年1月3日,即将卸任的美国总统布什和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在莫斯科又签署了《美、俄第二阶段削减战略武器条约》(以下简称STARTⅡ),这是继STARTⅠ之后世界核裁军  相似文献   

12.
正2016年4月11日,美国国务院发布本年度军控履约报告,又一次指责俄罗斯试射陆射巡航导弹违反中导条约。不过,与往常一样,该报告仍未指明违约巡航导弹的型号、试射次数或地点等具体信息。俄罗斯则照例反唇相讥,将"皮球"踢了回去。那么,美俄究竟是谁违反了中导条约呢?众所周知,中导条约是《美苏中导条约》的简称,由美国、苏联于1987年12月在华盛顿签署。该条约的主要内容是:双方在条约生效后的3年内,应消除各自拥有的射程在500千米~5 500千米的  相似文献   

13.
正2018年12与6日,美国负责军备控制和国际安全事务的副国务卿安德烈娅·汤普森宣布,美要求俄罗斯销毁SSC-8巡航导弹及其发射系统,或以可验证的方式改进导弹、缩短射程,以遵守冷战后最重要的核军控条约——《中导条约》。而此前12月4日,美宣布给俄60天时间,  相似文献   

14.
对《中导条约》签约背景及其主要内容进行了介绍,分析了其面临的新军事形势。总结了近些年来美俄对条约执行的主要态度,整理了双方遭受到的主要违约指责。在此基础上,对条约的未来走向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中导条约》的潜在变化及其影响。  相似文献   

15.
对近十年全球导弹武器装备的交易数据进行了客观的定量统计分析,给出了各年份导弹武器交易量的变化情况及主要进出口国家的分布等信息。从供求两个角度总结了该类装备市场的特点,并分析了联合国最新出台的《武器贸易条约》对导弹武器装备未来交易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简讯     
中导协议后美苏战略武器发展动向美军战略武器发展动向美苏两国就消除部分中短程导弹协议开始生效,且付诸实施之后,两国战略导弹发展计划有所调整,战略方针有所改变,导弹武器发展出现新的转折点,导弹武器的发展不再是单一的军事用途为目的,而向多用途,多功能方面发展。中导协议实  相似文献   

17.
<正>美国在本世纪初制定了"民兵"3现代化改进计划,使该导弹服役期可延长至2030年。为了维系此后的战略威慑能力,美国在2011年启动了未来"陆基战略威慑系统"(GBSD)计划。它是美国未来唯一的陆基战略导弹系统,将全面替代"民兵"3导弹,被外界称为"民兵"4导弹计划。  相似文献   

18.
陆基导弹预警雷达是美国弹道导弹防御系统的核心传感器,承担着导弹预警、导弹跟踪和弹头分辨的重任。美国陆基反导雷达网已实现了重点区域的全覆盖和导弹的全程跟踪能力,构建了从传感器到拦截弹的完整杀伤链,以体系化雷达网络建设提升目标分辨能力。介绍了美国陆基导弹预警雷达的指挥体系,分析了现役前置AN/TPY-2雷达、升级预警雷达和升级丹麦眼镜蛇雷达的系统组成、性能参数和升级概况,并总结了陆基宙斯盾雷达、远程分辨雷达和本土防御雷达的开发与部署进展。  相似文献   

19.
1998年12月,在莫斯科东南724km处萨拉托夫地区的Татишчево,俄国防部长为新组建的第一个白杨导弹团举行了庆典。这种装单一战斗部的SS-27(白杨-M)导弹是设计用于取代多弹头陆基导弹的,如俄国会批准第二阶段裁减战略武器条约(STARTⅡ...  相似文献   

20.
《飞航导弹》2021,(8):68-72
美俄先后宣布退出《中导条约》,给本就脆弱的军备控制体系带来沉重打击。与此同时,美俄及条约框架下的各国频频在中程导弹技术领域展示实力,加快推进中程导弹实战化部署,力求夺取新的制衡优势。针对上述情况,从核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科技发展的角度,分析了中程导弹中小型化、亚核化、智能化和高超声速化等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应对局势变化的几点思考与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