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采用脉冲激光沉积技术,在(100)LaAlO3单晶基片上生长SrTiO3/Y1Ba2Cu3O7-x(STO/YBCO)多层薄膜。XRD分析表明:YBCO薄膜和STO薄膜均为C轴取向,STO(002)/YBCO(006)衍射峰摇摆曲线半高宽为0.73°。AFM分析表明,STO/YBCO多层薄膜表面平整、均匀,在77K,100kHz的测试条件下,STO薄膜介电损耗tgδ<10-2,在53.6kV/cm电场作用下,介电常数的相对变化为38%。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了TiN薄膜在化学气相沉积、物理气相沉积(包括热灯丝离子镀和多弧离子镀)以及等离子增强化学气相沉积等不同生成条件下的内应力变化。并通过改变钢及硬质合金基体的化学成份和表面状态。考察了基体材料对薄膜应力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薄膜内应力的形成机制进行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3.
采用脉冲激光沉积(PLD)技术,分别在LaAlO3(LAO)、(La,Sr)(Al,Ta)O3(LAST)及SrTiO3(STO)三种不同的单晶衬底上制备了一系列无铅(Na1-χKχ)0.5Bi0.5TiO3(x=0.00,0.08,0.19,0.30,NKBT)铁电薄膜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XRD)仪对薄膜结构进行了...  相似文献   

4.
三氧化二铬(Cr_2O_3)薄膜具有高熔点、高硬度、低摩擦系数和耐磨损等优点,是应用非常广泛的一种薄膜材料。介绍了Cr_2O_3薄膜常用的制备方法,包括化学气相沉积法、蒸发诱导组装法、磁控溅射法、脉冲激光沉积法、分子束外延法等,并进行了比较分析。阐述了Cr_2O_3薄膜在扩散阻挡层、耐磨损保护层、薄膜电阻器件、金属材料保护层、电子开关材料、电极材料、气敏材料等方面的应用。对Cr_2O_3薄膜的制备方法及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用脉冲激光沉积设备,分别在SrTiO3(001)(STO)和MgO(001)基片上外延生长了单层Ni0.8Zn0.2Fe2O4(NZF)薄膜。经X射线衍射分析,在STO和MgO基片上制备的NZF薄膜均为单一c取向的外延薄膜,由PHI扫描可知薄膜均为四重对称结构。由NZF薄膜的倒易空间图可以计算得到在STO和MgO基片上应变分别为0.0704和-0.0124。分别对不同基片上的NZF薄膜进行磁强计测量可得,在STO基片上沉积的NZF薄膜的面内和面外饱和磁化强度分别为269.6和224.78 emu/cm3,面内和面外的矫顽场分别为2.68×104和4.78×104A/m,在MgO基片上沉积的NZF薄膜的面内和面外饱和磁化强度分别为219.11和180.75 emu/cm3,面内和面外的矫顽场分别为3.46×104和5.32×104A/m。  相似文献   

6.
范丽莎  刘帆  吴国龙  Volodymyr S.Kovalenko  姚建华 《光电工程》2022,49(2):前插1-前插2,1-29
激光化学气相沉积技术(LCVD)相较于传统化学气相沉积技术具有低沉积温度、高膜层纯度、高沉积效率等特点,在各类功能薄膜材料制备上有着巨大的应用前景.围绕激光化学气相沉积技术,本文详细阐述了激光热解离、激光光解离与激光共振激发解离作用机制,同时介绍了各类LCVD的常用设备,着重总结了LCVD在金属材料、碳基材料、氧化物材...  相似文献   

