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型钢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框架节点非线性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框架节点的受力性能,考虑型钢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滑移进行了非线性有限元分析,考虑的影响因素为混凝土强度和柱轴压比,通过对比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验证了数值模拟的可行性。结果表明:轴压比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节点抗剪承载能力,但是降低了其延性;相同条件下混凝土强度高的节点延性性能较普通型钢混凝土节点的略差,但型钢的有力约束改善了其本身延性差所带来的脆性特征。  相似文献   

2.
型钢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框架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研究型钢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框架节点的抗震性能,进行了5榀缩尺比例为1/4的框架中节点的低周反复加载试验,对不同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同轴压比下梁柱节点的受力特点、应变分布、裂缝开展模式、破坏形态、变形特征、延性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型钢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框架节点的破坏过程与普通型钢混凝土框架节点相似,相同条件下节点的延性性能和耗能能力较普通型钢混凝土节点的略差,但型钢对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的有力约束改善了其本身延性差带来的不利于抗震的脆性特征,设计合理的型钢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框架节点具有良好的位移延性和滞回特性。  相似文献   

3.
随着高层、大跨等建筑的逐渐兴起,型钢高强混凝土结构的使用越来越多。此结构充分利用了高强混凝土和型钢的良好性能及其两者共同工作的优越性,远比普通混凝土的性能提高了很多,所以成为建筑结构发展的一个新方向。框架节点处于一种复合受力的状态,为此探讨框架节点是很有必要的。要使结构的梁和柱等构件能充分发挥自己应有的强度和刚度要求,就要首先保证框架节点的性能,才能满足设计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为了较好地分析型钢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柱在地震荷载作用下的损伤破坏机理,通过对现有几种地震损伤模型的分析比较,并结合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型钢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柱的滞回特性,建立以最大变形处卸载刚度的退化和累积的残余塑性变形为破坏参数的地震损伤模型,并结合已有的试验结果对损伤模型进行了非线性回归分析,确定模型中相关参数。同时分析剪跨比、混凝土强度、轴压比对型钢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柱损伤累积和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加载后期,随着混凝土强度和轴压比的增加,型钢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柱的损伤发展加快;而随着剪跨比的增加,型钢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柱的延性提高,损伤进程相对平缓。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地震作用下型钢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框架柱的损伤演化过程,通过改变轴压比、体积配箍率、含钢率、加载制度对12榀型钢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框架柱试件进行了低周反复加载试验,得到了试件经历不同次数循环加载后其极限承载、变形和极限耗能能力的变化规律,并从损伤的角度系统地分析了不同设计参数及加载制度对试件荷载-位移曲线、骨架曲线、刚度和强度退化、变形能力、滞回耗能等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试件的损伤过程可以分为无损、损伤稳定增长、损伤急剧增长三个阶段;随着循环次数和位移幅值的增加,试件损伤逐渐累积,使其刚度、强度不断退化,耗能能力以及极限变形能力不断降低;与变幅循环加载相比,常幅循环加载下试件的损伤演化过程较为缓慢,滞回耗能总量相对较大。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建立能够描述型钢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框架柱损伤程度的地震损伤模型,揭示损伤对框架柱力学性能的影响提供试验支持。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型钢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框架柱的抗震特性,基于已进行的9榀型钢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框架柱低周反复加载试验结果,进一步分析了其滞回特性,并将其骨架曲线简化为带下降段的理想三折线型骨架曲线模型,给出了骨架曲线的确定方法,同时简化了滞回环。通过引入基于损伤的循环退化指数对构件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屈服荷载、硬化刚度、卸载刚度、再加载刚度以及承载力等各项力学性能指标的退化规律进行了描述,建立了基于损伤的型钢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框架柱的恢复力模型,给出了具体的滞回规则。结合试验结果,对恢复力模型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较好地描述型钢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框架柱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滞回特性,研究结果可为该类结构的弹塑性时程分析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
采用基于位移控制的多点地震记录输入的拟动力试验方法,进行了一榀1/4比例的两跨3层型钢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框架拟动力试验。研究了地震作用下该结构的动力反应、层间位移和楼层耗能的分布方式、结构破坏机理及裂缝形态,测试了结构在不同阶段的频率与阻尼比。试验结果显示型钢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框架具有良好的耗能能力和变形能力,框架实现了较为理想的梁铰屈服机制,楼层变形呈倒三角形分布,结构阻尼比略低于普通型钢混凝土框架结构的阻尼比。最后,基于考虑损伤退化的型钢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框架滞回模型对试验模型进行了弹塑性时程分析,并分析了计算与试验结果产生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型钢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框架柱的抗震性能,进行了9个不同轴压比、体积配箍率、含钢率、加载制度下的型钢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框架柱试件低周反复加载试验.获得了型钢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框架柱的破坏形态,分析了不同设计参数及加载制度对该框架柱的荷载-位移滞回曲线、骨架曲线、刚度和强度退化、变形能力、滞回耗能等力学性能的影响.试验结...  相似文献   

