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7,(5)
近几年,新课改的出现给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设定了一个新的定位,那就是——和谐课堂氛围的营造。这个定位区别于传统的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课堂,而是力求营造一种师生相对平等的学习氛围,并以此为基础,引导学生与教师进行互动,发散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融入课堂教学中,从而提高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教学效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20,(24)
<正>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构建快乐作文课堂,让学生体验到写作的乐趣能够提升作文教学效率。构建快乐作文课堂有多种方法,教师要结合学生具体的学习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教师首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根据学生的语言能力和写作水平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同时,教师要将更多开放和生活化的元素融入作文教学中。这会让快乐作文教学取得更好的综合实施效果,学生也能对写作主题产生情感共鸣。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9,(17)
随着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智慧教学慢慢融入日常教学中。在课堂改革中,职业教育和智慧教学的相互渗透,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让互联网信息技术充分融入进来,使网络课堂教学成为教师思想、能力的体现,为职业学生的未来发展趋势奠定基础。其中,"雨课堂"作为一种免费的在线智慧教学解决方案,通过二维码、计算机等不同的形式,让职业教育课堂变得更加多姿多彩。文章围绕"雨课堂"下职业教育智慧教学改革的价值意义、常见问题及具体的实践措施展开探究,仅供大家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9,(10)
新课标背景下,进行智慧教学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保障。教师可以从智慧课堂中收获创造的成就感,学生可以在智慧课堂中体验到求知的愉悦和求真的快乐,师生的智慧之花会在互动与对话中绽放。初中语文科目是初中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只有具备了一定的语文能力,才能更好地发展和成长。因此,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运用教学智慧,促使学生展开思维的碰撞、情感的融合以及思绪的飞扬。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4,(22)
小组学习,主要是通过互相讨论共同学习的这种方式,让学生都能够积极的融入到语文教学的课堂中来,初中语文教学模式越来越趋近于把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小组学习的理念是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的思考,来完成语文教学。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7,(6)
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在课堂上传授知识,还要积极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学生想象力的培养是评价教学目标是否实现的一个重要指标,因此教师应要求学生通过发挥想象力来提高学习认识,从而促进对课堂知识的理解。为了提高初中语文教学效率,教师应该对教学手段进行改进,让学生能够更直观地接受教师讲授的知识。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22,(6)
传统语文课堂教学以讲授新知为主,以训练为辅,注重初级认知目标的达成,对于较复杂的高阶思维训练多以作业的形式让学生在课后完成。究其原因,主要是课堂运行速度与时间的矛盾无法解决语文训练与反馈的即时性问题。如果引入信息技术,融入新的智慧元素,语文课堂就能优化教学结构,快捷完成基础知识的记忆与理解、积累与运用。放手让学生自主开展学习活动,预先完成部分基础性学习任务,教师可以抽出更多的精力辅助学生完成相对高层次的学习任务,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助力语文深度学习。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9,(9)
初中语文不同于其他科目的很大一点便是能够将我国的传统元素融入课堂上进行教学,能够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提升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但是,因为传统文化对于初中生而言比较陌生,所以他们的接受能力比较薄弱,这就需要教师在语文课堂上不断地寻找新的传承途径和传承方法进行教学,让学生在熟悉的语文课堂上了解并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9,(13)
在高中物理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师可以从锻炼学生参与并设计实验入手,让学生通过参与实验或者探究式学习等方式培养他们的发散式思维,促进学生创造能力的增强。而教师自身也要在教学中融入更多的创新元素,让学生能够在一种创新的文化环境中得到更多的启发和激励,促进他们综合创新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20,(52)
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下,初中语教师要积极创新,优化教学方法、模式,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找到更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掌握更多的语文知识与技能,顺利实现初中语文课堂的教学目标。主要对以学生为主体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方法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