7.
ZnO薄膜气相法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ZnO薄膜具有压电、光电、压敏、气敏、发光等多种特性,应用十分广泛。介绍了ZnO薄膜气相法制备原理中的各类主要方法,包括脉冲激光沉积、磁控溅射、分子束外延、金属有机化合物化学气相沉积、单源化学气相沉积和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等技术;分析了这些方法的优缺点;展望了ZnO薄膜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8.
脉冲激光沉积法生长In掺杂SrTiO3薄膜及其微观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脉冲激光沉积(PLD)方法在MgO/TiN/Si(100)衬底上,生长不同In掺杂量的SrInxTi1-xO3(x=0、0.1、0.2)薄膜,研究In掺杂及本征SrTiO3(STO)缓冲层对薄膜结晶性能,表面形貌、生长模式及紫外拉曼光谱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In掺杂导致薄膜结晶度降低,通过引入本征STO缓冲层可有效提高In掺杂STO薄膜的结晶度,增强薄膜的(200)择优取向性.然而随In掺杂量的增加,薄膜表面平均粗糙度增大;生长模式由层状生长转变为岛状-层状复合模式;拉曼一次声子振动模式峰强逐渐增强,说明薄膜的晶体对称性降低.  相似文献   

9.
以光学石英为衬底,采用热丝辅助射频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方法(HF-PECVD)沉积了BPxN1-X薄膜.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能谱(EDAX)、紫外-可见(UV-VIS)等测试手段研究了薄膜的化学组成、结晶状况,以及P元素掺杂对BPxN1-X薄膜材料光学带隙的调制规律.结果表明,所沉积薄膜具有多晶团聚、定向生长的特点,其表面形貌随时间而变化,最后发展成多晶球状密堆成膜,与石英衬底结合牢固.BPxN1-x薄膜的磷元素相对含量随磷烷流量增加而增加,光学带隙相应窄化.通过控制磷的掺杂量可以有效调整该薄膜材料的光学带隙.  相似文献   

10.
李支文  冯蕴道 《功能材料》1993,24(2):123-128
以金属有机化合物(MO)四甲基锡[sn(CH_3)_4]为源物质,利用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技术,分别在单晶硅片、三氧化二铝陶瓷基片上淀积了纯净的SnO_(2-x)薄膜,对淀积的一些工艺条件,膜的结构、成分和薄膜元件的气敏性能进行了研究,并与普通PECVDSnO_(2-x)薄膜元件的气敏性能作了比较,对SnO_(2-x)膜的气敏机理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高超声速热线/热膜风速仪研究综述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高超声速流场测量对热线/热膜风速仪的需求,对近年来国内外热线/热膜风速仪研制现状进行了归纳.重点从探头制备、控制电路设计及探头校准三个方面,阐述了热线/热膜测试系统应用于高超声速流场测量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及各种方案的特点;分析了探头材料、构型及控制电路模式对高超声速流场中热线/热膜测试系统性能的影响,并对热线/热膜探头校准的几种方法进行了对比,总结出可供发展我国自主知识产权高超声速热线/热膜技术的意见.  相似文献   