9.
节点是框架结构连接梁与柱的关键构件。为了确定轴压比对型钢高强混凝土框架边节点的抗震性能的影响,根据不同轴压比的构件进行实验研究,介绍节点实验的加载和测量方法,分析得出节点的破坏可以分为弹性阶段,带裂缝工作阶段和破坏阶段,实验表明轴压比小的试件,滞回环呈丰满的梭形,滞回曲线比较稳定。随着轴压比的提高,耗能性能变差,刚度退化加剧、延性降低,等效阻尼比减小。  相似文献   

10.
系统地总结了国内外近年来有关高性能(高强)混凝土柱、梁和框架节点等构件受力性能的研究成果,并对今后的研究发展趋势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采用合理可行的FRP加固方式可有效改善混凝土框架梁柱节点的强度、刚度、延性和耗能能力,增强其抗震性能。本文重点从有效的纤维粘贴方式和纤维种类选择两个方面对不同框架节点的FRP加固方式进行了探讨,对比研究了平面框架节点和空间框架节点的加固方法,分析了纤维的混杂效应。对FRP加固框架节点抗震性能的试验研究进展进行了论述,并从理论分析的角度简要介绍了当前的研究现状,指出了目前所开展研究的不足和以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2.
型钢混凝土框架模型的弹塑性地震反应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根据两榀 1/8比例的型钢混凝土平面框架振动台试验,研究了结构在不同加速度峰值地 震波作用下的动力反应。考虑了型钢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滑移,推导出相应的转角-曲率关系,给出 屈服滑移转角和极限滑移转角的计算公式,并用分段变刚度杆单元模型,编制了弹塑性动力分析程 序,对试验模型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3.
钢骨混凝土柱框架节点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研究了在钢管上开孔对配有圆钢管的钢骨混凝土柱-钢筋混凝土梁组合框架节点受力性能的影响。介绍了三种节点承受低周反复荷载的试验,第一种是不开孔的,第二种是开穿筋小圆孔的,第三种是开矩形大孔的。试验结果表明,开穿筋小圆孔的节点受力性能最好。主要原因是穿过圆钢管的梁主筋与钢管内的混凝土有很好的粘结;在钢管的小孔处形成了钢筋混凝土抗剪销钉,小圆孔也使得钢管内外的混凝土得以沟通;同时钢管参加受剪的主要部位位于节点高度的中部,故在节点上下边缘处开小圆孔对节点受剪性能影响不大。本文研究成果已用于南京新世界大厦,并对研究其他的组合框架节点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介绍模板体系的设计计算、验算,以保证模板体系在浇筑混凝土和施工荷载作用下,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相似文献   

15.
汶川地震中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震害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5.12汶川地震后,同济大学6位教授赴四川广元市青川县进行房屋应急评估,在评估中发现,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在此次地震中抗震性能表现良好.本文主要简单介绍青川几栋比较有代表性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震害,通过震害表明:按现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设计的钢筋混凝土框架建筑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建议中小学校的建筑应尽量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且应严格按国家颁布的抗震规范设计.  相似文献   

16.
黄曦  李浩 《福建建筑》2013,(6):16-18
为了研究损伤RC框架结构抗震性能,利用SAP2000建立损伤结构和相应原结构的杆单元模型。对原结构和受损结构进行静力弹塑性分析(pushover分析),得到目标性能点,了解在目标性能点下结构的顶点位移、层间位移角、以及塑性铰的发展情况,从而对结构抗震性能进行分析。数值分析结果表明,在性能点状态下,损伤框架中柱子损伤程度高于原框架,所以有必要对损伤框架进行加固使其满足功能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7.
钢纤维砼对框架节点性能的改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介绍了钢纤维砼框架节点的试验结果。5个梁柱组合体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试验表明,采用钢纤维砼可以提高节点的抗剪强度,增加延性和耗能能力,改善梁筋在节点的粘结锚固性能。在分析试验资料的基础上,提出了设计建议。  相似文献   

18.
对用于评价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在地震作用下破坏程度的双参数损伤模型进行了总结。由于结构类型的多样化、新型建筑材料的应用,施工工艺的创新提高,损伤模型仍需做更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设计了6个不同强度等级以及6个不同轴压比、剪压比的RC框架空间角节点的MARC有限元模型,在低周往复荷载作用下,对比分析传统角节点与夹心角节点抗震性能的差别;讨论梁柱混凝土相差几个等级时夹心节点可以代替传统节点;并探讨了轴压比、剪压比对夹心角节点抗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剪压比较低、轴压比较高时,梁柱混凝土强度相差6个等级时核心区可以采用梁的混凝土来浇筑;剪压比为中等较低时,随轴压比的增大,夹心角节点的抗震性能提高;当轴压比较低时,随剪压比的增大,其抗震性能降低。  相似文献   

20.
利用超声回弹检测技术,对3种不同钢纤维掺量的钢纤维增强橡胶高强混凝土试件进行超声波回弹测试和抗压强度试验,得出钢纤维橡胶高强混凝土的超声回弹综合法的专用测强曲线,为利用超声回弹检测技术对钢纤维增强橡胶高强混凝土的强度测试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