12.
微胶囊技术在食品包装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综述微胶囊技术在食品包装领域的研究进展,为进一步开发微胶囊技术在食品包装中的应用提供科学的研究基础。方法通过对国内外研究现状和研究成果的分析和总结,介绍了微胶囊的功能、作用机理、制备和表征方法,概括了微胶囊技术在食品包装中(包括抗菌包装、防虫包装、果蔬保鲜包装、可食膜、冷鲜肉包装、相变材料-控温包装、生物质包装材料)的研究进展。结果分析表明微胶囊技术能够增加活性成分的稳定性,与包装系统结合能够达到缓释抗菌或控制温度等效果,提高了产品的货架期,其与包装系统的结合主要有4种方法(原料共混、涂覆、装入小袋置于包装系统、固载纤维法)。结论研究微胶囊与聚合物原料的最佳加入比例能够获得综合性能较好的包装膜,微胶囊技术在可食膜、相变材料-控温包装、生物质包装材料方面的发展潜力较大。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讨论了为最大程度避免醋酸片基降解,并对已降解变酸的胶片进行处理,目前国内外使用的几种在微环境中测量胶片酸度及吸收胶片散发出的酸性气体,以控制胶片保存环境,延长胶片寿命的方法,并着重介绍我们自己研制的两种成果“气敏性影像载体衰变监测试纸”及“复合除酸防酸材料”在微环境中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柔性透明导电薄膜及其制备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凤  陶杰  董祥 《材料导报》2007,21(3):119-122,129
在柔性衬底上制作的器件具有重量轻、柔软等优点,所以柔性透明导电薄膜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柔性衬底存在不耐高温的缺点,从而限制了柔性透明导电薄膜的性能.总结了近年来对柔性衬底材料处理的方法,并介绍了柔性透明导电ITO薄膜和ZAO薄膜,分析了它们的研究现状,同时讨论了柔性薄膜的制备方法,最后对柔性透明TCO领域未来的研究和应用工作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介绍茶多酚良好的抗氧化性、抑菌性,综述国内外将茶多酚与可降解成膜基材复合后应用于食品保鲜的研究进展,为后续研究提供基础。方法 通过对国内外研究现状和研究成果的综述,介绍茶多酚的保鲜机理及与可降解成膜基质复合后在食品保鲜(肉类、蔬菜类、水果类等)方面的具体应用,并分析茶多酚的加入对复合膜保鲜效果的影响。结论 从发展趋势来看,可降解食品保鲜材料必将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茶多酚的添加虽使得可降解复合膜的保鲜效果大大增加,但国内外在茶多酚复合保鲜材料方面的研究形式相对较单一,多以复合膜或者膜液形式进行保鲜。利用微胶囊技术与茶多酚复合保鲜材料相结合制备保鲜剂,既能够更好地控制保鲜剂的使用量,又能避免直接与食品过多接触,是一个值得尝试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尹兴  朱俊南  陈林  魏娜 《包装工程》2020,41(23):83-89
目的 论述可食性绿色包装膜的种类、技术及其研究进展,为该类材料的开发和应用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和科学依据。方法 以可食性膜材料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可食性多糖膜、可食性蛋白质膜、可食性脂质膜、可食性复合薄膜的种类、性能、制备方法及在包装的应用现状进行分析。结果 对可食性绿色包装膜开发和性能的研究越来越深入,并已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仍存在性能缺陷,因而限制了其广泛应用。结论 可食性绿色包装膜的研究和应用是世界食品科技发展的重要方向,目前从材料的研发到实际应用于包装中仍需大量的实验和分析。开发性能优异且对自然环境和人体健康无害的可食性薄膜材料,不仅符合包装材料研究的主要趋势,且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市场价值。  相似文献   

17.
周继承  石之杰 《材料导报》2007,21(5):14-16,24
AIN是一种在热、电、光和机械等方面具有良好综合性能的材料,作为电子薄膜材料在微电子、电子元件、高频宽带通信以及功率半导体器件等领域有广泛应用。简介了AIN薄膜的制备方法,评述了国内外各科研团体的最新研究成果和进展,阐述了AIN薄膜的应用,并综述了近年来AIN薄膜作为缓冲层、SOI结构的绝缘埋层和吉赫兹级声表面波器件压电薄膜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18.
聚酯薄膜制造的分析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聚合物科学基本原理,从生产实践中总结出聚酯薄膜的分析检测方法,综述了磁带用聚酯薄膜的原料分析,膜质量生产控制及成品检验等问题。这不仅是制备优质磁带用聚酯薄膜必不可少的质量检验要求,也是研究PET薄膜结构与性能以及成膜机理的强有力的手段。  相似文献   

19.
郝喜海  吴吉平  姚齐水 《包装工程》2002,23(3):58-59,70
研究设计了一种全自动包装机的新型拉膜机构,该新型拉机构结构简单、轻巧、运行平稳,易于调节,拉膜力大、安装控制与运行成本低。  相似文献   

20.
磁性研究是个古老而又暂新的课题,目前,随着信息产业的发展,磁性多层膜领域的研究正在引起人们更多的重视,综述了磁性多层膜领域的若干进展,认为该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多磁性多层膜的结构研究,磁学特性的研究以及多层膜理论计算领域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